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协同创新育人研究
2020-01-30孙士现
孙士现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提升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养和动手能力,使高校毕业生较快适应岗位要求,满足企业需求,打通高校就业“最后一公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而且还能促使高校毕业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具高效性和针对性。提高人岗匹配度和适应度,使得高校培养的人才能用得上、留得住,这就需要高校勇于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要求企业深入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校企合作协同创新育人机制为企业输送符合要求的各类应用型人才。
一、引言
经过几十年高歌猛进式的发展,高校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但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高校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企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多样性、专业性、复合性要求。为此,国家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考虑,要求高校认清形势、因势利导,勇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路径,鼓励高校积极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机制,鼓励企业深度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校企合作、互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和实践。许多高校也逐渐认识到实施校企协同、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破解人才培养瓶颈的重要改革举措,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自我价值的彰显。
二、协同创新的内涵及特点
协同创新的基本含义来自于协同学理论土壤,囊括了主客体之间的协作以及在此基础上取得的新的知识和方法。具体来讲,协同创新就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基于此,协同创新的特点就是各独立的创新主体拥有共同的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科技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和协作。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其关键是形成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
协同创新的主要特点:其一是整体性。协同创新大的系统不是各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机融合,各要素的有机集合所指向的功能目标具有统一的整体性;其二是动态性。创新系统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动态、可变的。因此,协同创新是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等有机融合,实现跨界整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突出应用性,提高产业化,从而产生“1+1>2”的效果。
在此背景下,围绕立德树人总目标,国家提出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发展思路,努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破解高等教育当前困局,引导高校内涵式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向更高层次迈进。教育部提出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计划自2012年全面启动实施,四年为一个周期,旨在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三、校企协同创新育人的瓶颈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时之间在全国高校蔚然成风,成为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高频词,各大高校也纷纷将校企协同创新、校企合作作为学校的办学思路或发展战略,并将校企协同育人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合作培养模式建立校企长远合作的教育机制,以期实现培养出的人才为企业更加认可和接纳。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了校企间的合作,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发展瓶颈,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匹配度不高
校企协同创新育人计划的初衷就是为了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使得高校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满足企業用人要求。应该说,高校和企业的愿望是美好的,双方在合作中确实也做到了互补不足。但高校有自身的教育发展规律,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等同于企业生产的产品,虽然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融进了企业课程,充分考虑到了企业生产规程所需要的技术要求或标准,但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仍然不能一下子满足企业需求,人才培养规格和企业人才要求匹配度不高,甚至存在“两张皮”“平行线”现象,高校和企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仍然没有真正解决。
(二)合作双赢短期难以实现
高校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不能求急求快。高校人才培养瞄准社会需求,以企业人才需求为目标必定要求高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新设计课程体系,重新规划实践实习,企业课程、校外设计的融入也需要一个过程。而人才培养是一个精雕细琢的育人过程,不是简单的企业生产产品,这些都决定了校企协同创新育人的成效在短期内无法实现,也就是企业希望高校培养的人才正好符合企业需求、企业前期投入的各类成本能够及时回本并带来更高利益的局面在很短的合作期间内并没有出现。
(三)企业参与积极性每况愈下
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计划推出之初,企业的积极性是很高的,高校为破解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需要企业的深入参与,企业也希望搭上高校便捷的人才快车实现利益最大化,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但随着合作的深入和推进,合作之初所憧憬的双赢局面并没有如约而至,尤其是企业前期所投入的人、财、物、场地的成本短期内没有回流,所追求的利益最大化并没有得到实现,协同育人的成效远没有高校为企业直接技术攻关所带来的回报高,导致企业参与高校协同育人的积极性每况愈下,合作当初的热情逐渐消退乃至冷却。
(四)机制体制难以持续保障
校企合作协同创新育人计划的落实,机制体制保障十分重要。作为一项政府行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计划必须要有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力推动。但实施过程中往往出现前期轰轰烈烈,中期波澜不惊,后期悄无声息。究其原因,一是政府前后发力不均,放慢进度;二是企业利益优先,缺乏战略眼光;三是机制体制不够健全,难以持续保障。政府没有健全与之配套的机制体制,校企合作缺少实质的政府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和制度保障,双方合作长效机制、考核激励措施、定期沟通制度等欠缺,这些内外部机制的缺失导致了校企协同育人计划难以持续深入推动,出现后续乏力、后劲不足、虎头蛇尾的局面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校企协同创新育人的发展路径
应该来说,产学合作协同创新是推进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战略选择,一方面利用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开展同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业的深度合作;另一方面有效整合高校及社会各方面创新力量和资源,尤其是企业优质资源,因为最好的设备在企业、最好的工艺在企业、最好的技术在企业,促进优质资源的全面共享,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具体来说,高校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加强协同创新。
(一)调整专业布局
一方面,从宏观层面上,高校要立足于服务地方,校地互动。新专业的设置和传统专业的改造要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支柱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服务地方经济与主导产业,体现“校地互动”原则;另一方面,从微观层面上,高校要了解需求,贴近需求,形成专业申报的调研制度,深入了解人才需求和企业需求情况,建立有政府、行业、企业各界人士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确保专业设置贴近社会需求,与地方主导产业匹配度高。在专业设置时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办专业,充分考虑“两个满意”,即考生及家长满意、用人单位满意,坚持专业调整三原则:第一志愿“报考率”(考生及家长对专业的认可度)、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地方本科高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认识到研究型大学的培养方案不一定适合新建本科高校。高校应通过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中心、科研中心和实验中心的平台,消除各理论课程之间的壁垒,形成“基础性学习→创新性实践→职业化能力”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对接,紧跟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地方政府要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因为企业最清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邀请地方业界人士全程参与专业方向设置、培养方案制订和修订等重要环节,确保专业设置的社会生存空间与后续发展。
(三)拓展培养途径
地方本科高校应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格局,采用嵌入式、订单式、分段式、整体合作式、校地企合作式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大胆引进企业课程体系,有机嵌入专业教学计划,为企业进行定向人才培养;与企业进行“实体合作”,双方共同开发专业课程, 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学校与政府、国际知名企业合作,设置课程体系,共同打造职业训练平台,面向整个行业培养专业人才;与企业合作,采用“3+N”“2+N”等模式,为培养跟企业需求适配度高的人才勇于探索、积极实践;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组建行业学院,让高校与行业无缝链接,形成学校、行业和社会发展“共同体”,促进地方社会需求与大学生就业的紧密结合。
(四)打造师资队伍
加快校企协同创新、提高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高校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具备“双师”背景、应用能力过硬的师资队伍,通过“柔性”和“刚性”相结合,聘用业界人士充实学校教师队伍、选派教师去业界锻炼,培养现有教师的职业素质、与业界共同承担“实战项目”,通过合作研发、锻炼队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式加快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地方本科高校一方面兼职要做强,正确处理好专职与兼职的比例,找准兼职教师服务的切入点,完善运行机制和保障制度;另一方面要做到平台共享,与地方人才部门直接联系,聘用业界精英,反哺教学,依托校企合作联盟、卓越教育计划等,共建教学、科研平台。
(五)构建实践平台
地方本科高校一是要利用好学校自身资源建设的实践平台,二是要与政府、企业合作,依托校外资源建设的实践平台。在加强实践平台建设的同时,学校还要着力打造实践基地,通过为企业长期提供技术服务,培育建设合作关系稳定、实践项目多样化的综合性基地。
(六)创新就业机制
地方本科高校要打造具有自身特點的就业工作体系,依托社会力量,开展创业培训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创业技能;引进企业资源,拓展创业基地,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整合社会资源,为学生创业提供多种形式的支持,主动与社会各界联系,建立创业基地;校企合作,推进预就业工程,积极寻求通过校企合作,大力推进就业基地建设。
五、结语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是一项艰巨任务,“探索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是国家“高教30条”的总要求。校企合作协同创新育人机制是地方本科高校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实施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变化,但也不可否认面临着诸如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研机构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状态、三者基于利益驱动的自愿协同创新尚未形成、体制机制落后等方面的困难。校企协同育人运行机制要长效化发展,就离不开企业的大力支持,这不仅需要企业舍得花大力气、勇担社会责任,还需要企业与高等院校在育人模式上达成共识,充分认识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是双方互惠互利的一种有效育人手段,企业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地方高等院校的大学生逐渐提升自己的理论应用水平和岗位实践能力,这是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也是利国利民、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大事。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8年教育部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工科视域下汽车电子类应用型人才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801013037)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九鼎,段永刚.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J].宁夏教育,2019(4):15-16.
[2]黄兢.校政行企协同育人的机制创新[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1):95-97.
[3]郑豪.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19(4):168-170+183.
[4]彭晏飞,张全贵.地方院校校企协同育人双赢模式探索与实践[J].轻工科技,2019(7):164-166.
[5]罗芳琼,李洁坤.校企协同育人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35):1-4+8.
(作者单位 常熟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