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生本课堂”的有效性探索

2016-12-15时玉华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生本课堂高中生物有效性

时玉华

[摘 要]“自学辅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六步教学”等课堂教学模式的范式在于学生的主动学习,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适时引导,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让学生“学会”“会学”是高中生物“生本课堂”的关键所在。为了保障高中生物“生本课堂”的有效性,应从课堂引导、课堂推进以及课堂提升三个方面进行着手。

[关键词]高中生物 生本课堂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60099

“生本课堂”的核心在于关注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能力养成,最终达成生物科学素养提升的目的。高中生物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度较大。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对象,学生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关键,教学成果如何,学生是否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是关键。

如何构建“生本课堂”,并提高“生本课堂”的有效性让每个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都有所收获,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教学中,每堂课教师应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让学生就疑思考和自主预习,在互动中释疑,让学生“愿意学”“乐于学”。

一、设疑,培养自学能力

对于高中生物学科的学习,学生并不缺乏阅读、记忆的能力,而是在探究应用方面明显欠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提倡的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在于让学生在“平衡与不平衡”的发展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课堂设疑在特定层面上突破了学生原有的认知,激发了学生自主顺应和解决问题的内驱力,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问题的解答和探究,以此来增强学生解疑和自学的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细胞的增殖》中,这部分内容主要对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重点是有丝分裂的过程、特点以及应用要求学生们进行掌握。细胞增殖的方式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那么在实际讲解中,如何结合教材适度拓展呢?对此,我采取课件演示,学生研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学来进行探究,解决问题。设疑:“同学们,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课件视频来探究这样两个问题:(1)细胞的增殖过程有无共同特征?若有,是什么?(2)细胞增殖方式归纳起来有几种类型?特点是什么?”学生们开始认真地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对课件和教材的结合性学习,最终得出了答案。

设疑的难易要得当,设疑太难学生容易退缩,消退探究的兴趣,太简单则会误导方向,阻碍学习的进步。因此,在设疑难易上,教师应该多进行研究和分析。好的设疑,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而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努力探究最终解决问题,养成了自主钻研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重议,鼓励交流合作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在课堂上留出60%的时间给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与合作探究,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分析讨论的能力。小组合作,为学生创造了更好的互动平台,能建立融洽的生生关系,使学生学会自我赏识和相互赏识,并在分享成果时学会相互激励。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的教学中,“对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以及基本单位”这一知识内容的识记性较强,而且知识点比较集中,与初中生物也有联系。学生们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在课堂上针对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及讨论和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问题设置如下:“为什么蛋白质的分子量这么大?它的化学元素组成有哪些?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同时,点拨学生进行交流和探究的方法:“同学们,在大家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要针对教材中提供的知识点作为讨论的依据和基础。”通过我的提示,学生们开始针对教材进行讨论,避免了相互之间“猜问题”而探讨错了方向。

在设置活动让学生讨论交流时,也需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关注学生的兴趣。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人类遗传病》一节中,为突破“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我们可以联系文学经典《红楼梦》设置如下教学活动:

通过对课堂任务的布置,使学生能够相互配合与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汲取他人身上的好的想法。组内学生分工明确,有目有计划,人人有任务,既分工又合作,通过讨论分享成果。同时,教师的鼓励是学生树立信心的源源不竭的动力。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学生们在交流中排出一个个困难,逐渐培养出学生团结协作的好习惯,构建了高中生物的真学课堂。

三、总结,锻炼逻辑思维

总结能够形成系统,让程序变得贯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教学生如何总结,让学生学会在总结中反思,查漏补缺,同时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在知识巩固中提高生物知识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还应将总结常态化,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针对自身的努力及时反省,及时地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改正,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定期让学生们进行自我反思,从而使学生学会正确地看待自身存在的问题。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基因的本质》中,“遗传与进化”是教学重点,要求学生必须重点掌握。因此,在教学中,针对这部分教学内容,在讲解结束后,我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并且传授给学生总结的方法:“同学们,学习这章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基因的本质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下面请大家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反思,包括这几项内容:一是概念的认知是否清楚,需要大家针对每一个概念进行复习,如DNA、基因、染色体等;二是对于相互之间的知识点链接是否清晰,如转录、翻译的过程;三是针对基因的DNA结构,大家是否能够熟练掌握。”通过问题串引,学生能够很好地进行总结与反思,达到了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目的。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注重对学生学习总结方法上的培养,不思则罔,那么学生就很难看到自身的不足,不能够进行及时的改进,也就无法实现进步。在生物学习中,总结和反思是不可分割的,经常指导反思有益于学法的改进。

总之,“生本课堂”是一种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过程,是教育的最终追求。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作为学生教育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引导者和激励者,我们应该意识到,把握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关键。自学、探究、合作、交流、总结等环节都是教育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只有这些环节都并重前行,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课程标准的既定要求,提升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魏艳菊.关于高中生物教学几点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4(157).

[2]杨小红.高中生物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

[3]杨兴田.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责任编辑 黄春香)

猜你喜欢

生本课堂高中生物有效性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