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论语》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探析
2020-02-04王雅荣
王雅荣
1988年7月1日,法国《堪培拉日报》刊登了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发出的联名倡议:“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中国孔子那里寻找智慧!”2018年,北京考试院发行的最新《考试说明》明确将《论语》纳入北京高考语文学科的考查范围。那么,作为今天的高中生,应该向孔子学习什么?应该怎样读《论语》?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中,没有哪一个人像孔子这样遭受着冰火两重天的待遇:尊者称其为王为圣,高高供奉于神龛之上;批者视其为“万恶之源”,将他一遍遍打倒。也没有哪一部书像《论语》这样,被历代学者不断地解读着,光是“集解”“集注”就汗牛充栋。直至今天,教授、名家们解读《论语》者仍不胜枚举,且众说纷纭。比如,北师大教授于丹说:“《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而北大教授李零却说:“孔子很孤独。现在,有人请他当心理医生,其实,他自己的心病都没人医。”那么,孔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论语》到底讲的是什么?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研读文本,探寻本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整本书的阅读与研讨”这一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宽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对于《论语》的整本书阅读,笔者反对让学生先去读什么“心得”“讲读”,而是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读《论语》原著。教师作为领读者,要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选择学术上、思想上比较权威的译注、评传,来引领学生尽可能把握经典的“本真”。
例如,有人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封建家长制归罪于孔子,其“有力”的论据就是《论语》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句话,后来演化为“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父要子亡,子不敢不亡”的极端与血腥。《论语·宪问》:“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当时的孔子大约三十五岁,因为鲁昭公流亡在齐国,他便也到了齐国。孔子一踏入齐国的土地,便发现这里的苛捐杂税使民不聊生,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苛政猛于虎”的感慨便由此而发。另外,此时的齐景公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经常胡作非为。所以,当景公向孔子询问政治时,孔子才这样回答:“做国君的要像国君的样子,做大臣的要像大臣的样子;做父亲要有父亲的慈爱,做子女要有子女的孝顺。”每个人都应尽到自己的义务,社会才会安定,政治才会清明。显然孔子是在告诫景公,强调国君应尽的职责,而不是强化权力。
还有人在批判封建科举制度时,一直追溯到孔子的“学而优则仕”。首先,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关键是,这里的“优”,并非“优秀”之意,而是“裕如也”,即“宽松,有余力”的意思。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讲到:“优,有余力也。仕与学理同而事异,故当其事者,必先有以尽其事,而后可以及其余。然仕而学,则所以资其仕者益深;学而仕,则所以验其学者益广。”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先做好本职工作,做官就尽力做官,学习就努力学习;第二,学习和做官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今天却理解为,“学习优秀了就去做官”,那么学习就被当作谋生的手段,成了功利之求。而这恰恰是孔子所批评的“小人儒”所为。著名学者鲍鹏山指出:“自孔子而后,儒乃由职业技术,进而至于学术流派,不再是一个职业了。‘士也不再是‘志于仕,而是‘志于道了,甚至可以‘朝闻道,夕死可矣。……从这个意义上說,孔子不但不是一般人认为的所谓‘学而优则仕传统的开创者,恰恰相反,是这个传统的终结者。”
二、融会贯通,专题探究
现行本《论语》将近五百则,如果让学生从头读到尾,恐怕大部分人难以完成,而且最终形成的认识也是零零散散,一知半解的。孔子曾说:“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因此,在指导学生读《论语》时,笔者尽可能找出“一以贯之”的主线,将文本按专题重新组合,使其融会贯通,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孔子的思想。
《论语》第一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里的“习”,甲骨文写作,其本义是鸟在日光下练习飞翔,强调学习的实践性;朋,《周礼》注曰:同师曰朋,同志曰友,这里就是指同学。前两句道出了学习的快乐,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第三句说的是学习、生活的态度: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生气。因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为己”,便是修养自己,提升自己。所以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遇到问题,“君子求诸己”(《论语·卫灵公》),先检讨自身:“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所以,“君子不忧不惧”(《论语·颜渊》),内心永远是“坦荡荡”(《论语·述而》)的;“君子喻于义”(《论语·里仁》),永远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最终会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的生命状态。这便是学习的乐趣,乐在其中,乐以忘忧。
而“为人”之学,学习只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是名利之求。所以,孔子又说:“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一味追逐名利,就会“其未得之,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论语·阳货》),在患得患失之间,“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遇到问题,总是向外找原因,怨天尤人,自然就“长戚戚”(《论语·述而》),哪里有什么乐趣而言?
这样一条主线梳理下来,内容涵盖了《论语》的第一章到第十七章,能够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孔子对学习、生活的态度,同时大大激发学生读书思考的兴趣。
另外,笔者将《论语》二十章内容进行筛选并重新整合,划分为三个大专题:“修齐治平”“孔子和弟子”“关于‘君子”,每个大专题下,又有若干小专题,尽可能做到整体认知与深入理解兼顾。每讲一个专题,笔者会以学案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学案包括“文本解读”“整合材料”“我的思考”“高考中的《论语》”“拓展阅读”等几个板块。
比如,笔者在讲“仁”这个小专题时,首先会把《论语》中关于“仁”的内容进行筛选整合,将文本、译注和精简的评析下发给学生,让他们在自读之后,将理解和思考整理出来,进行交流。然后,笔者会从“仁”字的造字本义入手,来引导进学生一步理解孔子的核心思想:“仁”,为会意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讲:“仁,亲也,从人二。”东汉郑玄注《中庸》,将“仁”字解释为:“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问之言。”清段玉裁注:“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其心从人二。”由此推论,“仁”即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之意。因此,《论语》指出,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由爱亲人,而爱友人,而爱眾人,这是《论语》中“仁”的第一层意思。而郑玄在注《中庸》中又指出:“中庸曰:仁者,人也……大射仪。揖以耦。聘礼。每曲揖。”“相人偶”为一种远古时期礼仪:两人见面时,首先观顾对方,然后互相作揖,表示敬意和问候。按照这样一种礼仪和结构,两个侧身曲揖的人形并合起来便是“仁”字。所以,《论语》中指出:“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这便道出了“仁”和“礼”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再次回归文本,从“仁者爱人”“仁与礼”“仁者品性”这三个角度来重新整合相关的内容,深入探究《论语》中“仁”的思想。
最后,让学生结合所学,完成高考真题或模拟题中与此相关的内容。比如,2018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微写作要求:《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他的思想核心是“仁”。《论语》中关于“仁”有多种说法,如“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仁者人也”。请根据你的阅读理解,选择一点,谈谈你对孔子“仁”的思想的认识。
通过上述学习,学生再面对这样的题目,应该就游刃有余了。而从造字本义入手来解读“仁”,也是关注了今年北大的自主招生,有些学科要求学生读许慎的《说文解字》,并能够运用汉字的造字法知识来理解字的意义。笔者一直认为,语文学习如果只关注高考,很难赢得高考。学科素养永远是第一要义。
三、学以致用,重在思辨
“学”最终是为了“用”。在讲“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专题时,恰逢北大校长在120周年校庆致辞中读错字,该事件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笔者便把北大校长道歉信的全文印发给学生,让他们结合《论语》中的相关思想,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有的同学根据“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君子敬而无失”(《论语·颜渊》)等章节指出,如果对待工作,能够像孔子所讲的那样严谨认真,便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有的同学针对道歉信中“像我这个年纪的人,恐怕也难很短时间内,在文字水平上有很大进步”这一句话,进行了批驳—“学如不及,犹恐失
之”(《论语·泰伯》),“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论语·子张》)。大多数同学能从理解的角度来评价这件事—“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论语·卫灵公》);“大德不踰闲,小德出入可也”(《论语·子张》),并对北大校长勇于道歉表示赞许—“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学生的认识总体是客观、公允而积极的,并不像一些网络文章那样偏激而消极。
我们经常用“信息爆炸”来形容当今网络时代的特点,高中生有激情但也容易冲动,所以会辨别、善思考在今天尤为可贵。正如鲁迅先生所言,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而不是做一群只会围观的“看客”,这应该是我们引导学生读《论语》的终极目标。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