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思维脚手架,破解答题模板困境

2020-02-02汪宇飞

地理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思维方式

汪宇飞

摘 要: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答题模板教学往往受到师生的青睐,模板的陈列往往成为副板书的主体内容。但对于模板,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容易陷入“识记—遗忘—再识记”的恶性循环中,重结果而轻过程,重识记而轻理解。运用迁移思维、原点思维、逆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来搭建思维脚手架,往往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模板建立的地理基础、地理现象背后所蕴含的地理原理,将地理现象生活化或强化知识间内在联系,提升模板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思维脚手架;答题模板;思维方式

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尤其是高三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答题模板教学模式往往受到许多教师的推崇。根据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不可否认,由师生共同构建的地理答题模板在帮助学生解答综合题时,的确有着它独有的优势,表现为:答案要点全面、思维角度开阔、心中有模板遇题不慌张。但是,海量的答题模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记忆负担加重,自主思维能力下降,盲目套模导致的看似要点全面却抓不住重点等。一味地机械建模,只能实现短暂的“同化”[1](将模板结合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却没有真正实现破模(理解模板)。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遗忘了建模的过程,遇到新的问题或情景时,又需要重新去“顺应”[1](认知结构或图式遇到新的外部刺激影响而发生改变),而导致莫衷一是。

地理答题模板多如牛毛,答题模板的归纳概括在许多教辅资料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从教学实践来看,最普遍的答题模板往往遵循这一通用的范式,即“地理现象+地理原理”,以影响优质农产品的自然因素为例(来自教辅资料《风向标新高考主题式导学》),答题模板如图1所示[2]。

机缘巧合,在浙江省十校联盟2019年10月高三联考试卷中第22(2)题考查了白城市水稻品质优良的原因(扫描图2二维码查看试题,例1)。从阅卷过程来看,27所省一级重点中学地理选考生的平均得分为2.72分,满分为5分。从学生的答案组织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答案要点不完整,条理不清晰(因果关系表述不当或错误)等。究其根源,学生在应用答题模板时往往存在偏差,简单机械的“记模和套模”,重结果轻过程,重识记轻理解。

一、思维脚手架的概念

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何为地理思维脚手架?笔者认为,所谓思维脚手架是指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某一地理现象,运用迁移思维、原点思维和逆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通过师生协作构建的通俗易懂的生活化语言或对地理现象的本质进行“提纲挈领”式的解读。它是地理现象与地理原理之间的沟通桥梁,为引出地理原理起到铺垫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模板的建构过程,将地理知识生活化或强化知识间内在联系,进而提升模板的思维品质(模板不再是地理知识的简单堆砌,能够传递一种思维方式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为消除前文中传统建模中的弊端,笔者建议在地理建模过程中遵循以下范式:地理现象+思维脚手架+地理原理,并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建构答题模板。思维导图学习方式充分运用左右脑机能,利用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3]。

二、思维脚手架的搭建策略

如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帮助学生搭建思维脚手架,这不仅直接关乎答题模板的效度(在考试过程中调动运用模板来辅助解题的效果),而且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搭建思维脚手架时通常采用如下策略。

1.发散迁移思维,地理现象生活化

发散迁移思維主要是靠“类比”进行的,通常是通过地理情景的相似性来建立“连接关系”,以实现思维的迁移类比推断。将远离学生生活场景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相“类比”,通过对身边地理现象的探究,推导出思考问题的角度、思考方式,并运用生活化的语言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最后加以推广。仍以前文中影响优质农产品的自然因素为例(图3)。

与上述地理现象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如2017学年第一学期浙江“七彩阳光”期中联考卷第29(2)题:简析呼玛县大力推广水稻种植的原因(扫描图2二维码查看试题,例2),学生往往把这类试题当作农业区位因素来作答,导致失分率极高。笔者在试卷讲评课中,通过让学生探究“简析淳安县大力发展山核桃种植的原因”,加以类比,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当学生能够运用发散迁移思维,将地理现象生活化(能用生活化的语言解读地理现象),那么,理解问题就会更加深刻,地理原理的推导就会水到渠成,更加有利于对答题模板的课后自主消化。

2.关注学科前概念,原点思维找落脚

地理学科包罗万象,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错综复杂。因此,许多概念源于其他学科,如辐射(物理学科概念)、生物多样性(生物学科概念)、元素矿物(化学学科概念)等。学生对这些学科概念的认知水平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对地理问题、地理现象的理解。所以,教师在进行地理概念教学时应当对前概念充分予以了解,才能做到精准教学。

何为原点思维?笔者认为,所谓原点思维,是指“从思维的原点出发考虑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就是某一地理现象背后蕴含的地理原理,是解释地理现象时的思考依据和出发点。例如,旱涝灾害这一地理现象背后的思维原点就是水循环这一原理。在考虑旱涝灾害的成因这类问题时,应从水循环的各个环节(降水、蒸发、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思考,就会更加符合认知规律。再如,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一地理原理则是解释一切气温、地温高低问题的思维原点。

综上所述,笔者建议在一些涉及抽象概念的建模过程中,事先了解学生前概念,并尽量从思维原点的角度加以解释,笔者将以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这一模板建模过程加以阐述。众所周知,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包括:纬度、大气环流、下垫面(地形、洋流、海陆位置)和人类活动等。目前,市面上所畅销的各种教辅资料,大多通过观察1月、7月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的判读,归纳概括出上述因素。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的确对上述影响气温的因子背得滚瓜烂熟,但在考试过程中却屡屡失分。追本溯源,学生对上述影响气温因子的认识不深刻,对各种因素的气温的影响力大小、影响范围大小没有概念,只是纯粹记忆有哪些影响因子罢了。接下来,笔者将展示在“影响气温的因素”这一建模过程的教学流程(图4)。

通过上述教学流程可得出“脚手架”化后影响气温的因素答题模板如图5所示。

通过上述建模过程,学生能够加深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明晰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是解释气温、地温高低的思维原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原点思维方式。如学生在解答内流湖、咸水湖等成因问题时,也应回归水循坏这一思维原点。

与此同时,为强化学生对气温影响因子的理解,通过案例分析和地理易错题练习讲解,让学生逐渐树立“空间尺度”意识(表1)。

3.逆向思维,开枝散叶

浙江新高考2019年4月第29(1)题:“21世纪以来黄河三角洲河道未发生摆动,说明主要原因(扫描图2二维码查看试题,例3),曾令无数考生猝不及防、扼腕叹息。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多数学校对于河流改道、辫状水系等相似问题进行过微专题探究。从“改道”到“不改道”一字之差,本质上是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考查和检验。

逆向思维是指换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善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进行深入探索,是摆脱常规思维羁绊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许多地理现象可以运用逆向思维来思考,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运用逆向思维构建答题模板,前景广阔(图6)。

运用逆向思维构建答题模板的关键在于抓住地理现象的本质、核心特征,并运用逆向思维倒推背后的地理原理,这要求师生能够“提纲挈领”地抓住某一地理现象本质。例如,分析赤潮发生条件时,应当抓住的本质是“藻类的爆发性繁殖”,并从影响藻类大量繁殖因素倒推地理原理。

三、反思与小结

笔者曾经一直有这样的困惑,课堂中归纳概括过相似的或一模一样的答题模板,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却屡屡失分。细细想来,这样的模板是“老师的模板”,而非“学生的模板”。地理答题模板不应该只是地理知识点的堆砌,更应该传递一种思维方式,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模板”。只有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才能从不可胜数的模板中跳出来,从简单机械的记模、套模,到遇到新情境下或不良结构时,拥有自主建模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时常本末倒置,盲目追求答题模板的数量和全面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却不断走下坡路,地理变成了“记背”地理。建模的目的是为了破模,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迁移思维、原点思维、逆向思维等),为了追求考试时“心中无模胜有模”的至臻境界,这才是建模的真正意义所在

[1] 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 季凤军,耿夫相.风向标新高考主题式導学[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6.

[3] 陆海芳.改善思维方式 教学生会学地理[J].地理教育,2015(S1):42.

猜你喜欢

思维方式
浅议古代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
隐喻中窥见的中西方文化
浅谈运用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改造传统出版产业
多维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信息终端(手机)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创新思维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
“类比”一种思维方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