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发展:中国近代女子教育评述
2020-01-30那日呼薛磊
那日呼 薛磊
女子教育在中国古代社会未能引起重视,且出现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风气。直到鸦片战争后,西方教会在中国开始创办女子教会学校,女子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接受教育。在西方教会女子学校的带动下,近代女子教育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国人自办女学、女子职业教育、女子留学教育等近代女子教育相继出现。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不仅解放了妇女思想,还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如今,我国女子教育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些许问题,因此需要回顾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并且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一、引言
马克思曾说:“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衡量。”女子教育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一个缩影。通常情况下,“女子教育”是指女子在学校接受的正规教育。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几乎不存在女子教育,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保守思想影响下,绝大部分女子的受教育权被剥夺,仅有极少数女子能够获得有限的家庭教育,其内容也不过是《列女传》《女诫》等教导女子顺从、守德等封建教条。近代以来,女子教育兴起,女性开始走出家门,接受正规教育,这标志着女子开始为拥有自主独立的人格而学习。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女子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并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回顾历史时期我国女子教育的发展变化,对当下我国女子教育的发展会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二、 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实践形式
近代以来,女子教育开始在中国各地兴起。西方教会在中国建立了第一批女校,由此近代女子教育开始起步。太平天国运动中女子教育得到了一定的重视。19世纪后期的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倡导,对女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甲午战争后,女子教育得到较快发展,出现了国人自办的女子学校。20世纪后,女子教育实践形式更加丰富多元:职业技能教育、出国留学或接受师范教育成为潮流。纵观近代女子教育实践形式的发展,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的历史进程。
(一)太平天国时期的女子教育
太平天国时期虽然持续时间较短,但却是历代农民起义的最高峰。因受基督教影响,使之与历代农民起义有明显不同。太平天国建立之后进行了较全面的改革,尤其是在女子方面的变革更是远超前代,将男女平等发展到新水平。1845年,洪秀全在《原道醒世训》中提出:“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有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女子教育方面,太平天国时期改革了考试制度,允许女子参加科举考试,选拔女官,并于1853年开女科,“凡识字女人,概令考试”。据传,金陵女子傅善祥因有力地驳斥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而被天王赏识,成为女状元并派往东王府任东殿女簿书。太平天国运动中,“女子除没有做王的可能性外,其他官职如女军师、女丞相、女检点、女指挥、女将军、女统制、女监军、女军、女兵等职都有妇女承担”。允许女子参加科举考试,对于官方来说,重要的是兴办女子教育。而对于女子来说,必然要努力求学,每礼拜日“分别男行女行,听讲道理,进行教育”。太平天国时期的女子教育大致由女子军营教育、女子家庭教育和女子社会教育三部分组成,并且主要通过临时性的革命宣传与经常性的教育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在女馆(女营)内对女子进行集体教育,将女子教育寓于各种生产生活之中。虽然由于太平天国时期的阶级局限性,女子教育内容没有革命性变化,甚至又回到了传统的三从四德,但重视女子教育、允许女子参加科举考试等是值得肯定的。
(二)甲午战争前后的女子教育实践
不缠足运动与女子教育。思想解放和精神解放是女子解放的根本,肉体的解放是前提。鸦片战争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提倡和女性的觉醒,这种肉体的解放首先从不缠足开始。19世纪中后期,郑观应、康有为、康广仁等人都提倡女子不缠足。太平天国时期也曾禁止妇女缠足,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而终止。不缠足运动的高潮出现在1897年,这一年,梁启超、谭嗣同、康广仁、汪康年等人拟定了《试办不缠足会简明章程》,并发表于《时务报》上,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之后,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等人在上海创办了不缠足总会,一些府、厅、州、县也相继设立分会。1898年“百日维新”开始,光绪帝采纳了康有为等人的不缠足意见,从此得到了官方支持。当时,全国加入不缠足会的人数达30余万。最后,不缠足运动随着“百日维新”的失败而告终,但却为妇女解放奠定了基础。事实上,在不缠足运动高潮时,不少不缠足会本意就是以不缠足动员女子参加教育,促进新女学发展。如在上海设立不缠足总会时,凡办理入会报名手续者,都可以领到“劝女学哥”一本,以作为入会日的凭证。虽然近代女子不缠足运动未与女子教育有太多直接关联,但不缠足运动对解放女性思想及女子教育近代化起到了間接促进作用,如陈东原所说:“不缠足运动是维新运动的先驱,维新运动的最后目的是兴女学。”
(三)进入20世纪后的女子教育实践
1.女子职业教育。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实业救国”的思想弥漫全国,在此背景下,女子职业教育开始出现。按职业性质可分为蚕业、纺织刺绣、医学护理三个类别。女子蚕业学堂主要集中于纺织业发达的江浙一带,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1905年成立的上海女子蚕业学堂,蚕业学堂宗旨为:“注重栽桑、养蚕、制种、缫丝等实验,并改良旧法,兼授普通及专门学理,以扩充女子职业,挽回我国权利。”蚕业学堂分预科、本科、选科三种,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状况展开分段教学。女工传习所与蚕业女学堂时间相近,主要是为培养女子技术工人、提高女子技艺而设立,其中规模较大的是1904年成立的上海速成女工师范传习所。该传习所教习手工织造、机制衣物与手帕制作等,专教机器绣花;闲暇时教授国文、算数、琴歌等。除上海外,杭州、四川也开办了女工学堂。在医学护理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上海女子中西医学校。学校分为正科、预科两种:文理已明,兼有普通学者为正科;文理未明,须习普通学者为预科。学习的科目主要为中西医学专业课以及国文、数学等。总体来看,不同性质的女子学堂南北方分布区别明显,北方多普通学堂,南方则更开放与现代。不管南北方差异如何,女子职业学堂的开办已成为中国女子教育的重要实践。
2.女子留学教育。最早官派女性出国留学始于1905年。但甲午战争前,就已先后有四名女性(金雅妹、柯金英、康爱德和石美玉)自费赴美留学。四人均学医,并在学成后归国,成为中国近代医学的先驱。在此四人后,1901年,清政府正式规定了留学政策。1907年,江苏考试选拔留学生,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并且录取三人,这实际上是承认了女子的留学权利。此后中国女学生留学风气大盛,1905年,湖南派出20名女学生留学日本,这是我国官派留日女学生之始。继湖南派出留日女学生之后,1907年,江苏首次向美国派出官费女留学生,这是中国官费女留学生留学西方之始。此后,各省纷纷派遣女学生出国留学,多派往日本。如1907年奉天女子师范学堂派遣21名女学生赴日本实践女校师范科学习;江西派出10名女学生赴实践女校留学。据统计,1907年仅在东京的中国女留学生就有100人之多。
3.女子师范教育。清末洋务派在创办新兴学校初期,教师主要聘请在华洋人。但随着学校数量的增多,每个学校都花高价聘请洋人担任教师已不现实,在此情况下,我国开始自办师范教育。梁启超首先主张自办师范教育,随后,盛宣怀、张百熙、张之洞等开明官僚也主张创办师范学堂。1902年,张謇在南通创办的通州师范学堂是我国最早的师范学校之一,也是我国第一所私立中等师范学校。早期的师范学校没有女学生,直到1907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准许各地为解决女子小学堂和蒙养院所需要的教师而创办初级女子师范学堂,招收15岁以上的女子高等小学堂的毕业生或同等学力的女学生,学制四年,比男子少一年。对于报考的女学生,身家须清白、品行良好、身体健全,并有绅民和家族的保证。这是我国女子师范教育的开端。清末师范学堂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初级女子师范四年均开设读经讲经和修身课。读经讲经以《春秋左传》和《周礼》为主,每周读经6小时,讲经3小时;修身课则以陈宏谋《五种遗规》为主。每周上课一般不少于36小时,所设课程除讲授教材外,还授以授课的次序法则,即授课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师范教育的特点。
三、近代中国女子教育发轫原因分析
近代女子教育出现的原因是复杂的,一般认为是当时中国社会的变化促进了这种教育的产生。近代化过程中,中国开始走上另一条发展道路,经济结构的变动导致了新的社会结构出现,社会价值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女性意识开始觉醒。近代的中国始与世界有机发生联系,外国文化因素的进入客观上对女子教育产生了推动作用。晚清时期中国内部的嬗变及外部因素的进入共同促进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轫。
(一)中国内部社会变动带来的诸多变化
1.社会危机下女性的觉醒。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外国殖民者所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带来了苦痛记忆,但客观上却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占中国人口半数的妇女成为重要变革因素。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中国妇女的生活发生了微妙变化,自古以来被限制在家中的女性开始走向社会。在此过程中,她们接触到了西方文化,特别是妇女解放理论,促进了中国先进女性的觉醒和中国的妇女运动。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形成了最早的一批维新妇女,她们独立创办了《女学报》,发表了《男女平等论》《女子爱国论》等一系列文章,控诉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对妇女的压迫。在维新女性推动中国妇女解放的过程中,她们逐渐发现,历来妇女问题,不外是女子经济独立问题、女子参政问题、女子职业问题、女子劳动问题、女子教育问题等,而一切问题之首乃是教育,教育是解决女子一切问题的前提。因此“非先遍开女学以警醒之,启发之不可”。维新妇女也在《女学报》上提出“使吾辈皆如西国女子,人人读书,人人晓普通之学、人人习专门之业”,更进一步要求“广开女教,并准荐拔高等女学生及闺媛,入贵妇院授职理事”,以至于“举女特科、定女科甲”。这表明中国女性对自身教育权利的关注,并成为中国女子教育近代化的重要推手。
2.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闭关锁国政策宣告失败。中国社会开始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这个过程也是中国人重新塑造自我的过程。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中国传统的社会观念发生变化。甲午战争的失败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仅学习西方器物已不能使中国兴盛,更重要的是要学习西方“政艺”。从洋务派中分离出来的维新派在更加深入地认识了西方社会后,看到了西方文明的先进,提出了女子教育对国家富强的重要性。梁启超的言论颇具代表性,他提出:“吾推及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从而将女子教育提到了强国的高度,并进一步指出:“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是也;女学次盛者,其國次盛,英、法、德、日本是也;……女学衰,母教失,无业众,智民少,国之所存者幸矣。”在维新派的积极倡导下,提高了国人自办女学的热情。西学东渐和我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改变了整个社会传统观念中对女子教育的观念,使女子教育以独特的姿态在“强国保种”的宏大背景下发展起来。
3.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清朝出于自救,进行了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随之起步。清后期,西方列强获得了在中国内地的设厂特权,外国资本进一步发展。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随之出现。1894年,中国近代工人有九万之多,不少妇女走进工厂,成为近代工人的一员。同时,小农经济日渐解体也使大量妇女流入劳动力市场,因为人数多与工资要求低而被大量雇佣,主要从事缫丝、织布、纺纱等轻工业领域生产。《女子世界》对女性从事职业的举动高度赞扬:“辛辛苦苦,一日到夜,织成绝美的布,不知不觉,就把已失的利权,争回一部分,使本国的利源少溢一部分。”到1915年,全国有职工643524人,其中女工人245026人,占1/3以上。可见,妇女职业化已成为一种趋势。晚清社会的经济格局,将希望寄托在振兴实业、挽回权利上,对女性职业人才的需求变大。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女子职业教育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近代女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女子职业教育的发展成为推动中国女子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力量。
(二)外部因素的推动
1.教会女学的推动。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在中国的传教权,传教活动也不同程度地带有资产阶级自由博爱思想,“新教徒中,很多人明确信奉男女平等的原则,而且决心投入一场十字军运动,以争取中国妇女的‘平等权利。”教会学校作为传教的重要辅助手段也随之在中国出现。最早为中国女子提供教育的学校由英国格兰女士(Miss Grant)于1825年在新加坡创立。19世纪30年代,美国公理会传教士稗治文妻以利沙(Elizah Bridgman)在广东设立女塾,是教会在中国大陆创办女学之始。随后,教会女学在各通商口岸及其他城市陆续开办,出现了“教会所至,女塾接轨”的局面。创办之初,教会女学的入学人数仅几十人,但19世纪70年代后,教会女学的入学人数迅速增加。1869年后,全国基督教会女学有学生576人,1877年学生人数增至2064人;1902年,女子教会学校有4373人。教会女子教育体系也日益完备,覆盖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体系。教会女学最初的创办目的是为了传教和培养传教者,但随着教会教育自身的发展,到后期,虽然教会女学存在神学教育,但世俗的文化教育也占相当比例。总之,教会女学堂结束了中国妇女无学校教育的落后状态,为以后的中国女子教育事业培养了最初的一批师资力量。
2.日本女子教育发展的影响。明治维新以前,日本的女子教育状况同中国相似,发展缓慢。严格地说,并不存在专门的女子教育。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学习西方,于1872年与1889年颁布了《学制》与《教育令》,明确规定了女子受教育权,并逐步朝着中等和高等女子教育方向发展。此后,日本女子教育迅速发展,对日本崛起起了重要作用。甲午战争后,在“以日为师”的背景下,日本女子教育从不同渠道、多个方面对中国女子教育产生了影响。1902年,清政府为制定《学制》,在张百熙的推荐下,吴汝纶被委以京师大学堂总教习身份派往日本进行为期四个月的教育考察。在日期间,吴汝伦参观了各类女子专门学校,归国后,写了《东游从录》一书,提出了改革中国女子教育的设想,对当时的中国教育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日本的女子教育对维新人士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上文提及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特别是甲午战争后,很大程度上是受日本的影响。女子教育实践方面,甲午战争之后普遍认为“中国要振兴女子教育,不必远取诸欧美,即近观日本女学,考察其教育法程如何,以作我准绳,庶几免于贻误也”。1900年后,中国的女子教育,包括思想、实践、学制的制定等方面均打上了日本的烙印,可以说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就是在全方位的学习日本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3.女留学生的影响。中国近代女留学生群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先进群体,为中国近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以留日女学生数量最多且影响最大。留日女学生是日本对中国女子教育产生影响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最为直接的途径。最初的大多数留日女学生是跟随父兄前往日本,并无明确目的。1899年,9岁的夏循兰赴日本华族学校留学,成为留日学生中的第一位女性,女子留日就此开始。因为日本与中国较近,文化相似较多、花费较少及清政府放宽留日条件等原因,1907—1910年间,女子留日出现高潮。据不完全统计,1907年139名,1908年126名,1909年149名,1910年125名。留日女学生大多思想活跃,追求妇女解放。在日本,宣传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兴办女子报刊,组织女子团体成为她们的主要活动之一。留日女学生共组建了六个组织:共爱会、赤十字会、十人会、中国留日女学生会、女子复权会、留日女学会,同时创办了大量的报纸刊物,这都成为她们批判旧思想的阵地和向社会传播新思想的窗口,促进了清末女子教育的勃兴。这批留日女学生对中国女子教育近代化影响深远。首先,女子留学日本的举动,打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使男女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其次,回国后,她们兴女学,办教育,使各地女子学校得到发展。晚清留日女学生积极投身中国女子教育近代化的实践中,在她们的不懈努力下,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取得了良好發展。
四、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特征
中国近代的女子教育产生于近代风云激荡的历史环境中,根植于当时新旧因素杂糅交织的中国社会,自然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带有时代烙印,具有极其鲜明的特征。
概括而言,中国近代的女子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特征,其发展道路是艰巨的,受来自当时中国社会多方面的压力,并在发展中呈现多元化趋势。
1.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中国女子教育近代化历程中,不同的政治派别与势力发挥了各自的影响,因此不可避免地具有鲜明的政治特征。教会女子学校的发展对中国女子教育近代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外国教会在中国创办女子学校的初衷还是为本国的政治利益与宗教利益服务,这一点在教会学校以外语教育、神学教育为主的课程安排中体现明显,其所培养的女学生也多是为教会服务,有利于其更好地在中国进行传教活动。戊戌变法时期,女子学校教育被涂上了政治色彩,成为维新改革的重要内容。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把兴办女子教育与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创办了一批具有鲜明政治色彩的女子学校。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朝,提出女国民教育思想,提倡女权,学习知识、技术、军事等,其根本目的在于挽救民族与国家危亡。中国近代社会女子教育的发展,想完全脱离政治影响是不可能的。
2.发展道路上的艰巨性。首先是来自政治的压力,清政府曾长期抵触女子教育,顽固派也打压女学。恩格斯曾说:“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其次是经济的拖累。鸦片战争以来,白银大量外流,战争赔款也使清政府财政长期赤字。到光绪二十五年,政府开支达1.01亿两白银,年总收入仅8840万两。1874—1911年,清政府借款达1.714亿英镑,最终也只偿还了3230万英镑。在此情况下,清政府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发展教育,清政府对民间大量征税,造成下层民众普遍贫困,也无力支持女子教育。最后是思想保守,传统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根深蒂固,张之洞就曾公开表示不便设立女学,有伤风化,破坏三纲五常。在强大的封建势力影响下,原先一些支持女学的人士也逐渐动摇,经元善在《居易初集》中说道:“厥惟女学,适维新男子亦有此议,一触而发。其始和之者众,舆论翕然。继闻总署不合,皆避之若浼矣。仆认定真宰,一意孤行。去秋诸同人因市虎之讹,公议将总塾停办。”最终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女学停办。下层民众对女子教育更是漠不关心。而更为困难的是绝大多数妇女对此顺从,女孩们对于自己进学校读书的看法也常是“你不必指望一个女孩去读书”。
3.呈现出多元化趋势。首先是教育方式的多元化。外国教会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在中国创办教会女子学校,之后教会女校在中国迅速发展,推动了国人自办女子学校。女子学校与学堂的出现为中国女性提供了全新的教育途径。随着时代发展对女性进入社会的要求,女子职业教育开始发展壮大起来,成为女子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教育的扩大使师资紧缺,女子师范教育也从无到有发展起来。除了在国内不断发展的各类女子教育,随着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的开展,中国掀起学习先进的东洋、西洋热潮。女子留学教育也从无到有发展起来,并且女子留洋人数不断上升,成为进步女性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径。从单一的家庭教育到近代以来包括教会女校、国人自办女学、职业教育学校、女子师范学堂、留学等在内的多种教育方式,中国女子教育的途径朝向一个多元化方向发展。其次是女子学校自身的多元化。不同的女子学校在教育宗旨、学生入学年龄、课程设置等方面也各不相同。在教学宗旨方面,不同学校之间差异明显,杭州女学“以开通女子智识,并普及女学”为宗旨;上海爱国女学以“增进女子之智、德、体、力,使有以付其爱国心”为宗旨;还有以专业性、职业性培养为目标,如北京译艺女学堂提出“为昌明女学起见,分科设教,专以通晓各国语言文学,及娴习各项工术体操为宗旨”;在入学年龄方面,各女学也没有统一的年龄标准,如上海城东女学,学生小者十三四岁,大者30余岁;课程设置方面,不同性质的学校课程设置也不同,教会女学以外语与宗教为主,国人自办女学以国文为主,职业学校以职业教育为主,辅之以必要的国文、算数等。
五、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影响
近代的女子教育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较强烈的影响。在当时保守气息仍较为浓重的中国社会,女子教育的出现强烈冲击了固化的社会意识,为我国女子教育发展开辟了道路,促进了女性解放和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1.为女子教育发展开辟了道路。中国近代女子教育打破了中国传统封建思想,使中国女子教育实现了质的变化,且初步形成了近代以至于现代的女子教育模式。从中国近代的宏观视角来看,中国女子教育中依旧保留了许多封建思想,但对女子现代教育具有重要探索意义。尽管民国时期女子教育的内容相比清末有了较大改变,废除了忠君尊孔,提倡“五育并举”,允许小学男女同校,设立了女子中学且大学开始招收女生,但是开设的课程科目(侧重于近代知识的传播)、学制、作息、教学方法(多采用西方模式)等基本方面大都沿袭了清末的女子教育体制。中国女子教育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发展,为新中国成立后女子教育的继续发展提供了经验积累与人才储备。
2.促进了女性解放。首先是身体解放,主要表现在废除缠足。早在康乾时期,袁枚等人就倡导废除缠足,但是效果寥寥,直到近代女子教育发展,缠足才真正得到抑制。最先推行不缠足的是教会女子学校。早期的教会女子学校不允许学生缠足,并且将其作为入学标准,如“毓英规定不收缠足的女生”。在此影响下,19世纪后期,国人自办女学对缠足也持反对态度,通过戊戌变法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对“强国保种”振聋发啧的呼吁,国人日益清醒地认识到缠足的危害。女学生缠足多有不便,无疑将影响学习和生活。此后,诸多新设女学都明确规定只招收未缠足或已放足的女子。在此情况下,许多地区尤其是城市,女子逐渐放足。其次是促进女子思想解放,主要表现在女子婚姻观念上。女子教育使近代知识妇女在婚姻问题上有了新追求。“婚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特定文化环境中女性的价值定位和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动”。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女性婚姻往往凭借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子没有自由选择婚姻的权利。但随着女子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接受新式教育,西方的男女平等观念、文明礼仪与科学文化知识得以在社会中传播,并为很多人接受,多妻、纳妾、早婚、包办、婚姻論财、陈腐的仪式等不良婚俗逐渐改变,文明结婚的观念开始为人们接受。清末,沪上报刊上经常可见知识男女自由恋爱举行文明婚礼的消息。
六、中国女子教育展望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女子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如今我国女子教育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些许问题。回顾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对当下我国女子教育的发展会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一)关注女子教育中“人”的重要性
从受教育者而言,教育永远以人为本,女子教育中,最重要的是教育的接受者。只有广大女性的思想得到真正的解放,从己做起,坚决贯彻男女平等、争取并且珍视自身的受教育权,女子教育才可得到根本发展。据《中国妇女报》统计,我国文盲中90%分布在农村,一半在西部,其中七成是女性。当代许多女性相信“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对于接受教育漠不关心。《中国妇女报》曾做过调查,在被问到“如果配偶或家里有钱财,你还会工作吗?”有近1/3的女性选择不工作。因此,要想实现女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重视女性自身。
从教育者本身而言,应关注父母的教育水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特别是母亲承担着家庭教育的重任,而文盲母亲必然会对子女的智力开发和接受教育产生不良影响。在清末民族危机的背景下,许多知识分子将女子教育提到了救亡图存的高度,提出了以“新贤妻良母”为目标的女子教育,通过提高女性文化水平以改善幼童的成长环境,最终实现救亡图存的目标。同时,教育工作者也是女子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女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主动创造和运用多种有效方式进行教学,“因性施教”,帮助女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二)为女子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发达的经济基础。清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国家赋税的大部分被用来偿还赔款,教育开支严重不足。以教育支出全国第一的江苏省为例,宣统二年(1910年)的年支出预算中,支出最多的为偿付外债及赔款,用于近代化事业只占1.46%,其中教育占0.38%。全国的普遍贫弱导致各地女子教育发展滞后,而民众的赤贫状况导致大多数人难以负担学费,进一步阻碍了女子教育的发展。如天津普育女学堂“开办不久,规模未尽完备,经费筹措更加艰难”。1990—2014年,我国的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3.04%上升到4.15%,教育经费大幅上升的背后是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一切,需要靠经济的持续发展作为保障。
进步的舆论环境。男尊女卑的妇女观发展至清末已渗透、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是因为“男优女劣”“男尊女卑”等旧观念长期存在,有些地区歧视、虐待妇女,弃溺女婴,家长迫使女孩辍学当童工的现象并不少见,女性在社会活动、就业、受教育等方面也还没有充分、完善的制度保障,尊重妇女的社会舆论和文化传统还未完全形成,“女子无才便是德”“妇女的责任就是做贤妻良母”等旧思想还在束缚着众多女性接受教育,这极大地阻碍了女子教育的扩大。要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需倡导男女平等,加大对教育的重视与尊重。
参考文献:
[1]张婷. 近代留学生对女子教育发展影响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2]杜学元.中国女子教育通史[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
[3]曹大为.中国古代女子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雷良波,陈阳凤,熊贤军.中国女子教育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
[5]董宝良.中国教育史纲:近代之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6]苏洁. 晚清女子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7.
[7]刘巨才.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史[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9.
[8]王奇生.教会女子高等教育的历史演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59-66.
[9]呤唎.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M].上册,王维周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0]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本——太平天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11]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
[12]梁妍. 近代女子学校教育发展历程及特点分析(1840-1919)[D].吉林大学,2010.
[13]孙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14]张玉玲. 清末民初女子职业教育述论[D].吉林大学,2004.
[15]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16]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17]卢翠.女子爱国说[N].女子报,1898-5-4.
[18]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19]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作者單位 1.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