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下中职平面设计课程数字资源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探究

2020-02-04刘丽双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产教中等职业模块

刘丽双

[摘           要]  在“互联网+”浪潮等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形态下,以此为载体的创新教学平台的建设应用有力促进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学员学成水平的双提高。以平面设计课程为例,探索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如何通过“互联网+教育”的创新信息化平台搭建,以数字资源共享为方向,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提升。

[关    键   词]  平面设计课程;数字资源平台;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1-0008-02

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级中学都是我国高级中等教育的主体,是高级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就业多样性的环境下,中等职业学校已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接受,成为普通高级中学重要的补充。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对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对生产或设计企业的相关产出要求也随之提升,相应用人单位对所需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也日渐提高,从而增加相关学成人员的就业压力,这就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产教融合方式,引入社会上管理和技术较为先进的企业,与教育院校深度合作,为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校企共同制定产教结合的实施性教学生产计划,让教师学到技术,让学生加入生产,让生产产生效益,实现校企双赢。

摩尔定律显示,每18个月硬件效能将提升一倍或价格下降一半,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支撑下,传统教育产业与信息技术应用的结合更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教育领域中与信息化相关的课程,如平面设计课程更应紧跟时代潮流,学成人员的就业选择才能紧跟形势。

一、课程现状及意义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几方面主观、客观因素不可忽视:(1)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目标不明确,不重视上课过程、学习氛围不够浓烈、学习态度不端正等,课后自觉复习、总结提升等主动性不高,认为所学的知识以后在社会上能够应用的不多,以应付考试为学习出发点,没有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加以吸收提升,这些都在一定程度影响课程授课结果;(2)教师专业知识面问题,就当前笔者所在学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师的情况,较少拥有企業实务工作经验,一般通过自学或者短期社会实践来了解平面设计社会需求,教学理念也较为陈旧,无法快速应对市场的专业动向,加以提升淬炼转化为教学方向,“灌输”给学生;(3)教育资源方面,对平面设计这类需要紧跟时代、社会潮流的专业,一般教材资源更新较慢,学习素材有限,教师只能通过自身的渠道对教学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存在一定的主观限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各行各业在互联网的大潮乘风逐浪,通过互联网进行业务活动越来越频繁,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教技〔2018〕6号)明确了教育信息化2.0的相关行动计划,其中就有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等。

数字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在信息化环境下运用,为教学目的而专门设计且服务于教育教学的资源集合。从数字资源的功能来看,可以将其划分为素材类资源、教学知识类资源、工具资源和扩展类资源。数字资源服务是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之间的关键环节,是数字教育资源得以充分且有效应用的保障,最大化发挥资源应用效益,满足用户需求,促进数字资源常态化应用的手段。本论文所研究建设与应用的教学数字资源服务是通过信息化技术,构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企业专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辅助教学学习、自主学习的交互式教、学与测的应用平台,实现教师与学生“课前”“课中”“课后”有机结合的网络在线学习,实现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打破校园时空限制,实现即时推送教学任务,学生远程教学和弹性自主学习,具有网上教学组织和管理、网上题库建设、在线考试和阅卷等功能,教学活动得以扩展。

二、平台建设分析

平台建设设计以单一用户体系、多业务系统协同为核心,使用用户一次登录系统自动根据用户的身份类别识别用户可操作的功能、权限等,实现单一入口多角色识别,简化系统操作复杂度,提高应用用户使用系统的便捷性。

平台包括三大基础业务系统模块,分别是课程教学模块、资源学习模块、课业考训模块,这三个基础模块相互关联,与教学过程的“课前”“课中”“课后”有机融合,运用信息化平台在教师(企业专家)和学生间进行资源及信息的交流与反馈。教师通过课程教学模块,做好课程内容的规划、创建、相关知识点融合、线上教学,并在开课时推送到相应班级;学生通过资源学习模块参与线上教学,在课程中与教师互动;通过课业考训模块,教师与学生以信息化平台的方式对课程教学结果通过作业、测验的方式进行检验;最后通过平台预置的统计分析功能,将学生上课出勤率、活跃程度、相关预复习率、提问情况等以及每个学生在系统中的行为画像快速直接展示出来,为教师提升教学质量、了解课程接受程度、学生学习动态提供智能帮助。

三、平台应用

(一)专业课程教学规划

教学规划具有导向、激励等作用,通过数字资源平台构建本专业课程的体系结构,让学生一目了然了解专业脉络,按专业就业方向梳理出排版设计师、电商美工、包装设计师、数码师、平面广告设计师等,设置各方向的教学目标、理念、内容等,并在各方向下,以提问和解答的方式相结合,以场景导学模式步步深入,引导学生深入各课程。

(二)移动化教学

随着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的普及以及无线网络、WIFI等网络环境的随时随地支持,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移动化的学习功能已成为相关教学平台建设的重要模块之一。本平台具备移动化学习功能,教师可以将课程推送到相应学生班级,学生即可通过移动端查看相应的教学资源,根据课程设置及教师的规划,提前进行课前预习,了解相关课程课件、相關知识点拓展等,并在课后通过本平台进行复习及相关作业的完成与提交。

(三)教学共享及课程交流

本平台建设支持多教师共建同一课程的功能,课程创建者可以选择系统中其他教师参与课程的建设,而在“互联网+”模式下更可以与产教融合企业互动,将平台账号分配给相应企业专家,共同建设课程备课计划,提高专业课教师对市场需求动向的把握。平台的共享属性也为“名师带徒”模式提供支持,通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带动其他相关教师同步进行备课,解决教师间知识短板的同时提升新教师及本专业相对欠缺教师的课程教学质量。在平台中嵌入系统内交流模块,针对课程、资源、教学、课业、错题等各方面,系统使用者可以充分、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流互动,精准互动促使交流有的放矢。

(四)课业考训

为检查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平台构建完善的题库模块、作业模块、考试模块等,科任教师、企业专家可以平时创建一些题库,根据课程进展生成作业或考试,由学生在线作答并提交,教师通过线上进行批改,系统自动记录相应的完成情况,将教师从繁重的客观题课业批改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课程的改进及针对性的技能提升上。同时平台学生端引入错题库功能,学生作业或考试中相应的错题自动入库,使学生在犯错和纠错的过程中取得进步,防止在同一个问题上重复犯错,有意识地进行知识点强化,让错误变成提升的资源。

(五)优秀成果展示

平面设计专业具有艺术性和专业性双重属性,并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需要以直观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更好地对理论知识、教学知识进行理解,平台通过建立精品作业展示区,对优秀作业作品进行展示,或教师从专业的角度搜集本专业的作品,附上相关讲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而提升学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六)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教学的“指挥棒”,两者紧密相连,本次平面设计应用方案的评价通过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对本校2018级232个学生、5个产教融合企业进行调研,对学生的课程接受程度、作品质量,让相关企业以专业的角度、市场的角度对学生作品给予评价,进而提升教师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借以进一步缩小本校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就业技能与社会需要的差距。

四、结语

本文在“互联网+教育”应用及平台移动化趋势下,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研究产教融合下中等职业教育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数字资源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对实现本校范围内及产教融合企业的相关教学资源共享,加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企业专家的交流学习,对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教师的课程教学质量、学生的专业技能、产教融合企业的技术都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美琪,韦晓阳.中职计算机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1):94-97.

[2]虞美霞.中职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8):172,174.

[3]王静.“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9(18).

[4]陈杨.中职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J].西部素质教育,2019(16).

[5]陈美荣.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以北京市商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中国商论,2019(19):242-243.

编辑 赵瑞峰

猜你喜欢

产教中等职业模块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Module 2 Highlights of My Senior Year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必修模块相关知识过关训练
自治区近年将建65所标准化中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