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什么是产后出血
2020-01-28卢兴凤
卢兴凤
【中图分类号】R2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11-095-01
我们都知道,分娩后的产妇一般会在坐月子时出现出血的症状。然而由于人们对于产后出血认识不够,很多产妇及其家属会将正常的恶露当成产后出血,从而导致焦虑,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那么,究竟什么是产后出血?产后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什么?以及如何预防和避免產后出血的发生呢?接下来,本文将为你解答上述问题。
一、产后出血的定义
产后出血是分娩严重并发症,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大于或等于500毫升,剖宫产者大于或等于1000毫升定义为产后出血。然而,大部分产后出血的患者在产后2小时内即可确诊。产妇也不必过分紧张,常规的产后恶露出血量远远小于产后出血,是一种正常的产后临床症状。而且,很多医院对于刚刚分娩的产妇会在恢复室观察2小时,这期间医生会密切关注产妇的生命体征,一旦发生异常也会予以及时的处理,大大地避免了产后出血的风险。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产检的深入人心,大部分产妇在孕期都可以进行规律的产检,这也方便了临床医生在产前对产妇的身体状况进行系统的评估,对于高危孕妇进行及时的干预,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因此,产后出血在临床上的发生率较低,为5%-10%,所以产妇不必过分担心。
二、产后出血主要表现有哪些?
产后出血,顾名思义就是产妇在分娩后发生的出血。只要对产后出血有了正确的认识,就算是发生了产后出血也不会觉得很恐怖。因为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并不高。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也越来越好。对于产后出血,只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一般不会对产妇造成严重的危害。那么产妇自己及家属要怎么判断产妇是不是产后出血呢?众所周知,产后会有一段时间的恶露,这是一种正常的表现,产妇不必过分焦虑。但是,如果在产后的24小时内,恶露量突然增加,或者有明显的出血表现,产妇一定要注意,及时联系医生。而且,根据临床数据显示,大部分产后出血在产后2小时即会发生。因此,产后2小时一定要密切关注产妇的身体状态,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干预。
三、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
我们知道了产后出血是什么,以及产后出血的表现有哪些?那么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有哪些呢?这也是待产产妇最关注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总结了产后出血的几大常见病因。第一、产后出血发生和子宫收缩功能减弱有关;其次、产后出血的发生也与胎盘有关;第三、分娩过程中,软产道的裂伤也会导致产后出血的发生。由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很多产妇在怀孕期间过量进补,导致营养过剩,胎儿较大,给分娩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类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容易发生软产道的裂伤。如果医生检查得不够仔细,没有予以及时的治疗,这类产妇也会发生产后出血。第四、产妇本身就有血液系统的功能障碍,尤其是凝血功能的异常。分娩是一个凶险的过程,出血是不可避免的,大部分产妇因为其自身良好的凝血系统,一些正常的出血可以及时止住。然后,对于一些本身凝血系统就存在问题的产妇来说,一旦在分娩过程中,发生出血,由于其凝血系统不同。往往会导致产后出血的发生。上述就是产后出血的常见发生因素,只要孕妇在孕期规律产检,建立健康档案,医生就能够根据孕妇的身体情况,制定更合理的分娩方案,从而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
四、哪几类人群容易发生产后出血?
我们都知道,产后出血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产后并发症。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及时予以科学有效的治疗,很有可能会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上边我们介绍了产后出血的相关知识,想必大家也很关心究竟哪些人群更容易发生产后出血,从而进行提前的干预,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的几率。因此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更容易发生产后出血的有哪些人,提高大家对于产后出血的认识。首先,产后出血最容易发生在身体素质较差,有贫血病史的产妇。如果产妇在分娩前即有严重的贫血,在分娩过程中,更容易因为血液供应不足,而导致体力不够,发生宫缩乏力,从而导致产后出血的发生。其次,对于既往接受过子宫手术的产妇来说,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要高于其他人群。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操作,因此既往接受过子宫手术的产妇,其子宫或多或少受到过损害,在分娩过程中,则更容易发生伤口撕裂,从而导致出血的发生。作为产后出血高发的两大人群,上述两类产妇在孕期要更加注意营养以及分娩方式的选择,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
五、如何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
预防是疾病治疗的第一位,在产后出血中也不例外。产后出血一旦发生,对于产妇的生命就会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进行有效的产后出血预防工作,是为产妇的生命安全负责。因此,各位孕产妇要和临床医生积极配合,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首先,孕妇在整个孕期要做到规律孕检。孕检是一项非常必要的检查,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的孕检结果进行分析,医生才能够更有效地掌握孕妇的整体身体状况,从而通过科学分析,制定更加安全科学的分娩方案,有效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其次,孕期要进行规律的锻炼。规律科学的身体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孕妇在得知自己怀孕后,怕伤害到胎儿,就开始小心翼翼,甚至长时间躺在床上,以此来保证孕期的安全。然而,大可不必如此小心。根据临床研究报告显示,科学的运动锻炼,更有利于胎儿的健康。而且,整个孕期缺乏运动,会影响孕妇的身体健康,增加分娩的难度,甚至会发生分娩过程中体力不支,更容易导致产后出血的发生,严重威胁产妇的健康。科学的锻炼,对于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也是非常必要的。最后,医护人员要加强产妇的产后护理。大部分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的2小时内,因此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产妇的生命体征变化,一旦有出血的表现,血压心率降低,就要及时处理。一旦诊断为产后出血,要及时寻找出血原因,针对不同的病因对症处理:促进宫缩,缝合伤口,止血,补充血容量,输血等避免发生失血性休克,提高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产后出血在人群中发生率并不高。并且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通过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产妇安全分娩的几率也有着显著的升高。因此,各位孕产妇不必过分担心产后出血的发生。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人民医院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