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高校生物科普基地建设与实践
2020-01-28刘世彪彭小列刘志霄张华
刘世彪 彭小列 刘志霄 张华
摘 要 吉首大学为湖南省地方综合性大学,拥有湖南省武陵山生物科学科普基地。基地由生物标本展示馆、标本制作保藏室、生物科学体验室、科普基地成果展示走廊和校园珍稀植物保育区五部分组成,功能定位为“为社会大众服务,为农村服务,为教学服务”。基地建立了较完善的科普管理制度,并创新性开展了一系列科普服务活动,在生物科普下乡镇、进校园等活动中形成了亮点,取得良好的科普效益。
关键词 生物科学科普基地;地方性高校;武陵山;科学素养;生物标本展示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4-0014-03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Bio-Science Popularization Base in
Local University//LIU Shibiao, PENG Xiaolie, LIU Zhixiao, ZHANG
Hua
Abstract Wulingshan bio-science popularization base authorized by
Hunan Province was located in Jishou University, a local comprehen-
sive university in Hunan. The base was consisted of 5 parts including
exhibition hall of biological specimens, preservation room of speci-mens handing, experience room of biology, exhibition gallery of base
achievements and conservation region of rare plants in campus. The
function orientation of the base was service for social masses, service
for countryside and service for education. Perfect science populariza-
tion system was established and a series of popular science activities were conducted by the base, in which the bio-popularization were sent to the townships and campuses in rural area presented the bright spots. Good science popularization benefits had been obtained from these activities.
Key words bio-science popularization base; local university; Wu-lingshan; scientific literacy; museum of biological specimens
1 引言
吉首大學地处湖南西部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为湖南省属地方性高校,也是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所在的武陵山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以“贴近普通民众、造福平民百姓、直接服务和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学理念,走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自身特色的地方高校办学路子。近年来,吉首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取得优异的成效。
武陵山生物科学科普基地即由吉首大学申报、湖南省科技厅批准授予的省级科普基地。该基地近年来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面对社会公众和大中小学生积极开展生物科普活动,取得良好的科普效益,在湘西地区形成良好的影响力,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作出积极贡献。
2 吉首大学武陵山生物科学科普基地建设历史
吉首大学武陵山生物科学科普基地依托吉首大学武陵山生物科学馆,前身为始建于1982年的吉首大学生物系生物标本室,于1983年生物系第一届招生时正式使用。其后,标本室采用边教学边充实的方法,逐渐建设成为主要涵盖武陵山区和广东海洋生物的馆藏标本较多、在武陵山区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生物标本室,并于1996年在国际生物标本馆中进行了注册(统一编号:JIU)。
2006年,生物标本室升级为吉首大学生物标本制作与鉴定实践基地,标本室成为标本馆。其后,标本馆逐渐建设成为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最大的生物标本馆,收藏有以武陵山地区植物资源为主体的各类植物标本五万余份、动物标本一万余件。生物标本制作与鉴定实践基地除了满足大学的教学功能外,更多地向现代科普教育馆方向延伸和发展,成为当地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进行生物科普教育的理想场所。
2015年,进一步将生物标本制作与鉴定实践基地(生物标本馆)建设成为吉首大学武陵山生物科学馆,2017年成功申报并被确认为第十一批湖南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这一重大提质事件,使武陵山生物科学馆具备了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进行生物学知识科普服务的条件和平台。
3 武陵山生物科普基地的功能定位及区位组成
武陵山生物科学科普基地的功能定位 生物科学科普基地是与生命现象有关的,能为参观者提供学习生物科学知识、从事生物科普宣传,由专门机构认定并授牌的科技场馆和设施[1]。生物科普基地作为培养社会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场所,对提升整个社会的科学素质有着积极的社会作用。因此,生物科普基地在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时,要积极推进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服务。为此,武陵山生物科学科普基地在建设之初即定位要开展“三服务”。
一是为社会大众服务,要让科普基地成为向湘西人民进行生物知识科普宣传的平台和载体。
二是为农村服务。农村是与生物接触最多的区域,但当前村民和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普遍还不高,中小学教育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2],而国家的精准扶贫任务又很急迫。在这一形势下,地方高校的生物科普基地应该“出走象牙塔,下到基层去”,成为农村知识文化扶贫的重要力量。
三是为教学服务。科普基地既是高校生物学实验教学与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成为当地中小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第二课堂。科普基地不仅要成为生物学知识能力的培训基地,也要成为生态环境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
武陵山生物科学科普基地的区位组成 功能定位,武陵山生物科学科普基地的区位组成既要方便科普宣传和观众参观,又要具有教育教学性和体验互动性。因此,基地设计由生物标本展示馆、标本制作保藏室、生物科学体验室、科普基地成果展示走廊(含吉首大学发表和培育生物新物种新品种)和校园珍稀植物保育区五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占地面积3600 m2,其中展示场馆面积700 m2,是目前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馆藏设施完备、生物标本齐全、展教规模最大、文化诠释到位、社会功能显著的生物科学教育普及基地。
生物标本展示馆是本科普基地的核心馆,因为动植物标本是高校相关专业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本馆展示生物标本53类2000余件,分为三个主题展馆。
1)武陵山动物展馆,包括昆虫区、蝶蛾区、兽类区和鸟类区,集中展示武陵山区的昆虫和脊椎动物800余件,包括林麝、华南虎、白颈长尾雉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及猕猴、毛冠鹿、豺和阳彩臂金龟等二级保护动物。
2)动物多样性展馆,重点展示国内动物类群多样性,包括无脊椎动物区、两栖爬行区、鱼类区等动物700余种,以及模拟海洋、湿地、森林、荒漠等生境的动物生态景观区,展现动物与环境的统一与适应。
3)武陵山植物展馆,包括植物种子区、珍稀植物区、蕨类植物区和菌物区,集中展示武陵山区植物500多种,其中包括地区特有、珍稀的珙桐、南方红豆杉、黄连、蛇足石杉、金毛狗蕨、任豆、灵芝等20余种植物。
在三个展区之间则为科普走廊,以普及生物学知识和生物科学家简介为主要内容。每个展馆配有文字和圖片简介,配以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每个动植物标本全部进行数字化信息录入,并标注二维码,观众通过现场扫码,即可获得该物种生物信息。整个展馆表现出浓厚的科普性、趣味性和互动性。
生物科学体验室面积100 m2,设置有电脑和投影仪,可以进行科普讲座,播放生物科普影片和录像;放置有五台生物显著镜及一批玻片标本,可供游客观察微观生物世界;配备了植物和昆虫采集与标本制作的基本器具,可在科普基地志愿者指导下进行体验。
动植物标本制作、鉴定与贮藏室则与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合作办公,面积750 m2,具有较先进的标本采集和制作仪器,贮藏实物标本100类58 000余件,这里实际上也成为武陵山区生物基因的保存库。武陵山生物科学科普基地的这些标本都是近40年来吉首大学生物专业师生在野外实习教学以及平时科研活动中采集、制作的,师生跋山涉水,走遍湘西的古丈县高望界、永顺县小溪、桑植县八大公山、保靖县白云山和石门县壶瓶山等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此过程中,师生也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因此,基地成果展示走廊展示了教师发表的动植物新物种、新品种的标本、论文著作,以及学生获得的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等课外科技创新方面的100余项成果。
校园珍稀植物保育区位于校园凤凰楼、音舞楼、图书馆等园区,植有南方红豆杉、珙桐、水杉、银杏、杜仲、罗汉松等珍稀植物,既是植物科普园区,又是休闲旅游的好景区。
武陵山生物科学科普基地集生物学教学、科研、科普和文化传承于一身,每一件展品既是教学成果,又是艺术珍品,参观者在了解生物科学知识的同时,将会升华对生物的感知,更加尊重生物和爱护大自然。
4 武陵山生物科学科普基地的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
科普制度建设 武陵山生物科学科普基地自建立以来,即建立了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
1)常规工作制度,如年初有工作计划,年底有工作总结,平时有活动开展和正常监管,记录完整,归档及时,整个工作运行顺畅,效果突出;
2)展馆工作制度,如《展馆管理工作制度》《展馆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展馆开放制度》《展馆讲解员(科普志愿者)管理制度》《展馆安全检查制度》。
此外,武陵山生物科学科普基地还制定和实施了生物标本采集、制作、鉴定的开放式管理模式。基地对学生参与的生物标本采集、制作、鉴定等科技创新活动实行场所开放、时间开放、仪器设备开放、制作鉴定和技能培训等全方位开放式管理,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全面地为学生提供服务[4]。
科普队伍建设 科普团队是科普基地建设的核心要素。武陵山生物科学科普基地围绕创新培养、培训科普人才,扩大科普人才总量和盘活存量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多元化的科普人才培养模式[5],已建成包括专职和兼职科普人员20人、科普志愿者20余人的科普团队。教师(含校外特聘指导教师)中有硕士、博士等学历,有教授、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他们知识广博,乐于科普,潜心指导,勤于交流。科普志愿者主要为生物科学专业大学生,负责科学馆的日常管理、科普讲解、标本制作和下乡村宣传。
科普经费保障 武陵山生物科学科普基地通过项目申报、上级拨款、学校配套的方式,多年来总投资达2500余万元。其中展示馆投资1000余万元,用于各类软、硬件建设,以充分满足科普活动的需要。在经费管理上实行预算制,两级审批,账目清楚。
5 武陵山生物科学科普基地的活动实践
武陵山生物科学科普基地在校内外积极开展生物科普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展示馆实行全年免费开放,无节假日,每天八小时,以满足大中学生、社区居民、公务员、农民、专家学者等的参观和交流需求。2017—2019年,前来参观并登记的人数达15 000余人。
积极推进生物科普下乡镇、进校园,三年共举办五场活动 乡村振兴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精准扶贫也包含生物知识文化的扶贫。为此,武陵山生物科学科普基地利用学校周末和农村的集市日,分别于2017年5月在吉首市矮寨镇集市及矮寨中学、2017年12月在凤凰县禾库镇集市及中心小学、2018年5月在保靖县碗米坡镇集市及碗米坡镇中学、2018年12月在古丈县一中举办“生物科普下乡村系列活动”,共展示生物标本600余件,宣传展板60面,参观受众达5000余人。2019年5月,武陵山生物科学科普基地在凤凰县吉信镇集市及完全小学进行“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建设新湖南——2019年吉首大学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受众达1500余人。2019年11月,基地在吉首市铁路学校面向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小朋友举办“中国梦·家乡的生物”主题标本展。
以上科普宣传活动吸引了广大中小学生和周边村民,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开阔了他们的眼界,普及了生物基础知识,赢得群众的赞扬,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科普效果。同时,武陵山生物科学科普基地开展“提升乡村学生阅读能力”活动,向偏远山区的农村中小学捐赠一批图书,为莘莘学子提升阅读能力、拓展知識面和文化扶贫贡献力量。
在大学校园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物科普活动,对大学生普及生物学知识
1)2017—2019年连续三年举办“吉首大学植物标本制作大赛”,共有九个学院500余名学生参与,评出一、二、三等奖获得者276名,并展出优秀作品。
2)2017、2018年举办“叶脉书签制作”活动和生物多样性摄影展,制作25个展板,共展出15名作者的动物照片200多幅。
3)2018年举办吉首大学爱鸟周科普宣传活动,30个展板共展出180幅作品。
4)2018年举办吉首大学昆虫标本大赛,共有四个学院70余名学生参加,评出优秀作品20个。还进行了为期10天的蝴蝶艺术展览、显微镜下的世界——硅藻研究成果展,收到良好的效果。
积极协助和配合湘西州科技局开展科技活动周相关活动 武陵山生物科学科普基地于2017、2018、2019年积极参与湘西州科技局举办的科技活动周活动,其中2017年的开幕式在吉首大学进行,基地展览厅接待了各级参会人员和来访游客。科普活动受到湖南电视台、湘西电视台、吉首大学电视台的宣传报道,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
三年来,武陵山生物科学科普基地创新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服务活动,在推进生物科普下乡镇、进校园等活动中形成了亮点,取得较好的成果,有效地发挥了科普基地的功能,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生态和文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邓芳,张文化,付晓琛.关于国内外生物科普教育基地的探讨[J].生物学教学,2008(2):54-56.
[2]田婧.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改革建议[J].科教导刊,
2017(4):131-132.
[3]林和.福建师范大学动植物标本馆的建设与管理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0):179-181.
[4]刘世彪,张佑祥,龚双姣,等.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9(1):
111-114.
[5]徐涛.我国科普场馆建设的现状与思考[N].科学导报, 2019-12-06(B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