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网红轻轨见证中日合作

2020-02-03聂辉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李子号线援助

聂辉

重庆市轨道交通院士工作站专家沈晓阳是建设2号线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对这条线路很有感情。李子坝站有个观景台,每次,沈晓阳在阳台眺望李子坝站时,都能看到很多游客。哪怕是夏天,30多度的天气,“大中午,都有人站在太阳底下拍照”。

这条轻轨线,一面是山,一面是水,“小火车”穿梭在山水之间,而且还从8楼穿过,加上《疯狂的石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电影加持,变成了重庆的一个网红景点。

少有人知道的是,这条网红轻轨是日本政府援助修建的。这条线路采用的跨坐式单轨列车形式,是从日本学习的经验,建设之初,日本的援华资金是重要的来源。

从1979年开始,日本对华实施政府开发援助(ODA),包括日元贷款、无偿援助和技术援助等,支持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发展。除重庆网红轻轨之外,在秦皇岛港、浦东机场、北京地铁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也都有日本援助的影子。

上世纪80年代,重庆为疏解中心城区主干道周边密集人口,规划在2号线周围建设大量安置房。而在李子坝及沿线车站附近,也已经有了很多旅游景点和居民,例如交通银行地下金库旧址和李子坝抗战遗址等。据沈晓阳介绍,2号线的规划,当时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周边居民提供快捷方便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务,二是兼顾旅游观光。

由于当地已经把该处地卖给了开发商建楼,为了解决矛盾,这才有了后来轨道与开发共建的创新以及今天的网红车站。此外,依山傍岭建设轨道,投入巨大,重庆当时也遇到了资金问题。重庆市有关领导想到是否可以依靠对外开放政策引入日本资金。

上世纪80年代,重庆市领导访问日本,很重视日本的轨道交通技术,希望重庆能够引进。直到1990年代,中日在轨道交通上的合作才正式成形。

据日本驻重庆总领事馆副总领事斋藤宪二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记录,以中国工程院施仲衡院士为团长、沈晓阳先生为副团长的城市交通技术调查团曾访问日本。

根据多次考察结果,重庆市制定的城市总体规划与交通规划中,包括了修建共5条、总长117公里的轨道交通网。这其中,就有轻轨2号线。

2号线列车虽横穿居民楼而过,但因轻轨运量小、噪音低,运行多年一直被誉为中国最安静的轨道交通线。

轻轨建设之初,施工方曾按照环保要求,在平安车站附近建了近百米声屏障,最后居民要求取消。沈晓阳介绍,“他们(居民)觉得完全没有影响,修这个东西反而遮挡景观。”

在2号线的建设过程中,中国政府要求必须达到“国产化率70%”。但当时,国内缺乏生产相关设备的技术,厂家生产的设备达不到日方专家的要求。为此,双方多次沟通,最后从日方购入了两列编组共8辆车,其余车辆由日本和中国企业进行技术合作生产。

中日之间文化、理念和国情的不同导致这样的“冲突”经常出现。1995年,日本曾以“中国核试验”为由,正式冻结当年除人道和紧急援助之外的对华无偿援助資金合作计划。直到第二年,中日间关心的问题得到解决,很多无偿援助才又开始。

日本国际协力机构(以下简称JICA)是直属日本外务省的政府机构,致力于援助中国经济建设及人才培养等,至今已持续约40年。重庆轻轨2号线开始修建前,JICA利用无偿资金组织日本专家,开始项目可行性调查。起初共有10条线路列入候选,根据居民出行调查和客流预测,缩小范围至5条,并最终决定2号线最为合适。

除了JICA之外,重庆轻轨2号线还有众多日本企业、机构参与。日本社团法人海外铁道技术协力协会提供系统整体的咨询服务;日立制作所提供车辆、道岔、转向架;日本信号株式会社提供信号装置的技术指导等。(摘自《看天下》 )

猜你喜欢

李子号线援助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中国对外援助的那些第一次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我的糊涂妈妈
漫画
打李子
第十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1批受援助名单
第九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6批受援助名单
第九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2批受援助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