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侗族乡村图书室设置的基本路径

2020-01-27姚思陟

锦绣·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信息社会

摘要:新中国成立至今,侗族乡村基本上没有设置图书室。这不仅源于政府没有投入,更在于乡村民众对图书室设置的价值认识不足。当今,加强侗族乡村图书室的设置既是当前扶贫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建设美丽乡村及信息时代农村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这一要求有如下基本途径:一是政府给予适当支持,二是募捐、集资筹建。

关键词:乡村图书室;公共资产;信息社会;知识能力资源

在国家制定消除贫困,建设美丽乡村,全民进入小康社会政策后,侗族乡村又一次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历史上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机遇。当前,侗族乡村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制约,经济的发展尚末完成进入工业化经济时代的轨道,特别是面临开放环境深入、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发于天下的背景下,侗族乡村至今仍肩负着实现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艰巨任务。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特征,要求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能在经济活动的公共平台上抓住经济活动信息,探索经济活动项目选项,提升经济活动竞争力。这就需要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提供大量的经濟信息的软件资源,而且,也包括这些软件资源赖以依存的硬件基础设施------图书室。

公共图书室作为乡村知识和信息依托的硬件,在侗族乡村的设置,无论是加快侗族乡村由传统经济结构向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发展的步伐,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加强对乡村村民进行科学技术、现代生产技术技能及思想教育,还是科教兴农,改善侗族乡村知识、信息贫乏状态,无疑是最佳的手段。几十年来,政府对乡村图书室建设及其产品特殊功能没能做出清晰认识,村民更是盲然无知,导致如今侗族乡村公共图书室的建设仍处于零的状态,鉴于此,乡村公共图书室的设立应作为侗族聚居地区各级地方政府制定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计划,提高扶贫工作成效,推动侗族乡村社会经济、文化事业,人力资源等方面加快跟上时代的步伐需当重视的一个问题。

一、乡村图书室的物产属性及其设置途径

社会中的物产分为公共物产和私人物产,公共物产不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私人物产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乡村图书室属于收益﹙图书资料、信息资源的增加﹚外溢性﹙指对学习者提供知识帮助﹚物产,是非盈利性的共享的公共物产。乡村图书室作为公共物产,其设置有一定的限制﹙技术条件、消费者、资金场地、信息需求内容等﹚,设置一个容纳100人的图书室,在一般的乡村其规模是交大的,对于读者来说不会出现排他性和边际效应,也不会出现竞争性的消费拥挤。

乡村图书室这种非盈利性的共享公共物产,其资源增加是外部化的,自身不能通过市场运作得到补偿,只能通过外部赞助与支持,市场功能对其运行是不起作用的,除此之外,地方政府每年提供一些资料,实现乡村图书室的有效运作。虽然,这种完全免费性的知识消费会带来过度消费和消费福利受损,解决之道只能是政府提供村民受益必须的公共物产﹙资料﹚,补充不足之处,只能通过外界其它渠道解决之。

乡村图书室的资料供给,是为特定的群体乡村村民提供科普知识、生产技能技术和信息服务的,如:种植、养殖、管理、预防、植保、维修、保健、养生、环保、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加工等实用性读物,并辅以社会伦理教化、家庭教育之类的书籍。乡村图书室设置其目的是满足村民对基本的文献信息的需求,培养具有基本的文化素养和社会伦理道德的合格的公民,这样,乡村图书室的设置产生的效益便是共性的,以此决定其物产的公共属性。

这些资料是普适性的,每个村民都可用,具有普适性经济效益,受益对象是全村或全寨经济主体,当然,每一位经济主体获得的效益不同,从经济主体获得的经济效益来认定,它具有隐性的私产属性。按照第二种属性,如果要想通过市场运作收费,达到私人收益与集体收益的均衡,使乡村图书室自身稳步发展,会产生很多矛盾,图书室将会成为一种摆设,故其产生的效益不能简单的进行分割,它只能成为公共福利性共享物产。所以,乡村图书室的设置以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这条路径是走不通的,起码在一定的时段内这种思路行不通,因为它受至于当下村民的价值认知能力、心理素质的制约。

二、侗族乡村图书室的发展路径

根据乡村图书室公共物产属性,根据现时乡村的综合因素,可采取两种方式确保其存在的外需。一是地方政府适当支助,主要是直接为乡村图书室提供一些相关资料,满足信息资源的供给。二是通过募捐或赞助等方式获得信息资料,这两种方式是保证乡村图书室运作的基本途径。

(一)乡村图书室运行的地方政府支助

首先,乡村图书室的设置既有生产技能技术和信息提供的作用,又有文化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加强新农村建设,这个工作少不了。地方政府在制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规划时,应当把乡村图书室的建设放到突出的位置。

其次,乡村图书馆建设的支助应与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发展金费的拨付相挂钩,就像中小学教育经费的拨付那样,根据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适当增加支助,保证乡村图书室的正常运行。

再次,政府的支助重要的是解决乡村图书室的科技图书信息资料。因为,乡村是科技知识,信息资源十分贫乏的地方,地方政府应根据这一特征,把握时下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科技发展新动态,适时为乡村图书室提供农业产业发展的信息,推动农村经济加速发展。

(二)乡村图书室发展争取外援的途径

乡村图书室的设置与有效运行,除政府给予一定的支助外,还可以采取其它途径筹集购置图书室的资料和维修的經费。

首先,向村民募集购置经费。这一路径,若直接向村民募集现金,大多数是不太情愿的,可以向他们收集一定量的农产品,这些原生态的农产品市场交换率很高,可以交换一定量的图书资料购置资金。

其次,可向外出做工的年轻人和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募集图书资料购置资金。

再次,从其它建设项目中节约一些费用,用于购置图书资料的资金。乡村常常申报一些大的项目,如,农田水利工程修建与维修,乡村公路的修筑等,这些工程只要经过科学的测算与规划,可以在用工费、材料费等方面节约一笔开支,这笔节约的经费可以用于购置图书资料。同时,也可以向民族事务委员会申请一些图书资料购置费。总之,从国家政策方面及国家发展大气候下,侗乡乡村图书室的设置与发展会得到政府与社会的支持,特别是侗族聚居区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内发展这一事物,只要名实具在,有一定的成效,政府和社会会具有更大的扶持力度。

作者简介:姚思陟、单位:新乡学院、民族:侗族、职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宋史、中国古代文化史

猜你喜欢

信息社会
对有关数据信息安全保密技术的分析
年俗文化的变迁及传承创新探析
快速阅读法宣传推广研究
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构建
浅析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技术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信息社会下的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