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越剧《王阳明》的戏剧冲突

2020-02-04陈欣慧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矛盾冲突王阳明

推 介 语

为了让以阳明文化为代表的绍兴传统优秀文化资源“活起来”,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成立了阳明剧社,并以此为平台带动全校的大学生开展王阳明研究与阳明文化传播实践。本期栏目,我们重点推出绍兴文理学院阳明剧社同学关于王阳明题材小说和“阳明戏”的研究论文四篇。

(卓光平,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摘 要: 新世纪以来兴起的“阳明热”催生了多部“阳明戏”的诞生,2018年由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创排的越剧《王阳明》就是其中之一。该剧选取王阳明人生经历中的刘瑾迫害、龙场悟道和平宁王乱等重要事件,构成了正直与奸恶,困顿与开悟,大义与私谊等三组戏剧冲突,从而将王阳明创立心学和“成圣”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戏剧化展现。

关键词:阳明戏 越剧 《王阳明》 矛盾冲突

新世纪以来,思想界和文化界兴起了一股“阳明热”,也催生出近十部“阳明戏”的诞生。作为王阳明的故乡和阳明心学传播高地,绍兴也创排了多部“阳明戏”。其中,2018年由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创排的越剧《王阳明》就聚焦了心学圣人王阳明的传奇人生,展现了他的传奇人生和成圣历程。该剧选取了刘瑾迫害、龙场悟道和平宁王乱等故事情节,构成了正直与奸恶,困顿与开悟,大义与私谊这样三组戏剧冲突,从而将王阳明的传奇人生进行了戏剧化、舞台化的展现。

一、正直之士与奸邪之徒

在越剧《王阳明》中,王阳明与刘瑾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发生在第二幕。当时正是宦官刘瑾专权之时,以刘瑾为首的“八虎”张扬跋扈,互相勾结,为祸朝堂。为了排除异己,刘瑾逮捕了反对他的言官戴铣等人,杖罚了许多朝中的正直官员。一时间朝中人人自危,唯恐被牵连进这场风波,王阳明却在此时上奏章为戴铣等人求情。然而,这份“察民望、疗政殇、招贤良”的奏章并没有送到正德皇帝面前,而是被太监刘瑾私自扣留了下来。

在舞台上,王阳明与刘瑾二人的交锋,一开始并未显得剑拔弩张,而是让刘瑾躺于茶椅上品茗,借此调动观众的情绪。而正是这样一个举动,将自大狂妄的奸佞形象展现了出来。刘瑾表面上请王阳明入司理监喝茶,实则是威胁恐吓。他躺着接见王阳明,就是想给王阳明一个下马威。但是王阳明凛然正气,毫不畏惧,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将其激怒,让刘瑾不得不起身与之对谈。紧接着,刘瑾将王阳明的奏折抛回给他,并大放厥词:“我这里没有国是,只有我是!”这一幕充分显示出作为宦官的刘瑾早已蒙蔽圣听,只手遮天,甚至能颠倒黑白。然而,在这样的威压下,王阳明面色不改,直言今生今世仍不知何為“悔”。刘瑾以咄咄逼人之态,想借此迫使王阳明低头,然而却反遭讥讽。一个气急暴跳,丑态毕露;一个镇定自若,仗义执言。电光火石的碰撞下,正直之士与奸邪之徒的形象惟妙惟肖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在司理监大堂与刘瑾交锋后,王阳明被廷杖四十,关入狱中,后又贬谪贵州龙场。在去往贵州龙场的路上,更是杀机四伏,凶险不断。刘瑾暗中派了两名锦衣卫杀手欲刺杀王阳明,然而这二人却不过是些见钱眼开的酒囊饭袋。所以王阳明凭借自身智慧,临危不乱,佯装投江从而成功逃脱追杀。在这样去往龙场的流放途中,王阳明不断遭遇凶险,幸得宁王妃娄婈暗中排遣的两位仆人相随。作为剧中的女主角,娄婈暗中排遣两位仆人对流放中的王阳明可谓是“雪中送炭”,而娄婈在剧中也作为一条暗线串联起剧中几乎所有的戏剧冲突。在流放途中,刘瑾的陷害与追杀是对王阳明心中坚守正义与良知的一次考验,也是两人冲突在剧中的延续。刘瑾的凶残手段不仅未能击垮王阳明,反而磨炼了他的意志。刘瑾与王阳明“正与邪”的对峙也构成了越剧《王阳明》中最主要的戏剧冲突之一。

二、龙场困顿与思想开悟

受刘瑾的迫害,王阳明历经艰辛终于到达了流放地贵州龙场,却又不得不面对着蛇虫侵扰,和土人头噶的刁难。与此前“廷杖四十,贬谪边陲”等挫折不同,贵州这一方土地给了王阳明不一样的磨砺。“虽然王阳明籍非贵州,在贵州前后也只待了三年。但他人生道路的转折,他心学的起点,却是在贵州这方充满人间传奇的土地上”a。

在土苗之地贵州龙场,白虎庙中篝火熊熊,等待着王阳明的是又一次紧张而艰险的冲突。尚未开化的土著苗民,将王阳明与其二仆进行了五花大绑,作为献祭八普大神的求雨圣品。在以头噶为首的土著民眼中,被贬谪到贵州龙场的王阳明,是一个身负“罪行”之人。恰逢此地大旱不雨,五谷歉收。王阳明的到来仿佛就是天赐贡物。在言语不通的情境下,差一点被投入火坑的王阳明似乎陷入了穷途末路。这幕戏的设置并非只想简单地表现出当地土人的愚昧,而是也在向观众透露着天命与自我的矛盾。“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假,但阳明心学的掷地有声却在于‘我心却由我不由天!”b倘若王阳明在龙场时就此丧命,他的圣贤之路也会中断于此地。但是王阳明从来不是一个甘心天命的人,他一直坚守着“不屈天命,不动人事”之心,而碰巧娄婈所赠二仆是土著部落之人,以当地土语为王阳明争得一线生机。王阳明抓住这片刻机遇,在二仆的配合下,口念祷词,摆手跳舞,让众人心生敬畏之心。当地土著民众为王阳明的举动所震慑,这便预示着王阳明终会安全化解此次危机。在这一幕中,娄婈虽然没有出现,但是,她的形象凭借其所赠的两名仆人间接出现。娄婈明白王阳明流放之途必将充满艰难险恶,除却刘瑾在暗中派人刺杀,贵州龙场于当时近乎一个民智尚未开化的蛮荒之地。王阳明被贬谪到此,与当地民众之间本就言语不通,另外他们思想迥异,这些外在因素已近乎让其自生自灭。而娄婈的聪慧在于她所派遣的两名仆人恰是贵州龙场土著之人。有了这二人在身边,王阳明便可以减少外在环境对他的困扰。

当然,由于龙场驿站被毁,王阳明只得委身于龙场石洞之中,山穷水尽处,他进退皆是困局。由表及里,如果头噶等人的刁难是外部环境对王阳明的考验,那么王阳明的棺中悟道则是源于自身内部的反省。外在环境的恶劣只加诸在王阳明的肉体之上,而内心的困厄与不解才是精神上的严峻考验。龙场石洞为王阳明提供了一个僻静之所,听雨沐风时,孔子、老子、释迦牟尼共同入梦。王阳明在冥想之际,接受了来自儒、释、道三教圣人的拷问。王阳明所求之道,与过往圣贤众人毕生追求并无不同。王阳明回顾此前半生,年少时他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奉为此生圭臬;青年时他仰慕程朱理学,格竹七天寻求“格物致知”;入朝为官时,他孤身斗奸佞,矢志不渝。龙场的与世隔绝,让他得以审视外界的苦难与遭遇对他的磨砺。“你的心没有逃出来”这是“三圣”对王阳明的点化,但事实上是王阳明内心的自我斗争。那一句又一句的“往远处看”是提醒王阳明解开自我的束缚。“四次远看,放下了争权夺利,放下了恩怨情仇……我心空空,只剩下浩瀚宇宙”c。为官数载,王阳明心系君王,修剪弊政。却不知,过于看重外物,于无形中变成了自我的束缚。“三圣”自心中而来,是王阳明半生坚守之义的幻化。阳明心学自此,开始在王阳明胸中茁壮而生。刘瑾、头噶、混乱的朝堂等等,皆是“外象”。王阳明与圣贤的隔空对话,悟到了“心”的本质。“心外无物”不是将外物虚化摒弃,而是在荣辱死生之外,得以保全心中良知。“王阳明认为人人皆有良知,只要祛除私欲,就能抵达良知”d。人人皆可成为圣人,但是其关键是要做到“知行合一”。心有良知做钥,自得光明之理,以此真理,落实到行动,这就是王阳明所悟“心有良知,心自光明”之道。困与悟是此剧的第二大矛盾冲突,外在的束缚与内心的自由呈现出鲜明对比,王阳明终得冲破内心的困境,实现了自我的超越。

三、兄妹之誼与家国大义

龙场之行,以刘瑾倒台而告终。八年后,宁王府邸寿幅高悬,满堂宾客,在这样一派祥和的氛围中,宁王朱宸濠以一句“爱卿”将自身的谋反之心和盘托出。宁王以洋洋自得之态口出狂言,借祝寿之名骗王阳明赴宴。数年来在江西平寇的王阳明成为宁王想要拉拢的对象。宁王深知王阳明此前一直遭受刘瑾之辈的戕害,四十廷杖、流放龙场险些让王阳明葬身异乡,心中自然有恨。而另一方面王阳明不仅与宁王妃娄婈为同门师兄妹,也一直受到宁王妃娄婈的帮助。前有仕途困厄,后有兄妹之谊,滴水之恩,依照王阳明的品性自会涌泉相报。朱宸濠自以为能够招王阳明入麾下,怎知王阳明以一句“吾心未死,良知不泯”打破了自己的幻想。“君是昏君,国却是母国”。宁王的狂妄之行让王阳明目瞪口呆,在王阳明心中,纵使君王昏聩,朝廷黑暗,他始终坚守对朝廷的忠心。王阳明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便接受儒学熏陶,他心中有着对家国的维护,对忤君逆国自然无法容忍。国出二君,必将带来战乱灾祸,而受难的始终是无辜的百姓。而这也同时与他始终坚持的“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极为相左。“‘龙场悟道看似瞬间的开悟,背后却是一生不断的弘毅坚忍与砥砺前行而成”e。龙场悟道,王阳明悟“知行合一”之理,在江西剿寇时,王阳明也始终选择以良知教化寇贼与百姓。宁王自以为把握住了王阳明的心思,但却不知,他的叛君与王阳明坚守的忠正之理大相违背。王阳明知一国不可有二君之理,又怎会助纣为虐,纵容宁王行谋逆之事?国家大义与兄妹同袍情义,构成了这部剧第三个矛盾体。

宁王不甘心就此败退,他抛出了娄婈这个筹码。昔日问诗,今日对峙,在这一场中,娄婈再一次出现在舞台上,面对着的一边是丈夫,一边是师兄,而这正是兄妹之谊与家国大义的矛盾。她以醉态出场,是借酒意试探王阳明的立场。当阔别多年后再相见,娄婈想知道师兄王阳明的心中是否还坚守着正义。娄婈的出现,不仅代表着这个角色本身对王阳明道德的拷问,同时也代表着观众对王阳明内心的审视。历经百死千难,王阳明心中是否还始终坚守着当初的正义?当然,答案早已自明。王阳明闻娄婈之言,决然离开这龌龊之地,而他的态度也让娄婈明白,如今的王阳明,仍旧如当初一般有着一颗赤子之心。“珍珍友谊,耿耿赤心”。在国家大义面前,王阳明和娄婈共同选择对抗宁王。娄婈助王阳明逃脱了危机四伏的宁王府,而后投井以绝后患。乱世之中,各自保持初心,王阳明与娄婈,皆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情与义。

朱宸濠十载谋反,却最终一朝瓦解。王阳明鄱阳湖平乱一举击败叛军,也终结了这位藩王的叛乱之路。舞台聚光灯下,王阳明与落败的宁王进行对话。与此前王阳明在司理监大堂与刘瑾论“悔”相似,宁王同样反问王阳明,是否真正悔愧。王阳明却直言,他们二人都是在埋葬自己。生前荣辱,终归一抔黄土,唯一不同的,便是坟土之上各自的标记。朱宸濠经此叛乱,身后便再也无法逃脱“乱臣贼子”之名,而在王阳明这里,余下的则是一颗清明之心。知行合一,圣凡无类。复以何言?此心光明。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在该剧的结尾处,舞台转到了绍兴阳明书院,众弟子恭坐听讲,诵声朗朗,响彻寰宇。传唱不休的正是王阳明留下的心学“四句教”。

(指导老师: 卓光平)

a 范同寿:《王阳明与贵州》,《当代贵州》2010年第11期,第57页。

be孙红侠:《圣贤心境的戏剧呈现越剧〈王阳明〉 观后》,《中国戏剧》2018年第12期,第20页,第20页。

c 吴巧娜:《“此心光明”——原创越剧〈王阳明〉创排前后》,《东方艺术》2018年第16期,第55页。

d 星空:《越剧〈王阳明〉在现世的价值》,《互联网周刊》2018年第22期,第69页。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如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基于新世纪以来浙江阳明文化传播的考察”(202010349025)、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新苗计划”项目“让阳明文化‘活起来——‘阳明戏的研究、创排与传播实践”(2020R444001)和绍兴文理学院校级重点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作 者: 陈欣慧,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本科生。

编 辑: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矛盾冲突王阳明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龙场悟道
王阳明脱衣巧审案
王阳明脱衣巧审案
家庭伦理剧中的叙事模式与类型分化
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哈代悲剧小说
解决小班幼儿区域活动中矛盾冲突的有效策略
着眼细节,促进学生“四能”发展
试论传统戏剧与后现代主义戏剧的异同
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