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模式探讨

2020-02-04孙亚丽李荣波

西部资源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速公路

孙亚丽 李荣波

摘要:根据我省高速公路绿化现状,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采用相应的绿化配置模式提高高速公路的绿化美化效果,植物选择与高速公路的绿化组成部分-中央隔离带、边坡防护带、互通立交区、休息区、隧道口分别提出相对的配置模式和树种选择。

关键词: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配置模式

Study on Landscape Design Mode of Highway in Yunnan Province

Sun Ya-li, Li Rong-bo

Yunnan Academy of Forestry, Yunnan, Kunming 650204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greening situation of the highway in Yunnan, the corresponding greening allocation modes under differ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are adopted to improve the beautification effect of the highway. The relative allocation modes and the tree selection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different part of the highway, such as central isolation belt, slope protection belt, interchange area, sitting area and tunnel entrance.

Key words: highway; green landscape design; allocation mode

公路沿线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高公路绿化主要有目的:一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1],避免了崩塌、滑坡、散落等的侵蚀灾害,以提高了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2]。二是改善视觉质量,保障行车安全[1]。高速公路的绿化模式是一种明显的线性景观[3],绿化景观越来越受到设计者和建设者的高度重视[4]。

1.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概况

1.1国外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现状

早在1907年美国就开始组织公路工程师和园林建筑师协作设计道路景观,主要是在现场勘察中考虑道路线形与地貌的配合,保护和利用沿线景物来美化公园路,在道路工程的绿化实践中,提出公路美学理论。据美国生态学家、景观生态之父、哈佛大学的福曼(Forman)教授估算,占美国陆地面积1%的公路,对20%~25%国土的生态造成了直接影响[5]。自20世纪70年代起,各国的公路绿化又逐渐开始以生态恢复为目标。高速公路绿化原则以保护和修复自然为目的,综合考虑环境、生物、人三方面的关系,运用近自然、无强烈人工痕迹的绿化来缓解公路与环境的冲突,弥补公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屏蔽公路给周围居民造成的视觉影响,为公路上的行驶者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景观,同时降低养护管理费用[6]。

1.2国内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现状

我国高速公路绿化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从初期的单纯进行绿化美化,到现阶段强调环境协调,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7]。目前我國在高速公路的设计和管理中尚未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设计规范和标准,导致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存在明显的缺失[8]。设计中多采用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一些模式,公路绿化设计往往脱离公路行业的实际情况[9]。同时对设计的重视度不够、设计观念老化、设计水平不高,树种选择单一,只重视短期效果而忽视了长期的效果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致使我国在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实际水平不高,导致在对公路进行绿化是,造成“一条路两排树”这种过于单一的形式,并且过于密集和有规律的植树[10]。

1.3云南省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现状

1996年10月26日云南省第一条高速公路昆明至曲靖公路竣工通车,1998年底楚雄至大理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1999年4月昆明至玉溪高速公路通车,2000年10月29日玉溪至元江高速公路开通,2002年9月29日大理至保山高速公路正式通车,2002年10月18日云南省第一条出省的高速公路——曲胜高速公路正式通车[11],2006年4月6日思茅至小勐养高速公路建成通车。2017年6月28日武定至易门高速公路易门段建成通车。

在上述提到的云南省8条主要高速的绿化中除了思茅至小勐养高速公路和武定至易门高速公路这两条,其余的6条道路的绿化设计都存在以下问题:

(1)设计不切实际,设计理念落后。设计人员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在绿化设计时不能从现地情况出发,多数设计是生搬硬套,单一强调绿化率,绿化就是种树,缺乏对高速公路景观建设重要性的认识。(2)中间隔离带树种单一,存在安全隐患。绿化景观设计中间隔离带防眩的绿化树种品种单一而且重复不断使用相同的树种,从昆明(碧鸡关隧道西口)至大理(收费站)353km几乎都用圆柏(Cupressaceae),树种变化较小,容易造成司机在行使过程中其视觉疲劳,驾乘人员反应迟缓,甚至打盹,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3)未选择适地树种,乡土树种运用少。由于公路绿化树种属粗放型管护,在树种选择的时候需要考虑树种的耐干旱、耐瘠薄、抗病害的特点,而不是盲目追风、选择一些不适宜的树种[12]。乡土树种对当地的气候、土壤适应性以及成活率远远高于外来树种,而且使用乡土树种进行绿化可以在景观上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保持一致,同时亦能突出地方植物特色。(4)对公路绿化景观设计不够重视,没有达到景观绿化的目的。在对公路景观绿化设计过程中仅把绿化设计作为辅助工作来进行,往往忽视了其绿化景观效应和环保效应,不知优美的高速公路景观能够带给司机更好的舒适感和安全感[13],同时通过绿化还可以对路面进行有效保护,稳固路基和边坡,延长公路使用寿命,进而有效地实现美观、功能和经济三者结合的高速公路绿化美化目的。

2.设计模式分析及原则

云南物种资源丰富几乎集中了从热带、亚热带至温带甚至寒带的植物品种。每条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应充分考虑当地文化、民族风情、乡土特色、环境保护等因素,明确景观主题定位、效果定位及可持续发展定位,围绕主题定位,选择最佳绿化树品种、搭配模式等[14]。在高速公路周边营造良好的森林植被,不但可以恢复因修建高速公路对原有生态的破坏,而且可以通过地带性植被的规划设计和栽培,使高速公路成为展示云南植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民族多样性的景观廊道。让高速公路成为匍匐在大地上的一条绿色长龙,“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生态公路。

绿化是公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绿化应该营建乔、灌、草的安全、多树种、多结构、多功能的复合配置模式。选择相应的灌木、草本植物并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进行,以适应司机视觉的变化规律[15]。

在植物的选择上,宜选用适应当地气候的种类,提高苗木的成活率。苗木规格不宜太大,花灌木以3年生较为合适[16]。

2.1中央隔离带景观设计

中央分隔带的首要功能是防车灯眩光,为满足这一功能要求,种植防眩植物要求为常绿,修剪高度应在1.3m~ 1.8m[17];为中央隔离以车行的视觉感受缓解司机疲劳为主,同时保障行车安全。通常选择开花灌木或者常绿灌木,前者的特点是能够形成较为自然的绿化效果,但缺乏节奏感,后者通过等距的线性栽培的方式,形式较为简单、节奏感较强,在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绿化中应用较为广泛[18]。配置上也可采用“两种小乔木间种+灌木丛地被”的较通透的植物设计,尽可能选择防眩性树种,以及生长缓慢树形整齐的树种。

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 Dress)、三角梅(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鹤望兰(Strelitzia reginae Aiton)、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变叶木(Codiaeum variegatum(L.)A. Juss.)云南素馨(Jasminummesnyi)、余甘子(Phyllanthusemblica)

2.2边坡防护带植被景观设计

公路边坡的绿化主要具有防护的功能同时还能取到美化环境的功能。这一景观具有强烈的双重作用,同时又没有中央隔离带那样要求严格,具备一定的可塑性。在设计时尽量在保留原有植物的基础上设计,同时在选择植物时应更多的结合当地自然环境以及气候特点选择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的植物种类。在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其护坡道和碎石落台区域,选择灌木和小乔木、花卉的综合应用,使其达到最佳绿化效果,从而对公路两侧美化,并对边坡绿化起到一定协调作用[19]。

乔木:云南松(Pinus yunnanenesis)、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复羽叶栾树(Koelreteria bipinnata)、枫香(Liquidamba formosana Hance.)

藤本类:葛藤(Argyreia seguinii)、地石榴(Ficus tikoua)、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灌木:车桑子(Dodonaea viscosa)、火棘、小石积(Osteomeles anthyllidifolia Lindl.)、西南栒子(Cotoneaster franchetii)、苦刺花(Sophora viciifolia Hance)

2.3互通立交及休息區景观设计

(1)互通立交景观设计。互通立交作为高速公路整体结构中的节点既要满足车辆通行的基本要求同时通过景观设计又要达到自然景观与营造景观的和谐统一。立交桥上的景观大部分属于远景,所以这部分对于植被的颜色、种类以及层次性的要求比较高[20]。从景观构成的角度看,它是公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节点,占地面积地最大、水肥条件最好、景观设置可塑性强的地段。因此在设计中要统一考虑、整体布局。

采用乔灌草配置,注意植物的形态、色彩、花期以及适应等方面方能营造良好的景观效果。

乔木:云南樱花(Prunus cerasoides D.Don)、蓝花楹(Jacaranda mimosifolia D. Don)、滇楸(Catalpa fargesii)、球花石楠(Photina glomerata)、雪松(Cedrus deodara)、枫香、银杏(Ginkgo biloba)

灌木:地涌金莲(Musella lasiocarpa(Franch.)C.Y.Wu)、大叶黄杨(Buxus megistophylla Levl.)、云南含笑(Michelia yunnanensis Franch.)、云南黄素馨

草本:黄金菊(Euryops pectinatus)、毛杜鹃(Rhododendron simii)、六月雪(Serissa japonica(Thunb.)Thunb)、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

(2)休息区景观设计。高速公路休息区位司机和乘客提供一个停车休息的区域。高速公路的长度在100km以上时要设置休息站,一般为每50km左右设置一处,一般休息区还包括减速车道、加速车道、停车场、加油站、汽车修理设施、餐厅、小卖、厕所等服务设施。也是景观设计的重要节点,其设计不但要符合功能的要求,同时也要具有较强的观赏性。通常采用乔、灌、草和园林小品结合的配置模式。

乔木: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滇润楠(Yunnan Machilus)、桂花(Osmanthus fragrans(Thunb.)Lour)、雪松、枫香、银杏、复羽叶栾树、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灌木:红花檵木、金叶女贞(Ligustrum×vicaryi Hort)、黄连翘(DurantarepensL.)

竹类:金竹(Phyllostachys sulphurea)、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慈竹(Bambusa emeiensis)

草本:黄金菊、毛杜鹃、六月雪、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L.) Pers.)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韭兰(Zephyranthes grandiflora)葱兰(Zephyranthes candida(L.indl.)Herb.)

2.4隧道口景观设计

与其他路段相比隧道口的绿化景观受到了自然条件的很大限制,绿化施工以及后期的管护都很困难,因此在选择树种时尽量选择一些耐干旱、耐瘠薄的小乔木、灌木、藤本,同时要考虑植物本身的适应性以及对高速公路安全的影响。

小喬木:余甘子、芭蕉(Musa basjoo Siebold)、三角梅

灌木:车桑子、小石积

藤本: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 sinensis)、炮仗花(Pyrostegia venusta)、爬山虎

3.结语

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是景观设计中的一个新研究,没有固定模式,也没有统一的内容。对于设计人员来说总的原则就是保证高速公路的安全性与公路和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利用沿线地带性植物通过乔、灌、草、藤本的科学配置,形成整体景观高低层次分明,把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实现生态环境、视觉环境、驾乘环境的最优。

云南省高速公路的绿化美化是建设“森林云南”的需要,是把云南建设成为生态文明排头兵的内在要求,是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必要因子,对高速公路实施道路绿化美化,展现沿线地域人文风情,塑造热情的、绿色的公路绿色长廊[21]。

参考文献:

[1]王金芬.公路绿化的探讨[J].北方交通, 2008(02):82-84.

[2]赵俊喜.高速公路生态绿化现状与应对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13):127-128.

[3]谭满意.高速公路绿化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7(03):88-90.

[4]胡玥.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研究[J].发展与创新, 2016(10):212-213.

[5]唐朝彬.高速公路的绿化空间[J].中国公路, 2005(03):64-65.

[6]汤春霞.国外高速公路绿化现状与启示[J].国外公路, 1999(04):6-7.

[7]刘畅.高速公路绿化典型问题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08):70-71.

[8]张政.公路景观绿化设计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园林绿化, 2015(04):2422.

[9]周勇.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中的误区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03):101.

[10]苗昕彧.基于新理念的公路绿化设计[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7(02):55-56.

[11]郭春丽,朱德滨,何玉琼.云南高速公路交通发展现状及展望[J].林业建设, 2005(03):28-30.

[12]王雨禾.试论公路绿化设计原理及植物选择[J].农林科技, 2004(02):77.

[13]金朝.探析如何进行高速公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J].园林与景观设计, 2017(08):44-45.

[14]淡迪,唐忠国.十三五初期广西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模式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17(09):30-31.

[15]韩小兵,王小红.高速公路绿化工程建设现状与植物配置[J].园林与景观设计, 2018(03):154-155.

[16]黄明.高速公路绿化设计探索[J].园林与景观设计, 2018(04):91-92.

[17]陈圆圆,李云飞.河北北部高速公路绿化模式研究[J].现代园艺, 2018(03):127-128.

[18]张晓龙.乡土植物在高速公路景观绿化中的应用探讨[J].绿色交通, 2017(32):250-251.

[19]陈楷仑.景观绿化设计在山区高速公路的应用[J].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 2018(08):148+150.

[20]陈宇,聂聪.关于高速公路中的绿化植被研究[J].大陆桥视野, 2017(24):73.

[21]曹琼,马勇.云南绿色走廊建设初探——以昆石高速公路沿线绿化为例[J].绿色科技, 2017(19):74-75+77.

猜你喜欢

高速公路
融合多媒体通信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升降压供电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全车型ETC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与探讨
高速公路与PPP
GPS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