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叫声的彝语表达法研究
——以黔西北彝语乌撒土语为例

2020-02-02杨娟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表达法彝语兽类

杨娟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毕节试验区研究院,贵州 毕节 551700)

彝语中用来表达动物叫声的动词很丰富,几乎每种动物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动词来表示其叫声。甚至同一种动物,因为性别、大小及其功能的不同,彝语对其叫声的表达也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彝语动词“he21(叫)”被用来表达一切动物的叫声。也就是说,一切能用汉语的“叫”来表示的动物叫声都能用“he21(叫)”来表达。如:畜禽叫,dʐɯ33ɤɑ33he21;野兽叫,ze55ȵɯ55he21;虫鸟叫,bi33ŋɑ33he21;乌龟叫,hɪ21pu33he21等。另外,“he21(叫)”也通常被用来表达雏禽、幼畜、野兽幼崽等小动物的叫声。如:小鸡叫,ɤɑ33bɑ55he21;小狗叫,ʨhi33bɑ55he21;小老虎叫,ʨhi13bu33bɑ55he21;小狼叫,zɪ13phe33bɑ55he21等等。

如上所述,彝语对所有动物的叫声表达都可用泛指动物发声的动词“he21(叫)”来表示,但对一些动物,彝语又根据其叫声特点和具体的语境创造了一些特殊的动词来进行对应的表达。

一、动物叫声的不同表达方法

(一)家禽类

目前人类饲养的家禽主要有鸡、鸭、鹅、鸽子、鹌鹑五种。由于种类不同,彝语用来表达其叫声的动词也不同。特别是鸡类,也许是因为鸡在彝族传统社会生活里占据着重要地位的缘故,彝语对其叫声的表达就使用了不同的动词,这些动词不但因其种类的不同而不同,而且还因其性别、大小及功能的不同而不同,列举如下。

公鸡鸣叫用“mbi21(鸣叫)”,如:半夜鸡叫,sɯ21tʂhu33ɤɑ33mbi33。母鸡下蛋后的“咯咯叫”用“ʔe13”,如:母鸡下完蛋就咯咯叫ɤɑ33mʊ21ndo55ndo55ɡʊ13no33ʔe13。小鸡群的吵闹声“唧唧叫”用“ɳdʐɯ33”,如:这群小鸡叫得很ɤɑ33bɑ55thɑ55bu33ɳdʐɯ33pie13。母鸡唤小鸡,公鸡唤母鸡的“咯咯叫”用“dʐu55(叫唤)”,如:母鸡呼唤小鸡ɤɑ21mʊ21ɤɑ33bɑ55dʐu55;公鸡呼唤母鸡ɤɑ21pi13ɤɑ21mʊ21dʐu55。除此之外,通常情况下,彝语对鸡以外的其他四种家禽即鸭、鹅、鸽子、鹌鹑的叫声表达统统都用动词“he21(叫)”。如:“鸭子叫be55he21;鹅叫ŋo21he21;鸽子叫dɯ21ʨi13he21;鹌鹑叫ʔɑ55mu21he21。

(二)家畜类

彝族传统社会里常见的家畜主要有猪、牛、马、羊、猫、狗等。这些动物在人们传统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分别具有食用、劳役、除害、看家护院等不同的功能。彝语对这些家畜叫声的表达,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彝语对猪的叫声表达

当猪处于惊恐状态时发出的哀嚎声用“vi13”,如:猪叫(哀嚎)得很嘛,哪家杀过年猪啦?vɑ13vi13pie13mɑ21,dɑ55ʑʊ35dɑ33thɯ55vɑ13xu33ʂɪ33?猪饥饿而跟主人讨食吃时用“ndɯ55(讨要,拟人化)”,如:天黑了,猪太叫得很,想吃食了。mi33khɪ13lʊ33,vɑ13ʣu33ndɯ55pie13。小猪崽在吃奶或走丢后回到母猪身边时母猪发出宠哄小猪崽的低沉呻吟声表达用“kɯ21(宠哄)”。如:小猪崽一边吃奶,母猪一边叫(宠哄小猪崽)。vɑ13bɑ55pɑ55mʊ21pɑ55,vɑ13mʊ55vɑ13bɑ55kɯ21;小猪崽找回母猪身边,母猪高兴得叫(宠)个不停。vɑ13bɑ55ʂu13vɑ13mʊ55bu33khɯ33no33,vɑ13mʊ55dy21ȵy33dy21,kɯ21ȵy33kɯ21。表达猪哼哼唧唧的叫声用“nʣe55(哼)”,如:小猪叫得很,想出去了,vɑ13bɑ55nʣe55pie13,dɯ55bɯ21lɯ55ȵdʑʊ33dɯ55。

2.彝语对牛的叫声表达

彝语对牛叫声的表达比较单调,除了对小牛的叫声表达用“he21(叫)”以外,对成年牛叫声的表达都用“mbi21(嗥叫)”,如:牛叫/公牛叫/母牛叫,ȵy33mbi21/le21bu33mbi21/ȵy21mʊ21mbi21。

3.彝语对马的叫声表达

表达马的嘶鸣声用“vi13”,如:老远就听见马嘶鸣,kho21vu21tɕʊ55tɕi55mu33vi13ɤʊ21dʑʊ33。每当公马见到母马时总会发出一种表示求偶的深情的叫唤声,彝语对公马的这种叫声表达用“dʐu55(叫唤,拟人化)”,如:公马亲昵地呼唤母马,to33bi33mʊ21mʊ21dʐu55。当然,马还会用喷鼻声、吹气声等来表达其不同的情感,对这些声音的表达,彝语通常就用具体表示这些动作的相应词汇来表达,比如形容马的喷鼻声就说成mu33no13bɪ21mu33,形容马的吹气声就说成mu33sɑ13mbi21,不再使用单独表达这些声音的其他动词。

4.彝语对猫的叫声表达

当猫讨食时用“ndɯ55(讨要,拟人化)”,如:猫儿见到人吃肉就叫(拼)得很,ʔɑ33mi55ʦho21xu33ʣu33ho21no33ndɯ55pie13。当猫在保护自己的猎物、食物而发出怒吼声时用“ɤo21(吼叫,拟人化)”,如:猫在吃老鼠肉时若有人靠近就叫(吼)得很,ʔɑ33mi55hɑ33xu33ʣu33tho55ʔu33ʦho33ɕɪ13bu33ɖu55no33ɤo21pie13。

5.彝语对狗的叫声表达

形容犬吠声用“lu13(吠)”,如:狗叫(犬吠),ʨhi33lu13。形容狗在夜间不停地号叫用“ʣe21(号叫,拟人化)”,如:这几天夜里狗叫得很,可能哪里要死人了(彝族人认为这是一种不祥之兆,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人死亡),tho33ȵɪ55hɑ33ʨhi33ʣe21pie13,dɑ55ɤo55ʔu33ʦho33ɕi33he33ŋɯ33ɳdʐo21。当狗在保护自己的幼崽或美食而发出的怒吼声用“ɤo21(吼叫,拟人化)”来表达,如:带崽的母狗见人靠近就叫(吼)得很,ʨhi21mʊ21ʨhi33bɑ55xe55tho55ʔu33ʦho33ɕɪ13bu33ɖu55no3ɤo21pie13;狗在啃骨头时有孩子或其他鸡狗靠近它就叫(吼)得很,ʨhi33xo21ʑy33xɑ13tho55,ʔɑ33ŋɑ55ȵɪ33phɑ33ʑi55ʨhi33ɤɑ33xɯ55ɕɪ13bu33ɖu55no33ɤo21pie13。当狗讨食或求人时用“ndɯ55或nʣe55(讨或哼,拟人化)”,如:关起的狗见到主人就爱叫(拼吃或拼出去)得很,ko33kɯ33xɯ33ʨhi33se21phu33ho21no33ndɯ55dʐu55pie13;狗蹲在门边叫,想出去了,ʨhi33hɪ21ŋɡo33ʨhi33ȵɪ33nʣe55,ɕɪ21dɯ55bʊ21lɯ55ndy55ŋɯ33。

(三)鸟类

通常情况下,彝语对鸟叫声的表达都用“he21(叫)”,但对喜鹊、麻雀、乌鸦、鹰、鹤等几种鸟类的叫声表达则因其叫声的独特性而与众不同,举例如下。

对喜鹊、麻雀等叽叽喳喳的叫声表达用“ɳdʐɯ33(叽叽喳喳叫)”,如:喜鹊叫,ʔɑ33tʂe55ɳdʐɯ33;麻雀叫,ŋɑ21ɳdʐu21ɳdʐɯ33;彝族古歌“sɪ33mɑ21ʣo33mi13dɯ33,vu55ŋɑ33ɳdʐɯ33ʂɯ21ʂɯ21。不长树之地,锦鸡喳喳叫。”等。对乌鸦的叫声表达用“ʔɑ13(拟声词)”,如:乌鸦叫,ʔɑ33ʥɯ33ʔɑ13。对鹰的叫声表达用“dʐu55(叫唤,拟人化)”,如:鹰叫,ʈɑ13dʐu55。对鹤的叫声表达用“ʈu21(嗷嗷叫)”,如:白鹤叫嗷嗷,ɡɯ55ʈhu13ʈu21zu21zu21。

(四)兽类

对于老虎、狮子、豹子、熊、大象、熊猫、狼、狐狸、豺狗、野猪、猪獾等兽类,彝语对其叫声的表达也因其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对老虎、狮子、豹子等猫科动物和熊的叫声表达通常用“ɤo21(吼叫,拟人化)”,如:老虎叫,ʨhi13bu33ɤo21;狮子叫,ŋɯ55ɤo21;豹子叫,zɪ13ɡo33ɤo21;大熊叫,ɤɯ21mu55ɤo21等。表达老虎的咆哮声用“ke55(啸,古语)”,如:虎啸,ʣu33ke55。对狼的叫声表达用“bu21(嚎叫)”,如:狼嚎,zɪ13bu21。对狐狸和豺狗的叫声表达用“vɑ33(恐惧而叫,拟人化)”,如:狐狸叫,dɯ33vɑ33;豺狗叫,vi21vɑ33。表达大象的叫声用“mbi21(嗥叫)”,如:大象叫,xo21mu55mbi21。

(五)昆虫类

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50%以上,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常见的昆虫有蝗虫、蜜蜂、蝉、苍蝇、蚊子、蝴蝶、蜻蜓、蟑螂、螳螂、萤火虫、蜣螂(屎壳郎)等等。其中能发出叫声的主要有蝗虫、蜜蜂、蝉、苍蝇、蚊子、蜣螂(屎壳郎)等,彝语对其叫声的表达,除了泛指的表达法用动词“he21(叫)”以外,还有“mbi21(鸣叫)”被用于成群的昆虫叫声表达。如:蝗虫叫声很大,ndu21ʦɪ55mbi21ʨhʊ33ʑe33pie13;蜜蜂叫得很,可能要分家了;ɖu33mu33mbi21pie13,ʑɪ13fu13he33ndy55ŋɯ33ɳdʐo21;蚊子叫了一晚上,bi33ʦhe13thɑ21hɑ33mbi21xo33等等。

(六)两栖类和爬行类

1.彝语对常见的两栖动物叫声表达

彝语对常见的两栖动物青蛙、蟾蜍等的叫声表达通常都用“he21(叫)”,如:青蛙叫,pi21ʨɑ21he21;蟾蜍叫,ʔo55pu33he21等。但对娃娃鱼的叫声表达则用拟人化动词“ɤɯ21(哭)”。如:娃娃鱼叫了,就要说成ʔɑ33ŋɑ55ŋo33ɤɯ21lʊ33。

2.常见的爬行动物叫声表达

常见的爬行动物有乌龟、海龟、甲鱼、蜥蜴、壁虎、蛇、鳄鱼等,其中经常能听到其叫声的有乌龟、蜥蜴、壁虎和蛇。彝语用来表达其叫声的动词主要是泛称的“he21(叫)”,如:乌龟叫,hɪ21pu33he21;蜥蜴叫,ʨhi33be21tu55he21;壁虎叫,mi13du33ʨhi33he21等。而对于蛇的叫声表达,则用拟人化动词“sɿ13(嘘叫)”,如:蛇叫,bi33ʂe13sɿ13,也许是因为蛇的叫声听起来和人类的嘘叫声很相似的缘故吧!

二、表达不同动物叫声动词的对比研究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彝语对动物叫声的表达既着眼于其共性,也注意到其个性的区别。共性即所有动物的叫声表达通常情况下都可以用动词“he21(叫)”来表示,个性则是彝族人民用于表达动物叫声的动词因其种类、性别、大小、功能以及语境的不同而不同,这些特殊表达法可用以下图表来体现。

表 彝语对动物叫声的不同表达法归类

vi13(嘶鸣)马叫,mu33vi13猪讨食,vɑ13ʣu33ndɯ55猫讨肉,ʔɑ33mi55xu33ndɯ55狗拼出门,ʨhi33dɯ55bʊ21lɯ55ndɯ55母猪宠哄小猪,vɑ13mʊ55vɑ13bɑ55kɯ21小猪哼,vɑ13bɑ55nʣe55 kɯ21(宠哄)nʣe55(哼,拟人化)ʣe21(号叫,拟人化)狗号叫,ʨhi33ʣe21母鸡唤小鸡,ɤɑ21mʊ21ɤɑ33bɑ55dʐu55狗哼,ʨhi33nʣe55 dʐu55(叫唤,拟人化)公鸡唤母鸡,ɤɑ21pi13ɤɑ21mʊ21dʐu55公马亲昵母马,to33bi33mʊ21mʊ21dʐu55锦鸡喳喳叫,vu55ŋɑ33ɳdʐɯ33ʂɯ21ʂɯ21喜鹊叫,ʔɑ33tʂe55ɳdʐɯ33 ndɯ55(讨要,拟人化)ɳdʐɯ33(喳喳叫)小鸡叫,ɤɑ33bɑ55ɳdʐɯ33麻雀叫,ŋɑ21ɳdʐu21ɳdʐɯ33鹤叫,ɡɯ55ʈu21乌鸦叫,ʔɑ33ʥɯ33ʔɑ13 ʔɑ13(拟声词)ʈu21(嗷嗷叫)ke55(啸)虎啸,ʣu33ke55老虎叫,ʨhi13bu33ɤo21狮吼,ŋɯ55ɤo21豹子叫,zɪ13ɡo33ɤo21 ɤo21(吼叫,拟人化)大熊叫,ɤɯ21mu55ɤo21猫嗥叫,ʔɑ33mi55ɤo21母狗嗥叫,ʨhi21mʊ21ɤo21马(家畜)猪(家畜)猫(家畜)狗(家畜)母猪(家畜)猪(家畜)狗(家畜)狗(家畜)母鸡(家禽)公鸡(家禽)公马(家畜)鹰(鸟类)喜鹊(鸟类)锦鸡(鸟类)小鸡(家禽)麻雀(鸟类)乌鸦(鸟类)鹤(鸟类)老虎(兽类)老虎(兽类)狮子(兽类)豹子(兽类)熊(兽类)猫(家畜)母狗(家畜)豺狗(兽类)狐狸(兽类)狼(兽类)娃娃鱼(两栖类)蛇(爬行类)鹰叫,ʈɑ13dʐu55 vɑ33(恐惧而叫,拟人化)bu21(嚎叫)ɤɯ21(哭,拟人化)sɿ13(嘘叫,拟人化)豺狗叫,vi21vɑ33狐狸叫,dɯ33vɑ33狼嚎,zɪ13bu21娃娃鱼叫,ʔɑ33ŋɑ55ŋo33ɤɯ21蛇叫,bi33ʂe13sɿ13

(一)彝语用来表达动物叫声的动词归纳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彝语用来表达动物叫声的动词大约有19个,它们分别是he21(叫)、mbi21(鸣叫、嗥叫)、ʔe13(咯咯叫)、lu13(吠)、vi13(哀嚎、嘶鸣)、ndɯ55(讨要)、kɯ21(宠哄)、nʣe55(哼)、ʣe21(号叫)、dʐu55(叫唤)、ɳdʐɯ33(叽叽喳喳叫)、ʔɑ13(呱呱叫)、ʈu21(嗷嗷叫)、ke55(啸)、ɤo21(吼叫)、vɑ33(恐惧而叫)、bu21(嚎叫)、ɤɯ21(哭)、sɿ13(嘘叫)。其中,he21(叫)为共性动词,通常用于泛指动物叫声的常规表达法,其余18个个性动词当中,ʔe13(母鸡咯咯叫)和ʔɑ13(乌鸦呱呱叫)为拟声词,ndɯ55(讨要)、kɯ21(宠哄)、nʣe55(哼)、ʣe21(号叫)、dʐu55(叫唤)、ɤo21(吼)、vɑ33(恐惧而叫)、ɤɯ21(哭)、sɿ13(嘘叫)为拟人化动词,mbi21(鸣叫、嗥叫)和vi13(哀嚎、嘶鸣)为含有鼻腔共鸣的动词,ɳdʐɯ33(叽叽喳喳叫)、lu13(吠)、ʈu21(嗷嗷叫)、bu21(嚎叫)为形象化描述的动词,古语词ke55(啸)为约定俗成的动词。它们分别被用于不同种类、性别、大小、功能以及具体语境的动物叫声表达,具体归纳如下:

1.彝语对动物叫声的拟声词表达法

拟声词即模拟声音的词,又称为象声词、摹声词、状声词,它是摹拟自然界声音(包括动物和人的叫声、自然现象产生的声音等)的一种词汇,是世界上所有语言都具备的成分。拟声词有很大的主观性,因为自然界的声音无限,通过我们耳朵和大脑的诠释,主观音感的辨别,再由自己语言的音位系统模拟,这样的模拟往往会失真。故而“拟声词既不能完全地还原实际的声音,又因其发音受到特定语言的语音系统的制约,所以在不同语言中常常会产生很大的差别。”[1]比如汉语的拟声词通常是把汉字当成“音标”符号来构成,它和音译词、联绵词在性质上是同类的,汉字只是用来表音,而无关乎字义。因此,它们都是“衍生词”,与“合义词”为相对的概念。[2]作为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彝语拟声词亦然。由于拟声词有很大的主观性,所以彝语用来表达动物叫声的拟声词只有两个,即被用来表达母鸡下蛋后之咯咯叫声“ʔe13”和乌鸦的呱呱叫声“ʔɑ13”,它们纯粹是彝族人民拟用类似这些动物叫声的词汇来表达其叫声的。

2.彝语对动物叫声的拟人化表达法

“拟人化就是把除了人以外的事物人格化、人性化,以此来表现出像人类或像人行为一般的形象和形态。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3]顾名思义,彝语中用来表达动物叫声的动词ndɯ55(讨要)、kɯ21(宠哄)、nʣe55(哼)、ʣe21(号叫)、dʐu55(叫唤)、ɤo21(吼)、vɑ33(恐惧而叫)、ɤɯ21(哭)、sɿ13(嘘叫)等就是把动物的叫声拟作人的声音,使其人格化、人性化,所以是拟人化动词,因为这些动词原本是用来表达人类所发出的各种声音的。彝族人民就把这些类似于人类所发出声音的动物叫声表达用与之对应的表达人的声音的词汇来表示,实则将这些动物的叫声拟人化了。如:狐狸和豺狗的叫声听起来有点恐怖,人们就用描述人类恐惧时发出的叫声“vɑ33(恐惧而叫)”来表达;而当猪讨食或猫跟主人讨肉吃时就用动词“ndɯ55(讨要)”来表达;当猪和狗央求主人时发出的呻吟声就用“nʣe55(哼)”;母猪在宠哄小猪崽时发出的低沉呻吟声就用“kɯ21(宠哄)”;狗在夜间不停地号叫就用“ʣe21(号叫)”;母鸡唤小鸡、公鸡唤母鸡、公马求偶于母马、以及鹰的叫声表达都用“dʐu55(叫唤)”。特别在表达老虎、狮子、豹子等猫科动物和熊的叫声时,由于它们的叫声听起来很像人类的吼声,所以就用描述人类吼声的动词“ɤo21(吼叫)”来表达;而娃娃鱼的叫声简直跟婴幼儿的哭声一模一样,所以用“ɤɯ21(哭)”来表达。实际上,“娃娃鱼”这个名称的来历也是因为其叫声很像小孩子的哭声而得来的。至于蛇的叫声用“sɿ13(嘘叫)”来表达,是因为其叫声听起来很像人类的嘘叫声之缘故。

3.彝语对含有鼻腔共鸣的动物叫声表达法

彝语对含有鼻腔共鸣的动物叫声表达用“mbi21(鸣叫、嗥叫)”和“vi13(哀嚎、嘶鸣)”两个动词。“mbi21(鸣叫、嗥叫)”通常用于公鸡、牛(特别是公牛)、大象以及一些成群出现的昆虫如蝗虫、蜜蜂等的叫声表达。比如:公鸡叫,ɤɑ33pi13mbi33;公牛叫,le21bu33mbi21;蝗虫(群体)叫,ndu21ʦɪ55mbi21;蜜蜂(群体)叫,ɖu33mu33mbi21等。而“vi13(哀嚎、嘶鸣)”则常常用于猪的哀嚎声和马的嘶鸣声表达。如:猪嚎叫,vɑ13vi13;马嘶鸣,mu33vi13。

4.彝语对形象化描述的动物叫声表达法

对一些动物叫声的表达,彝语则用能够直接对其进行形象化描述的动词来表示。比如彝语动词“ɳdʐɯ33(叽叽喳喳叫)”就被用来表达喜鹊、麻雀、小鸡等动物叽叽喳喳的叫声。如:喜鹊叫,ʔɑ33tʂe55ɳdʐɯ33;麻雀叫,ŋɑ21ɳdʐu21ɳdʐɯ33;小鸡叫,ɤɑ33bɑ55ɳdʐɯ33等。“lu13(吠)”则被用来表达狗汪汪汪的叫声。如:狗叫(犬吠)即ʨhi33lu13。ʈu21(嗷嗷叫)被用来表达鹤的嗷嗷叫声。如:白鹤叫嗷嗷,ɡɯ55ʈhu13ʈu21zu21zu21。“bu21(嚎叫)”被用来表达狼的叫声。如:狼嚎,zɪ13bu21等。另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约定俗成的动物叫声表达法。如:古语词ke55(啸)就被专门用来表达老虎的咆哮声。如:虎啸,ʣu33ke55。

(二)彝语表达动物叫声的选词运用规律

通过上文的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彝语在如何选择运用动词来表达动物叫声的问题上是有一定规律可寻的。从词性的运用来看,用来表达动物叫声的彝语动词可分为泛指词、拟声词、拟人化动词、鼻腔共鸣词、形象化描述词以及约定俗成词六类。从使用对象即动物类别来看,彝语用来表达家禽类的鸡、大多数家畜类、鸟类以及兽类动物叫声的动词比较丰富,而对昆虫类、两栖类及爬行类动物的叫声表达则比较单调。从动物的发声特点来看,对含有拟人化动词和可进行形象化描述的动物叫声表达比较丰富,而对含有鼻腔共鸣词和拟声词的动物叫声表达则比较单调。特别对那些既没有鼻腔共鸣、又不能用拟声词、拟人化动词以及可以进行形象化描述的动词来表达的动物叫声表达则非常单调,通常用一个动词“he21(叫)”即可表示。从动物的生活习性来看,对接触人类比较多,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叫声表达比较丰富,如家禽类的鸡、大部分家畜类、部分鸟类和兽类,而对与人类生活不太密切的昆虫类、两栖类及爬行类动物的叫声表达则比较单调。比如昆虫类除了用于成群的昆虫叫声表达的“mbi21(鸣叫)”,两栖类娃娃鱼的叫声表达用“ɤɯ21(哭)”,爬行类蛇的叫声表达用“sɿ13(嘘叫)”以外,其余动物的叫声表达都用“he21(叫)”。

三、结论

彝语用来表达动物叫声的动词很丰富,总结起来大约有19个。其中,用来泛指一切动物叫声的动词有一个“he21(叫)”,含有鼻腔共鸣的动词有“mbi21(鸣叫、嗥叫)”和“vi13(嘶鸣)”,当然,动词“vi13(哀嚎)”也是用来表达动物哀嚎声的词。拟声词有两个,即“ʔe13(咯咯叫)和ʔɑ13(呱呱叫)”。拟人化动词有九个,即ndɯ55(拼)、kɯ21(宠哄)、nʣe55(哼)、ʣe21(号叫)、dʐu55(叫唤)、ɤo21(吼叫)、vɑ33(恐惧而叫)、ɤɯ21(哭)、sɿ13(嘘叫)。用来进行形象化描述的动词有四个,分别为“ɳdʐɯ33(叽叽喳喳叫)、lu13(吠)、ʈu21(嗷嗷叫)、bu21(嚎叫)”。还有一个特殊的、约定俗成的动词ke55(啸),并且它们之间是有一定规律可寻的。通常情况下,彝语用来表达动物叫声的动词有以下几种来源:一是根据动物叫声的发声特点来选择,比如公鸡的鸣叫和马嘶鸣时的叫等;二是根据不同动物叫声的特点来选择,比如母鸡的咯咯叫、喜鹊等的喳喳叫以及乌鸦的呱呱叫等;三是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来选择,比如猫和猪等在拼食物时的叫和猫、狗发怒时的叫等;四是约定俗成,比如共性的、泛指动物的叫和个性的、表达老虎咆哮声的叫等。

猜你喜欢

表达法彝语兽类
纳苏彝语越南语亲属称谓特征及其文化内涵异同研究
访大凉山悬崖村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广东曲江沙溪省级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彝语研究概述
你会委婉提出“建议”吗
猪年话说汉英词典中的“猪”(下)
景宁大仰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兽类动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汉语“不”与彝语“ap”的异同
多 种 感 谢
鸟类、兽类和蝙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