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2020-02-03任玉宏
任玉宏
摘要:小學“科学”是一门探究性强、实践性强的学科,为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本文主要从调动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培养主动观察能力、引导主动探索精神三方面入手,简要分析小学“科学”教学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学习习惯;培养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的教育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对“科学”这门课的教学。而小学生们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我们要重视小学阶段对科学学科的教学工作,并引导小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作者从自身实际教学经验出发,对科学教学中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进行简要分析如下,供各位同仁参考、交流。
一、调动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任何事物来讲,都必须先产生兴趣,才会主动去学习。小学生虽说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是他们只对新鲜、稀奇的事物感兴趣,所以我们在“科学”的教学中要注意调整教学方式,抓住小学生的兴趣点,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我们在教学《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一单元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运用Flash动画的形式,让学生们观察种子从生根、发芽到开花、结果,接着凋亡的整个动态过程,然后对比人类的生、老、病、死,来直观的了解植物的一生。还可以带一些植物的种子来,让小学生们通过摸、闻、看、测量等方式,了解种子的质地、气味、形状、大小和颜色,引导学生们猜一猜这些都是什么植物的种子,调动小学生们的课堂参与性,激发学习兴趣。
二、培养小学生主动观察的能力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对于事物的观察,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也不例外。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小学生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来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指导小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进而寻找观察事物的正确方法,学会抓住事物的重点,提升小学生们从观察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我们在教学《动物的生命周期》这一单元时,课堂教学结束后,可以给学生们找一些蚕的卵,让小学生们将蚕喂养起来,并带领学生们一起观察,书写观察记录。刚生出来的蚕卵是淡黄色的,扁扁的椭圆状,长约1毫米左右,常温下放置慢慢会变成紫黑色。大约过2周左右会孵出小蚕宝宝,是褐色或者黑褐色,长2~3毫米,这时就要让小学生们给蚕宝宝采摘新鲜的桑叶来喂养它们,慢慢的蚕宝宝会越长越大,而且还会变成白色,吃的也会越来越多,拉的也越来越多……等蚕宝宝生长到5龄末期就会开始吐丝,白白的丝把自己包住形成蚕茧,蚕在里面变成蚕蛹,可以让小学生们轻轻的剪开一个蚕茧观察里面蚕蛹的样子。然后蚕蛹破茧成蝶,变成蛾子,通过交配,蛾子产卵,又开始了蚕的一生循环。通过对蚕的喂养,引导小学生们拍照、书写观察日记,可以充分激发小学生们的观察兴趣,有效提升小学生们的观察能力。
三、引导小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目前小学生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遇到难题不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马上寻求老师或者家长的帮助,缺少自主探索、迎难而上的精神。而在“科学”的学习当中,小学生们必不可少的就是探索精神,而且是主动探索的精神。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小学生们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
例如,我们在教学《像火箭一样驱动小车》这一课时,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小学生们掌握什么叫“反冲力”(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并且会通过气球实验来实际运用反冲力。教师可以将班上的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员合作,让学生们自行完成“小车反冲运动试验”的设计,通过气球的喷气方向研究小车的反冲运动,小组成员之间需要互相交流、探讨,在不断的修订和实验中不断调整,找到最佳的小车运动方式,并分析在哪些方面还能用到反冲力。然后教师就可以引申出对喷气式飞机、火箭等的介绍,让学生们知道这些都是靠喷气式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进行运动的,让小学生们对更深一步的科技知识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帮助小学生们在心中种下探索科学的“种子”。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生良好“科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我们作为教师在革新教学理念,适应教育改革要求的同时,要注意创新教学形式,以调动小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们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提高主动探索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科学”课程的学习,还有利于优化其他学科的学习,使小学生们能够全面发展、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帝.创新游戏设计,起动学生思维引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教育艺术,2017 (6):18.
[2]刘政权.小徐科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意识的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8 (12).
[3]张海彬.小学科学课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上旬),201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