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都匀桐州硅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2020-02-04刘江
刘江
摘要:贵州都匀桐州硅石矿床呈层状赋存于中泥盆统邦寨组中,为整合型层状矿床。矿层为灰白色厚层石英砂岩,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矿体有时夹有薄层杂色泥质粉砂岩及少量粉砂质页岩夹层。矿体硬度大,抗风化能力强,在地貌上常形成陡坡、悬崖,矿床成因属滨海-浅海沉积石英砂岩矿床。
关键词:都匀桐州;硅石矿;地质特征;成因
贵州都匀桐州硅石矿床位于都匀市城西约3km。1983年,贵州冶金地质一队(现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一总队)在该区开展普查找矿评价工作,对地表含矿层进行了初步的工程揭露与评价,提交硅石矿远景资源量2153万吨[1]。通过对前人工作成果和找矿实践的分析,总结本区矿床地质特征,对其矿床成因进行分析探讨,为本区进一步工作提供借鉴。
1.区域地质概况
1.1区域地层
区域内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为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第四系(见图1)。岩性主要为一套海相碳酸盐岩和陆源碎屑岩及残坡积层[2]。
1.2区域构造
矿区大地构造位于黔南坳陷区之都匀南北向隔槽式褶皱变形区东缘,该区以南北向的宽缓背斜和紧闭向斜为特征。
1.2.1褶皱
区域内一级褶皱有黄丝背斜和都匀向斜,其特征如下:
黄丝背斜:背斜轴位于矿区西部,轴向大致呈南北向,平面上受北东向断层错切为三段,平面位移达错600m~ 750m。核部宽缓,地层为寒武系、奥陶系,其岩层倾角为10°左右,两翼地层为泥盆系-三叠系,倾角20°~60°。矿区位于该背斜东翼。
都匀向斜:背斜轴位于礦区东部,轴向大致呈南北向,平面上受北北西向断层错切为两段,核部地层为三叠系,两翼地层为二叠系-寒武系,岩层倾角35°~55°。矿区位于该向斜西翼。
1.2.2断裂
区域内断裂构造发育中等,发育北东东向、北东向、北北西向、近南北向四组断裂,以北东东向断裂为主,形成时期属燕山期,主要断裂如下:
北东东向断裂:有蟒山断裂和甘塘断裂,甘塘断裂位于蟒山断裂北缘,两条断层平行分布,错断黄丝背斜。断面近于直立,平面断距700m左右,破碎带宽10m~20m,断层角砾岩发育,旁侧常见硅化蚀变发育,沿断层出露线常形成洼地、陡崖。
北北西向断裂:其发育程度次于北东向组断裂,主要出露于都匀向斜核部,属一级褶皱的次级张性断裂,走向变化大。
2.矿区地质
2.1地层
矿区地表出露地层仅志留系和泥盆系地层,并以泥盆系中统为主,缺失泥盆系下统(见图2)。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志留系翁项组:出露于矿区西缘,仅出露其中上部。岩性为黄绿色、灰绿色、灰色页岩,局部见生物化石碎屑,厚度不详。
泥盆系中统邦寨组:具岩性分为两个岩段。
邦寨组第一段:灰黄色粉砂质页岩与灰黄色、灰色中厚层长石杂砂岩相间产出。下部以粉砂质页岩为主,上部以长石杂砂岩为主。底部常见约0.05m~0.10m黄铁矿化变余石英细砂岩。厚约110m。
邦寨组第二段:主要为灰白色、浅灰色厚层细粒、中粒(部分粗粒)石英砂岩。间夹薄层泥质砂岩,少许砂质页岩,中下部泥质砂岩夹层较上部多,顶部见砂质砾岩夹层。夹层呈扁豆状分布于石英砂岩中。该层为硅石矿赋矿层位,主含矿层位位于上部。该层厚185m~237m。
泥盆系中统独山组:薄层粘土质砂岩、粉砂质页岩,夹中厚层、厚层石英砂岩。距底部约50m处厚3m左右的块状细晶白云岩。本层厚160m~170m。
泥盆系上统望城坡组:出露于矿区东缘地形平缓地带,为深灰色、灰褐色薄到厚泥质白云岩,下部夹含粉砂质泥质白云岩,底部几米为含白云质生物碎屑灰岩。矿区未见顶。
2.2构造
矿区为黄丝背斜东翼,总体岩层走向呈南北、倾向东,倾角40°左右的单斜,仅在断裂带上局部岩层因构造作用被牵引弯曲。矿区断裂构造简单,主要发育北西西向F1、F2和东西向F3三条断层。其他方向断裂规模较小,对矿体无明显的破坏。
北西西向断裂:主要有F1、F2两条断层,两者特征大致相似,走向北西西,断面呈舒缓波状,向北倾斜,倾角70°~ 80°,破碎带宽10m左右,最宽可达20m,构造角砾岩发育,部分角砾发生糜棱岩化,胶结物多为泥质和少量铁质,水平断距50m左右,属压扭性断裂。其中F1被后期F2断裂错切。
东西向断层:主要有F3断层,倾向北,破碎带宽2m~ 4m,断层角砾多呈棱角状,大小不一,局部断面见擦痕。
3.矿体特征
3.1矿体产出特征
矿体呈层状赋存于中泥盆统邦寨组第二段中,为整合型层状矿床。矿层为灰白色厚层石英砂岩,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根据其岩性和含矿情况,可以分为上、下两层矿体。上层矿体厚85m~90m,由4层~9层矿层和4层~8层夹石相间产出,SiO2含量普遍较高,夹石层较少,为主含矿层;下层矿体厚95m~147m,SiO2含量多数偏低,夹石层多,本层剥采比过大,不能作为硅铁生产用,但其SiO2含量多数高于90%,可以作溶剂用硅石。另外,在独山组中,局部夹有厚层石英砂岩,可达硅铁用硅石指标要求,在开采主矿层时可以综合利用。在主含矿层内,累计矿层厚度42.19m~62.25m,累计夹石厚度23.31m~45.12m,连续矿层厚度2m~ 30.48m,连续夹石厚度0.56m~14.73m,厚度含矿率0.4832~ 0.7277,平均厚度含矿率0.6218。
矿层内夹石根据岩性主要有泥质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和薄层或厚层含铁、铝杂质石英砂岩,矿层和夹石层沿走向和倾向变化均不稳定,无规律,沿走向和倾向均具膨缩和尖灭再现现象,呈透镜体、扁豆体产出,前两者夹石肉眼易于辨认,石英砂岩型夹石与矿层界线难分。
3.2矿石质量特征
矿石中主要矿物为石英,含量大于85%,次为10%左右的铁质、泥质、有机质等,矿石的物质组成见表1。
据光谱分析,矿石中元素组分除主要成分Si、Al、Fe、Ca、Mg外,还有微量的Ti、Ba、Cr、V、Cu、Zr等元素,就生产硅铁而言,矿石中硅和铁是有益元素,铝和磷是有害杂质。其分析结果见表2。
矿石结构构造简单。矿石结构以变余砂状结构为主,主要构造为块状、层状构造。其化学成分见表3。
4.礦床成因探讨
矿体呈层状赋存于中泥盆统邦寨组第二段中,在该组顶部石英砂粒较粗,且有4层~10层单层厚几厘米至70cm的砂质砾岩扁豆体夹层,砾石形状从滚圆状至次棱角状均有。在整个主含矿层中。细、中、粗粒石英砂岩及泥质粉砂岩等相间变化较频繁。石英砂粒从滚圆状至次棱角状均有,多数为次棱角状、次滚圆状。局部见有交错层理和斜层理。在部分砂岩层面上见生物遗迹孔穴。
泥盆世早期海水未达本区,故缺失泥盆系下统地层;中泥盆世海水由南向北推进[3],本区沦为海域,沉积了一套滨海-浅海相的碎屑岩。早期以砂质页岩、长石杂砂岩为主,夹少量石英砂岩。中期以石英砂岩为主夹少量泥质砂岩。晚期以砂质页岩为主夹少量石英砂岩。由于潮汐作用、波浪的影响,以及复杂的海滨地势等因素,使得石英砂岩中往往伴生一些同生砂砾的沉积,Si02含量沿走向和倾向均有不规则的变化;晚泥盆世海水继续向北推进,本区为浅海环境,海水流畅,盐度正常,生物繁盛,沉积了一套碳酸盐地层(主要是白云岩)。
综上所述,贵州都匀桐州硅石矿床成因应属滨海-浅海沉积石英砂岩矿床。
参考文献:
[1]贵州冶金地质一队.贵州都匀桐州硅石矿区1∶2000地质详查报告[R]. 1984.
[2]魏家庸,王砚耕,刘裕周.贵州省区域地质志[Z].贵州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2008.
[3]江如洲.黔陶硅石矿床的地质特征[J].地质与勘探, 1987(05): 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