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在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0-01-27臧瑞忠

锦绣·中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命题思维能力想象

作文是学生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思维习惯等的综合反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重要要求之一,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理所当然地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陣地。学生作文如果养成了创新习惯、强化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就一定能提高作文水平。

一、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意识,打破常规思维定势

思维是作文的催化剂,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积极的思维参与。教师要引导学生写作中打破常规思维定势,使其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

1、作文命题方式多样化。作文命题从形式到内容都力求新颖、有趣,富有创造性,要注意做到符合学生的生活、思想和认知的实际,有利于学生展现个性、抒发情感、放飞想象、感悟生活。学生突破常规思维束缚,自由、快乐地作文,独特的创新见解必将跃然纸上。

2、作文形式力求多样化。“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 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力求作文形式的多样化,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可采用全命题、半命题、命题加提示和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片断作文,想象作文、续写结尾等多种形式的作文,使学生感到作文如同游戏,兴趣盎然。

二、夯实学生作文创新基础,丰富学生写作题材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的。要使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指导学生发掘收集写作题材十分重要。

1、广泛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广泛阅读是学生作文创新的基础。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词赋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品,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2、开辟第二课堂,拓展作文课堂外延。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第二课堂中可利用黑板报开辟作文专栏,介绍作文写作知识、技能、技巧;成立作文兴趣小组,确立创作方向;举办作文专题讲座;向校广播站投稿、办班级学习报等形式。为学生敞开了一片广阔自由的写作天地。为学生培养兴趣、创造思维、开阔视野。

三、激发学生作文创新激情,创设宽松写作氛围

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民主宽松、愉快生动的写作氛围,让学生叙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坦率地表达出对自我、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和感悟。

1、优化作文写作环境。在作文课上创设出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气氛,允许学生大胆设想,敢于质疑,鼓励他们求异思维,鼓励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交流。

2、给予学生“自由”,鼓励创新式的表达。以往强行命题、框死文体、规定写法、限定字数等现象背离了写作内在的“自由创造”规律,是不足取的。只有给予学生写作“自由”,才能使他们潜在着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得到充分释放,才能使作文教学与创新教育接轨。当学生有了创作的冲动和新颖的构思,教师要放宽对学生文章体裁、叙述方式等要求,要鼓励他们选择采用最能表露自己真情实感的方式进行表达。

四、增强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加强思维方式训练

学生写作的过程是其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训练过程。作文教学应当把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在首位。教师在引导过程中,或结合课文、或结合范文,或结合学生生活实例,让学生触景生情,触类旁通,联想思考。

1、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进行求异性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方法有:①运用多向思维开拓学生思路。拿到一个作文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多角度立意,深入挖掘题目的含义,从而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②运用逆向思维鼓励学生对问题作反方向思考。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常常会出新意,收到出人意料、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③运用侧向思维引导学生的思维,从一般人不注意的侧面进行思考,通过同一题目多角度选材、同一中心多种选材、同一材料多种立意、同一材料多种体裁训练,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2、培养想象思维能力,进行想象性作文训练。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而丰富的想象,能使文章生气盎然,光彩夺目。可见写作教学中训练想象能力,进行想象性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新课程的新导向下,只有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能激活,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能得到提高。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必将别有洞天,充满盎然的生机,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作者简介:臧瑞忠(1965年2月18日)男,中师,中级称职,作文教学.

猜你喜欢

命题思维能力想象
快乐的想象
一生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想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