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心就是护小肠

2020-01-27李岩李冬燕荣锟

大众健康 2020年12期
关键词:循行横纹经脉

李岩 李冬 燕荣锟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心藏神,全身血流的生成与运行以及全身生理活动和精神活动均离不开心脏的作用。《黄帝内经》指出:“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心者,五脏六腑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会按摩穴位,可以护心养身。

手少阴心经,是十二经脉之一,手三阴经之一,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其循行路线是:

本经起于心中,出来后隶属于心脏的系带,向下穿过膈肌,联络于小肠;其上行支脉,从心脏的系带分出,挟食道而上行连接于目系。

其外行主干从心脏的系带向上循行至肺,向下从腋窝顶点(极泉穴),循上臂内侧后缘至肘部(少海穴),向下经过前臂内侧后缘,循尺侧腕屈肌腱(前臂内侧的肌腱)的外侧,到掌后豌豆骨(腕横纹内侧端的骨性突起)进入掌中,从第四、五掌骨之间(少府穴)循行经过小指的外侧出于小指末端(少冲穴),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

手少阴心经腧穴共9个: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郗、神门、少府、少冲;左右经脉共计18个,主治心、胸、神志及经脉循行部位等病证,如冠心病、心绞痛、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上肢内侧后缘部疼痛等。现一一给大家介绍主要穴位和常用按摩方法。

极泉 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有调节心律,治疗心悸、冠心病,缓解两肋疼痛的作用。对于极泉穴,比较好的按摩方法是弹拨。弹拨时,应力度柔和、动作连贯,切忌暴力,并不是越用力越好。以弹拨右侧极泉穴为例,右上臂稍外展,左手食指、中指并拢在右侧腋窝处找到腋动脉搏动处,即极泉穴,并在穴位附近找到条索状物,使用左手食指、中指来回弹拨条索状物,每次弹拨的量应该根据个人身体情况适度调整,一般弹拨10次左右。

也可以采用按揉的方法:使用一侧中指指尖按压另一侧腋窝正中凹陷处,有酸痛感为度。先左后右,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揉3分钟。

灵道、通里、阴郗、神门 这四个穴位均在前臂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分别在腕横纹上1.5寸处、1寸处、0.5寸处、腕横纹上(食指中指并拢,以两指节横纹处为1.5寸)。此四穴为手少阴心经腕部四穴,长期捏揉辅助调理冠心病人的心慌气短、胸部憋闷。按揉这些穴位最好在11时~13时,以穴位按压有酸胀感为度,捏揉5分钟即可。心动过缓的人群大多在通里穴有压痛、结节等反应点。捏拿此穴36次为1遍,捏拿3遍~5遍,可舒心安神。按揉神门穴对心烦、心悸怔忡、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具有较好疗效。

少海穴 心经脉气会聚之处,可以宁心安神,位于屈肘时,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按摩此穴可以治疗多种精神疾病(如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以及心前区疼痛、头痛等。按摩时用食指或中指按压少海穴2分钟~3分钟即可。

十二经脉中,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互为表里。一方面,二者在经络循行方面互为表里;心和小肠在经脉、络脉方面相互联系;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在经别、别络方面也相互联系:手太阳、手少阴之经别从腋部走出,入于心与小肠,上出目内眦,合并于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之别络分别从通里穴、支正穴分出,走向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心经。另一方面,二者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生理功能方面,心主血脉,五行属火,心阳之温煦、心血之濡养促进小肠受盛化物,小肠受盛化物,泌清别浊,吸收水谷精微和水液,其精微部分经脾转输心肺,赤化为血;病理方面,心移热于小肠,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失司,火热随水液经三焦下注膀胱,可见小便短赤、尿痛等症状,若小肠有热,亦会循经上扰,导致心烦、口舌生疮等症状。综上,护心即是护小肠,心得到好的养护,小肠的功能才不会受影响。

除了以上手少陰心经的穴位,还有小肠经的一些相关穴位,既可以调畅气血,疏通经络,顾护小肠,同时还可以协同心经的运行,辅助养护心脏。

手太阳小肠经上的穴位,有从少泽到听宫共19穴,左右共计38穴,其中后溪是治疗颈椎、腰椎疾病的特效穴,位于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近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阳谷穴是小肠经阳气的“生发之谷”,可以振奋一身的阳气,位于腕背横纹尺侧端,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按摩方法是用食指按揉对侧穴位,可以缓解颈肩部不适及激发身体阳气。

除了以上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还有一些其他的穴位,按摩他们也同样可以起到护心的作用。比如:手厥阴心包经上的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两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按摩内关可以宁心安神、宽胸理气、疏通经脉,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特效穴位;按摩方法是用一手拇指尖按压另一侧胳膊的内关穴,按捏5分钟~10分钟,每天2次~3次。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情况都适宜穴位按摩。例如,感染化脓的体表部位、癌变部位、皮肤烫伤等不适合按摩;在饥饿和大运动量运动后也不宜按摩,以防止发生晕厥;高血压以及有严重心脏病的老年患者应该用轻手法按摩。

穴位按摩中, 有时会出现不良反应,如晕阙、疼痛加重等。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按摩,及时就医。

猜你喜欢

循行横纹经脉
养心安神常按神门穴
马王堆导引术循经导引基本规律与特征初探
横纹树蛙墨脱雨林湖畔的精灵
揉两穴可助自疗心脏病
督脉循行考
点穴祛疾:腹寒
化解尴尬需通“经脉”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
试论经脉的气与针刺取气
中国最早的人体经脉漆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