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教学的有效驱动力
2020-02-02郭影强
郭影强
老话说,教学是遗憾的艺术,老话没说教学其实也是遗憾的技术。遗憾的艺术背后,通常有着教学设计和实施上的某处缺失,也可能是有着师生互动的某些不到之处。而且这些缺失和不到位,是常态存在的。一个教师成长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发现遗憾、反思遗憾和接纳遗憾的过程。接纳遗憾的修为是相当难的。当然,接纳不是一种苟且,更多是冷静下来反思人能努力到何处,依然继续出发,不断优化教学,不断超越昨天的实践,心理学上似乎把这个叫做内驱力。有一句俗话说,手里有锤子的人喜欢把一切都看作钉子。工具的功能反过来引导人的行为,反塑人的思维。当然常识也告诉我们,手拿锤子不一定找得到钉子,把问题更多看作钉子类问题,不一定能提高问题解决的绩效。
2020年来了,新的一年开始了,如何发现有效的驱动力,恰当地使用驱动力,对我个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主题。
因此,当我有一天想到“PBL如引擎”这个比喻的时候,想的其实是有效驱动力的方式。在基于项目的学习与教学中,驱动性问题是最重要的核心要素之一。
我最近在研读一本书——《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美】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奈格著),发现PBL中强调的作品评价即过程可见式的评价。作者强调了将从布鲁姆以来的“理解”作为教学设计的目标,既引导了教学目标的制定,也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挑战难度的问题——如何界定理解。一位教师在设计和评估自己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时,会寻求“理解”中相关的各要素:内容、学习者和评估者。例如,其中的一个思想是恰当运用大概念——大概念是必须的,因为它为迁移提供基础。英国的怀特海曾强调要避免儿童获得的是“呆滞思想”,而过多的浅层知识学习、缺乏应用和彼此联系的知识学习可以说是形成呆滞思想的原因之一。真正的理解很美妙,如书中引用的一句评论“达尔文,知道得少,但懂(理解)得多”。同样是该书所引的布鲁纳《教育过程》的一段话:“在学习特定主题或技能之前,没能在一个更大的基础性框架背景下认清这些主题或技能所处的情境,这样的教学是不经济的。”此话令人不由点头。
PBL设计经常内蕴大概念的理解、单元模块甚至跨单元模块的知识组织、可见的认知活动和认知作品。个人以为,它与此研究的思想是相呼应的,PBL构成对教学的有效驱动。
归结来说,机器是人们对客观驱动力的捕获,良好的认知与教学策略则是对认知驱动力的有效捕获。
一位教师一年可能上四百多節课,每一节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形:有时候讲了很多,学生理解得很少;有时候一个点拨,学生理解了很多。教学需要目标驱动、过程驱动、工具策略与技术的驱动,更需要首先去研究这些驱动。备课时需要,教学时需要,把职业生命的大量时间用来陪伴学生共同成长时更需要。寻找并打造教学的有效驱动力既是一个认知命题,也是一个实践命题,同时它也是一个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