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使用者特征的厦门市集美区城市绿道概念规划

2020-02-04卢璨肖铭

广东园林 2020年6期
关键词:方差分析以人为本

卢璨 肖铭

摘要:健康步道系统规划是厦门市实现生态、宜居、低碳城市的重要项目,集美区城市绿道作为健康步道系统规划的重要部分,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是设计中面临的主要难点。基于对绿道周边未来的使用者和游客的调查,采用SPSS数据分析的方法,对3个片区内使用者的需求进行分析和提炼,并反馈在整个绿道的规划理念中,使各片区内的城市绿道符合其使用者的需求,同时形成各自的特色,并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城市绿道;以人为本;市民需求;方差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6986

文献标志码:AASA

文章编号:1671-2641(2020)06-0052-06

收稿日期:2020-02-25

修回日期:2020-05-25

Abstract: Xiamen healthy footpath system planning is an important project for Xiamen to realize ecological, livable and low-carbon city. Jimei District urban greenway is a key component of the planning, and the main difficulty of design is how to realize the concept of “people-oriented”. Based on a survey of future users and tourists around the greenway, SPSS data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and refine the needs of users in three districts. The results are fed back into the planning concept of greenway, so that the urban greenways in each district can meet the public demands, form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prote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Urban greenway; People-oriented; Citizens needs; Variance analysis

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城市品质的提升是城市建设的热议话题。建设绿道无疑为城市品质的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能够为城镇居民提供亲近自然和休闲运动的场所,也起到保护生态环境,引导可持续发展的作用[1]。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当中,人既是城市的建设者,也是城市的使用者。城市规划设计过去针对的目标大多是物质环境的改变和提升,当下则更注重以人为中心,考虑不同使用者的差异,让市民们参与到规划中,体现“以人为本”[2~3]。

本文以厦门市集美区城市绿道概念规划设计为例,在对地块进行分区并收集使用者的需求信息后,通过SPSS等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详细介绍集美区城市绿道概念规划的形成过程,实现“以人为本”的生态、宜居和低碳城市的建设目標[4~5]。

1集美区绿道片区选取与现状

1.1片区选取

集美区城市绿道西起许溪灌口,东至天马山郊野公园,全长27.4 km,环境差异大。为建设多功能复合的绿道,根据周边的自然环境以及人的活动差异,共设置6个片区(图1),选取其中河南山片区、大学城片区以及天马山郊野公园片区的绿道作为详细研究对象。另外3个片区的绿道建设完成度较高,未来其建设也基本以现状为主,故不作详细分析。

1.2片区现状

1)大学城片区:主要沿杏林湾路旁的绿地设置,景观视线良好,路径畅通。该绿道位于两条车行道中间,现状植被主要为乔木、灌木和草本,缺少景观要素的变化与丰富性,同时缺少休憩及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周边用地性质多样,有商业、办公、文教、居住用地等,集聚了大量青年人。

2)河南山片区:河南山公园处于尚未开发阶段,该片区周边用地主要为商业、文教以及轨道交通用地,山上生态环境良好,有少量违章建筑。区内暂无大量人群居住,但其南侧有已经开发建设好的厦门软件园三期,占地面积大,人数多。

3)天马山郊野公园片区:公园内已规划好部分环天马山景区自行车道以及人行道,绿道路径明确,但末端未加处理,与天马山景区的出入口无连接,部分步道杂草丛生,缺乏后期维护管理,同时也缺乏景观与休憩节点。该片区距离城区较远,一般以远郊游客为主。

2从使用者特征出发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2.1调查背景、内容与方法

为了能够掌握集美区已有绿道的使用情况及当地市民们对即将建设的绿道的意见和期望,总结经验与不足,为后续绿道的改进与建设提供决策的依据,笔者对集美区城市绿道的相关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要让绿道进入居民的日常生活,就需要针对绿道周边的居民进行具体的需求分析。于2019年9月20—21日,分别对3个片区中使用绿道的居民进行随机问卷调查,采用一对一的访问形式。问卷内容主要分为个人信息、出行活动以及需求建议3类(表1)。最后利用EXCEL、SPSS工具,通过方差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4~5]。3个片区分别发放200份问卷,共发放600份,收回600份,有效问卷共588份。

2.2数据对比与综合分析

2.2.1使用者类别特点

从年龄分布对比来看(表2),青壮年(19~35岁)人群是此次问卷调查的主体,占比约达70%,其中大学城段是高校学生的聚集地,青壮年人数占比最高,达77%。调查结果显示,青壮年人群是集美区绿道的使用主体,这与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有关。这一类群体的活动能力较强,大部分人会选择较为剧烈的活动,如跑步、骑行、登山、篮球、健身等。

3.2.1大学城片区生态长廊

大学城片区生态廊道周边人流活动最为密集,以年轻人为主的使用者需求也最具有多样性,所以是本次概念规划的重点。大学城片区生态长廊的主要设计思路为:整条生态长廊采用动静分区的形式,其一侧道路是折线与曲线混杂的形式,种有少量低矮的植被,视野开阔,配套更多的服务设施,更具现代感;而另一侧道路则是自然蜿蜒的形式,道路两旁种植大量花草树木,视线上较为封闭,营造出漫步于森林中的感觉。将2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融合在一条绿道上,可以满足不同的活动需求:现代风格的绿道适合喜欢热闹与活动氛围的使用者,而自然风格的绿道则更适合那些需要安静舒适空间的使用者。2种空间在整条绿道上会依次交叉,也能形成丰富的风景线供绿道两侧游客欣赏[8]。

大学城片区生态长廊将分为3段不同的主题,打造出活跃的氛围,满足当代年轻人多样的需求:1)动漫展览生态长廊,长度约250 m。此段规划周边用地以动漫基地和商业服务设施为主,因此考虑设置动漫展览生态走廊,同时设置手工艺展示和小型展览(图2)。2)商业活动生态长廊,长度约430 m。结合整条生态长廊和周边大量的商业设施用地,将该段生态长廊打造成生态与商业结合的复合形式。人们不仅可以在这里健身休憩,还可以消费购物、参加商业活动(图3)。3)运动休闲生态长廊,长度约470 m。考虑到周边有办公与教育用地,将该段设计为运动活力段和休闲服务段,且配有室内外活动空间,服务于周边年轻人群(图4)。长廊之间则由橙色材质铺装的自行车道首尾相连,形成序列,避免产生分割感。

3.2.2河南山生态长廊

河南山生态公园未来将与厦门市软件园三期对接,以打造“20分钟休憩活动区”为主旨。绿道整体依山而建,蜿蜒前行,并均匀分布活动场地、轻食小亭、餐饮店等各类生活服务设施,吸引软件园三期办公人群,满足其对休憩活动以及公共空间的强烈需求,体现“公园式办公理念”,探索人性化办公模式,追求办公与生活的结合。河南山公园绿道未来将建设3个出入口,北边的2个出入口衔接后溪生态廊道,东南角出入口与软件园办公区的金海豚广场相互对接,形成“山水城”的城市格局。东侧可利用现状已建设好的金海豚广场,增设配套服务设施,广场南侧直通集美软件园地铁站,交通方便。

3.2.3天马山郊野公园生态长廊

天马山运动休闲段的主要设计思路为:在现有基础上,首先要解决天马山公园当前出入口标识不明显等问题,在其周边路段增设旅游路标指示牌,且将在公园出入口新建游客集散广场,增强醒目度;其次,在天马山智门院出入口处还将建设服务驿站、停车场地、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满足远郊游客的需求;此外,应明确绿道路径,将山内外绿道进行对接,对于一些荒废空间进行处理与翻新,改善游客步行体验;最后,不仅需要在天马山山顶增设服务驿站,补充配套设施如饮食售卖点、活动广场、医疗卫生站、科普教育设施等,还需要增加公园中的景观和休憩节点,丰富园内景观资源。

4总结

由于我国的绿道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建设什么样的绿道才是居民喜爱的绿道”“什么是绿道建设中的关键点”等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次集美区城市绿道概念规划,通过发放问卷,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分析具体景观资源差异,从而构建一个理性化与人性化要素相兼顾的方案。通过项目的研判过程,笔者认为未来绿道建设应对接使用者的具体信息,分析并提炼其需求,探索其中的关联性,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方案的合理性以及未来市民参与绿道健身活动的积极性都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与低碳生态的绿道建设相结合,不仅能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也可以促进厦门市民更多地使用绿色生态空间,具有实际意义。

注:本文图片均为作者自绘。

参考文献:

[1] 张红云,朱战强,邹冬生. 绿道对不同接近度使用者体力活动影响研究——以广州市滨江绿道为例[J]. 城市规划,2019(8):75-80.

[2] 梁明珠,刘志宏. 都市型绿道的感知与满意度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 城市问题,2012(3):14-18.

[3] 夏媛,夏兵,李輝,等. 基于生态功能保护原理的绿道规划策略探讨——以珠三角绿道规划为例[J]. 规划师,2011(9):39-43.

[4] 高阳,肖洁舒,张莎,等. 低碳生态视角下的绿道详细规划设计——以深圳市2号区域绿道特区段为例[J]. 规划师,2011(9):49-52.

[5] 杨峥屏,蓝天. 构建海滨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以珠海市公共健身游憩系统规划为例[J]. 规划师,2006(3):32-34.

[6] 苏蜜娥. 城市滨水型绿道景观评价及规划策略研究——以武汉市东湖绿道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 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风景环境规划).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7] 戴菲. 武汉市景观格局演变及绿道优化策略研究[J]. 中国城市林业,2017(6):17-22.

[8] 刘尹祯,陈夏. 城市型绿道设计探讨——以襄阳绿道网新增110 km绿道剩余路段为例[J]. 华中建筑,2019(1):60-63.

作者简介:

卢璨/男/1996年生/安徽蚌埠人/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厦门 361021)/在读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更新

(通信作者)肖铭/男/1969年生/江西崇义人/博士/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厦门 361021)/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规划编制及实施、公共空间与城市设计、城市更新/E-mail:penbow@vip.163.com

猜你喜欢

方差分析以人为本
Excel在《生物统计学》双因素有重复方差分析中的应用与探讨
高校二手书市场细分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应用统计学课堂教学组织实践与探索
金华市大学生幸福感调查研究
“互联网+”时代的出租车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