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文地质勘查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2020-02-04陈铁龙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0年22期
关键词:污染源环境影响水文地质

陈铁龙

(安徽皖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地下水是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极大帮助。为了有效开发地下水,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先对地下水环境进行有效勘查和评价。作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环节,水文地质勘查工作至关重要,对其工作内容、方法以及应用路径进行研究很有价值。本文概述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并介绍了水文地质勘查在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实际应用路径。

1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我国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平原盆地地区的地下水分布面积为273.89万平方千米,可开采资源量高达1 686亿立方米/年;在缺水问题严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也蕴藏着大量的地下水,这片沙漠之下蕴藏着228万亿立方米的地下水资源,若能有效开发利用将为当地的工农业生产提供巨大的帮助[1]。不过与地表水相比,地下水的隐蔽性和不规则分布特性都增加了开发利用这种资源的难度。在开发和应用地下水之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十分必要。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属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支,其主要的评价对象是地下水。在实践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详细调查评价范围内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评价范围内的地下水开采价值、质量目标、利用现状和发展规划,并且明确水源地、井位分布,并做好地下水质量监测与污染预测分析等工作。总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就是针对评价范围内的地下水资源开展细致化的水文地质条件调查,该项工作的主要价值体现在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方面。基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我们可以更加具体地了解地下水环境的变化以及地下水对岩石、建筑、土体的影响,从而更加合理地完成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水文地质勘查

对地下水环境进行勘查,将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巨大的帮助,所以水文地质勘查是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为了提高水文地质勘查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的有效性,相关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明确其工作内容,还需要落实勘查方法。

2.1 水文地质勘查内容

如图1所示,水文地质勘查人员可利用地下水采集器采集地下水的水样,从而对地下水的分布状态、水位高度以及水质进行有效的分析。在利用地下水采集器开展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兼顾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图1 地下水采集器

2.1.1 自然环境勘查

在自然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勘查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基于调查区域的实际情况,开展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在此环节,应整理现有的水文地质文献报告和地下水资源评价报告,并采集当地的气象、水文、地理等评估信息[2]。基于这些资料,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对地下水环境的整体情况有初步的了解,并掌握当地的岩层与水源分布情况,为合理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水文地质勘查人员必须依照已掌握的资料,明确当地的植被覆盖情况、区域气候情况、降水量、含水层水位以及隔水岩溶层的基本情况,并出具分析报告,然后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识别,从而保证水文地质勘查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有效应用。

2.1.2 人为环境勘查

在人为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勘查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的勘查重点应该放在地下水污染问题和地下水开发利用两方面。地下水隐蔽性强,流动范围广,一旦存在污染源必然会造成大面积污染,所以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和预防难度颇高。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开展水文地质勘查,有利于及时掌握地下水的污染情况,可以为有效治理地下水污染奠定基础。在实践中,需要水文地质勘查人员开展实地调研工作,从而掌握当地的地下水污染物的分布情况、污染范围以及污染源类型,便于开展科学评价。工作人员在调查污染源问题时,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调查。

首先,工业污染源。水文地质勘查人员应重点关注污染物类型、污染源位置,明确污染物浓度与排放方式,还应该对污染物的排放量以及当地的地下水污染处理措施进行调查。在工业污染源勘查环节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将检测重点放在毒理学指标上,以有效避免毒性强的物质流入地下水中。

其次,农业污染源。勘查人员需要结合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调查并分析该区域的农药化肥应用情况以及污水的排放量,还需掌握当地的畜牧业发展规模以及养殖场分布情况,明确污水灌溉的位置、方法以及范围,并确定农业污水的成分。

最后,生活污染源。在地下水污染问题上,生活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医疗卫生的废水。因此,在水文地质勘查阶段,相关工作人员应明确当地生活废水的排放量和排放方式,并对生活污水的利用和储存途径进行有效分析。

除了调查地下水污染源问题,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在人为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勘查工作中调查当地地下水的情况。比如,调查地下水源位置和开采情况,明确地下水开采井的分布状态、出水量以及水井结构,确定地下水的开采途径以及用途,分析当地开发和利用地下水的影响因素等。

2.2 水文地质勘查路径

本文以某高原断陷盆地地区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例,对水文地质勘查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方法进行了论述[3]。本次案例工程所开展的地下水水文地质勘查是为了解决当地的缺水问题,调查区域为岩溶区,有明显的缺水情况,但含有丰沛的地下水水源。

2.2.1 观测点布设与水环境监测

在此次水文地质勘查工作中,为保证目标评价的精确度,相关工作人员选择以1:50 000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比例尺。然后,相关工作人员选择沿地下水露头轨迹布设观测路线。在布设观测点时,基于当地实际情况以及不同类型的观测点布设需要,开展了分类分段布设。此次勘查人员选择在上下游以及两侧地区以每5 km2布设1点的密度布设采样点;以每5 km2布设3点的密度布设一般地质调查点,并且在该区域内以十字交叉法布设水位监测点。基于这些观测点,不仅要明确水位、水源分布,更要掌握地下水水量变化规律和水中的物质成分,进而有效完成水环境监测与分析。在环境现状监测工作中,水文地质勘查人员必须保证监测工作的动态性和即时性。比如,分别在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开展地下水的水位和水质监测,严格依照地下水环境质量指标对勘查区域内的地下水进行评价。

2.2.2 水位地质分析评价

基于水文地质勘查结果可知,该区域的年均降水量约为900 mm,年平均气温为13 ℃,盆地周边山地海拔为2 300~2 900 m,盆地底部有缓丘存在,其相对高度差为100 m。勘查区域地下水单元面积为830 km2,拥有多处富水段;岩层分布以白云岩和泥灰岩为主,含水层的顶板埋深为0~40 m,地下水位埋深为0~25 m且水质良好,是埋藏浅、易开采的地下水类型。水源富足区域的地下水水文地质参数如表1所示,其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的标准,能有效解决当地的缺水问题。

表1 富水段水文地质参数表

3 结语

总之,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水文地质勘查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的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合理布设水文地质调查的观测路线,优化布设观测点和布设方案,并开展地下水环境动态化监测,从而为提高水文地质勘查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的有效性做好充分准备。

猜你喜欢

污染源环境影响水文地质
固定污染源精准治理系统中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与效果研究
矿业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静压法沉桩对周边环境影响及质量控制
土木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危害及应对措施
水产养殖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残留及其环境影响
陆良县档案局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档案验收指导工作
浅议水文地质工程中地质环境的影响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与相关方法
高超声速热化学非平衡对气动热环境影响
文化环境影响下的儿童行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