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激励相容视角下校园足球推进策略思考
2020-02-02林伟华吴连荣
李 伟,林伟华,吴连荣,唐 维
(1.闽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2.闽南师范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下文简称“方案”)倡导“推进校园足球普及”[1].随后颁布的《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试点县(区)工作的指导意见》[3]、《关于组织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练员国家级专项培训的通知》[4]等政策性文件均体现出“推进校园足球发展”的主要任务.在推进校园足球发展中,“青少年足球人口大幅增加”和“群众普遍参与”既是方案的中、远期目标,也是一个发展趋势.
随着校园足球工作快速推进和足球人口大幅增加,在取得诸多值得肯定的成绩同时,足球教师相对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足球教师是校园足球成功的关键,而师资不足也是当前校园足球长足进步的最大障碍和其他工作成功的障碍[5],师资匮乏是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多年积累性问题[6]和瓶颈问题[7].足球教师不足的问题,是校园足球推进工作中资金匮乏而长期未解的症结,也机制设计理论下的一种“给定环境”.因此,从机制设计理论核心内容的“激励相容”角度出发,基于“不研究给定环境的有效性,而是探索给定环境下具有某些合意性质(如帕累托有效与自愿参与等)”[8]目的,为解决校园足球快速发展和足球专业教师相对不足的矛盾,需要“调动社会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体育教师、教练员等”[5],提出“三位一体”校园足球推进策略.
1 校园足球推进工作概述
1.1 校园足球推进及问题
普及,是校园足球推进的一个重要方向.方案以标题形式注明了“推进校园足球普及”;《十三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要求以青少年为重点继续推进校园足球发展,不断扩大足球人口规模;《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指出“加强校园足球建设,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发展足球社团,开展足球竞赛活动,不断培育足球爱好者和足球人才”;《中国足球改革发展试点工作的方案》强调推动校园足球普及发展,打牢人才基础.这些文件均强调“普及”校园足球的工作方向.毛振明教授在新一轮校园足球的发展中这样阐释“普及”:以全体学生、课程教学、校内班级联赛为主,以全校学生的体质大幅度增强、全校学生都较好地掌握了足球(或其他)技能、全校班级年级的比赛热火朝天为标志[9].
按照普及和推进的预期方向,从2014-2018年末,我国校园足球新政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已建成24126所校园足球特色校,覆盖小学、中学、大学约2000万以上的足球人口;已组建153所高校高水平足球队;设立135个试点区县;12个改革试验区,47期满天星训练营[10].但是,在肯定取得成绩的同时,校园足球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价值偏离、发展目标错位、管理运行分化、内容形式化、教师教练化等异化现象[11];没有足球课、一校一队、金牌崇拜、财力偏向、竞赛泛滥、遏制同类、场地远离学生等“偏离真义”问题[9];过分注重成绩、忽视校园足球教育功能、政策执行走样、跑偏等现象[12].
1.2 校园足球师资不足的主要矛盾
“牵牛要牵牛鼻子”,是关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点睛概括.从矛盾论的观点来看,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矛盾,并且它的存在和发展制约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足球教师不足是校园足球推进过程中主要矛盾之一,而资金不足又是师资不足矛盾无解的直接原因.
“师资短缺是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关键短板”,这是王登峰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发展综述中的总结.近些年,有关部门采取举办市级校园足球联赛、建立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手段,促使校园足球活动蓬勃发展.校园足球活动迅速兴起,使得地方中小学校足球教学和训练师资需求急剧增加,形成了现今足球教学人才不足的局面,尤其是在地处偏远的乡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严重紧缺是制约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瓶颈,目前全国体育教师缺口约30万[11],校园足球开展让体育师资本已缺乏的学校体育,对足球师资需求更加迫切.校园足球在2009年以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踢球的孩子太少”,而2009年至今是“会踢球的教练员太少”[12].体育教师紧缺、足球师资匮乏,是中小学存在的普遍问题.非足球方向的体育教师满足了“全能型”的正常体育教学所需,但缺乏规范化足球技术教学、标准化动作示范、重难点教学要点的准确把握、专业化教学语言等足球教师必备业务能力.“推进校园足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精通足球教学技能的师资尤显匮乏.
1.3 校园足球师资解决方案述评
足球师资匮乏解决方案主要有三种.(1)系统培养说.方案计划“通过培训现有专、兼职足球教师和招录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学教练水平,鼓励引进海外高水平足球教练.完善政策措施,加强专业教育,为退役运动员转岗为体育教师创造条件.”《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也指示“显著扩大教练员、裁判员队伍.提高体育教师的足球教学水平,发展足球专业教师队伍,培养学校足球教练员、裁判员”.(2)专题培训说.为提高校园足球管理人员、指导教师、教练以及裁判员的业务水平,举办校长、培训者、指导教师、教练、裁判员等专题培训[13].(3)人才引进说.将校外的足球人才引进学校,担任相应的足球教学、训练以及课外竞赛组织与裁判等工作[14],加强对教育系统外足球人才的“资源开发”,迅速缓解当前校园足球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6].
首先,采用系统培养解决足球师资匮乏的想法虽好,但足球专业素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培育或形成,合格的足球教师或教练需要经过系统的知识储备,长期的技术水平、组织教学、沟通交流等能力培育.据粗略计算,足球教师培养配足需要20-30年左右[5].校园足球迅速开展的师资急需,同合格的足球教师或教练需要长期系统培训形成的客观矛盾,使得系统培养说变得“远水解不了近渴”.其次,专题培训看似解决了足球师资匮乏的燃眉之急,然而也存在质疑:在培训效果方面,“开几次教练员培训班,集中培养足球教练,就能够解决教练员缺口,无异于痴人说梦”[12];事实上,足球教师培养虽然已大规模开展,然而足球教师和教练员的水平提升问题依然棘手[15].再则,人才引进需要支付相应的劳务经费.尤其是,人才引进或聘用属于编制外的财政预算,这笔经费从哪里来呢?国家体育总局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每年预期资助校园足球试点学校1万元左右[16],但有限的校园足球专项经费,甚至难以保证基本训练、比赛和装备经费[14].实验学校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全国其它学校了.虽然现阶段政府加大了足球师资扶持力度,如实施了在岗足球教师国培计划、购买服务外聘教练员,以及引进优质外教等举措[17],但对于庞大的专项教练资源需求,资金不足问题使得教育系统外人才引进方案难以执行.
综上,“系统培养说”急事难以缓办,“专题培训说”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尤其是,校园足球专项资金严重不足[18]、师资编制下教育经费预算约束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现有专、兼职足球教师和招录、引进海外高水平足球教练等多种方式”方案的可行性.为之,提出“三位一体”的方案,即高师院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地方中小学校“三位一体”推进校园足球普及,实现实习支教、置换培训和校际交流三项改革同步进行,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解决足球师资匮乏问题,并促进足球师资整体素质提高.
2 “三位一体”构思及其可行性分析
2.1 “三位一体”构思
高师院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地方中小学校互动合作,形成“三位一体”足球师资培养模式,大力推动足球师资培育的改革创新,包含足球教师人才的职前培养、足球教师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在职足球教师置换培训三个主要部分(如图1).
图1 三位一体构思图
首先,职前足球教师人才培养.针对足球技战术复杂、师资培育周期长的特点,高师院校在制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根据自身教学条件适当增加足球课程的总学时数.在足球课程设置方面,优化课程结构,实行“普修”和“专项选修”连贯培养.对体育专业学生在入学第1个学期进行足球普修课程教学,第2、3、4学期进行足球专项选修课程教学.在足球教学技能培养方面,注重教学与训练能力培养,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建立足球技能实训中心,强化足球专项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考核评估,做好校园足球教师职前专业技能培养工作.其次,足球教师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在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协调合作下,高师院校在地方中小学建立足球教师教育实习实训基地.足球专项学生到地方中小学进行实习支教或顶岗实习,接受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中小学教师指导,在缓解校园足球缺师少教问题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足球教师技能.再则,对在职足球教师进行置换培训.高师院校足球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为被置换出来的中小学足球教师提供了一个提升足球教学技能的再学习机会,解决了在职中小学足球教师的工学矛盾.在探索“校园足球培训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高师院校可以因地制宜,对被置换出来的中小学在职教师进行足球专业培训.因此,“三位一体”设计方案,是当今校园足球开展给定环境下,能较好地解决校园足球发展中足球师资力量不足或业务不精等问题.
2.2 “三位一体”可行性分析
(1)激励相容与推进校园足球发展的关联性
激励相容是指在市场经济中理性经济人按自利规则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并实现预期集体利益最大化目标的激励制度安排.贯彻激励相容原则,能有效解决参与个体同集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使自利行为下的选择策略让配置结果同预期目标达到一致[19].激励相容是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机制设计理论”的核心内容,它遵循机制设计理论宗旨,即不研究给定环境的有效性,而是探索给定环境下具有某些合意性质(如帕累托有效与自愿参与等)的机制[18].将激励相容具体落实到“三位一体”推进校园足球发展工作中,就是基于各参与主体(高师院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地方中小学校)满足其自利行为的假定,设计合理制度或规则,使得校园足球活动的参与主体在追求其利益最大化时,正好与校园推进工作这一整体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认同追求私利的理性行为,调动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参与主体在为“推进校园足球发展”多做贡献过程中获取自身利益与成就感.反之,如果制定的规则达不到激励相容,各参与主体的利益需求与“推进校园足球发展”的整体目标不一致,那么就会带来思想认识不够或参与热情不高等问题[20],最终将阻碍我国校园足球推进目标的实现.
(2)“三位一体”参与主体的自利行为分析
“三位一体”推进校园足球发展的参与主体主要为高师院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地方中小学校.对这三个参与主体的自利行为分析如下.
1)高师院校.首先,借助校园足球东风,拓展办学品牌,是高师院校的自利行为之一.校园足球的推进使得中小学对足球师资需求急剧增加,这从一方面为高师院校带来了发展机遇.“现在各大体育学院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师资和高水平教练,满足中小学特色教学的需求”[21].立足现实教育环境,从学科发展角度分析,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是高师院校的发展出路.其次,借助校园足球推进,在地方中小学建立足球专业教师教育实习基地,满足教育实习需求,是高师院校又一自利行为.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师范生人才培养的一个必要环节,校园足球发展下地方中小学师资需求与师范生教学实习岗位需求激励相容.“三位一体”策略不仅满足了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教育实践的需要,而且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指导又可促进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再则,高师院校具备足球师资培训的资质和能力,能承担地方足球人才培训重任,增强在业内和地方的影响力,也是高师院校的自利行为.
2)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作为基础教育管理机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有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职责,出于职责和政绩的自利行为分析,他们有参与校园足球的动机.但我国人口众多、教育经费薄弱,校园足球经费也不例外.因此,有限的校园足球经费依然是不利于足球师资扩充的主要因素.具备一定足球教学技能、不计报酬的实习生,不仅满足了校园足球活动的师资需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推进校园足球活动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
3)地方中小学校.地方中小学校是校园足球发展推进的主要阵地.在对中小学校长、教研员、体育教师的调研中发现,师资是影响校园足球发展诸多问题的第一位要素,主要涉及体育教师足球教学水平和带队水平[6].地方中小学校足球师资匮乏,偏远乡村中小学足球教师更是严重缺员.在岗教师身兼多科,同时教授多个班级,任务繁重.对在岗教师和中小学校而言,被顶岗置换、参加提升足球业务能力培训,这是何乐而不为的事.
从激励相容理论视角,“三位一体”策略满足了各参与主体的自利行为:高师院校具备校园足球培训资质,这恰好满足了地方主管部门足球师资再教育的需求;具备一定足球教学和训练技能、需要在上岗实践中进一步提升教学技能的师范生,满足了地方中小学校对足球师资的迫切需求.因此,基于激励相容理论分析,“三位一体”策略是缓解足球师资匮乏矛盾,推进校园足球发展的有益方法.
3 “三位一体”策略的实施建议
首先,鉴于涉及的部门、参与者众多,协调合作是“三位一体”校园足球推进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具体如下:一是建立一个由高师院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地方中小学校组成的领导工作小组,统筹管理体育专业师范生实习、在职中小学教师足球技能培训等问题,建立工作群及时商讨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要时召开会议商榷解决方案等.二是地方教育管理部门负责搭建信息平台,收集校园足球师资供需资讯,方便高师院校和地方中小学校对足球师资需求的准确把握,进一步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与合作交流的深化.三是高师院校和地方中小学应协调合作,及时就相关问题进行沟通交流.根据地方主管部门提供的师资供需信息,高师院校适当调整教学方案、及时更新教学计划,强化师范生足球技战术水平和教学训练能力;选派足球专项师范生进行实习支教,解决中小学足球教师置换培训产生的工学矛盾;从地方中小学校选拔足球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级职称教师担任师范生教育实习导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于足球活动开展和足球师资的需求,地方中小学校积极参与高师院校实习生顶岗能力标准拟定和被置换培训教师的人才培养规划;并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顶岗实习生指导教师,帮扶师范生教育实践,促进其足球专业教学技能的快速转化与提升.良好的协调合作是保障高师院校和地方中小学校持续性合作的润滑剂,只有协调合作下各参与主体的激励相容,才能实现共赢的和谐局面.
其次,健全的制度保障是“三位一体”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基础,也是参与主体实现激励相容的坚实后盾.“三位一体”校园足球合作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实习支教管理、实习生安全、食宿、顶岗置换培训等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来保驾护航.基于此,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以足球师资供需为导向的资源优化配置制度,制定置换培训计划,加强足球教师进修人力、财力等制度建设;支持地方中小学、高师院校实践基地建设,提供物质支持和政策保障;明确被置换培训教师、顶岗师范生应享有的权利,应获取的薪资福利等.相应地,地方中小学校应将顶岗实习生的薪资、食宿、工作量等明晰细化,确保其劳动权益.高师院校也应在职前足球专业技能培养、职后足球师资培训这两个方面,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评价等,为足球师资培育提供制度保障.只有在高师院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地方中小学校制定的一系列制度保障下,“三位一体”校园足球活动才能得以顺利开展.
再则,评价激励是“三位一体”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方向标和永动力.评价是为了发现问题、明确方向和促进发展.在“三位一体”合作中,地方政府应对高师院校和地方中小学的师资供需现况进行跟踪性评价,促进双方及时改进与完善,确保合作的可持续性发展;高师院校对中小学实习基地的校园足球开展规模、顶岗师资需求数量、实习生在足球教学和训练岗位上的能力培养状况进行评价,对优秀实习基地给予适当奖励,取消与不合格实习基地的继续合作;地方中小学对高师院校实习生的足球技能、在职教师置换培训进行评价,以决定是否继续合作.相应评价指标体系由“三位一体”各参与主体共用体制定,实现激励相容和促进校园足球发展.
4 结语
“帝王之治天下,有大本,有急务;正心修身,建极以为臣民之表率者,图治之大本也;番几度势,更化宜民者,救时之急务也.”张居正在《张太岳集·陈六事疏》论述了治理事务“大本和急务”的辩证关系.“三位一体”推进校园足球策略当属“急务”,是在大力推进校园足球活动发展中,面对足球师资匮乏和校园足球经费约束的应急之策.
推进校园足球发展的“大本”,应是充实稳定的师资队伍和充沛的校园足球经费.鉴于“一场全国性校园足球启动在某种程度上是‘超出能力范围’,足球教师严重匮乏、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教育投资欠账”等多年积累性问题[6],大本之策是一个费时和耗力的大工程,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因此,“三位一体”的急务之策是现实环境下解决师资匮乏问题、落实“推进校园足球发展”政策的一个可行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