APP下载

数字引领发展 共建智慧之城

2020-02-04郑从卓高则海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宁波智慧建设

郑从卓 高则海

2010年,宁波以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首个主题论坛——“信息化与城市发展”主题论坛为契机,在国内率先提出并系统部署建设智慧城市。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通过战略引导、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目前,宁波已经连续举办十届高规格、高层次的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提高了全社会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关注度和认知度,营造了良好建设氛围。

2010年,宁波出台《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将加快创建智慧城市列为宁波市委、市政府的“六个加快”重大战略部署之一,并制定出台《智慧城市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在国内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同时,宁波注重通盘考虑,积极强化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制定出台《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行动纲要(2011—2015)》《宁波市智慧城市发展“十三五”规划》《宁波创建新型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每年制定全市智慧城市建设计划,落实责任主体,起到了很好的规划引导作用。

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宁波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成立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宁波市大数据局等推进建设组织机构,并建立了区县(市)智慧城市工作考核机制,通过完善工作推进组织架构,市、区(县)市两级工作联动,构建了“有人决策、有人协调、有人落实、有人督查”的工作机制,全市工作协调有序推进。目前,宁波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先进理念、方案输出的策源地,先后获得“中国智慧城市领军城市”“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卓越奖”等40余项荣誉,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宁波的城市新名片,为全国乃至全球智慧城市建设贡献了“宁波经验”。

网络设施实现高度互联感知

通过十年的智慧城市建设,宁波从2011年的3G网络主城区覆盖,到目前实现4G网络全市全覆盖、4G用户数超过1111万户,并成为全国首批四个5G试验网建设城市之一,宁波网络设施实现高度互联感知。

光纤网络方面。宁波光网覆盖从2011年的不到全市30%到2019年的全市城乡全覆盖,城乡平均接入能力分别从2011年的10M、2M提升到现在的超过100M、50M,部分城市家庭光网接入能力达1000M。互联网城域出口带宽从2011年底的580G提升到2019年的11400G,互联网国际专用通道扩容,网络带宽达700G,成为浙江两大互联网国际专用通道之一,明显改善了国际网站的访问时延,有效助力外向型经济、跨境电商等特色产业发展。

移动网络方面。截至目前,宁波已开通8500余座5G基站,中心城区已实现5G网络覆盖。今年,在中国移动对全国56个重点城市城区的5G网络测评中,宁波入选中国移动全国十大5G网络优秀城市,总分全国排名第四,其中网络测试成绩居全国第一。基本完成城区NBˉIoT(窄带物联网)网络覆盖建设。城市公共场所已全面覆盖免费WiˉFi,全市免费WiˉFi热点达1300多个,免费ApWiˉFi数达16000多个;“iNingbo”统一运营平台注册用户达248余万,总认证次数超过3330万。

物联网方面。宁波城市公共设施物联网平台建成,已接入公交总公司、邮政管理局等系统,逐步为全市公共设施管理行业及各产业提供服务,连接传感器超400万个,促进了物联网感知大数据应用。早在2013年,据中国工程院智能城市评价体系测算,宁波通信网络设施建设在国内外均处于领先水平,有力支撑了数字经济和城市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

城市大数据体系实现整合共享

近年来,宁波深入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政务云计算中心、中小企业云制造平台、物联网家电云平台和时空信息数据库等云平台建设成效明显,对政府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以政务云、企业云和民生云为基本架构的城市大数据发展支撑体系正在形成。

政务云方面。2011年起,宁波着力推进四大基础数据库建设。去年,宁波市政务云平台已经实现服务统一建设、提供和管理,入驻系统279个,累计提供836个数据共享接口,共归集49个部门的702类信息资源,总计36亿条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关联、融合,提升了数据的可用性。截至2019年底,宁波市政务云平台已向社会公众开放10个部门、22个大类、126个数据集、127个API接口、1370项数据项、0.27亿条数据,可提供注册用户数据下载等服务。

行业云方面。以中小企业云、物联网家电云、纺织服装云、“海上丝路指数”、金唐医疗大数据平台、“浙朵云文化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先进制造云数据协同平台、与腾讯合作的“中国制造2025”工业云平台、生意帮等为代表的企业云平台建设取得积极成果。其中,中小企业云制造平台为中小制造企业提供管理过程中的核心信息化云服务,入驻企业达5000余家;物联网家电云平台已接入产品 300项, 服务企业200余家;生意帮作为产能对接云平台,已经拥有合作工厂17000余家。

民生云方面。健康云、信用云和时空信息云等民生云为提升信息惠民服务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中,时空信息云已建立覆盖全大市8个大类90个小类的宁波市地理国情数据库,完成主要建成区约400平方公里的城市三维数字地图、2.5维电子地图和全景影像数据库建设。信用云已经归集信用信息数据超过4.9亿条,为1000万实有人口建立了公共信用档案;归集法人信用信息超过9600万条,为44万法人及58万个体工商户建立了信用档案。

智慧应用体系实现智能协同

宁波自2010年提出建设十大智慧应用体系以来,坚持以人为本,着力破解“就医难、就学难、出行难”等城市病,推进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等重大应用体系建设,智慧应用体系实现一站式处置、协同化发展。

構建了联动协同的智慧治理体系。宁波围绕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在智慧城管、信用宁波、智慧治安等一批智慧应用的基础上,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基层社会治理系统,实现了跨层级、跨部门的管理“一张网”。宁波智慧治理亮点纷呈,其中,宁波移动微法院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移动电子诉讼试点”并写入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智慧网络订餐监管形成的“宁波经验”已覆盖全国近300个城市。宁波还持续推进社会治理领域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治理已经从城市治理向城乡协同一体化发展,从行政管理向司法、党建延伸,社会管理效能和市域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构建了一站式服务的信息惠民体系。宁波坚持“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着重推进政务信息和惠民信息系统的广泛整合,全面整合交通、市场监管、文化、医疗、行政审批等各个部门的信息服务资源,建设了智慧交通、智慧健康、旅游大数据中心等信息惠民应用系统,构建了“一站式”惠民服务体系,有效破解“就医难、就学难、出行难”等城市病。其中,宁波云医院荣获全球信息化领域最高级别奖项——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项目奖;政务服务网实现了“一窗服务、一城通办、一体审批、一网流转”,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可申报,民生事项一证通办实现60.8%。据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发布的《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2020)》显示,2019年宁波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指数为“非常高”(超过90),在被评估的32个重点城市中位列第三。

构建了立体式的城乡绿色智慧生态体系。宁波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化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推广应用,针对水质、土壤、空气等环境要素,构建了“五水共治”管理平台、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空气质量监控感知设施、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等立体式的城乡绿色智慧生态体系,不断提升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其中,农村智能垃圾分类系统打造了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的“宁波模式”和美丽乡村建设样板,已在上海、海南等地推广。

智慧产业实现融合创新发展

近年来,宁波一直坚持智慧应用与智慧产业联动发展,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引进了SAP、IBM、腾讯、百度、新松机器人等一批知名企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服务业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着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培育新业态新模式。2019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676亿元,占GDP比重为5.64%,综合发展指数位居浙江省第二名。

产业数字化持续深入。积极探索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的融合发展,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旧动能转换,提升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2019年,宁波市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97.05。据《2019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城市潜力榜》显示:宁波位列全球第27位,智造企业数量全球第七;网络零售额和跨境电商保持高速增长,率先成为全国跨境进口累计销售突破百亿美元大关的城市。

数字产业化保持较快增长。规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总产值从2011年的近1500亿元发展到2019年的1984.4亿元;软件业务收入从2011年的130余亿元到2019年的819.03亿元,保持了近30%的年复合增长,增速居全国前列。金唐软件、理工监测等32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先后在主板、新三板挂牌上市;均胜电子、舜宇集团、东方日升等3家企业被评为2018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均胜电子被评为全国2019软件和信息技術服务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全市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30个。

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集成电路、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快布局,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可穿戴设备、北斗、5G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中芯国际集成电路、百度大数据产业基地等项目成功落地。

产业创新载体园区不断壮大。目前,全市累计建立市级众创空间、创客服务中心超过50家,涌现了宁波软件园、宁波智能光电产业园、余姚机器人小镇、海曙电商园、江北前洋E商小镇等一批智能经济领域特色园区小镇。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级制造业行业创新中心3家、产业技术研究院69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展望未来,宁波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宁波考察时对加快建设智慧城市的指示精神,向着网络支撑体系感知化、数据资源体系一体化、城市中枢体系智能化、智慧应用体系综合化、智慧产业体系现代化五大目标不断前进,奋力推进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引领智慧城市发展之路,为浙江建设“重要窗口”贡献宁波担当,为我国智慧城市繁荣发展贡献宁波力量。

(作者单位:宁波市智慧城市规划标准发展研究院)

责任编辑:姚颖超

猜你喜欢

宁波智慧建设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寒露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喜相迎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