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决扛起维护中国产业链安全的重大使命 政企同心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

2020-02-04郑栅洁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核心技术关键产业链

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浙江、宁波考察调研,充分肯定我市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工作,称赞宁波有很多“小而精”企业。市委、市政府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部署,结合推进“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研究制定了《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行动方案》。总的目标是:力争到2022年,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实现翻一番,攻克关键核心技术100项以上,年均开发重点新产品1000项以上,培育打造若干条重点产业链。到2025年,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数量达到130家,形成若干条细分领域的标志性产业链,单项冠军企业对制造业增长贡献度达到40%以上,成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坚决扛起维护中国产业链安全的重大使命,政企同心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充分展现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的担当作为。

为什么要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

在去年5月部署“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时,我们就提出要集中优势兵力攻克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替代进口甚至领先全球的零部件集群。这次我们提出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目的就是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数量更多、实力更强的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是上级有部署有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就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培育提升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也专门部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并将“建设成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列为建设“重要窗口”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之一。宁波作为中国制造试点示范城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责任有义务在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方面擔当作为、走在前列,为服务全国全省大局贡献更多力量。

二是形势有变化有需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国际科技和产业竞争异常激烈。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以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进行全方位的遏制、封堵、打压,经济“脱钩”风险持续加大,产业链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是应对形势变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就是要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更多宁波企业成为全球行业的领跑者、中国产业链安全的维护者。

三是宁波有基础有优势。经过政府大力扶持、企业不懈努力,目前全市有308家企业进入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库。其中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9家,数量居国内城市首位。在308家企业中,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的有76家、全球前三的有171家、全国第一的有205家。这些企业的创新能力、市场地位、质量效益和抗风险能力,远超一般企业。去年,308家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18亿元、利润438亿元,创造了全市制造业23.3%的主营业务收入和33.8%的利润。今年疫情对经济运行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但不少单项冠军企业逆势快速发展,成为维护产业链安全的重要力量。前5个月,39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值增长8.9%,高于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速19.1个百分点。我们要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支持推动更多优质企业快速成长、脱颖而出,全面增强宁波制造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怎样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

总的思路是:以“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为重点,建立技术攻关、单项冠军培育、重点产业链培育“三张清单”,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材料—零件—部件—整机—系统集成”和“关键核心技术—产品—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全链条培育,实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自主创新技术产品转化、单项冠军企业梯队培育、重点产业补链强链、产业生态优化“五大工程”。落实到具体实践中,重点要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第一,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我们要坚定不移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实现更多先进装备、先进材料、关键零部件的进口替代。

一要坚持精准靶向攻关。这些年,我们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上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但必须看到,我们所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大量关键核心技术还掌控在别人手里。要聚焦“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和重点细分领域,滚动编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深入实施“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积极争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科技项目,努力突破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二要打造协同创新体系。当前,产业发展呈现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的新趋势,越来越需要突破区域、产业、行业的界限,开展紧密型的协同创新。要举全市之力推进甬江科创大走廊建设,继续引进集聚一批强校强院强所,加快构建以甬江实验室为龙头的实验室体系,充分发挥产业技术研究院作用,全面增强创新策源能力。要推动优势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结成协同创新联盟,高水平建设石墨烯、磁性材料、智能成型技术、工业互联网、高分子材料等制造业创新中心,尽快突破“研发—成果转移转化—中试—产业化”的瓶颈,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

三要补齐标准专利短板。“得标准者得天下”。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的技术成为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要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在重点领域超前部署一批重大技术标准,鼓励单项冠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积极申请国际和国家发明专利,努力掌握市场竞争的话语权、主动权。

第二,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提升产业发展能级。质量和品牌是产业实力的重要方面。要坚持质量立市、品牌兴市,把“埋头做质量”与“放手打品牌”结合起来,培育更多人们耳熟能详、有口皆碑的大品牌。

一要提高产品附加值。要坚持以新供给引领新需求,大力支持企业开发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推动更多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落地、战略性创新产品进入市场应用。特别是要推动整机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建立协同开发机制,打造系统完整、丰富多样的产品链,提高产品可靠性、性能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

二要提高品牌影响力。要支持企业加大品牌培育力度,积极争创“品字标浙江制造”“浙江制造精品”等省级以上品牌,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具有宁波特色的区域产业品牌集群,扩大自主品牌产品的销售比重,推动更多“隐形冠军”从幕后走向台前。同时,要强化城市品牌与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联动宣传,在城市宣传时多宣传企业,在企业宣传时加上宁波元素,实现城市和企业发展的共兴共荣。

三要提高市场占有率。要结合实施“225”外贸双万亿行动,支持企业稳定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推动优势产品及关键零部件企业进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采购配套体系。同时,要积极搭建线上线下平台,支持引导企业开拓空间巨大的国内市场,增强发展的稳定性、可持续性。总之,要以独创的技术、过硬的质量、响亮的品牌,让更多宁波企业和产品成为全国、全球的单项冠军。

第三,壮大“专精特新”方阵,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企业是宁波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的主力军。要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一要建强企业梯队。要建立分层分类、动态跟踪管理的企业梯队培育清单,推动更多有基础、有潜力的企业实现从高成长、创新型、科技型、“专精特新”、“小巨人”到单项冠军的梯次升级。特别是对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好苗子”,要坚持“一企一策”,量身定制精准培育方案,有针对性地帮助它们迅速补齐短板、提升实力。要鼓励引导单项冠军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组建产业配套联盟,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热带雨林式”企业生态体系。

二要狠抓增资扩产。规模是竞争力、话语权的重要支撑。培育单项冠军企业,“小而精”的路线很重要,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应该努力追求“大而强”。要引导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以核心产品多元化、核心技术产业化为重点,持续扩大产能规模,实现由小到大、由大变强的跃升。要大力招引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积极推动在外甬商回归投资,鼓励引导本地优势企业把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宁波,做大做强单项冠军群体。

三要深化赋能赋智。要制定落实新一轮智能化技术改造计划,积极推进“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因企制宜、分层分类实施各有侧重的“数字赋能”项目,大力推行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柔性化生产等新应用新模式,帮助企业增强适应和引领市场需求的能力。要鼓励单项冠军企业建设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向上下游企业开放数据入口,共享数据信息、计算能力、创新资源,带动整个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第四,推进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产业链水平。当前,市场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的“单打独斗”,而是产业链、供应链的“集团作战”。要抓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机遇,推动产业集群内部专业化分工和横向配套,加快形成区域分工有序、配套协作紧密、产业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

一要聚焦主攻方向。根据“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规划,对接省里计划打造的12条重点产业链,我们提出打造炼化一体化与化工新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伺服电机及数控机床、智能信息终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若干条重点产业链。各区县(市)、功能园区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立足产业基础,突出区域特色,集中力量、集中资源打造完整产业链条或全市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迅速形成比较优势。

二要抓牢关键领域。要按照“一条重点产业链一张图”的方式,绘制好产业链地图,明确每条产业链建设的关键环节、提升路径,大力引进培育延链补链强链的好项目大项目,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之间整体配套、紧密协同。特别是要抓实抓好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企业的培育工作,争取在每条产业链培育一批单项冠军企业,增强对产业链安全的掌控力。

三要加强风险防控。要高度关注产业链运行风险,建立重点产业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和断供风险处置机制,动态监测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的具体问题,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绝对安全。

第五,加大服务保障力度,优化产业发展生态。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阳光、雨露和土壤。重点要抓好三件事。

一要加强政策扶持。虽然今年财政收支压力比较大,但降税减费政策必须迅速足额兑现到位,让企业及时得到真金白银。同时,要创新政策供给,抓紧制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发展的专项扶持政策,在项目招引、智能化改造、技术研发、工艺设计、检验检测、创业孵化、公共平台服务、产业基金、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要实施重大自主创新产品示范应用工程,编制重大自主创新产品推荐目录,制定新产品首购首用激励政策和风险补偿机制,推动更多自主创新产品得到广泛应用,确保到2025年,推进装备首台(套)产品应用100项,新材料首批次产品应用50项。这里要强调的是,政府制定政策,要广泛听取征求企业的意见建议,确保政策供需精准对接、政策实施明显见效。

二要优化营商环境。要秉持“好时不扰、难时出手”的原则,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三服务”活动,及时主动做好雪中送炭、雨中打伞的工作。要谋划实施知识产权培育、运用、保护工程,抓紧组织修订《宁波市专利管理条例》,强化多部门联合执法,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切实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要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各类人才计划向单项冠军企业倾斜,引导高校院所、职业院校等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开设专业、培养人才,不断壮大我市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规模,为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

三要营造浓厚氛围。坚持每年认定、宣传一批标杆示范企业,引导制造业企业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坚定不移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同时,要策划推出一批吸引眼球、吸引流量的专题宣传,推动“宁波是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成为普遍共识,推动更多市内外优秀企业、优秀团队、优秀人才加入这个大家庭。

广大企业应该有什么样的作为?

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政府主要是做搭台、服务的工作,企业才是唱戏的主角。

一要坚定信心、危中抢机。受国际疫情的冲击影响,当前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加。但对有实力、有魄力、有冲劲的企业来讲,现在正是乘势而上、逆势发展的好时机。特别是中央和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举措,都精准对接企业需求,非常解渴。希望广大企业辩证看待当前形势,坚定信心,主动应变,苦练内功,使应对危机之举成为企业起飞的跳板。

二要深耕主业、做强实业。单项冠军企业都有一个鲜明特点,那就是几十年只做一件事,最终成为行业龙头。希望广大企业心无旁骛做主业、做实业,把发展根基打得更加扎实,把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真正成为市场公认的行业标杆。

三要矢志创新、精益求精。“小而精”,关键在于“精”。广大企业要把发展的基点放到创新上,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全力推进技术攻关,不断厚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核心竞争力。要把人才作为最重要的财富,舍得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成就人才,打造有人情味、有凝聚力、有好口碑的一流企业。

四要团结协作、共创辉煌。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需要所有企业凝聚合力、共同给力。希望广大企业携手合作,加强业务对接、信息交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打造完整、强大、有韧性的产业链。这里我特别呼吁,请广大头部企业、龙头企业加强对关联企业、中小企业的支持帮扶,形成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良好氛围。

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是宁波制胜未来的战略之举,也是宁波服务大局的使命担当。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敢为天下先,敢争天下强,政企同心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使“重要窗口”模范生擁有更加硬核的实力。

(摘自郑栅洁同志7月2日在全市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部署会上的讲话)

责任编辑:何海永

猜你喜欢

核心技术关键产业链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核心技术是厚积薄发的过程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不忘科创板的初衷
核心技术,造船强国第一要素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
清淡健康的饮食是预防橘皮纹的关键!
Apple Watch产业链上的企业
鹏鹏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