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中医药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
2020-01-30宋广文白亚迪
宋广文 白亚迪
本文阐述了我国中医药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基于此,深入分析中医药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适用于我国中医药产品出口的对策研究。
一、我国中医药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中国中医药产业持续发展且中医药种类繁多,目前我国中医药产品主要包括中草药、中成药、保健品和植物提取物。中医药的出口地主要有日本、美国、英国、香港、韩国、欧盟和东南亚国家,其中发达国家对中医药的需求量比较大,这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对天然植物剂量的市场需求比较大,需要大量进口原材料。日本、中国香港、韩国地区为我国中医药主要投资和重点发展地区,也是中国各个地区在中医药方面需要追赶和超越的目标。
二、中医药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中医药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政策法规壁垒、中西医文化结合度不高、传播平台开发不充分等。其中政策法规壁垒包括出口注册壁垒、认证制度壁垒、标签和包装规则方面的壁垒、绿色贸易壁垒。中西医文化的差异为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所以在中医药国际发展探索过程中完成中西文化的对接且稳定传播中医药文化甚为重要,应对探究中西医文化在以上方面的对接加以重视。传播平台的存在能够满足世界人民对中医药知识的迫切需求,并且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体现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中医药文化的影响、中医教学质量低下、技术标准不完善、中医药创新动力不足等。技术标准主要体现在种植、采收、加工、炮制加工、储藏保管、重金属含量的超标、农残的超标等方面。种植、采收、加工的方法不同中药材的质量和效用也是不同的,中药材品质和疗效也难以保证。中医药的储藏保管不当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变质现象,常会发生霉变、虫蛀、变色、泛油、风化等,降低药材質量和疗效。中药材重金属含量的超标、农残的超标等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人们长期使用这些中药不但不会起到治病除疾的作用,严重的还会对我们的肝肾等器官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在中医药创新动力不足方面主要是因为我国中医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近几年来国际市场上出现的中医药大部分都是低水平且重复生产,同时出现很多难以处理且复杂的问题。在创新问题上我们国家应该与国际发达企业的药品研究相比较,同时向他们的长处学习,学以致用。
三、促进中医药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
跨越国际市场政策法规壁垒。充分利用各国中草药、植物药简化注册程序的规定,减少注册费用,缩短注册时间。同时我国中医药出口可以选择一些门槛较低、灵活性较高的欧盟国家进行注册,再通过相互认证程序获得准入资格。我们应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和技术标准,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相关法律、法规,逐步促进我国中草药的种植、生产、加工、流通等过程的技术要求与国际相一致。为了推动中医药在国外的立法进程,我国政府应积极加入国际GMP互认机构,加强与各国政府间的沟通合作。
优化市场环境,加大监管力度。优质的市场环境对中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和中医药产品出口非常重要,凭借优质的市场环境,中医药企业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达成资源合理分配。在中医药资源方面的投资,尤其是新药的开发和研究,国家应在鼓励和支持中医药企业提高对中医药服用和中医药剂型的创新制定优惠政策,我们国家应鼓励中医药出口企业加强新药的研发工作。研制出有利于患者携带且疗效显著且具有中国中医药特色的医疗制剂。同时要严格按照中医药炮制规范标准和要求进行炮制中医药,不同炮制方式的中医药产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中医药的负面影响,把中医药的疗效发挥到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加大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力度。为了加大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力度,我们应该营造一个全社会尊重、学习中医药知识的氛围,共同关心和支持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同时小学文化课程中应涉及一些易于接受的中医药文化知识,使中国人民把中医药文化知识从小抓起。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要重视高素质、高质量的中医和中医药专家人才培养。另外注重中西医的结合,取西医药之长补中医药之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为患者服务。
扩大中药材的栽培种植面积。基于技术与发展方面的考虑,未来中国可以选择扩大中药材的栽培种植面积,鼓励国家公民对中国中药材进行投资,通过资本的累积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带动中国中医药的发展。增强中药材野生优势转移到自主养殖的研究工作,扩大中药材的栽培种植面积,加大发展中草药药材的力度。(作者单位:吉林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