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创空间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2020-01-30刘竹
刘竹
众创空间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新兴发展模式出现在大众眼前,高校借助这一态势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一种全新教育理念,为高校人才培养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文章先把众创空间放到当今环境大背景下分析其存在意义,然后分析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探讨解决问题的优化策略,以高校众创空间为背景,改革自身传统教育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展创新创业教育途径,促进高校加快实现转型发展。
一、高校众创空间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是全面培养人才的集中场所,是知识更新和传播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培养创新创业技术人才的重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理念的提出,让许多高校纷纷利用自身思想文化、教育教学的优势开始探索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之路。如何根据自身实际与学生具体能力,继续探索创新创业教育途径和新思路,真正发挥众创空间的教育水平是高校面临的严峻考验。
(一)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创新创业改革中的有力诠释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提出的先进理论。在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高校要利用众创空间这一平台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一方面,要充分开发学生自身能力,将自身学到的理论知识践行到企业,從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高校众创空间发展建设,离不开政府全力支持和高校各类资源,能够吸引企业投资,推动校企合作共赢,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推进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众创空间是政府出台相应政策,运用新媒体等先进技术,为个人或者小型企业提供创新创业服务的平台。这是国家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要件,高校应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基本原则,充分展示自身人才水平。注重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构建社会服务型高校,大力拓展众创空间平台。这一方式的实施,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恰当的发展平台,为国家和企业培养对口高素质人才。
(三)能够促进高校特色专业建设
我国高校众创空间正处于大力发展状态,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鼓励高校根据自身优势创办众创空间。一方面,可以按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向,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专业领域,为众创空间的建设找准一个突破口和便捷通道;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利用众创空间这一平台,拓宽与企业、外界联系渠道,推进校企合作新形态,全面实现应用型教育特色化。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运行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双创理念的提出最早是在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说法。目前国内对双创理念的认识研究不到位,高校专业教学中还未形成完整体系,部分高校在双创教育的定位上认识不足,较为片面化,课程之间缺乏可操作性和联系性,这是影响大学生培养双创意识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
目前高校众创空间主要是为高校学生服务,但是由于双创教育在我国处于发展初期,大部分高校认识层面缺乏全面和充分了解。双创教育实际上是一种素质教育,高校通过这一平台对大学生进行培养,以此提升大学生素质,充分挖掘大学生在双创教育体制下的发展潜力。但是由于高校对双创教育理念缺乏重视,教师长期只注重理论知识灌输,不擅长技术引导,使许多有才情的大学生梦想受到禁锢。
(二)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不健全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本身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高校首先应明确众创空间的系统作用与服务内容,为高校各部门和高校外部组织交流提供机会,促进双方密切合作。但由于缺乏政策支撑和专业理论指导,缺乏完善的管理机构和足够的资金支持等条件,造成高校内外部各主体之间达不到相互交流的目的,实现统筹兼顾上存有较大困难,种种因素都成为双创教育改革在高校发展中面临的阻碍。
(三)专业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高校既然要跟随时代潮流,就必须实行双创教育改革,培养双创型教育人才。因此,这一过程中,建立一批专业化导师团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本身不仅必须具有双创意识,同时还要具备双创能力,但是目前高校双创型教师很少,建立起一支理论与实践双一流教师团队是十分不易的。此外,教师因为自身工作原因,没有机会接触企业中的运行状态,而且缺乏创业经历,对于开展双创教育工作存有很大困难,限制了双创教育在人才方面的培养力度。
(四)众创空间发展定位欠准确
高校的众创空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但是目前一些高校仍然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在政策引导下,盲目追求政绩成果,随意滥用优惠资源,有的高校仅为学生提供了培训场地及培训指导,并未开展实际创业引导和创业活动。这样做没有发挥出众创空间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征,造成普及程度不高,学生难以发挥创新创业意识。
三、众创空间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策
在传统思想观念下,高校教育认识片面化,缺乏对实际教学引导。自从双创教育理念发酵之后,高校开始意识到自身不仅要提高理论学习,还要发展自主实践。高校作为教书育人主战场,让学校和社会搭建起密切交流平台,形成良性互动,高校可以在此基础上积极加强与外界对接,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同时制订一套符合众创空间发展理念的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走出课堂,促进高校自身教育转型发展,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一)明确导师功能,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老话讲“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高校要想培养双创型人才,关键就在于为学生指引方向的教师。众创空间服务于高校双创教育,可以从教师入手,培育一批专业创业辅导教师,积极引进拥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到学校授课。同时利用各个高校在办学中培养出的优秀人才,充分拓展校友资源,为高校筹募资金,不断探索符合自身发展新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源,利用校友的人脉和关系网开发高校优势,培养学生企业家精神。
(二)依靠众创空间,打造以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由于高等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素质教育,现代应用型高校的学生都具有一定专业背景,要求采用专业学习和创业实践相结合的新课程模式,实行分层课程教学,低年级学习以理论为主,高年级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打造线上线下模式,教师通过建立微信群、创立公众号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点,众创导师再围绕创新意识培养引导学生向双创领域探索,其间可以组织各类技能型活动,促进学生在众创空间内得到成长。
(三)协调高校外部资源,构建校企合作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这一措施可以加快培养技能型人才,高校要注意与企业需求接轨,充分利用高校内外资源,从企业战略需求中提升与之相匹配的学生能力,寻求与多个企业间实现长期合作契机,打造“导师+学生+企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引进企业中优秀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作为学生导师,帮助高校培养综合型人才,同时也能够为企业挑选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从事本行业,为企业服务,两全其美状态下更有利于双创型人才的培养。
(四)明确众创空间定位,建立与双创人才培养协同发展机制
高校利用众创空间将创新创业理念实践的同时,注重不断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教育是高校着重发展的新方向和连接众创空间及人才培养的桥梁。高校可以大力推进众创空间中人才培养实现专业化发展,而众创空间可以依靠创新创业人才机制引进大量资金项目来支持正常运营,开发众创空间发展潜力。加强相互之间深入配合,建立全面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结构,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为国家培养综合技能型人才团队。
四、结语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大力倡导的经济发展之路。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众创空间这一概念的提出,为高校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发展新机遇和挑战。因此,高校应抓住众创空间这一优势,利用国家提供的有效資源,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改革创新创业教育的传统思路,把双创理论与学生具体实际相结合,保证双创教育效果,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寻找一条光明的创业之路。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2019年度全省大中专院校就业创业研究项目“众创空间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项目编号:JYB2019321) 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南广友.“众创空间”视角下应用技术型高校“双创”人才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7(11):67-70.
[2]田玉霞.众创空间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路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8(2):73-75.
[3]陈磊,李劲彤.高校众创空间建设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8(35):48.
[4]梁微.地方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发展路径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3):83-86.
[5]王占仁,刘海滨,李中原.众创空间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研究——基于全国6个城市25个众创空间的实地走访调查[J].思想理论教育,2016(2):85-91.
[6]许艳茹,王瑞,刘苏,殷秀莉,贾国玲,冯广奇.发展高校众创空间,推进衡水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策略研究[J].山西青年,2016(19):46.
(作者单位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