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思考

2020-02-04黄素青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1期
关键词:学业水平计算机

黄素青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不断推进,中职学生计算机基础应用水平受到教育部门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信息技术时代与学业水平测试的时代背景,教师要紧抓机遇来充分发挥微课教学的作用,实现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有效融合,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微课作为信息技术手段中的一种,具有精简化、系统化的优势,更能充分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帮助学生达到水平考试的需求。目前,微课在其他课程实践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理论知识抽象、实践性较强的情况,教师可借助微课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解决学生接受效率低的问题。

[关    键   词]  学业水平考试;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1-0010-02

一、学业水平考试下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作用

相比于国外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建立时间,我國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建立时间较晚。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中职学校基础学科重要教学科目之一,福建省针对中职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制定相应课程标准与考试要求,并要求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参加福建省教育厅组织的学业水平考试,以此来考查与评估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与掌握程度,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中职学校对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成为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必要保证。诸多中职院校参照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制定教学目标与任务,正确关注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规律,让学生通过学习基本计算机知识与上机操作要领来提升其职业能力,促使其计算机能力与社会企业需求相符合,进而保证他们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中职学业水平考试基于对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与问题分析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学业水平考试的基础性、综合性与实践性,让学生保证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锻炼自身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能力,使学生就业能力与升学能力不断提高。

二、学业水平考试下计算机应用课程与微课的有效融合

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发展与更新,中职学校与教师逐步转变传统职业教育观念,由“以职业为导向来培养职业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转向“培养就业能力强与可持续性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保证学生能够就业与满足社会市场需求同时拓宽学生的发展道路,使其能够迈入高等职业院校来提升综合素养与专业技能,从而促使社会职业人才文化水平与综合素养的提升。中职学业水平考试符合社会对学生职业标准的测评要求,也成为学生就业与发展的重要依据。基于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背景,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要实现创新式发展,这时需要有效融合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回到课堂实践活动中。

从微课出现角度研究,国外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谈论微课应用,如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勒罗伊.A.麦格鲁(Le Roy A. MeGrew)教授提出的“60秒有机化学课程”,目的在于帮助非化学人士学习与掌握化学知识的运用。而1995年美国纳皮尔大学基(T.P. Kee)教授提出的“一分钟演讲”更侧重让学生熟练掌握核心概念。与国内微课形式较为贴切的是彭罗斯(David Penrose)在2008年提出的“一分钟的微视频”。他将微课视为具有建构主义指导思想且主题与核心目标明确的视频或音乐教学形式,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便捷的在线与移动学习。将微课发展视角转到国内,微课从2011年被引入自国内后就引起一批优秀学者关注,并且他们对其应用展开深层研究。胡铁生老师率先提出明确的微课概念,他认为微课能够依据某一知识点展开精准化的视频教学,还能够提供课件素材、实时练习、课堂反馈等多种教学实践活动具有极强的优越性,在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的同时便于学生学习教学内容。

依据相关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演变出的微课教学形式具有简短、精悍等实时教学优势,能够为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带来便利与趣味。同时,微课教学与互联网信息交流存在诸多共通之处,它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能够具体应用到课前、课堂、课后甚至学生评价与反馈中。正是由于这些特性,微课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教师成功地应用微课教学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课程目标与具体内容,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计算机应用水平不断增强。本文基于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对微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三、微课含义与具体应用

微课教学主要指学科教师针对某一小节内容进行具体化讲解与分析,会形成课件与音频结合的微型课程内容,其内容比传统教学更加精简。微课具体应用类型丰富多样,更多教师热衷于将微课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教学框架与部分知识重点与要点,通过微课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充分体现以“生”为本,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除课堂教学实践应用外,微课模式也能够应用设计在具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多个环节中。首先是布置课前预习任务,教师在课前要保证学生了解与明确教学内容,如“Office办公软件”操作作为中职学生参加学业水平考试重要技能,教师可依据教学目标制作简单的软件介绍视频,学生可参照视频来尝试掌握与应用Word、Excel和PPT。此外,在计算机应用课堂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微课视频来营造相应的学习氛围,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课堂表现来判断自身排名,使学生形成互相竞争的氛围,对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与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四、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一)布置微课预习任务

教师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就要借助微课来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乐于接受新知识,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能事半功倍。对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他们“脱离”了家长的约束,其自制力往往较差,他们难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也就无法达到学生课前能够了解教学目标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在开展课堂教学前向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并通过微信与QQ等网络平台发送微课视频,引导学生遵循视频中教师的讲解来认识知识,降低自身预习难度,增强学生课外预习的趣味性。具体而言,微课视频能够以其精简、强悍的特点将知识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产生强烈好奇心与探索积极性,保证其预习效果。例如,在教学“公式与函数”这部分知识前,教师可以将具体操作环节录制成微课视频,以微课来指导学生能够学习“复制公式”等内容。教师可先简单介绍课堂教学活动,并在预习微课中以动画、游戏形式呈现预习内容,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在教授“单元格地址的引用”这部分时,借助计算机动画软件来制作指导微课,并在视频旁边标注“小贴士”,帮助理解知识的具体应用,使学生更能深层理解与掌握知识实际运用方式,起到理想化预习效果。

(二)应用微课视频教学

課堂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接受程度上,要提升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教师要不断与学生进行沟通与合作,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还能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而形成和谐互动的交流氛围,促使更多学生参加到计算机实践活动中去,保证学生思维方式的锻炼。部分学生在课程教学中能紧跟教师节奏,但是在听课中缺乏自我思考过程,使其难以独立解决部分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借助微课模式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敢于质疑,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同时,现阶段计算机教学中往往存在学生多而教师少的现象,再加上课教学任务量大,教师为了保证跟上教学进度而采取单一传授模式,这样使师生间缺乏实际沟通与互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甚至难以及时提出问题。而微课模式能够让学生精准掌握各章节教学框架与内容,学生在教学目标指导下能够有效发现并提出问题,使师生间形成良好互动。例如,在进行“Excel函数”这部分内容教学时,传统教师会直接将那一个函数代表类型含义与意义告知学生,而忽略了学生接受、实践与思考的过程。所以教师可将求和、算数平均值等Excel函数类型制作到微课视频中,并指导学生跟随视频演示来实践,其后随机提问学生所展示的函数类型与意义,学生基于对微课视频观察与具体实践,能够轻易得出答案,通过学生回答与实践,教师能够判断出学生的接受程度与学习效果。这样的师生活动既能够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也使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三)借助微课指导实践

计算机应用基础不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讲授,更需要学生通过不断上机操作与实践来提升其应用能力,帮助其有效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知识。目前中职院校各个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上机操作时往往难以兼顾到每个学生的问题,这就使部分难以独立解决问题的学生放弃学习,而教师在进行实践操作教学时面向整体学生,难以注意到部分学生的情况,最终容易导致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下降。鉴于此,专业教师要应用微课来指导学生上机,首先教师要将提前制作好的操作视频以微课形式发送到每个学生手中,学生不仅能够在课上观看微课视频,还能将视频保存下来,反复观看理解不透彻的步骤。同时,在微课上机指导视频辅助下,教师也能够分配更多时间去关注各个学生的问题,从学生练习中发现其操作优势,并针对操作重难点传授较为简单、高效的操作技术。通过一边观看微课一边操作的形式,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进而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此外,当学生遇到问题或完成操作任务时,教师可及时引导学生去分析,也可为相应学生增加上机操作难度,帮助学生获得更具针对性的提升,增强他们面对学业水平考试的信心。

五、总结

基于以上阐述可得,微课与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有效融合对学生实际计算机应用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更能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微课精简、有趣等优势,通过微课在课前预习、课上交流环节中的应用,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保证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增强学生对知识运用的理解。最后上机实践与微课教学的融合发挥了微课的价值,使教师能帮助更多学生解决问题,提升其实际计算机应用水平,增强他们面对学业水平考试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林圣琼.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若干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26):237-238.

[2]吴限.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word模块微课的设计与开发应用[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3):24-25.

编辑 赵瑞峰

猜你喜欢

学业水平计算机
张水平作品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35
一体式,趋便携雅兰仕AL-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