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思维“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2020-02-04浅斟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错位家庭人生

浅斟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考题分析】

历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题几乎都能收获诸如此类的评价:材料通俗易懂,又具有丰富的内涵;命题既顺应高考作文的命题潮流,又兼具人文关怀。今年的考题延续去年直抵考生心灵的命题思路,让考生思考自我,思考人生,思考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引导考生关注自己的成长。如此说来,考生的写作情绪应该被调动得很到位了,激情喷涌,文思敏捷,“我手写我心”自然不在话下,不说倚马可待,至少写个八百来字是驾轻就熟的吧。然而,阅卷过程中,惨不忍睹的情况时有发生,佶屈聱牙的、生拉硬扯的、文不对题的、干瘪生涩的各类作文均不少见。有的考生为何总是辜负命题者体贴入微的一番美意呢?究其原因,在于“不深”两字。许多考生,审题时,阅读浮泛,理解偏差;立意时,分析浮浅,建构低端;论述时,思考不深,表达不精。

一、审题须深究

作文审题时,要字字斟酌,深入考究;不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材料中的三句话各有一组近义词,考生会混为一谈。第一句话中的“坐标”和“期望”有别:“坐标”明确,现实可操作性强,能通过对标来规范行动;而“期望”相对大略,是方向上的指引。第二句话中的“家庭”和“社会”有别。其实家庭预期依旧是个体期待,家庭期待和个人期望的落差只是不同个体认识和定位的差异;而“社会赋予角色”和“个人期望”是群体与个体的差别,是承担社会责任和实现自我个性化的人生价值的区别。第三句话中的“落差”和“错位”有别,“落差”是指高低之别,不一定有方向之分;而“错位”则一般都有方向之分,孰高孰低却不一定。既然如此,应对的方式也就不同:面对“落差”,要么努力向上,补足落差;要么安于现状,自得其乐。面对“错位”,那就是如何选择的问题了,或坚持,或改变。

每一则材料内部,我们作了横向的研究;三则材料并置,还需作纵向的比对。三则材料中分别出现了“都”“可能”“难免”三个程度不同、性质不同的副词来表述。材料一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陈述事实,口气绝对化;材料二中的两个“可能”表示猜测,既然是“可能”,那不可否认尚有另一种“可能”——个人与家庭和社会期待统一的情况,当然,这种情况不是我们论述的重点,但只有理解全面,论述时才能臻于完善。第三句用了“难免”一词,即“免不了”的意思,强调客观性,强调“落差”“错位”存在的普遍性。联系三则材料里关于“可能性”和“必然性”的提示,启发我们去思考:接受必然还是改变可能,抑或是改变必然,迎合可能,等等。如此,我们的审题会更深入。

最后,还要留意材料三中的状语——“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这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它意味着,个体的坐标与期望和家庭与社会的期许与角色定位之间,呈现一种异常复杂的关系。个人与家庭、社会的期望、期待,也许原初状态没有落差和错位,也许某些时期是契合的,但是生活在变化,三者的一致性不可能恒久保持。也许个人走得慢,达不到家庭、社会的期待高度;也许个人走得快,奔涌到时代前列成为浪潮,然而家庭、社会的预期却未适时调整。现实在变化,个人在成长,家庭在改变,社会在变革,在各方绝对运动的状态下,如何保持和谐共频?这是值得深究的问题,审题时这个状语不容小觑。

二、立意须深远

该作文题旨在让考生思考:当个体与家庭、社会不一致时,如何审视自己的期望?于是,自然生发三种基本立意:有落差或错位时,仍然坚守自己的坐标或期望;有落差或错位时,完全改变自己的坐标或期望;有落差或错位时,微调自己的坐标或期望。

如此立意,可谓准确,大部分考生也能做到。但细品起來,似乎寡味。第一、二种立意简单粗暴,非此即彼:不分青红皂白地坚守太过盲目执拗;完全改变,又有失慎重,太过草率,皆不是最佳立意。第三种立意看似合理公允,兼顾三者,颇合中庸之道,这也是绝大多数考生选择的立意,但是还是略显浮泛,“微调”之说自然无懈可击,但是为何要“微调”,如何“微调”,考生行文时总是含糊其辞,甚至避而不谈,大而化之。这都是因为考生在立意时没有深入思考,因而提炼出的观点只能空泛不精。

一般我们会要求“立意高远”,一旦赋以“高”字,就会让考生有一种“观点需要刻意拔高”的错觉,于是乎搞出些假大空的调调来。为了避免这样的误区,我们强调“深远”,一字之差,希望能明确指引学生注意思维的深度。这种深入的探究,是切实有效地发生的一种思维活动。那么,立意如何做到深远呢?应变单面立意为多面立意、多面辨析。具体而言是指我们可以运用哲学思辨关系来建构观点。例如:

其一,立足于自我坐标,兼顾家庭期待,承担社会责任。

其二,立足于家庭期待,兼顾自我坐标,承担社会责任。

其三,立足于社会责任,兼顾个人理想和家庭期待。

这三种立意相比较,第三种最为高远,有家国情怀,毕竟每个生命个体都应承担一些历史使命,这样社会才能前行。如果可以借助关联词辨析这三者的关系,立意会更深远。比如:

如此添加,更显人性化,观点更具人文色彩。

三、论述须深入

“论述深入”是个系统工程,和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紧密关联。因此,如何使论述深入,是考生最棘手的事情,也是教师平时写作教学中最难指导的方面。论述深入,阅读积累是基础,文学素养需提升。今年有一篇题为“持己心,行世间”的作文,开篇这样阐发论述:“王尔德曾感叹生活之美:‘生活是你的艺术,你将自己谱成乐曲,你的光阴就是十四行诗。生活的美好可以在于个人理想的生发,这是我们的精神坐标;可以是家人美好的期望,这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可以是社会对公民的要求,这督促我们承担责任。”不难看出,该考生华美的语言表达和深邃的思想皆是大量阅读练就的。

当然,并不是一味叠加阅读量就能开拓思维的。思维的深度需要训练,在一次次不断的深究探寻中,思维的火花才能迸射,勤思才会有深思。如这次作文,大多数考生的思维停留在“三者兼顾”或者“面对落差,调整心态”等等上。若“兼顾”只是三者都要,那就大失其当了。怎么兼顾?考生在行文时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一种逻辑,提供可行的方式。有位老师的下水作文中写道:“时代如象限,家庭如纵轴,不断希望成员能往上提升;社会如横轴,按照自己的规律不断往前推移。每个人都期待在时代的象限里能直线冲高,屹立在人生的巅峰。但在家庭和社会双重的牵引之下,冲突、落差乃至错位便会成为一种人生常态,陟升或黜落常伴左右。”作者巧妙借用“纵轴”“横轴”的比喻,把三者的关系阐述得非常清晰,在此基础上再来论述如何面对落差,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讨论是否要“坚守自我的人生坐标”时,首先要辨析自我定位是否准确、人生坐标是否合理。价值定位、人生定位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完善的过程。若定位不准,却盲目执守,那只能一错再错,贻误终生。同理,“家庭预期”就是合理的吗?“社会角色”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也会出现问题。有些人迷失在家庭的错误预期里,也有人被动接受社会角色,亦步亦趋,或是被裹挟,那么最后的结局可能是社会、家庭、个体整个坐标体系的崩塌。如此说来,在写作时,一旦对“人生坐标”“家庭预期”“社会角色”进行审视,辨析优劣,论述自然就深入了。

论述的深入有时也需要逆向思维,反弹琵琶。一般意义上,社会坐标高于个人坐标时,个人须努力奋进来完成历史使命。然而时代的发展也是螺旋式的,有些个体坐标优于时代坐标,这就是时代先驱者的意义了。当社会或家庭的坐标滞后甚至是发生了错误,那么就需要先驱们坚定自我坐标,在落差与错位中逆势而上,成为时代的引领者。质疑成就深度,因而在写作中,我们需要正反对比、深入质疑、多面探究,以此提升思维品质。

【优秀作文】

持己心,行世间

浙江一考生

西哲曾言:“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的理想与家人的期望、社会的要求或许契合万分,或许存在落差。不论是契合还是存在不完美的地方,我认为,我们都应当:持本心,行世间。

王尔德曾感叹生活之美:“生活是你的艺术,你将自己谱成乐曲,你的光阴就是十四行诗。”生活的美好可以在于个人理想的生发,这是我们的精神坐标;可以是家人美好的期望,这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可以是社会对公民的要求,这督促我们承担责任。然而,个人与家庭之间,与社会之间往往存在落差,而作为一个真正成熟之人,面对如此境况,如何处理好自己的心态尤为重要。

世界丰富的经验与知识有时能帮我们成为更完善的自己。父母的严格要求虽然繁多而又苛刻,却能将安逸懈怠的枝蔓扼杀在萌芽时期;社会的公正性、公开性虽然有时会让人们进入繁杂的程序,却能有效杀灭社会中精神与物质的蛀虫。所以,家庭、社会与我们自己期望之间所产生的落差,往往可以从中反窥到自己的不足。这时,我们应当客观理性地面对这种“合理的差距”,通过规划自己来弥补落差,以顺应家庭与社会的良性导向,实现自身的价值。

但是,世界往往鱼龙混杂,好坏皆有,家庭与社会环境也不免有其缺陷。这时我们可以适时“逃离”,“逃离”灰暗冰冷的家庭,“逃离”世俗的污秽,“逃离”物质的禁锢……我们应同毛姆一样,逃离世俗的束缚,反观内心的需求,追求内心价值的实现,在自由心灵的荒原上阔步行走。这种逃离并非完全回避社会、逃避责任,而是不为社会中不好的风气所侵扰,保持自己的初心,行走在世间,且能一路行走一路歌。

面對自己与家庭、社会之间存在的落差,不论是顺应其正确的导向还是规避其缺陷,实际上都是在鉴定自身价值的立场上做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古语有言:“适来,时也;适去,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面对家庭和社会的良好期望,我们顺从并改善自己;而面对不利的侵扰,我们不妨学苏轼“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的超旷心境,于世俗之中不移本心。

落差难免,应顺时而改进自我,不应顺时坚守自我。但问少年郎,何不持本心,而行人世间?

【点评】

文章最大的亮点在于作者辩证分析的能力,第二段先通过一个精辟的言论,高度概括自我、家人、社会三方面期许的积极作用;然后引出“落差”,提出问题,辩证分析。第三、四两段将“家人与社会”一分为二地看待:第三段说家庭、社会合理的期待会成为良性导向,应规划改造自我以弥补落差;第四段分析不良的家庭氛围和污浊的社会环境会对人们产生不合理的、不正确的期待,那就应秉持己心。最后对两种情况分别给出合理建议,深化主旨。

文章第二大亮点在于引经据典、化用名言,准确得体,且毫无斧斫之痕。无论是前文的“西哲曾言”“王尔德所言”,还是后文的“古语有云”以及苏轼的诗句,都贴合行文思路,能助力于论述,有锦上添花之功效。

然此文白璧微瑕,文题“持己心,行世间”容易生发歧义,一种理解为“坚守自我的选择,不受家庭和社会期待的影响”,这种理解显然与文意不符;另一种理解为“不仅要秉持己心,也要学会顺时而行世间”,两者融合,此方为作者想表达的观点。

虽不能及,心向往之

浙江一考生

站在宇宙的顶端俯瞰芸芸众生,我们都是沧海之中的一粒微尘,然而我们的内心都埋藏着一颗梦想的种子,渴望某一天能成长为自己所期望的样子。然而,实现自己的梦想、完成人生的目标定位必定要受到命运之河的洗礼。正如茨威格所言:“命运所赠予我们的东西,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这份代价,首先由我们各自所处的家庭来承担。或许,我们的父母全力支持我们的梦想,提供物质与精神上的支持,这便为我们平步青云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抑或是双方之间由于认知、观念等的差异产生牴牾,僵持不下。且看安徒生如何处之:他反对父亲对他从医的期望,放弃了优渥的生活条件,坚持童话故事创作,对皇室的嘲笑置若罔闻,终成一代名家。当家庭的期望与内心定位相背离的时候,他栉风沐雨,筚路蓝缕,最终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了梦想。

由此可见,家庭因素对我们实现人生定位的影响的确存在,但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勇气和努力来用血汗丈量人生,冲破桎梏,成就自己。

如果说家庭的预期只是涓涓细流,那么社会的磨砺则可能是惊涛骇浪。这个社会的残酷,在于它的优胜劣汰不留情面,在于它的鱼龙混杂人性多棱,在于它的暗流涌动身不由己,在于它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社会可能磨平我们的棱角,可能会让我们沦为辅佐它运作的齿轮。许多人抱怨命运的裹挟贬低了自己的价值,却忘了我们手中还有选择的权利。当这个社会赋予我们与自己的定位不同的角色时,我们如果无力改变自己的处境,不妨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上发光发热。鲁迅曾言:“愿所有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有一分光,发一分热。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或许我们无法成为象牙塔里的佼佼者,但我们可以拥有陶渊明的南山、梭罗的瓦尔登湖、高更的塔希提岛。顾城有言,人可以生如蚁而美如神。有的人站在起跑线上就盘算着弯道超车,最终也不过沦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的人出身平凡,恪尽职守,不求功成名就,而这平凡就是他们存在的意义。

今年春天江城疫起,九州蒙尘。许多逆行者星火驰援,一封封请愿书承载了白衣天使的赤胆仁心,他们扶生命大厦于将倾,力挽狂澜于既倒,他们并未青史留名,却成了这个时代的巍巍灯塔,成了社会的脊梁。

我呵护着内心梦想的种子,觉得坦途在前。生活总有一隅将我安置,抬头便可看到星光。历经万般红尘劫,犹如凉风拂面。虽不能及,心向往之。

【点评】这位考生的语言魅力最令人称奇,其文不雕琢却精深华美,如锦如缎,斐然成章。一是茨威格、鲁迅、顾城等名家名言信手拈来;二是“江城疫起,九州蒙尘,星火驰援”诸如此类的四字词语连缀成文,读来朗朗上口,颇有诗歌韵文之感;三是“生活总有一隅将我安置,抬头便可看到星光。历经万般红尘劫,犹如凉风拂面”等句子蕴含哲思,读来清新爽口,让读者唇齿留香。我们反对以文害辞,然文采干瘪,往往会言不及义,而该考生凭借丰厚的文学积淀、不凡的文学素养,结合清晰的说理逻辑,做到了孔夫子提倡的“文质彬彬”。

拥抱落差,期望如初

浙江一考生

罗曼·罗兰曾说:“真正的英雄,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生活的真相是现实的变化不居与个人和外界的定位落差。然而,希望成为英雄的人,必然要接受落差,执守人生的初心和期望。

在生活格局不断变化时,个人的期望受到许多方面的压迫。家庭是每个人梦想的温床,但当你飞翔的方向与父母的目光迥然相异,个人期望与家庭预期的落差由此产生。社会是每个人的期望成真的舞台,但能力评价标准和社会需求指标的不匹配,使个人期望与社会分配角色的错误的可能性也大幅提升。

如果个人的坚守屈从于家庭和社会这两种绝对力量,人的独立性与思想性将在现实的漩涡中沦陷。正如帕斯卡尔所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何不坚守正确的个人期望,坦然拥抱不可避免的人生落差。

家人当然爱我们,但温柔拒绝家庭的道德捆绑绝非不孝。“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父母的怀抱不能承载我们的一生,而在我们牙牙学语、认字读书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将不可避免地区别于父母的思维,展现出独立与个性的风采。同时,父母也将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产生认识上的盲点。由此推断,基于亲人的认识而形成的家庭预期难免与我们的自我期待产生偏差。那么,当父母的判断失准时,我们是否仍有必要委曲求全?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一味遵从父母之志是一种愚孝,将家人的预期强硬嫁接于自己的人生是一种对生活的亵渎和不负责。因此,在落差产生时,不妨拥抱落差,坦然接受。

社会当然也需要我们,但理性拒绝社会的错误定位绝非离经叛道、不知好歹。樊锦诗当然可以接受职场精英等社会角色,但她投身敦煌的个人选择才是人生价值的真正实现;钟南山、李兰娟等人当然可以自安于院士之誉,然而逆行抗疫,坐镇武汉,则是坦然接受了角色错位,追逐自己的本心。海明威说:“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这自然没错,因为个人置身于社会之中,自然要如曾国藩所言“躬身入世”,寻找角色,创造价值。但海明威也言:“一个人要成为最坚硬的岛屿才能成为陆地的一部分。”一味屈从社会定位、拒绝错位的人不是“坚硬的岛屿”。土质日渐疏松的岛屿只能渐渐沉沦于人生的深渊。

落差象征着家人的关怀,错位暗含了社会的关怀。我们拥抱它们,是对这些善意的感激。我们执起父母的双手,向社会躬身感谢,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人生期望。我們不是辛波斯卡说的“行走于地面的鹰隼”,我们应当奔赴自己的天空。

世间万象,变动不居。我们怀着各自的期望,拥抱与家庭、社会的落差。

【点评】文章论述层次清晰,首尾圆合。首先指出了个人、家庭、社会三者定位存在落差的必然性,然后假设屈从于家庭和社会期望的后果,接着通过两个主体段落分别论述“温柔拒绝家庭”和“理性拒绝社会”期待的方式,最后两段总结升华,点明拥抱落差的意义。文脉清晰、思维缜密是考场作文必胜的法则。加之能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方式,语言凝练简洁又含蓄隽永,因而很容易获得阅卷老师青睐,成为考场佳作。

行之肃然,处之泰然

浙江一考生

人人皆有理想,但正因“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个人诉求与社会需求之间,落差感就难以避免。如何于个人、家庭、社会三者间寻求平衡,便成了战胜“心魔”的不二法门。

每种角色与身份都是一份责任,寄予了他人的期待,唯抱有对事“行之肃然”,对生活“处之泰然”的胸怀,才可于这纷纭世态中寻得自己的一方立足之地。

接受不同的定义,亦能实现对自我的认同。理想是个人对自己的最高期待,天马行空者有之,脚踏实地者亦有之,而唯有将个人设想与家庭、社会给予的定位相结合,才能找到与自身能力相符的位置。纵然“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一味“自恃清高”“自命不凡”之徒实则与弱者别无二致。客观看待社会期待,以肃然心行事,以泰然心处世,正确定位,则无“庸人自扰”之虞。

适时调整心态,是对自我的调适。司马迁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家族对其寄予厚望,但因“负气敢言”而遭遇横祸,委屈受辱,无奈之下“退论书策以舒其愤”,终究青史留名。他纵然无从坚守自己的理想,无法保存自己的名节,但总能完成祖辈的遗愿,实现史官家族对他的期待。鲁迅于异国他乡求学,虽多遭歧视,却始终不曾放弃求医,但当病态的中国社会呼唤他时,他毅然弃医从文,发出“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的呼告,唤醒国人的良知,時人为之动容……历览前贤,其所遭所遇无不艰险,但他们以无畏之心迎接社会给予的重重困难。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相去甚远时,他们适时调整,择机而行,终成就大业。

刻意追求名利,是个人思想的腐化,于家庭和谐无益,更于社会兴盛无益;执守家庭,难免丧失自我;献身社会,又易忽视家庭。由此观之,唯有以“中庸”贯之,于个人、家庭、社会三者间寻求平衡,方有所为。“鲸落海底,哺暗界众生十五年”,应把个人诉求寓于家国之中。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吾辈青年,何不以肃然心行事,以泰然心处世,奋楫前行,铸就个人之辉煌,谱写社会之华章?

【点评】

文章观点鲜明,立意高远,此为一大亮点。如何面对个人、家庭、社会三者期待的落差?文题作了很好的概括——“行之肃然,处之泰然”,在处事和心态两方面都给出了解决方案,可谓高屋建瓴、一语中的。第二大亮点为语言幽默、金句迭出,诸如“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一味自恃清高自命不凡之徒实则与弱者别无二致”之类的句子,充分展现了考生的智慧和才华。但论述时也略有欠缺,文中列举司马迁、鲁迅的例子,虽能准确论证观点,但略显陈旧浮泛,可予更替。

猜你喜欢

错位家庭人生
家庭“煮”夫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恋练有词
群策“错位相减法”
避免“错位相减,一用就错”的锦囊妙计
“错位相减法”那些事儿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独一无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