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香难自弃

2020-02-04闻迟

休闲读品·天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湄潭酒厂白酒

闻迟

1

湄潭县隶属贵州省遵义市,湄潭之名源于明代,据《康熙湄潭县志》记载,“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播平建县,以关外四牌地置湄潭县,卜治于苦竹坝而城之”。在湄潭县正式成立之前,明初洪武帝即在此地设置容山长官司,隶属播州宣慰司,韩世聪为首任长官。韩氏喜酒,在湄潭一带大兴酒坊,这可以说是湄潭酒的雏形。

湄潭为何能出好酒?传说与武当派鼻祖张三丰有关。张三丰一心向道,拒皇帝征召,云游四海觅炼丹之所,落脚在湄江河畔朝阳洞中。数年后,丹成得道,受王母之邀参加蟠桃仙会,会上王母将其所绘酒坛、玉盘、法杖均化虚为实后赐给了他。在返回自己道场时,张三丰酒性发作,跌了一跤,三件宝物随之跌落,玉盘落余庆县,法杖落石阡县,酒坛则落在了湄潭县。落在湄潭县的酒坛化作石坛,濒水而立,美酒从石坛中溢出流至湄江河中,满河飘香,故而湄江河水可酿美酒。

宝剑赠英雄,美酒留佳客。湄潭县在清初便有以酒为礼的习俗。《康熙湄潭县志?风俗?月令》卷二中记载“水稗生田中,别有旱稗生地中,实时穗五出如掌以酿酒,酿熟便置坛中,而召饮插竿槽上,沃以水,人就竿吸饮之,宾主起立揖让,礼甚备。”

湄潭酒与教育界的渊源也颇为悠长。民国时期,曾于清末迁居湄潭的原四川松潘镇台刘氏族人在湄潭开设私塾教书育人,因家人好酒,便在黄家坝沙坝建酿酒作坊。抗战时期,浙江大学几番辗转迁至湄潭办学七年,期间农学院师生以湄潭酒曲为研究对象,成果颇丰,写下了《全国酒曲微生物之调查三则》,发现了新酒曲菌,還研究了中草药酒曲在酿酒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浙大教授苏步青、江问鱼等9人在课余组建“湄江吟社”,山河破碎,烽烟四起,他们为了教育事业的存续偏居西南,只能以茶、酒寄情,“落日西风笙歌远,问当年画舸犹存否?千叠恨,一杯酒!”

2

纵然湄潭酒文化可追溯的历史尚算悠久,但湄窖酒业公司的起源则在新中国成立之后。1952年9月26日,在义泉镇七星桥侧,原湄潭县人民医院门诊部的地皮上,以湄潭县小作坊酿酒工艺为基础,国营湄潭酒厂成立了,这是湄窖酒业风雨历程真正的开端。

成立之初的湄潭酒厂仅有6名员工,灶台2个,员工除了厂长、会计,剩下4人都是工人,可谓一穷二白。初任厂长白梓德是原湄潭县酒类事业专卖处的副主任,接手湄潭酒厂后带领仅有的工人以玉米为原料酿酒,出酒率45.45%,当年生产白酒6吨。1956年,粮食供应紧张,酒厂需要的玉米无法按时足量供应,白梓德号召工人进行技术革新,节约增效,改包谷子(玉米粒)烤酒为包谷沙烤酒,并组织员工自主研制曲药。努力没有白费,当年湄潭酒厂的出酒率提高到了60%以上,全年生产白酒超200吨(415421斤)。1957年,白梓德离开湄潭酒厂,全厂职工已增加至39人,产酒173.43吨。

1958年—1965年间,受社会大环境影响,湄潭酒厂厂长几经更迭,生产十分艰难,但仍陆续兼并了敖溪酒厂、敖溪织布厂、湄潭县制糖厂、鱼泉纸厂等企业。几年间,湄潭酒厂在困难中求变创新,改担水酿酒为水车和汽油泵抽水,用野果和红苕替代粮食酿酒,学习根霉曲生产技术,到1965年,酒厂年产白酒569吨(含窖酒),根霉曲37.5吨,受到了国家轻工部的表彰。

十年文革期间,湄潭酒厂生产不停,创新亦不停。1966年,随敖溪酒厂并入湄潭酒厂的李光辉再次被派到四川安县酒厂学习连二灶酿酒生产技术,同年,酒厂成功开发出了“朝阳亭”牌甜酒曲。1974年,湄潭酒厂安装了第一台锅炉,开始使用管道蒸汽酿酒,并且利用汽锤结合牛拉石磙处理煤炭,提高工作效率和煤炭使用率。酒厂职工还开展科学实验,利用青杠籽、柿子、土茯苓等烤酒,成功酿制了青杠籽酒、柿花酒等。虽然努力克服困难,湄潭酒厂的生产在这十年间依旧大幅滑坡,白酒年产量下降到280吨,出酒率最低时也降到了57%。

经过一年多的调整,1977年,湄潭酒厂基本上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

3

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掀起了改革的浪潮,白酒行业亦是如此。从行业上来说,酒类专卖制度被取消,国家产、供、消一条龙的管理模式转变为政府行政部门对酒类市场进行监管;从企业本身来说,则体现在岗位责任制、包产包干。从1978年—1992年的十五年间,湄潭酒厂顺应改革潮流,抓住改革机遇,一步步走向鼎盛。

1978年,刚恢复正常生产一年的湄潭酒厂还没能走出前十年的阴影,全厂仅有职工75人,年产白酒299吨,湄窖酒22吨,根霉曲36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湄潭地方政府扩大了湄潭酒厂的自主权,实行了利润留成和经济责任制,酒厂的产量逐年提升。2年后,同样只有75名职工的湄潭酒厂,生产已经恢复至接近文革前的水平,年产白酒473.8吨,湄窖酒36.2吨,根霉曲107吨。1983年,湄潭酒厂的湄窖酒首次被评为“贵州省名酒”,当年湄窖酒的产量为109吨。得益于改革的春风,也得益于“湄窖酒”名气的扩大,湄潭酒厂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的湄窖酒产量也不断提高,几乎是以隔年翻一番的速度在增长。1985年,湄潭酒厂全厂职工增加至181人,湄窖酒年产量394.9吨;1986年全厂职工增加至400人,湄窖酒年产量提高到580.5吨。到1992年,湄潭酒厂的产量达到历史峰值,年产湄窖酒9808.82吨,实现销售收入1.75亿元,湄窖酒的销售遍及除了台湾、西藏外的全国各省、市,并远销美国等数十个国家及地区。

在保证规模和产量稳步增长的同时,湄潭酒厂仍不忘技术革新。1986年,酒厂投资780万元进行了第一期年产能力3000吨的技改工程,并且在3个月内完成施工。这期技改工程1987年正式投产,仅一年就使酒厂湄窖酒的产量翻了3倍,达到了1892.4吨,年内即还清技改工程全部贷款。这一年,湄潭酒厂以其惊人的发展速度被评为贵州省先进单位。1989年,湄潭酒厂年产100吨湄窖酒扩建工程提前竣工,实际产量超过了最初设计水平。1991年,湄潭酒厂将原双曲酒厂改建的第四、第五车间技术升级为微机控制架式发酵大曲车间,又投入2000多万元进行了第二期1700吨产能技改工程,当年湄窖酒年产量达到5316.49吨。

湄潭酒厂的规模和产量的增速让人惊叹,湄窖酒的酒质也不遑多让。继1983年被评为“贵州省名酒”后,湄窖酒以其良好的品质屡次摘得省级、国家级乃至世界级大奖。1986年,湄窖酒获得贵州省金樽奖,获得贵州省优质产品、贵州省名酒称号,酒厂研发的“朝阳亭”牌甜酒曲也荣膺贵州优质食品奖。1987年,湄窖酒被定为国家驻外机构用酒、天安门特制酒等。1988年更是接连斩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国家轻纺工业部出口产品金质奖、莱比锡秋季国际博览会白酒类唯一金奖,被轻纺工业部授予优质酒称号。1989年,湄窖55°获得全国第五届评酒会国家质量奖银质奖章,也就是现在人们俗称的老“五十三优”。

4

就在湄潭酒厂走向鼎盛的时候,隐患却也悄悄埋下,动摇着这座酒业大厦的基石。

1991年,以湄潭酒厂为主导企业,联合35家跨地区、跨行业的白酒生产及相关企业、科研单位共同组建了“湄窖集团”。按照政府要求,湄窖集团成立第一年就兼并了县内3家亏损企业,以保证全县预算内工业企业无亏损。1993年,湄潭酒厂贷款2亿余元开始第三期技改工程,尚未完工,全国经济实行宏观调控,银根紧缩。第二年,受宏观经济影响,湄潭酒厂许多货款无法收回,原料欠款无法如期支付,生产难以为继,银行2亿多元贷款未偿还,也不能继续贷款,酒厂资金链断裂,瞬间陷入混乱。

湄潭酒厂是湄潭县的经济支柱,1993年缴纳税收占全县财政收入的50%以上,在职职工2000余人,酒厂不能倒下。1995年10月,湄潭县政府任命周继忠接手湄潭酒厂,兼酒厂党委书记和厂长两职。但不到半年,财政赤字难以支撑的湄潭县政府就做出了出售湄潭酒厂的决定。1996年初,深圳鑫开源公司与湄潭县政府达成收购意向。先期100万元到账后,鑫开源公司就开始接手湄潭酒厂。接手酒厂后,鑫开源公司既不检查设备,也不恢复生产,而是派销售人员奔赴全国收货款。酒厂停产半年多,工人们无班可上,忍受不住上街抗議,县政府派湄潭酒厂老厂长李光辉出面安抚住了工人,再去酒厂时鑫开源公司的人已经带着收回的一部分货款卷款离开。人跑了,酒厂还要恢复生产,湄潭县政府派常务副县长何仁生接任湄潭酒厂党委书记及厂长职务。

1996年10月,距上一次接手湄潭酒厂整一年后,周继忠再次回到了酒厂。为了解决酒厂资金问题,周继忠在全厂职工会议上动员职工融资,他自己带头融资5万元。因前几年酒厂效益好,工资、奖金都比较高,职工多少都有些存款,也愿意为自己所在的企业解燃眉之急,很快便凑足了100万元。凭借厂里自己的融资,湄潭酒厂很快恢复生产经营,并推出“三星”“铁盒”“摩沙”等新产品。然而还不等湄潭酒厂再次走向辉煌,新一轮的改制又开始了。

1998年,全国掀起国有企业彻底体制改革的高潮,湄潭政府也对湄潭酒厂进行了改革,解散了284名合同工,临时工自然下岗。1999年底,仅剩658名在职职工的湄潭酒厂申请破产成功,湄潭县政府与自愿留下的219名职工共同持股,在湄潭县绿色食品工业园区组建湄窖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但是改制并没有让湄潭酒厂走得更好。2004年,湄潭政府做出将湄窖酒业整体出让的决定。

5

湄潭酒厂伴随着湄潭人经历了五十年风雨,和酒厂一同成长的那些湄潭人心里多少都有些想要挽其倾颓的壮志,身为湄潭人的遵义大众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骆明大约亦是如此。本着这样的初心,遵义大众实业有限公司全资收购了湄窖酒业,成立了贵州万众湄窖酒业有限公司,骆明为公司掌舵人。骆明接手公司后投入3000万元完善厂房、电路等基础设施,并以市场定生产,改单粮酿造工艺为五粮酿造工艺,进行五粮香型优质基酒技术改造。在品牌建设上,公司也积极将地方文化融入湄窖酒中,凭借浙江大学曾于抗战时期在湄潭办学7年的渊源,与浙江大学及其它科研单位进行技术合作,联合推出了“东方剑桥”酒,该酒成为浙江大学110周年校庆专用酒。

然而好景不长,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白酒行业整体下滑,许多白酒企业破产倒闭,湄窖酒业在这种大环境下艰难求生。大批人才流失,设备老旧,机械被当成废品处理……2011年8月,从贵州习酒公司出走的陈长文来到湄潭,面对的就是这样的湄窖酒业公司。公司营收难,帮扶资金无法到位,2012年,陈长文下定决心自己出资重整湄窖酒业公司。

6

陈长文先生主掌湄窖酒业公司后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梳理产品线,砍掉低端酒。彼时茅台、习酒等名酒,价格高的已经单瓶上千元,低的也要数百元,陈长文觉得拥有莱比锡金奖酒质的湄窖不该只能卖十几块、几十块的酒。要树立品牌,要出高端酒,要让湄窖重回白酒巅峰,为此,陈长文提出了“为神州酿一壶好酒”的愿景。怀抱雄心,重整旌旗,湄窖重拾黔派浓香传统工艺,邀请川、黔两派酿酒大师进行技术指导,相继推出湄窖黑金版、红金版等浓香型白酒;同时,还乘着酱香酒涌起的浪潮,在赤水河边组建公司,推出了酱香型白酒“铁匠”系列;借浙江大学115周年校庆之机,与浙大再续前缘,推出浙大文化纪念酒“启真”;并结合湄潭当地茶产业,与浙大农学院教授共同研制茶香酒,推出了“叶酿”等一系列茶香酒产品。作为唯一拥有固态混蒸发酵茶酒工艺的企业,2014年,湄窖酒业公司参与起草了贵州茶酒标准,也是我国第一套固态混蒸发酵茶酒标准。

在工作中,陈长文提出的“三本三真”——“实干为本、智慧为本、创造为本”“真道德、真功夫、真胆量”的企业精神,一直与湄窖人共同前行。为了践行这一精神,湄窖人不断自省,推陈出新,于2020年推出了一款宝石级的酱香酒——宝石坛;湄窖人也不忘传统,传承经典,不仅推出了“80”复古版湄窖,并且再次回归单粮香型酿造工艺,正如湄窖人自己所说的:“黔派浓香是湄窖的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酿一方酒。经历了兴衰起落的湄窖酒业公司仍在崛起的道路上踽踽前行,虽然道阻且长,但怀着“为神州酿一壶好酒”的美好愿景,抱着“酒壮中华,酒乐百姓”之心,湄窖人定能历风雨后得见彩虹!Ω

参考资料:

1. 周开迅,百年酒道,中国文史出版社,2019年。

2. 周开迅,穿越岁月的酒香,湄潭县政协内部书籍,2009年。

3. 湄窖酒业公司内部资料。

猜你喜欢

湄潭酒厂白酒
白酒局变
湄窖酒业大事记
胡锦涛三到湄江
羿神:神奇之地的一家诚实的小酒厂
酒厂工人
何为“勾兑酒”
白酒进美国酒吧
黔北湄潭翠芽 明前品质最佳
托关系
中国白酒,华山论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