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职业院校大学生人职匹配问题研究

2020-01-28史宏尹成波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14期
关键词:Java语言工学结合职业教育

史宏 尹成波

摘  要 针对职业院校毕业生找不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给个人、企业和社会造成很大影响的问题,在大数据时代,基于Java语言课程,采用项目教学、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等方式挖掘学生的认知潜力,以点到面,扩大到计算机专业的其他课程中,任课教师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潜力,将潜力转化为技能,助推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人职匹配的工作。

关键词 职业教育;人职匹配;工学结合;Java语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4-0075-03

1 前言

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政府网站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促进大学生就业指明了方向[1]。

2 研究背景

人职匹配理论的主要含义是将个人的主观条件与对个体有一定可能性的社会职业岗位相对照、相匹配,从而选择一种个人适合的职业。人职匹配就是要帮助个人寻找与其特性一致的职业,以达到人与职业之间的合理匹配[2]。

职业院校的大学生经过3~4年的学习,再次面临人生的重要抉择——就业。然而,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树立明确的就业目标,并且学校的教育体制结构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3],学生毕业后发现在校所学知识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因此,应届毕业生找到与所学专业相匹配的工作有一定的难度。

本文对352位计算机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38%的毕业生从事计算机一般服务性工作,52%的毕业生从事其他服务性工作,仅有10%的毕业生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工作。事实证明:大学生在校期间,如果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就没有学习目标和动力,知识技能掌握不会扎实,结果是所学知识脱离实际需求,以至于出现就业难的现象,其中不乏名牌大学的毕业生。针对这种情况,进入大数据时代,职业教育亟待进行教学改革,从而帮助毕业生能够顺利地找到与所学专业匹配的工作。

笔者呼吁一线教师要行动起来,抓住国家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机遇,领悟现代学徒制的指导思想,共同为大学生所学专业进行职业规划,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以便学生更好地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并能够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

3 实施过程

本文以Java语言课程为例,讨论大学生在校期间如何更好地掌握有关Java语言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毕业后能够从事与Java语言等计算机专业课程相关的工作。通过借鉴文献观点并进行实地调研,发现Java语言是目前社会上最流行的软件开发语言之一,在从事软件开发人员的需求中,运用Java语言的需求占60%以上。本文对Java语言相关的工作岗位进行了汇总,并对课本章节进行了调整。

Java语言相关工作岗位  相关工作岗位包括Java软件设计及开发人员、Java数据库设计人员、Java网络设计人员、Java软件测试与维护人员等。

课本内容的调整  针对上述四个方面的工作,在学期初,本文不再拘泥于教材编写的顺序,而是重新将Java语言中的各个章节内容进行分类汇总,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来讲解和练习。

1)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包括Java语言概述、基本类型、运算符、表达式和语句以及类与对象、继承和接口等。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是从事Java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基础,任课教师要求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

2)Java Swing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和Java Applet小应用程序。学生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图形设计水平和整体审美能力。

3)JDBC数据库的操作。学生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和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数据库操作能力,而且使得学生掌握数据库和Java语言连接的方法。

4)Java Web的应用。学生通过对Java以流为基础的通信方式的学习,可以提高网络知识的应用,特别是IP地址的应用和Java的远程调用功能。

重新划分Java语言的内容模块之后,任课教师需要在平时的Java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学生的特长进行相应的练习,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在新学期开学前,本文实地调研企业所需技能人才的情况,收集基于Java课程技能的训练资料,将该资料运用到教学中;在学期初,制定详细的教学进度和考核机制;在学期末,通过开发小型项目来考核每一个学生对Java语言技能的掌握能力,将考核成绩汇总,得出一个详细的分析报告,从中挖掘每一个人的认知潜力。

教学措施

1)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举一些与社会、企业需求相关的例子或者讲一些与计算机等级考试、国家级大赛等相关的试题,使得学生对Java语言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智能手机软件的开发、手机游戏、网页中的插件等Java语言的应用,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Java在现实中用处很大,必须学好。此外,还要多鼓励学生主动提问,由“要我学”转换成“我要学”,由“教师教”和“教师提问学生”转换成“学生提问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项目教学。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对每个重要知识点都进行相应的实践操作,甚至练习开发一些小项目,掌握一些开发项目的流程(项目的需求分析、编码、运行、检测、编写系统说明书等),进行成果的验收、考核。这一过程很重要,必须严格对待。当然,面对学生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教师应给予必要的辅导。因此,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给予更多的引导和启发。另外,教师要通过抽查和提问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4]。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任课教师积极和兄弟院校以及校外的培训机构、软件开发公司等进行合作,多种渠道增加学生的锻炼机会,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让学生边学边练,提高技能水平,真正体会到自己能学以致用,与将来就业更好地接轨。因此,为了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提高学习Java课程的软件开发、测试等能力,在学期末最后三周内主动联系到校外具有资质的培训机构(比如東软睿道教育、NIIT教育),让学生实地接受有针对性的培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与学校学习环境的不同,真正体会到培训就是就业。

培訓开始时,学校与培训机构签署校企合作协议[5],规定双方的职责,制订技能培养方案,这样能够保质保量地解决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一些困惑,进而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技能水平。经过短暂的培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次小型项目的开发,带队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对项目团队和个人进行考核,将考核后的成绩公示,对一些有创新、优秀的项目进行奖励。

4 实训考核工作

实训的综合考核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学期平时专项模块的考核,另一部分是学期末项目实训的考核。为了保证项目能够顺利完成,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团队组建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可自主组成项目开发团队,每个开发团队一般4~5人,团队成员可按项目的设计与开发、数据库的应用、网络的使用和软件测试等四个方面进行分工。每个团队设组长一人,组长由团队成员推荐产生,负责整个团队的项目的进度控制、项目完成情况的汇报、团队成员的分工以及团队成员的考评等工作。

项目选择  项目组可自行选择小规模项目,所有题目均要求图形用户界面,项目组在开发项目期间要保证项目能够按时完成,可以借鉴一些关键性的代码,但不能全部复制原来的代码,要有创新。如果有大量抄袭或者项目未完成,项目组成员的成绩将被视为不合格。

提交成果  项目结束时,每个团队应演示所开发的系统,并提交全部源码、数据文件以及总结文档。总结文档包括项目需求分析、功能与界面设计思路、关键代码说明以及团队成员的分工说明等内容。

成绩考核情况  带队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根据项目完成和答辩情况为每一个成员进行评分,分值占总分值的70%;学生自评占分值的10%;组员间互评占分值的20%。通过求出三者权值的形式来确定每个成员的成绩,但成员成绩之间必须有明显的差别,不允许成绩出现过于集中的现象。将项目考核结果分类汇总,得出每个学生的最终考核成绩。

5 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选择Java语言等多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试点,挖掘学生的认知潜力,在平时的项目训练中多鼓励他们,强化项目训练,将他们的这种潜力真正转化为一种技能。因此,设想在计算机专业的其他课程学习中,如果学生仍有类似的技能,并且这种技能一直保持下去,在学习中强化训练、不断提高,就可以相信他们将来的就业方向很有可能与专业技能是相匹配的,而且在工作中做得会更好。若将这一结论制作成一个职业规划识别系统,每个学生将会根据这个系统,很清楚找到自己的就业方向,并能为之努力、奋斗!

2019年4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作出重要批示,这对加大职业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充分就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6]。

总之,通过Java语言课程的尝试性教学改革,既锻炼了学生开发软件的技能和兴趣,又培养了他们进行团队合作的能力,通过锻炼还挖掘出他们在不同方面的潜力。由点到面,扩大到整个计算机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上,如果均能得到类似的结果,学生的这些技能就会与将来的就业方向相匹配,从而会对他们将来的就业产生明确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1-24].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

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贾敏.依据人职匹配理论透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意识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9(19):49-52.

[3]王玲,张崇生.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研究:基于“文化梯度育人”理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15):58-59.

[4]邱珊.《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碎片化研究与实践[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8(3):65-67,74.

[5]高贤强,吴刚,陈立平.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3(20):28-31.

[6]李克强对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作出重要批示[EB/OL].[2019-04-04].http://www.gov.cn/xinwen/

2019-04/04/content_5379711.htm.

猜你喜欢

Java语言工学结合职业教育
基于Android平台的健康医疗APP设计与开发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JAVA编程语言分析
用户隐私保护之手机密码保险箱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