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杯”:推动年轻教师在生本课堂中成长的有效途径
2020-02-04兰淇
兰淇
【摘要】随着社会各界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与日俱增,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的办学规模持续迅速增长。而随之而来的,是新入教师规模的不断扩大。要保证生本教育的教学质量,把握好课堂这一教学的主阵地,就必须切实推动年轻教师的成长。基于以上情况,华阳小学一年一度的“华阳杯”教学竞赛,以赛促研,切实推动年轻教师成长。笔者作为年轻教师中的一员,在这项比赛中深深受益。
【关键词】华阳杯;以赛促研;生本课堂
一、“华阳杯”在生本课堂中的实际意义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曾反复强调:“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他认为,相对于学生生命体,教师应该是一个“牧者”。教师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教师的作用就像是在点燃火把。这也是华阳小学一直倡导的教育理念:生本教育。
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老师要充分地 “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不教而教”,提倡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孩子。因此,相对于传统课堂,生本课堂中孩子的声音更多,面对学生的畅所欲言,对老师的教育机智也就要求更高,也更加灵活。教师怎样定位,才能让课堂真的活起来,一课一得?该如何收放自如,放心地把时间交给学生,但又提高课堂效率?对于学生天马行空的发言,教师该如何界定、引导,把握大方向?所有这些问题,都对年轻老师造成了深深的困惑和极大的挑战。
叶澜教授曾论述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即“关键期、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华阳小学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华阳杯”教学大赛,在教师成长的关键期,利用集备组团队的力量,帮扶年轻老师备课、磨课、反思,利用比赛这一“关键事件”,以赛促研,反哺生本课堂,为华阳小学的生本教育注入源头活血。
二、“华阳杯”教学比赛活动流程
1.活动方案公布
每年的5月至6月,就是一年一度的“华阳杯”教学大赛。而在2月末学期初,学校教学部门就会公布本次比赛的主题,如2016学年的主题就是“深化生本理念,聚焦核心素养,优化育人模式”。以及比赛形式、日程安排、环节等等。语数英各年级集备组、各专科组开始依据主题准备课例。
2.选拔比赛团队及备课
各集备组经过比拼选拔上课老师,且该上课老师不能连续两年参加“华阳杯”教学大赛。同时确立说课团队、课后反思团队、现场答辩团队以及风采展示的节目。同时利用每周四固定的自主教研时间以及其他空余时间查阅文献、试教、磨课。
3.课例展示
每年的课例展示是“华阳杯”的重头戏。首先,各集备组介绍本课例的设计理念和操作过程。接着在观课过程中,集备团队围绕大赛主题设置观测点,检验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行为是否有效、生本课堂的实施情况等等。并以此进行课后反思,总结得失。紧张的展示和反思结束后,集备团队将进行形式不限的风采展示。最后,由专家围绕这节课进行提问,集备团队现场答辩,达到“理不辨不明”的效果。
4.后续工作
分学科总结大赛收获,表现特别突出的团队将在学校以上层面进行展示交流。同时,为体现“以赛促研”,除承担课例展示的教师外,其他教师需在比赛结束后对其中两节课例展示进行100字以上的评议(也可以附上自己的修改建议和教学设计)。最后,对每届“华阳杯”大赛相关教学设计、汇报文档、教学反思和教师评议等资料结集成册。
5.“华阳杯”教学大赛plus
随着“华阳杯”教学大赛的一年年举办,活动内容也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升级。从2016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华阳杯”教学大赛正式升级为“生本教育年会”,增加了“学术沙龙”、“大师引领”(专家讲座)、“同课异构”等环节。
三、“华阳杯”教学大赛课例的启示
笔者曾亲身参加过2015学年“华阳杯”教学大赛,并承担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草船借箭》一课的课例展示。当时,作为刚参加工作不足两年的年轻教师,长达一个多月的备课过程,让我收获良多。而这一切,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人生三境界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当确认自己将代表五年级语文备课团队参加“华阳杯”时,我的内心是激动而又忐忑的。面对选择众多的课文,面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学情的把握,千头万绪,我不知从何处着手。叶澜教授说过:“好课是有意义的课,好课是有效率的课,好课是有生成的课。”何谓“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的“好课”呢?
在纠结中,想起华阳小学语文生本教育最执着的追求之一:坚持大阅读,以读引读,以读引说。如何贯彻这一追求?莫过于名著教学了。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第五组课文中《草船借箭》以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激起了整个集备组的兴趣。
教学目标如何制定?我们希望把语文教学应回归到最本真、最朴素的状态,删繁就简,一课一得。教学目标的制定不能面面俱到,而应该重点突出,可观测。基于这一目标,反复试教、讨论、删改后最终确定只有两个教学目标:一是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二是感受《三国演义》中鲜明的人物形象,激发名著的兴趣,本课紧紧围绕这两个目标展开教学。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直入“神机妙算”这一关键词,突出重点,集中了“研究”主题,并以此辐射全文,收到以一当十之效,优化了生本教学当中目标指向不明确的不足之处。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要想激发孩子们阅读名著的兴趣,贯彻华阳“大阅读”的教学特色,光靠一节课,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让这节课上得扎实,功夫还在平时。一个多月来,我带着孩子们阅读名著,名著阅读分享课、我最喜欢的名著人物手抄报、课前三分钟交流、名著阅读卡、名著小剧场……一系列的活动下来,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孩子阅读名著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发生变化。
同时在这些过程中,作为老师,观察学情、激发兴趣、相机引导……在备课过程中,一次次试教,集备组反复观课、研讨,不断删改教学环节;研读文本,阅读名著,积淀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预设学生的每一处回答,字斟句酌每一句引导语,力求简略而有效;办公室的灯总是亮到很晚很晚……
那些日子里,忙碌但又充实。我渐渐明白了老师要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引领者、合作者的角色融入课堂,与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并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上要通过抓关键词句、角色互换、体验式朗读等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师生相互影响,相互交流,扎扎实实地感受到鲜明的人物形象。在最后的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体会诸葛亮在借箭前那一笑,学生仔细品味、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到这一笑的丰富内涵。学生体会到了这一笑,就笑出了诸葛亮的自信、笑出了诸葛亮的大度、笑出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运筹帷幄、神机妙算,真是一笑值千金!正是孩子们的趣味盎然的品读,使他们不但品出了语言之美、语言之妙,也品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品出了人物的精神、人物的内涵。学生的变化,让人惊喜。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华阳杯”教学大赛的当天,我带着平实的教学追求、学生扎实的阅读基础、充分的教学准备走进了课堂,呈现了一堂厚实的语文课。在课上,我突然发现生本课堂原来是那样简单,不是复杂的教学设计、精巧的教学课件,把课堂还给学生,最大的亮点就是学生的生成。在品读课文时,我没有把学生的思维囿于一篇教材之内,既做到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深入教材又跳出教材,扩大了课堂教学效果。当质疑到:怎么看出曹操的多疑?怎么看出周瑜想陷害诸葛亮……围绕诸葛亮这个人物命运的预测,学生能够结合课外深厚的阅读积累,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发言有广度、有深度,足以体现出学生阅读根基。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快乐,感受到了生命的如花綻放。整节课,学生思维活跃,参与面广,参与度高。通过之后的课堂观测,这节课发言的人数有33人,达到83.5%,可以看出这节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次“华阳杯”教学大赛的洗礼,我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的蜕变,但更多的是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前进的方向。以赛促研,集中集备组的力量,是助力年轻教师在生本课堂中成长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周洁.向着太阳奔跑——华阳小学的生本教育之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