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一型六化”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0-02-04安徽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何梓良鲍官培张立亮
安徽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何梓良 陈 丰 张 华 郭 纯 鲍官培 张立亮
传统的教育模式暴露出的问题有:学生对专业方向认知不足;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衍生了一些惰性思想,丧失自主学习意识;知识停留在理论阶段,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
我校自办学以来,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规律进行了不懈探索,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级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鲜明。在总结了以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实践教学经验后,围绕学校建设全国一流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目标,着眼于实践教学,提出了“一型六化”实践教学体系,即“专业教师双师双能型、课程实验综合化、课程设计产品化、实习实训项目化、毕业设计工程化、实训基地工厂化、学科竞赛普及化”,旨在建立以产出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一、研究目标
构建清晰、明确、高效的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由于机电类相关各专业对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不够清晰,需要加大考察、调研的力度,准确获取市场对机电类各专业毕业生技能的需求,构建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
优化实践教学内容。针对机电类人才的特点,着眼于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载体与实现手段,从专业教师双师双能型、课程实验综合化、课程设计产品化、实习实训项目化、毕业设计工程化、实训基地工厂化、学科竞赛普及化等多个方面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二、“一型六化”教学体系
“一型六化” 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1.专业教师双师双能型。大力支持专任教师在职期间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养与培训,积极搭建各类专业技能提升平台。(1)鼓励与支持教师参与应用技术研究或校内专业实践教学建设。(2)定期选派教师参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技能认证培训。(3)借助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高水平赛事的开展,提高教师的实践实训能力。(4)邀请行业内专家为教师开展专业的技能提升培训。(5)学校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专任教师到省内相关行业、企业进行专业技能脱产培训。
2.课程实验综合化。开展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调研论证工作,根据学科前沿技术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之需要,删除或者减少简单重复的验证性实验,建立多课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实验,变课程实验为实验课程。
3.课程设计产品化。所有课程的课程设计重新制定或者修订教学大纲,大纲中要体现以一个或者若干个工业产品为设计对象开展课程设计,能够综合考虑安全、法律、社会、文化等因素。
4.实习实训项目化。能够以项目运行的方式解决市场调研、人员管理、产品制造、验收评价等系列问题。
5.毕业设计工程化。从2019 届毕业生开始,毕业设计题目必须来源于科研项目、工程实际和企业技术难题,必须有企业工程技术专家参与指导,能够应用基础科学的原理,分析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成果,毕业设计的产品尽量实物化。
6.实训基地工厂化。逐步对实验教学中心和工程训练中心进行升级改造,按照课程实验综合化的要求重新优化实验教学中心的设备,建立实验大平台;按照工厂管理要求、产品制造工艺流程和标准进行工程训练中心改造与管理,优化、美化工程训练中心环境,构建工程训练中心宜研、宜学、宜练、宜创的宜人环境;按照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奖补资金项目要求,以专业集群建设为目的,建立智能制造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和汽车服务工程中心,建立大学生创客实验室。
7.学科竞赛普及化。构建综合赛事如“互联网+”大赛由学院统管,专项赛事如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由课程组对口组织赛事、学院协助管理的模式,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培、以赛促孵,面向全体学生,学科竞赛常态化、常年化,学科竞赛与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相结合,促进大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团队、早参与课题。
三、实践成果
自2018 年开始,机械工程学院各专业实践教学把握“一型六化”原则,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实践,包括:开展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调研论证工作;重新制定或者修订所有课程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制定并发布《机械工程学院集中性实践教学管理细则(试行)》,明确实习实训内容、指导教师职责、分管领导职责、考核评价办法、管理程序以及计划制订等内容;制定并试行《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细则(试行)》;制定并实施《机械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和工程训练中心管理细则(试行)》;逐步对实验教学中心和工程训练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制定并发布《机械工程学院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试行)》,构建综合赛事如“互联网+”大赛由学院统管,专项赛事如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由课程组对口组织赛事、学院协助管理的模式。
另外,改革课程教学,特别是教学模式与考核模式,引入复杂工程问题,构建学生能力达成度评价体系。建设3 个企业产学研合作基地,通过与企业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完成实验教学中心和工程训练中心的升级改造,按照课程实验综合化的要求重新优化了实验教学中心的设备,建立实验大平台。建成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完善教学过程管理、教学人员考核、教学目标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一系列制度文件。构建并完善了“工学结合”3+1 人才模式,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各专业标准。
四、人才培养与推广价值
通过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一型六化”模式的实践,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知识的实用性,实现专业技能与应用能力的统一。树立科学学习的理念,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
为检验“一型六化”实践教学体系应用成效,对2018—2020 年学院学生就业情况和竞赛获奖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2018—2020 年机械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由上表可知,2018—2020 年,机械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排名各教学院部第一,其中2018 年和2019 年机械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2020年,受疫情、就业形势等因素的影响,就业率有小幅下滑,但是毕业生升学率有10%的增长。
通过统计2018—2020 年机械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情况可知,毕业生从事制造业、信息技术、科学研究等与机电类关联性较强行业的比例同步增加,说明毕业生毕业即转行的比例越来越小。通过统计2018—2020 年机械工程学院大学生参加各级竞赛的情况,在参赛项目总数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获奖比例逐年提高,表明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科学实践的能力获得提升,应用型实践教学效果显著。
对应用型本科“一型六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成果开展相关研究,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探索与实践,立足安徽科技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受益面为全体学生。同时,我校作为安徽省首批建设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将研究成果进行推广,该成果能有效地辐射全省高校,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