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0-01-27孔笛

锦绣·中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问题对策实践教学

摘要:本文就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授课问题以及科学举措展开研究。精准分析目前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创建合理且适应性较强的小教专业实践授课体系,探索推进小教专业实践授课改革的科学化举措以及意见。以求促进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发展,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水准。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对策

引言:

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教育工作高水准人才从事于小学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独立的教师教育专业,经过培养促使学生建立小学教育工作情感,详细的了解小学教育专业知识,具备小学教育工作能力以及研究能力,可以胜任小学教师职位,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所具备的人才。小学教育专业是我国刚设置不久的一项科目,暂且不够健全。在仅仅十几年的时间内,小学教育专业已经被一百多所高校建立,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教育专业是和社会发展保持一致的。目前大家尚未重视小学教育专业当中的实践授课,对实践授课缺乏一个全面、系统的认知,因此,有很多不足存在于实践教学科目的设立上。那么本文就此探究关于此方面的问题,并且寻求科学的应对措施,确保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在未来可以稳步的发展。

一、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尚未清晰了解实践教学

一般会使用到教师技能培训以及教育实践等来说明培养教师的实践技能。大部分人觉得实践教学便是教育实践。事实上,实践教学不仅仅是教育实习见习以及教育的能力培训以及操作培训[1]。教育实践以及实践教学有着一定的差别。实践教学牵扯的内容比较宽泛,而教育实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实践授课是在理论授课的基础上创建的,在教师教育中培养“师范性”有着极为关键的效用。师范生是实践教学的重点对象,对于学生来讲,实践学习便是实践教学。

(二)不科学的实践教学课程设计

1.固定的课程内容以及方式

师范生因为固定的实践教学内容以及方式,致使教师教育尚未进一步学会,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实践以及创新力。目前,在小学教育实践授课的过程中,极少设计培养特色小学教师的科目。依照小学教师的特征来设置授课方式以及内容的分量极少。

2.课时设置不科学

实践授课为了保证高效的质量,那么就需要一定的课时数,但是,仅依靠课时数不能评估实践授课水准的高低[2]。师范生在缺乏科学课程的设置下,整体专业素质骤降,一般实践能力比较差,只会理论知识。

3.缺少实践课程以及理论课程之间的联系

目前,在授课的过程中,极少将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学生在展开实践的时候,一般觉得理论与实践不符,觉得教材上全是不实用的理论,在实践上无法使用所学知识,由此可见,当下的授课已经与实际脱轨,局限了实践授课和理论授课之间的联系。

二、小学教育专业完善实践授课的举措

(一)改变观念

1.建立动态实践授课观念

在小学教育专业中来理解实践授课,是培养小学教师专属特色的呈现。专属特色涵盖实践授课的课程设置、授课观念、评价反馈以及详细执行方案等。小学教育专业必须和教育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将新思想渗透到小学教师培养的各个阶段,在实践授课的时候,观念以及内容要持续优化。

2.树立大实践教学观念

实践授课不单单受制于个别活动流程,从理念角度着眼,实践授课涵盖在理论授课中所展开的一切以实践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活动环节,即学生学习、教学管理等。因此,实践授课不仅涵盖以往的教师能力培训,还涵盖渗入在其他科目中的实践成分。

(二)課程设置的改革

1.丰富课程内容以及形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师专业素养是目前比较注重的一项问题,但是传统固定的课程内容以及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培养教师的要求。实践授课重点有微格授课、教育实习以及见习、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等课程形式。注重实践的灵活性以及趣味性。在实践授课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创新、科研能力的提升,这是目前时代发展的要求。

2.科学性、连贯性以及阶段性的设计课程

根据各个学期的课程设计以及学习目标,对实践授课的期限以及次数展开合理的计划。例如,在教育实习前期理应安排教育见习以及教师的基本技能课程,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能够穿插在一起进行设计[3]。除此之外,必须保证的是所有课程理应是有规律、合理的展开,并且是需要分阶段以及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对实践授课展开恰当的安排极为关键,需要建立在保证实践授课最基础的课时量的前提下,不然将难以呈现出课程设计的连贯性、阶段性以及科学性。

(三)强化建设实践教学支持系统

1.对教师指导效用展开强化

高校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教师,并非兼职的指导教师,教师在此过程中理应呈现出其优势。小学中的指导教师必须要持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积极和师范生展开沟通,接受新型理论知识以及全新的教育管理。指导教师不单单需要教授学生实践的方向以及要求,还需要教授学生在实践的时候班主任工作以及授课等详细任务,教师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及时的进行解答。

2.增强建立小学和高效合作机制的实践基地

随着时代的飞速进步,高校成为培养高素质教育人才的区域,那么必然会形成高校与中小学合作的趋势,教师在职后培训以及职前培养的过程中,高校以及中小学都具有极大的促进效用[4]。高校以及中小学进行合作可以促使职前培养的师范生顺利的展开实践学习,并且多了教师的引导与实践。实践基地是学生在校外学习的区域,学生不仅可以依照安排去实践,还可以使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去了解小学教学状况以及教学形式,从而为以后成为小学教师积攒经验。

三、结束语

在培养小学教师的过程中,实践授课是一项繁杂并且系统的工作,牵涉到社会、学校以及师生的思想观念、理解等多个方面,因此,必须归纳相互关联的多种授课要素,强化对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计以及人才培养方式等工作的探究以及全面分析。只有有了逐步完备的专业体系,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才可以进一步健全,确保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准以及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魏玉兰. 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 农家参谋, 2018, No.574(04):187-187.

[2]. 任红. 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9(78).

[3]. 常丽娟. 应用型本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评价现状及对策研究[D].  2019.

[4]. 李娜, 白晓云. 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 v.38;No.638(03):12-14.

作者简介:孔笛,(1989.7.8—),女,民族:汉族,籍贯:山东省曲阜市,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助教,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习词典与外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专业问题对策实践教学
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实践教学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
从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的设置看如何培养儿童教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