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诗经》中的亲迎诗

2020-01-27张莉婷

锦绣·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诗经

张莉婷

摘要:《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展现了周代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当时的社会,无论是植物,还是星象,亦或是巫术等等都有所记载。爱情和婚姻的诗歌在《诗经》中占的比重很大,其中关于亲迎诗的部分分布在国风和雅中。明确写亲迎过程的是《齐风·著》、《小雅·车舝》,还有零零散散几篇婚姻诗顺便提到了亲迎,但都一笔带过。本文就《诗经》中的亲迎诗为立足点,探讨其中的婚礼习俗。

关键词:诗经;婚姻诗;亲迎

周代实行的是聘娶婚、族外婚,婚姻形式是女方入男方家。《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用鹊和鸠比喻新郎和新娘。这首诗的诗旨虽历来有争议,但是关于描写婚礼的说法仍然很多,说明在这一时期是有这个习俗的。诗中还点明成婚的季节,因为鹊筑巢,在冬至的时候开始,春天完成。周礼明确规定“同姓不婚”,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了“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所以女子远嫁到异国除了政治联姻以外,还有避免同姓近亲结婚的原因,例如《邶风·泉水》、《卫风·竹竿》就描写了女子嫁到别国思念家乡,“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政治联姻实质上是利用血统关系调节政治关系,带有这样的初衷,再加上婚姻前双方根本没有碰面过,于是有时毫无爱情可言。《小雅·我行其野》与这两首相比较,多了一份后悔与怨恨,主人公女子便是被安排的婚姻,嫁过去以后发现丈夫不忠,于是说“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异。”

亲迎是周时婚礼仪式的“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之一。古时婚礼是按照这一流程进行的。亲迎便是男子亲自去女子家将女子接回自己的家的这一流程。《左传·庄公九年》“及堂阜而稅之” 唐孔颖达疏:“至於堂阜之上,鲍叔祓而浴之三,桓公亲迎於郊,遂於归。”《后汉书·黄琼传》:“ 冀(梁冀)前以亲迎之劳,增邑三千。”《淮南子·泰族训》:“待媒而结言,聘纳而取妇,紱絻而亲迎。” 唐代玄奘 《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於是龙宫之中,亲迎备礼,燕尔乐会,肆极欢娱。” 清黄遵宪  《番客篇》:“今行亲迎礼,吉日復良辰。”都是对于这一习俗的记载。《诗经》中对于婚礼的描述,与“六礼”基本吻合。“亲迎”是夫婿亲自到女家迎新娘入室,行交拜合卺之礼。是“六礼”中最隆重、繁琐的一项。《大雅·大明》作为周族史诗之一,主要写了后稷创业建国的过程,其中说到他到渭水之滨娶太姒时,说到:“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这里虽是一笔带过,但是后稷作为天子,而作亲迎之礼,足以见得“亲迎”的重要性。

《小雅·车舝》描写了娶亲途中“四牡騑騑,六辔如琴。”的热闹和“式燕且誉”、“式歌且舞”的欢乐。《齐风·著》诗则借女子口吻写其夫婿来亲迎她的场景,全诗虽然写的只是繁冗亲迎过程中的一个小场景,但有步骤,有层次,有色彩,有待嫁女子微妙的心理状态,全诗三章,都从女子的角度描述,夫婿从著(大门和屏风之间的地方)到庭(院中),再到堂(正房前),随着距离的缩短,女子的害羞和对夫婿的喜爱之情也随之深入。通过对夫婿的配饰的描述的词语的改变表现了出来。全诗每章只在三处换了三个字,将感情的递进清晰表达出来。

将新娘迎出之后,《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毛传》评其“亲迎同车也。”郑笺:“女始乘车,婿御轮三周,御者代婿。”即:新郎登上新娘的车子,替新娘驾车,在车轮转动三周之后,再换给御者替代新郎驾车。《卫风·氓》:“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就是说用这些亲迎的车辆,把陪嫁的财物搬走。迎亲队伍回到男方家后,新郎新娘要喝“合卺酒”,寓意合体。《豳风·东山》:“有敦瓜苦,烝在栗薪。”就是夫妻两个人用瓠瓜做的酒器喝“合卺酒”的描述,这一习俗沿袭至今。

《郑风·丰》是女子后悔没有和未婚夫结婚的诗歌,其中也提及了“亲迎”的场景。文中写美好的男子在“巷”、“堂”亲迎我,可是家里父母并没有将“我”交给亲迎的男子,“叔兮伯兮”,你快来吧,“驾予与行”即驾着迎亲的车子与你同行。虽然只是女子的追忆与假想,但是也展现了亲迎的过程。

《唐风·绸缪》是祝贺新婚的一首诗。“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两句指出了婚事及婚礼时间。束薪、束芻、束楚都用来象征结婚。三星的“三”是虚数,指星星出现的黄昏,这个时候正是新人结婚、贺客闹房的时候。“在天”与下两章“在隅”、“在户”是以三星移动表示时间推移,“隅”指天空的东南方,“在隅”表示“夜久矣”,“在户”则指“至夜半”。三章合起来可知婚礼进行时间——从黄昏至半夜。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古时,“婚姻”二字写作“昏因”,因为婿在黄昏时到女方家亲迎。《礼记经解疏》曰:“婿则昏时以迎,妇则因而随之。姑云婿曰昏,妻曰因。”后人将二字都添上了“女”字旁,失去原意。婚姻古时还有一义:夫、妇之父相称为“婚姻”,如《尔雅》:“婿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后四句是以玩笑的话来调侃这对新婚夫妇:“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应该是贺客闹房时故意问新人:“今夜是什么样的夜晚呀?”问他或她在这千金一刻的良宵,见着自己的心上人,将是如何亲昵对方,尽情享受这幸福的初婚的欢乐。

在结婚宴上,宾客还会对新婚夫妇演唱赞歌,《周南·关雎》(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周南·桃夭》(桃之夭夭、有蕡其实)就是这样的赞歌。《周南·桃夭》是祝贺年青姑娘出嫁的诗,其中“之子于归”用“归”来形容女子出嫁,就有这才是真正去自己的家的意思在了。

《诗经》中零散出现的婚姻过程的诗,拼凑起来可以给我们展现一个完整的有周一代时期的亲迎场景。从临近黄昏时男子乘车出发,立于女子庭院将其迎至车上,同往男方家,举行结婚典礼,宾客唱赞歌,摆宴席,直至深夜。这样,哄哄闹闹的婚礼卸下帷幕。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的风俗与人文,也可从中找到现在的中国本土婚礼的渊源。

参考文献

[1]傅斯年: 诗经讲义稿[M].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金性尧: 闲坐说诗经[M]. 中华书局,2004.

[3]程俊英 蒋见元: 诗经注析[M]. 中华书局,1991.

[4]吴培德:诗经论集[M]. 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

[5]冯浩菲:历代诗经论说述评[M]. 中华书局,2003.

猜你喜欢

诗经
《诗经》中走出的“庄姜”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诗经·邶风·击鼓》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遇见最美的《诗经》
小心翼翼
《诗经》研究七十年管窥
巧用《诗经》解难题
“啡”我思存
房县让“诗经文化”唱响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