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紫砂泥绘作品“锦绣前程”的创作

2020-02-03龚南亚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12期
关键词:泥料骏马紫砂

龚南亚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文化建设领域,随着重大开放战略“一带一路”的深入展开及推动,中国的文化事业正不断取得新的进步。茶文化是很多人生活中交流沟通的纽带,而紫砂文化艺术就伴随着茶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伴随着精神文明建设需求的增长,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认识到文化在生活中的回归。随着人们对文化生活以及文化理念的更新,紫砂文化艺术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了解和重视,对紫砂艺术作品的喜爱与日俱增,紫砂不仅具有独特的材质感,更在文艺创作上有着深远的发展潜力,是中国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紫砂泥绘工艺在历史上曾一度缺位,但清代流传下来的众多紫砂泥绘作品,展现出了中国传统美术技巧,其中还有绚丽的宫廷华彩与崇古的文人情怀,清代的紫砂泥绘,在紫砂装饰领域为当代紫砂泥绘提供了一种典范,当下继续发展衍生的紫砂泥绘就是在清代泥绘的基础上的继承和创新。紫砂泥绘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利用紫砂“五色土”的色彩特性来塑造图像,更利用契合自身材质特点的“堆绘”技法,塑造出杰出而惊艳的图像,当创作者从古典的美术图像的范式中跳脱出来就会发现,紫砂泥绘所能够带来的艺术创作还有无法想象的成长空间。

一、紫砂泥绘的工艺特点

紫砂泥绘创作带有两重含义,一可以理解为用紫砂泥来装饰紫砂器的装饰工艺;二则可以理解为泥绘而成的紫砂作品。同时紫砂泥绘本身又被称为“泥料堆绘”,这与一般人理解的用泥料代替颜料的作画方式略有不同,这种不同正是紫砂泥绘最显著的工艺特点。

紫砂泥绘的绘制工具是毛笔,需要在紫砂坯体未干前,蘸着不同湿度的泥料来进行作画,紫砂泥绘的题材主要来源于中国的传统绘画,用“堆画”的方式来进行绘制,绘制成形以后会产生类似浮雕一样的图像效果。作品“锦绣前程”上的奔马图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创作而成的。在这把壶的壶面上,采用单色泥浆塑造出一匹完整的奔马形态,由于除了眼睛之外并没有其他颜色的泥料,所以骏马的肌理轮廓就需要通过堆绘来进行表现,利用紫砂泥绘的这种工艺特点,在骏马奔腾的时候,不同部位进行泥料的堆叠,由此形成略带凸起的线条,利用这些线条与整体轮廓的高低起伏,骏马的肌肉骨骼的轮廓不仅非常逼真生动,更相当的立体有力,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浓郁的力量感,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骏马骨肉中蕴含的爆发力,这样的表现力是强烈的,有别于一般的平面绘画,同样中国水墨所带来的轻灵飘逸,那种骏马飞奔的速度感就略微淡了些,所以这件作品在绘制骏马鬃毛的时候重点突出了那层叠飞舞的线条轮廓,这样的塑造增加了凌空感,在原本力量的基础上还加上了速度。

二、紫砂泥绘的文化性

明代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下诏废止龙凤团茶,明代的饮茶方式逐渐从烹煮改为了沏泡,紫砂器优良的适茶性由此显现。只是初时的紫砂工艺粗糙,并不起眼,后经过一系列的改进才逐渐崭露头角,其中明代时大彬将大壶改小壶的做法,切中了当时文人的需求,这种小范围精细制作,装饰文雅的工艺制作渐成当时的审美潮流,这一趋势在其后清代长期的社会安定中又再次兴起,并逐渐融入了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甚至出现了为清皇室御贡的“宫廷紫砂”,其中就包含了很多的紫砂泥绘创作。比如雍正时期的《堆绘携孙击枣图笔筒》、《堆绘秋江待渡图描金笔筒》、《飞鸟图六方茶叶罐》等等,这些作品的题材有飞禽走兽,有山水人文,各种修饰点缀的技法相互配合,富丽堂皇,可以说将工艺本身发挥到了极致,展现了当时紫砂泥绘已经具有的高超技术和审美素养。这一趋势在乾隆年间达到了顶峰,但过度的催挖也让紫砂陶艺走入了歧途,泥绘成熟的技法很快就从这种雍容的炫技中摆脱出来,回归原本的中庸质朴,这一影响直到今天依旧存在,能够成功驾驭众多色彩而不使其失衡的作品可谓凤毛菱角。

作品“锦绣前程”就属于这类遵循传统朴实风格,将构图和文化主题相结合的创作。自古《奔马图》就带有前程锦绣,未来可喜的内涵,用单纯的颜色和有力的堆绘来重点突出这一点,可以使作品凝练而不发散,从而更具感染性。

结语:历史上的紫砂泥绘艺术在清末曾一度凋零,这是由于当时的封闭和保守造成的,自文人紫砂兴起以后,紫砂陶艺中与文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在当时社会发生巨变,文人自顾不暇以后,各种曾经由文人主导的文艺创作都出现了失落和凋零,但随着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传统文化艺术的回归,以广大民间为滋养的紫砂艺术正凭借自身独特的艺术生命力,重新蓬勃发展,“饰”与“器”之间的界限也正逐渐被打破,紫砂泥绘创作通过众多艺人的共同努力,必将在未来进一步成长。

猜你喜欢

泥料骏马紫砂
奇书骏马佳山水
无相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刘少白
眼前看得见骏马,心中装得下草原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骏马丢了之后
Beitaisi/贝肽斯 LM203(LM203 小骏马)
紫砂雕塑的艺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