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州黑排角地质遗迹特征及形成演化分析
2020-02-04李晶
李晶
摘要:地质遗迹是地球漫长地质历史演变的产物,为了解黑排角地质遗迹特征和演化规律,分别从构造地貌、海蚀地貌、海积地貌、水体地貌、岩土体地貌等方面描述黑排角地质遗迹特征,并进行形成演化规律分析。推断区内构造地貌的主要形成过程,始于中晚侏罗世热水洞组(J2-3r)火山岩的成岩,终于第四纪外营力地质作用。
关键词:黑排角;地质遗迹;特征;形成演化
Analysis of geological remains and their evolution in HeipaijiaoHuizhou Guangdong Province
Li Jing
No 7 Geological Brigade of Guangdong Geological Bureau, Huizhou, Guangdong 516008
Abstract: Geological relics are the product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earths long geological histo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the geological relics of Heipaijiao, the geological relics of Heipaijiao are described in terms of tectonic landforms, marine erosion landforms, marine landforms, water landforms, and rock and earth landforms. Andevolution analysis. The main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tectonic landforms in the region began with the diagenesis of the volcanic rocks of the J2-3r group of the Middle and Late Jurassic, and finally the geological effects of the Quaternary extrinsic forces.
Key words: Black row angle; Geological relics; Characteristics;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1.引言
地球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变过程中,由于内外力的地质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类型丰富多彩,资源不可再生,地质遗迹对于研究地质历史演化过程、形成原因以及物理化学条件或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人类认识地质现象、推测地质环境和演变条件的重要依据。
2.黑排角地质遗迹类型及特征
黑排角地质遗迹分2个大类,5个类,7个亚类,20个地质遗迹点,见表1。
2.1构造地貌
黑排角热动力变质带:分布于湾仔南至杨屋南沿海一线,北东向展布,地表断续出露,部分被第四系覆盖或位于海平面下,该热动力变质带属莲花山断裂变质带的南部分支,区内总长度大于4.6km,破碎带宽达20m~150m,破碎带北侧动力变质带可达500m寬,南侧由于海水淹没宽度不明,该热动力变质带走向北东,总体倾向南西130°~140°,倾角45°~70°,湾仔附近局部倾向北西,倾角55°左右(照片1)。
热动力变质带推测原岩为中晚侏罗世热水洞组熔结凝灰岩,后期石英脉、伟晶岩脉、辉绿岩脉沿裂隙充填。带中岩石普遍具片理化、硅化、其次为碎裂岩化,发育片理、挤压透镜体(照片2),后期发育多组节理。
该热动力变质带构造形迹发育,经多期构造活动叠加而成。第一期为伟晶岩脉、石英脉沿裂隙侵入于热水洞组熔结凝灰岩中(照片3),动力变质带中大部分石英脉及渡头附近所见伟晶岩脉均为该期侵入。石英脉与伟晶岩脉大致平行,产状为340°~360°∠35°~50°。黑排角岩滩中的石英脉多达64条以上,一般宽5cm~8cm,最宽可达30cm,最细仅2cm,单条石英脉地表出露断续长35m~50m。渡头附近的伟晶岩多达10条以上,一般宽8cm~20cm,断续出露长15m~45m,伟晶岩主要矿物为石英和浅肉红色钾长石,其中钾长石粒径达3cm~10cm。第二期构造为北西西向压扭应力为主,在该期构造活动中断裂正式形成,热水洞组熔结凝灰岩连同前期侵入的石英脉、伟晶岩脉强烈定向而产生片理化,由于岩石物理性质差异,石英脉及伟晶岩被挤压拉伸为透镜体状,在该期构造活动持续产生的热动力变质作用下,岩石普遍硅化。第三期构造表现为北西向压应力,岩石产生一组共轭剪节理,产状192°∠66°、92°∠78°。该组节理密度约2条/米。第四期构造活动产生密集的节理切穿了前期所有构造形迹,节理产状215°∠80°、162°∠79°,尤其以前一组走向垂直海岸的节理十分发育,节理密度可达6~7条/米。后期压应力减弱,张性裂隙见辉绿岩脉侵入(照片4),黑排角辉绿岩脉宽约30cm,长大于80m,北西被第四系覆盖,南东延伸入海,产状220°∠80°。湾仔附近见两条近平行辉绿岩脉,产状162°∠79°,宽1.50m~ 1.80m,长大于25m,与热水洞组熔结凝灰岩接触处见侵入冷凝边及熔结凝灰岩包裹体。另一条辉绿岩脉宽40cm~ 60cm,长大于20m。
2.5岩土体地貌
壶穴:位于高洋尾西北一处沟谷内,岩石为花岗岩,在水携带的砾石对坑穴的侧壁进行不断磨蚀,使得坑穴壁光滑如镜,形似井。壶穴中有藻类生长。
2.6地灾景点(山道危岩)
在李屋后山上观音山的小路上,由于人工削坡修路形成多处滑坡、崩塌。最典型处位于S028,坡高约15m,坡长约20m,坡宽约3.5m,崩塌面坡度约72塌,属单层斜坡结构,崩塌规模约1000m3。发育多组节理,年代久远且没有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受构造裂隙影响、降水和风化等作用,产生崩塌,由于远离居民点和交通设施,故对人类活动影响不大。在采取相应治理措施后,可以对游客开放,可以起到警示教育意义。
3.地质遗迹的分布规律
3.1构造地貌类
本区热动力变质带,仅分布于考洲洋出海口沿海岸线一带,北东向展布于黑排角至高洋尾。原岩主要属于中晚侏罗世热水洞组(J2-3r),即原1∶20万惠阳幅、宝安幅区调报告中的中上侏罗统高基坪群(J2+3gj),只有分布于断裂带附近并遭受热动力变质作用,后期剥蚀出露地表才能形成该类构造地貌景观。
3.2海蚀地貌类
海蚀地貌主要包括海蚀崖、海蚀阶地和滨海沙滩,沿海岸线呈北东向线性分布。海蚀崖和海蚀阶地主要分布在海岸突出部位,其中海蚀阶地基岩较硬,完整性好,不易风化;海蚀崖岩石破碎,裂隙发育,较易风化。而滨海沙滩一般分布在海岸裂隙、冲沟等凹部,该处海水动力较弱,有利于海水中携带颗粒的堆積。
4.地质遗迹形成及演化
地质遗迹是漫长地质演化的产物,地质记录显示燕山运动构造期本区地质构造格局形成重要影响。
中晚侏罗世时,受库拉板块对欧亚大陆板块俯冲的作用,区内构造活动剧烈,主构造走向为北东向,同时有大规模多次火山岩喷发和次火山岩侵入,由于造陆型断块运动使中晚侏罗世热水洞组形成东西向平缓开阔的向斜或挠曲,倾角一般5°~30°。
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库拉板块对欧亚大陆板块俯冲达到巅峰,剧烈的岩浆侵入活动和断裂活动席卷全区,受构造挤压和沿深部断裂侵入岩浆的双层作用,断裂带中的岩石(中晚侏罗世热水洞组)发生强烈的韧性剪切和热变质作用,形成现在所见的强片理化岩石及构造透镜体。随后太平洋板块向北北西方向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引起了垂直陆缘活动带的扩张作用,形成北北西向的张性—张扭性断裂构造。
新近纪以来,本区地壳以升降运动为主,早期隆起为陆,处于剥蚀区,晚更新世本区受差异升降影响,中低山脉继续被剥蚀,而山间低洼地带则接受沉积。随着地壳的阶段性缓慢抬升,海蚀作用的不断持续,本区海蚀阶地形成。热动力变质带也在风化剥蚀及海水侵蚀等作用下显露。
推断区内构造地貌的主要形成过程,始于中晚侏罗世热水洞组(J2-3r)火山岩的成岩,终于第四纪外营力地质作用。由于热动力变质带刚好地处海岸线上,横向一直延伸到海平面以下,受热带季风的风化作用,使表层岩石出现差异风化;受含矿物质较高、蚀变破坏能力较强的海水的侵蚀及化学反应,变得色彩绚丽;以及海浪长年累月的侵蚀破坏,自然筛除了抗风化侵蚀较弱的岩石部分,形成了如今形态各异、五颜六色的岩滩、海蚀崖。
5.结论
黑排角地质遗迹资源出露良好,观赏性极强。属于早期新华夏系莲花山断裂带南西延伸部分,规模较大,连续性好,为研究莲花山断裂带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以及当地地形海岸线和工程地质等方面提供了依据。在省内具有典型性及唯一性的区域构造形成时期和机理的地学研究、地质教学、地质科普等意义、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广东省地质矿产局.广东省区域地质志[M].地质出版社, 1988.
[2]珠江三角洲经济区1∶25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R].广东省地质调查院,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