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续梨园,两岸永传

2020-02-04吴雨航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传承创新跨文化传播

摘 要: 曾永义先生在华人戏曲界影响极大,是笔者所敬仰的综合性戏曲学者。他坚持“案头”与“场上”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学术态度影响了两岸数代戏曲人。曾先生除了著作等身之外,创作剧本丰硕、教育成就卓著,他不论是对戏曲传承发展还是变革创新,乃至对戏曲的跨文化传播都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多年来为海峡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和民间交往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戏曲教育 传承创新 跨文化传播 文化影响

曾永义先生是令人敬重的学界泰斗,在他丰硕的著述中,笔者只读过的曾先生在中国内地出版的部分著作,就其冰山一角已深深感到曾先生对弘扬祖国的戏曲事业充满热忱,而且抱着严肃认真虔诚敬谨的态度,既有益于当代,亦足以传之后人。笔者有幸现场聆听过曾先生若干次讲座,他有几句话一直令笔者无法忘怀:“‘好为人师、‘小戏不小、文化要输血、学术通俗化反哺社会。”这几句看似简单的语言,实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曾先生对戏曲的贡献和对文化的态度。每次拜读他最新的学术成果,或观摩他新创戏剧作品,都能够感受到他是一位有思想、有深度、有实践的教育家、剧作家、传播者且“场上”与“案头”并重的戏曲大家,更是后学者的航标灯塔。

一、“好为人师”

中国戏曲艺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其中所包含的中国人传统审美情趣和价值观是海峡两岸每个炎黄子孙身上共同的文化基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不停息的脉搏,代表了独一无二的文明标识。曾永义先生正是以“卫道士”般的精神,秉承着他自谦的“好为人师”热情,近半个世纪来传承着两岸一代代戏曲人的血脉。曾永义先生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长期从事戏曲教学,他对台湾高校学科建设的突出贡献之一,就是使戏曲艺术走进台湾地区的校园,走入象牙塔,成为中国文学系的一门必修课程。如曾先生所言,中国古代轻视戏曲,认为其是低俗艺术,直至民国“五四”期间,仍有学者认为其“没有思想”“没有文化”。据笔者了解,曾先生求学期间台湾尚无专门戏曲史论研究专业,后来正是在以他为首的学者倡导下,台湾各大学均设置了规范的戏曲学科,戏曲学已然成为台湾“大学之重要学科”之一,戏曲研究已成为“显学”a。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接受过曾先生亲自指导的硕士生、博士生已经逾数百人,“曾门弟子”遍布台湾各大高校,如台湾清华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大学、辅仁大学、东吴大学、台北艺术大学、台湾戏曲学院等,还有一批学生在台湾各大剧团工作,如国光剧团、歌仔戏剧团等。这些“曾门弟子”已经成为台湾戏曲发展的中流砥柱,更是台湾戏曲研究的中坚力量,可谓“案头”与“场上”均沾,如王安祈教授、蔡欣欣教授、沈慧茹教授等,这些中青年学者延承了曾先生衣钵,为海峡两岸的学术研究与戏曲创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曾先生曾在其一篇专访中写道:“期待学生都能站在我的肩膀上,比我更有成就!”作为台湾地区的戏曲教育家,笔者以为曾永义先生宛如台湾地区戏曲发展的罗盘,锚定台湾戏曲的发展,甚至是东南亚地区戏曲发展的方向。可以说在当今台湾各大戏曲院团和科研机构里,没有曾先生的弟子参与,就在相当程度上难以完成系统性研究和创作。

“全国戏班没有我富连成的弟子,我就让它开不了锣!”这是由“京剧第一科班”北京富连成戏剧学社的创始人、伟大的戏曲教育家叶春善先生在一百二多年前所发誓言,叶春善先生所缔造出的京剧“黄埔军校”,其影响不仅在20世纪前半叶,也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后至今的戏曲人才培养和京剧艺术的发展。

“富连成”是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设立在北京的一个京剧科班的名字,初名喜连成,由京剧教育家叶春善开办于1904年。1935年叶春善逝世后,由其长子葉龙章继任社长,开办至1948年,共存在四十四年之久,培养了“喜、连、富、盛、世、元、韵、庆”八科学生计八百余名,是京剧史上开办时间最长、培养人才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京剧教育机构,被公认为京剧史上的“第一科班”。富连成培养的学生中,有众多京剧艺术流派的创始人,如侯喜瑞(净行侯派)、马连良(老生马派)、于连泉(艺名筱翠花,创立花旦筱派)、谭富英(老生谭派)、叶盛章(武丑叶派)、叶盛兰(小生叶派)、裘盛戎(净行裘派)、袁世海(净行袁派)等。

富连成所培养的八百余名毕业生,广布全国各地乃至海外,是从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后近百年间,京剧生存、发展、传播的骨干力量。“不为发财致富,只为替祖师爷传道”,是当年叶春善先生兴办“富连成”时所立的誓言,也是叶氏家族世代贯彻的家训家风。其内涵极为丰富,一个“道”字包含了戏曲传统审美原则、精湛的技艺,以及涉及戏曲人从业和生活方方面面的行为规范与美德。叶氏家族成员,无不以挖掘“富连成”历史、传承“富连成”精神为己任,矢志不渝。

“富连成”究竟有哪些奥秘,值得我们七十二年后再次为之研究?“富连成”社严守本体、心态开放、顺应市场、勇于创新的办学理念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学演结合、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与当今社会发展观相契合,更为今天的现代戏曲艺术教育工作提供了模板和经验。跨越百年后,笔者认为“富连成”缔造者叶春善先生的办学思路和理念与曾永义先生“好为人师”的态度很大程度上相一致,尤其是人才培养方面,都堪称师者典范。

二、“小戏”不小

王国维提出的“戏曲”与“戏剧”的界定等问题直到现在都仍是学界的大命题。而曾永义教授的戏曲研究是紧随着王国维的治学方法与原则,在踏上戏曲之路时便细致地阅读了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并从中领悟到了王国维的治学方法。曾教授也受到屈万里、孔德成等学者经学考据的影响,以坚实的朴学实证为根基来做研究。

曾先生在其各类文章中曾多次指出,“小戏”作为一个单纯的艺术因素来看待,而是用有机的目光看待小戏,由小戏虽“小”但能包容多种因素的特征看出“小戏”之“大”,把“小戏”的综合性与包容性特征和盘托出,从而为由“小戏”吸收其他因素而变成蔚为大观的“大戏”做了良好的铺垫。让人们意识到,“小戏”演化为“大戏”绝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其先天“基因”的综合性、包容性特征密切相关的。b 因此,笔者认为曾先生看到了“小戏”的本质,看到了“小戏”得以演化为“大戏”的先天基础,重视“小戏”的恢复与传承,是我们当今针对“大戏”创作的重要基石。在京剧史中,有这样一位“小丑”演员,以“大戏”成名,但是却以“小戏”流传至今,他就是一代武丑宗师——叶盛章。

叶盛章(1912—1966),京剧表演艺术家和教育家,工文武丑,系“富连成”社创始人叶春善第三子,是京剧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挑大梁、唱头牌的丑行演员。叶盛章表演艺术的成就,始终融汇在他的代表作中,以大戏而成名,而这些作品往往都是由“小”戏或者“小”角色组成。武丑又称“开口跳”,叶盛章演“开口跳”的角色如朱光祖、杨香武、蒋平、贾亮等,多是出现在江湖朋友荟萃一堂的场面里,又多是解决剧中矛盾的关键人物,他掌握着人物的典型性格,使人物冷峻幽默,有张有弛地斡旋于是非之间、草莽之内。从他那深具功力的嘴皮子里,清脆爽朗地念出“开口跳”独有韵味的大段白口。例如《连环逛》里朱光祖念的那段:“想我等绿林出身,行侠仗义,每日里拿强捕盗、除暴安良,也非一日的勤劳。我想这做官的人儿,也非容易,讲的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千里马还得千里人,何言大人提拔我等!”词句虽有宿命的色彩,念来却有批判的意味。声调铿锵,神情英挺,准确的节奏,刚劲的气口,把那“人情阅尽秋云厚,世路经多蜀道平”的干练江湖,表现得如见其人。

叶盛章先生虽和曾永义先生跨越时代,未曾谋面,但是对于“小戏”的理解和对“小”与“戏”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颇有相似之处。“戏”本“细”也,只有对人物刻画的细致入微,从小处着手,才能在“小”戲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大”戏,才能对舞台整体演出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小戏”不小,大戏要“大”,戏曲艺术擅长“四两拨千斤”,用“小题大做”的形式“窥见”宏大历史。在笔者看来“小矛盾、大主题”是戏曲舞台艺术的特征之一。不论是传统戏、样板戏,还是经典的新编历史剧,大多都不是以“故事性”为唯一追求,往往通过一个小矛盾作为切入点,从而映射主题思想。因此无论是传统题材还是现代题材,都要立足于戏曲本体,立足于戏曲程式化表演的艺术规律进行。国内近年来有个怪现象,就是各地方剧种纷纷主动向京、昆等大剧种“看齐”,用京、昆的所谓“规范”“严谨”“美”来改造自己,使原本生动鲜活、富有地域色彩、充满辨识度的地方特色剧种,成了“转基因”和“假古董”,失去了地方剧种最具地方特色的“唱念做打”和最具符号化的“手眼身法”。很多新编大戏聘请话剧、影视导演执导,看似是借了所谓“戏剧性”之光,实是泯灭了传统戏曲艺术的本体意识。两者叠加,就出现了“地方戏曲京剧化,京剧话剧化”的怪现象。笔者以为这些问题的出现绝不只是技术问题,而是人的思想、意识、观念问题,是对于传统文化和中华思想的认识问题,是对于戏曲本体的尊重问题,对于如何“保护好我们的国粹”的理解问题。

三、文化要输血

曾永义先生的编剧创作扎根于传统,却不守“旧”。他创作的每部戏都有鲜明的个性与创新之处。关于现代戏曲创作的传承与创新关系,曾先生提出“文化输血论”,主张既要扎根传统,传承戏曲特质,同时要讲究创新的途径。他将文化创新形象地比喻为输血,A型血的患者只能输入健康的A型血或O型血,同理,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犹如输入A型血,在外来文化中选取有益成分犹如输入O型血,不考虑文化冲突而全盘移植外来文化犹如输入B型或AB型血则完全是荼毒民族文化。c

曾先生的剧本创作虽然以尊崇历史、推崇“民族化”特征,但他却都在其编剧的文本中恰逢事宜地加入自己的再创造,进行“输血”。2003年曾永义先生编剧的昆曲《梁祝》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他借鉴《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桥段,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相会“楼台会”,用东西方共通的爱情观为纽带,打通不同文明之间沟通的桥梁,令观者记忆犹新。

2015年10月21日,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期间,在演讲中提到他小时候读过莎士比亚剧本,也提出中国明代剧作家汤显祖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让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出现在同一个舞台上,将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带着这种设想,笔者全程参与了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舞台剧项目跨界融合戏剧《杜丽娘与朱丽叶》的创排工作。四百多年前,中国的戏台上唱着《牡丹亭》,而西方的话剧舞台上正上演着《罗密欧与朱丽叶》;四百余年后的今天,汤、莎笔下的杜丽娘、朱丽叶在同一个舞台上出现,东方昆曲与西方歌舞相交织。杜丽娘游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两人在牡丹亭中幽会。朱丽叶和罗密欧在一次舞会上相识,两人一见钟情,在花园互诉衷肠。

《杜丽娘与朱丽叶》正是以爱情为题,以古代人折射现代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为古代人对爱情理解注入现代人的思考。《牡丹亭》的爱情主题所要揭示的是“情”和“理”的较量,是人的内心的情感、欲望、愿望和外在的社会现实社会环境的较量。汤显祖将那种超越死生的“爱情”安排在一场带有神秘色彩的梦境之中。《罗密欧与朱丽叶》揭示的主题是“爱”与“恨”的冲突。这是人内心的两种情感的搏斗。“爱”产生在两个本该对彼此充满“恨”的青年男女之间,他们为了捍卫自己的爱情,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经典的形象,纠结的情感,在纠缠与碰撞中,展现古往今来的情感共鸣,试图寻找揭示东西方古典极致爱情的多重味道,去还原、体味生生死死情感的震撼力量,讲述关于至情至爱的永恒哲理。

整部剧采用昆曲、现代舞和话剧的方式讲述爱情命运的故事。昆曲是静的艺术,注重形体身段,也重唱功,昆曲演员一颦一笑、一个回眸、一声低吟、婉转的唱段和优美的身段描摹出的是内心深处的细腻情感;而现代舞是动的艺术,动作直接、大胆、富有感染力;话剧是生活的艺术,用最为情感充沛的方式将生活搬上舞台。一动一静、阴阳结合、虚实相生,全剧用音乐将几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串联起来,相融相交,并且配以书法和国画为背景,再加上变幻的灯光,营造出唯美且符合剧情变化的舞台效果。在故事的演进过程中,两个故事以双螺旋结构交织在一起,最终将两个故事的情节绞结为同一个剧,将四个人物融合为一对男女,最终成为一部完整的作品。新颖灵动的表演样式,戏剧魅力的极致表达,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法的机巧结合,古典风韵与当下思维的奇妙穿越,整个舞台充满了灵动奇妙的色彩,更能充分展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通过对《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人物性格与人物生活环境、斗争方式及故事结局等方面的比较、碰撞、消解、融合,用东西方文明间所共有的爱情观、价值观作为“最大公约数”;用全世界都能理解的舞蹈形式进行诠释,用各国语言进行演绎;通过对比东西方两个独具代表性的女性,分别叩问看似不同却实则相似的爱情观;用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地展示人类情感共鸣和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神韵;目的都旨在借助种种外部手段借古喻今,继而塑造敢爱敢恨、向往自由的中国人形象。笔者期待着这部跨界融合剧能够早日在到台湾交流演出,更期待着得到曾永义先生的批评指正。

曾先生说:“文化艺术工作难以致大名大利,非一般人所趋之若鹜,而我素性与世无争、人弃我取,众人所忽略所不爱者,则我尽力为之,因此反而能够‘为所欲为。如果说我这些年确实做了一些使两岸百姓更加认知彼此,使两岸人民热血相融、脉息相通的事情,那真是让我无限欣慰了。我坚信,唯有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才是两岸共同的前途。”d 2014年曾永义先生荣获台湾首位戏曲院士,在笔者看来这即是台湾学界及社会各界对他戏曲学术研究、编剧创作、教书育人、文化交流等领域诸多成就的高度肯定,更是将其视作“意见领袖”,推动传统戏曲文化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号召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走进剧场,让传统文化价值影响越来越多的后辈人。

曾先生对我国戏曲教育的贡献和戏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影响在海峡两岸举足轻重,以上论断只是笔者个人对曾先生浩瀚学术成就的浅薄分析,野人献曝。最后,衷心期待我们共同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峡两岸常青、常新,让我们的两岸同胞及全球华人和谐常存,文化永传!

ac 郭晓利:《曾永义戏曲学术研究、编剧创作、教书育人与社会影响》,发表于台湾大学举办“曾永义先生学术成就与薪传国际研讨会”,2016年4月。

b 王廷信:《曾永义先生的戏曲史研究》,收录于《艺术百家》2016年第5期(总第152期)。

d 张小兰:《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才有共同前途——访台湾中华民俗藝术基金会董事长曾永义》,《中国文化报》2008年6月18日。

作 者: 吴雨航,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传播学院国际传播专业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中外戏剧传播比较研究。

编 辑: 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传承创新跨文化传播
《功夫熊猫》三部曲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商标品牌命名及其译词研究
中英茶文化的传承创新比较研究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澳门:古代与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
中西文化差异下影视传播的现状与对策
论中国古诗词吟唱在音乐中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民俗文化与民间游戏在幼师课堂的传承与创新
都市电影中正面形象所带来的跨文化传播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承创新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