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标志对中国葡萄酒的价值与保护研究

2020-02-02刘世松高京涛

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产区葡萄酒标志

刘世松 高京涛

摘要 论述了葡萄酒地理标志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当前中国葡萄酒地理标志存在的问题、葡萄酒地理标志的价值以及进行葡萄酒地理标志保护的必要性等方面,并就加强中国葡萄酒地理标志保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中国葡萄酒地理标志制度规范发展和品牌保护。

关键词 中国葡萄酒;地理标志;价值;保护制度

中图分类号 F 768.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01-0261-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01.07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udy on the Value and Protection of Chinese Win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LIU Shi song1,2,GAO Jing tao3

(1.School of Enology,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Yantai,Shandong 264003;

2.Shandong Intelligent Wine Co .,Ltd.,Yantai,Shandong 264000;3.Yantai Vine and Wine Bureau,Yantai,Shandong 264000)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win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in China, the shortage of Chinese win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the value and necessity of Chinese win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were analyzed and guide suggestion for future development was proposed based on currently situ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ystem of win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Chinese wine;Geographical indication;Value;Protection system

地理标志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重要类别。保护与发挥好地理标志的作用,可以带动一个特色产业的发展,搞活一个区域的城市经济,富裕一方农民和经营者,形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增长的良好格局。西湖龙井茶、金华火腿、烟台苹果等一系列地理标志产品的成功经验,促进了中国各地政府及相关行业对地理标志作用的深度认知,加速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申请注册。

地理标志最初起源于法国葡萄酒酿造业,而今法国已经形成了严密的与地理标志相关的产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并为世界各国及世界贸易组织所认可[1]。目前新旧世界葡萄酒生产国,都早已认识到葡萄酒地理标志对产业的促进作用,非常重视葡萄酒地理标志的知识保护。

1 地理标志及中国葡萄酒地理标志发展

我国自1985年3月加入巴黎公约后,开始了保护地理标志产品的历程[2]。而真正开始重视和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则是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开始的[3]。2001年10月27日我国第二次修订了《商标法》,将地理标志作为一种独立的知识产权予以保护,规定地理标志可注册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1]。

1.1 地理标志及其特性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即TRIPS协议的第22条第1款规定,地理标志是指下列标志:“其标示出某商品来源于某成员地域内,或来源于该地域中的某地区或某地方,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与该地理来源相关联” [4]。

2005年7月15日起由原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实施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条例》第2条明确规定,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地理产品包括:①来自本地区种植、养殖产品;②原材料全部来自本地区或部分来自其他地区,并在本地区按照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产品。

2013年我国第3次修订后的商标法第十六条规定,地理标志是“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5]。

综上,地理标志具有以下特性:

第一,地域性。无论是世贸组织TRIPS协议,还是中国的法律法规,都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都是生产自特定区域的产品,这个产品只有且只能产自一个确定的区域范围或地点。这个地域的产品特点与其他地域同类产品有显著的区别特征。

第二,独占性。地理标志产品最关键的核心元素是产品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征,而这些核心元素的产生源自于该特定地域的自然因素。这些因素不可转移或复制,这就形成了该地域产品的独有“个性”,也正是这些个性为该地理标志产品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人文性。地理标志产品还取决于特定地域的人文因素,即包含着生产来源地域的特色性文化,这种文化只存在特定地域的范围内,与这个独特的地理标志产品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文化,这种人文文化与地理标志产品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1.2 葡萄酒地理标志在中国的发展

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对葡萄酒地理标志的定义是,“標识葡萄酒或以葡萄为原料酿造的烈性酒的地理名称,且该酒必须具有可归因于所处地理环境的质量或特征或两者兼有,包括了自然和人文因素”[6]。

1999年8月17日,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初步确立。我国葡萄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申请认定工作是从2002年昌黎葡萄酒获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第一个原产地保护产品标志开始[6]。2005年7月15日《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废止,实施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条例》将“原产地域保护产品”改为“地理标志产品”。截至2018年底,在中国境内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中国葡萄酒产品有13个,国外酒类产品有6个(表1)。

1.3 烟台葡萄酒地理标志保护现状

“烟台葡萄酒”是2002年8月获得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中国第一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葡萄酒产品。从“烟台葡萄酒”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第二年开始,烟台市葡萄酒的产量、销售收入和利润有了长足的发展,至 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实现产量2.53万L,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6.71亿元,完成利润20.36亿元,分别占中国葡萄酒的32.57%、53.35%、64.03%。

2017年12月28日,“烟台葡萄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中国原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准予登记,成为中国实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的葡萄酒产区之一。在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等权威单位举办的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活动中,烟台葡萄酒区域品牌价值达到905.06亿元,名列中国酒水饮料类地理标志产品第二名,是中国葡萄酒第一区域品牌[7]。

“烟台葡萄酒”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成功注册,使葡萄酒作为烟台的特色产品,在促进烟台区域经济发展、提高烟台对外交流水平、彰显烟台城市文化品位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 中国葡萄酒地理标志当前存在的问题

中国从2002年批准第一个葡萄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至今,已经近20年的时间。20年来,中国葡萄酒产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成为世界排名前十的葡萄酒生产大国。但是,由于各地对地理标志认识不足,在葡萄酒地理标志的管理机制、标准规范和宣传普及等方面工作不到位,没有充分发挥地理标志的独特价值和文化内涵。

2.1 地理标志相关法律法规亟需统一

中国的地理标志分为3个部分,一是中国农业农村部负责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二是原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三是原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负责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8年3月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现在统一归属于新成立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的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不过目前由于地理标志的法律基础没有改变,所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尚未理顺统一。由于以上3个地理标志的施行均依据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商标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在进行申报时往往会出现一个地理标志出现多种保护模式,缺乏统一性和有效协调,有可能引发权利冲突问题,必将给地理标志的保护合利用造成极大的困扰,影响地理标志产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2.2 葡萄酒地理标志对于产业促进作用没有体现

葡萄酒地理标志可以把分散、个体的企业聚合起来,极大地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但是,从中国各个葡萄酒产区的实践来看,普遍存在葡萄酒产业结构依旧不够科学合理,葡萄品种同质化严重,葡萄酒产品差异化没有体现,市场竞争缺乏特色,区域风土文化彰显不够。以葡萄酒地理标志为核心的产业管理与竞争机制没有形成,势必制约着葡萄酒产业的壮大发展。

2.3 葡萄酒地理标志缺乏保护机制

不管是上述3种地理标志保护模式中哪一种保护,中国大部分葡萄酒产区都申请注册了地理标志的保护。但是,纵观各大葡萄酒产区,对葡萄酒地理标志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知,没有建立起地理标志保护管理机制,造成个别生产企业故意混淆概念,将产品产地等同于地理标志,消费者不能够将地理标志使用与产品生产产地区分清楚,一些假冒伪劣产品透支着产区的美誉度,给葡萄酒市场秩序和产区发展带来极大威胁。

2.4 葡萄酒地理标志缺乏对独特地域文化的融合利用

在地理标志的定义中,均指出地理标志的品质、信誉或其他特征归因除自然元素外,还有人文因素。因此可以看出,人文特性是地理标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制度安排。从国际新旧世界葡萄酒快速发展国家经验来看,地理标志发展都是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有机融合,统一呈现,彰显特色。但是,在彰显各自独特自然风土与地域文化方面,中国葡萄酒各产区普遍缺乏深入挖掘、整理、研究与宣传,已经获得批准的地理标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很小。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如何借助葡萄酒地理标志凝聚地域独特文化魅力,是中国各产区政府和相关组织亟需研究解决的课题。

3 葡萄酒地理标志的价值

葡萄酒是国际通畅型酒种,是情感交流的载体。葡萄酒地理标志,必将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不断彰显出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3.1 有利于推进特色葡萄酒产业集群形成

地理标志是从葡萄酒和奶酪等产品发展而来的,在葡萄酒产业发展方面有着成熟的经验积累。地理标志是集体品牌,葡萄酒地理标志产区范围的企业无需自创品牌却可以分享产区品牌带来的利益,企业进而可以集中力量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经营提高地理标志产品的附加值。加强葡萄酒地理标志建设,有利于推动区域不同类别葡萄酒企业聚合,形成标准化、个性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形成独具特色的葡萄酒产业集群,提升葡萄酒产业核心竞争力。

3.2 有利于维护葡萄酒产区及企业合法权益

葡萄酒地理标志的独占性,使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和其中的企业拥有了与其他产区不同的特性。地理標志管理部门和组织可以根据制定的地理标志标准和使用办法,保护合格使用者权益,打击假冒地理标志行为,维护产区和葡萄酒经营者合法权益。

3.3 有利于提升葡萄酒品牌竞争力 世界葡萄酒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贴上地域特色的葡萄酒地理标志产品,在葡萄酒企业发展、品牌塑造、市场推广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均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文化特征,如法国的勃艮第产区(Bourgogne)、澳大利亚的巴罗萨谷(Barossa Valley),其特色酿酒葡萄品种、葡萄酒庄和美酒美食等,成为吸引着人们不断踏足参观的特色产业和人文景观。葡萄酒地理标志,在提高产区和企业品牌知名度、打造特色产区和特色产品、形成品牌集聚效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够提高葡萄酒产品附加值,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提升产区及企业品牌竞争力。

3.4 有利于形成独具特色的葡萄酒文化张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8]。同样,一个产业因为有了文化,必将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彰显深厚的内涵底蕴。葡萄酒产业本身就具有产业文化属性,将葡萄酒与地域民风民俗、特色美食和休闲旅游等结合起来,就能够形成独具特色的葡萄酒文化张力,吸引世界的目光。

4 加强葡萄酒地理标志保护的必要性

在世界范围内,地理标志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凸显,欧盟国家一直在积极寻求将葡萄酒实行更高水平的地理标志保护,这就更进一步说明加强葡萄酒地理标志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1 葡萄酒地理标志具有非常重要的商业价值[9] 对地理标志进行法律保护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意义或商业价值,能给权利人带来竞争优势和经济财富,是其创造名牌工程的重要砝码[10]。葡萄酒地理标志所形成的品牌、商誉、特性,以及凝结在产品中的独特人文精神,都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元素。

4.2 葡萄酒地理标志易于被侵害、仿冒 由于葡萄酒地理标志的巨大商业价值,不法经营者采取假冒产地、仿冒品牌、虚假宣传等违规手段,误导消费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因此,加强葡萄酒地理标志保护,从源头上制止侵害消费者权益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显得尤为必要。

4.3 葡萄酒地理标志能够形成创新优势 地理标志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就是具有独特的差异化的产品质量、信誉和人文底蕴。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与人文因素得天独厚,地理标志资源非常丰富。通过加强葡萄酒地理标志保护,不断挖掘葡萄酒产品的独特优势,结合区域自然环境和文化特点,必将形成葡萄酒产区新的创新优势和人文价值。

5 中国葡萄酒地理标志保护的对策建议

5.1 制定独立的地理标志保护法律制度,形成统一的管控机制

中国作为世界葡萄酒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建设统一的葡萄酒地理标志保护法律制度势在必行。地理标志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国可以借鉴法国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丰富的地理标志资源,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顶层设计。中国需要改变目前地理标志保护体系“三足鼎立”的局面,将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整合统一,制定独立、统一的《地理标志保护法》,进一步深化地理标志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和职能改革,完善地理标志保护准入门槛和保护路径,确保地理标志切实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各葡萄酒产区政府也可以结合区域地理标志实际情况制定因地制宜的法律法规,以弥补国家立法的不足,地方政府可以明确管理部门职能,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全力保障和推进地理标志发展。

5.2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与平台,打造葡萄酒智能经济生态圈 葡萄酒产区政府在地理标志保护上应当主动作为,严格管控葡萄酒地理标志生产者的资格和技术规范,并采用产区政府引导、行业组织牵头、相关企业参与的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地理标志信息共享平台,让地理标志权利者通过平台互通产业信息、加强技术交流、塑造品牌个性、扩大市场销售、积淀文化内涵。同时,通过平台共享机制,完善“种、管、产、学、研、服”葡萄酒产业链条,建立形成上、中、下游产业和谐发展的葡萄酒智能经济生态圈,推动葡萄酒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3 加大打击假冒侵權行为的力度,制定完善退出制度 国家现行法律制度中对于地理标志的退出机制或者说撤销机制都没有明确的制度体系,地理标志保护申请注册后束之高阁者比比皆是。中国各葡萄酒产区中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使用标识的葡萄酒企业也很多,但是在目前市场销售的葡萄酒产品中,很少看到使用地理标志保护标识。产区政府地理标志管理部门应该建立统一的葡萄酒地理标志保护机制和退出机制,对于注册后没有使用的地理标志或者不符合地理标志技术规范的企业给予撤销,对于假冒侵权行为及时通过媒体给予曝光,维护地理标志的权威性,这比国家立法更易于操作。

5.4 建立葡萄酒地理标志形象传播系统,实施葡萄酒品牌化战略

地理标志保护的是质量与信誉。葡萄酒地理标志管理部门应该建立地理标志形象识别系统,实施葡萄酒地理标志品牌发展战略,在张扬产区共性的基础上通过系列化、个性化、参与性的营销策划、文化推广和科学普及等活动,宣传葡萄酒地理标志保护知识,让消费者熟知葡萄酒地理标志产品的独特优势和人文价值,使产区葡萄酒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5.5 推进地理标志与地域文化融合,彰显中国葡萄酒文化自信

中国正在实施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举措。葡萄酒文化的发展,需要在结合当地自然与人文因素的基础上,积极挖掘传统元素,打造领军产区和品牌。以烟台为例,烟台是中国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产业链最完善的葡萄酒产区,烟台也是OIV授予的亚洲迄今为止唯一的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城,烟台的城市传播口号是“仙境海岸,鲜美烟台”,烟台的山海文化、神仙文化、道家文化、鲁菜文化,都是烟台葡萄酒文化的基础。这些特色文化,都可以成为文化遗产,可以完整地传承、融合葡萄酒产品,形成独具特色的葡萄酒文化,打造葡萄酒特色价值,建设强势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

6 结语

葡萄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对促进葡萄酒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实施差异化战略,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葡萄酒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刚刚起步,其对葡萄酒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和葡萄酒文化普及发展方面的价值还没有得到彰显。各产区政府需要建立统一的葡萄酒地理标志信息共享机制和平台,制定葡萄酒地理标志保护办法,在葡萄酒地理标志使用、葡萄酒品牌传播、葡萄酒文化融合方面凸显独特优势与人文价值,带动葡萄酒产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葡萄酒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中国从葡萄酒生产大国向葡萄酒品牌强国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刘世松.中国葡萄酒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7.

[2] 姚明哲.我国名优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现状、挑战与对策[J].中国茶叶,2017,39(9):9-11,14.

[3] 李顺德.中国地理标志法律制度的新进展[N]. 中国工商报,2017-07-04(007).

[4] 张学雷,孟宪玲.论加强我国地理标志的保护[J].商场现代化,2007(2):258-259.

[5] 王浩,邓琪.安徽省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与企业品牌知晓度调研分析:基于原产地居民认知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7):249-251,266.

[6] 刘世松.地理标志及其对葡萄酒产业作用[J].酿酒,2014,41(5):2-6.

[7] 李子金.烟台葡萄酒品牌价值905.06亿[EB/OL].(2016-12-13)[2019-04-20].http://yantai.iqilu.com/ytyaowen/2016/1213/3249747.shtml.

[8] 習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OL].(2017-10-27)[2019-04-20].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9] 朱以林.论欧盟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及对我国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10(32):58-59.

[10] 蔡宝刚.WTO的TRIPS协议与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J].学海,2003(2):97-102.

猜你喜欢

产区葡萄酒标志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自制的葡萄酒为啥爱“上头”?
认标志
法国葡萄酒何以誉满天下
新疆产区有机甜菜栽培技术探讨
医改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基于葡萄酒理化指标的葡萄酒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