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后疫情时代工作过程导向下的“幼儿园管理”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分析
2020-01-27梅珺珺曹策
梅珺珺 曹策
摘要:新冠疫情突发事件影响下,教育工作面临新挑战、新机遇,不断推动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引发一系列的反应,社会各行业发展压力与日俱增。基于此,本文就后疫情师时代发展下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开展进行深入的分析,确保在后疫情期间,优化幼儿园教育教学手段、创新教育思路,积极发展线上教育课程,更好应对后疫情时代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后疫情;幼儿园管理;混合式教学;管理水平
后疫情时代下,对教育改革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当前在党中央的积极领导下,疫情防控发展态势基本稳定,后疫情时代随之到来,社会各界更加重视教育的未来走向,提高对幼儿生命健康的重视程度。因此,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党中央的领导,秉持“安全第一”的教育教学原则,加强教育资源整合,实现教育公平,以期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一、后疫情时代下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挑战分析
新形势下,社会各界积极应对后疫情时代带来的全新挑战,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如何确保幼儿园正常开园,维护好幼儿的生命安全问题,提升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是目前面临的新问题。在后疫情时代影响下,幼儿园教育教学观念不断转变,学前提高了对教育改革的重视程度,以期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引入到幼儿教学中,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连同家长共同做好幼儿教育工作,培养幼儿终身学习意识。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加强教学环节的设计,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幼儿主动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将静态化的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动态画面,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同时,调动幼儿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增强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性,尤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动态,做好幼儿德育教育工作,培养幼儿尊重生命、爱护环境和动物的良好品行,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1]。另外,后疫情时代下,幼儿园园内管理工作,仍要坚持围绕新冠疫情工作的开展,引导幼儿重视个人卫生,确保幼儿形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坚持勤洗手的好习惯,确保为幼儿成长、学习、生活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新冠疫情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面放大镜,暴露出一些短板问题,基于宏观角度上来看,抗疫反映在教育领域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对大批量高端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加强教育改革,是提升教育治理专业化水平的关键,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核心。基于此,教育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职能的转变,提高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切实发挥教育部门在学前教育中的职能作用,发挥学前教育作用,落实好学前教育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创新办学理念,优化教育资源,加强对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理念的转变,进而优化教育环境,提高育人办学水平,从幼儿阶段抓好教育,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为幼儿未来教育、成长夯实基础,确保为社会培养出大批量的复合型人才。
二、后疫情时代下幼儿园混合式教学实践分析
(一)利用多种软件组织混合教学模式的课堂设计
“立德育人”教育理念下,幼儿园要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加快优化线上教学活动的开展,积极改进线上教育活动;同时,幼儿园要把育人(安全)放在第一位,深入挖掘幼兒的多元智能,提高幼儿综合应用能力。
第一,幼儿园教师以教学活动设计为指导理论,积极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其中包含了基础教学内容,以及安全教育内容,当前处于特殊时期,做好幼儿安全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包括课前对幼儿进行体温测量,密切关注幼儿身体健康状况等,发现幼儿异常,及时与医疗机构和家长联系,保障幼儿的人身安全问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局限,尤其适用于后疫情时期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将安全教育内容融合在基础教学中,提升了幼儿在课堂中的活跃度更高,与幼师的互动效果更加显著。后疫情时期,教师利用多元化的教学途径,辅助教师进行幼儿教学管理,大大提升了教学管理水平,为基础教学活动和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夯实了基础[2]。能不能从利用多种软件和多媒体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设计或是通过社区、医疗机构等相互的合作,家园合作、社区合作、医校合作的设计教学方面写。
第二,3~6岁儿童是成长的特殊阶段,幼儿园方面需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培养幼儿的辨识能力、发散性的思维能力。在幼儿园教育管理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等,为幼儿播放关于疫情期间卫生防护的教育片段,加强线上科普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增强幼儿对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认识。在版块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图片、视频以及教师解说的方式,为幼儿呈现动态化的画面,引导幼儿勤洗手、讲卫生,确保刷新幼儿基本认知。
第三,教师可将后疫情期间幼儿个人防护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内容,上传到平台,以微课软件制作的形式,促进科普内容的共享,提高家长的参与度,以供家长查阅浏览,增强家长防护意识,并在家庭中做好幼儿的卫生防护工作,包括餐饮方面、个人卫生护理方面等,提高家长对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视程度,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2]。
(二)优化课程设计
在3~6岁阶段的幼儿,心智发展不够成熟,教师需要通过正确的引导,提升幼儿学习独立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不断拓展线上教学活动,尤其在后疫情的影响下,幼儿园方面要加快线上课程建设,加快碎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后疫情工作导向下的学前教育工作,要求教育部门强化终身教育理念,并将此理念,切实落实到学前教育中。幼儿园方面要做好幼儿综合培养计划,有序的组织线上课程的开展,开设直播课程,为幼儿提供开放式的学习内容,并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幼儿感受终身教育的影响力。并在学前教育模块中,增设防疫课程资源,并将此部分内容重点推送给家长,提升家长对防疫相关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引起家长对幼儿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确保幼儿园与家长共同做好“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幼儿园在组织线上教学过程中,构建了学习平台,具体划分了教学模块、科学防疫模块,确保满足幼儿学前教育需求的情况下,加大防疫知识的普及,并积极鼓励和引导家长参与到防疫知识学习中,并在线上组织开展“防疫知识竞赛”,提高家长的参与度,培养家长做好后疫情时期的居家防疫工作,确保为幼儿生长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在疫情期间,线上教育工作广泛普及和应用,其中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包括教学模式创新性不足等问题,幼儿实际学习效果不佳,在课程资源推送上缺乏多元化,基于此,相关院校要积极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尤其幼儿园方面要明确定位在后疫情过程中的办学宗旨,加强对后疫情时代学前教育工作的思考。优化幼儿线上+线下教育教学工作,加强对线上教学的反思,及时调整和改进线上课程环节和内容,确保满足幼儿个性化学习需求,积极解决线上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更好顺应疫情防控常态化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清晰化地树立学前教育工作的思路,不断推动幼儿园教育教学创新、转型;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教育工作带来巨大的冲击,部分幼儿园也是在疫情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组织开学的[3]。因此,幼儿园方面,积极做好后疫情时期学前教育工作,应对后疫情教育发展困境,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幼儿园教育工作,加快教学思路的转变、创新教学思路,提高幼儿园整体管理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要积极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教育教学环节中,加强启蒙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应用,推动学前教育发展进步,幼师在实际教学中,可将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的形式,并在教学中加以应用,可在课前为幼儿播放关于个人卫生习惯的小短片、小常识,确保为后续课程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强化幼儿对日常行为习惯的重视,提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基于幼儿本身的智力基础、对事物的理解能力等因素,幼师在课程制定环节,要结合幼儿的认知能力,增强幼儿整个学习过程的体验,重新定位幼儿
教育目标,不断优化线上课程体系。
(三)关注幼儿心理健康问题,推动“互联网+教育”发展
后疫情主导下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统筹协调,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加强幼儿园、社会、家庭之间的联系,避免出现教育断档的现象,拉近亲子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要基于心理学角度加强对学前教育的思考,加强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面对疫情,线上教学促进了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思考,相关幼儿园积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前沿技术,创设个性化教育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帮助幼儿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基于幼儿兴趣爱好出发,加强对幼儿线上学习的全过程的跟踪和指导,深化“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效果。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盛行的背景下,幼儿园加快优化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之间的关系,更加强调“双线”教学的共时性,确保通过整合线上+线下教学系统,构建幼儿园教学新体系,丰富幼儿的眼界,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能力。幼师借助互联网进行资源搜索和整合,例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视频课件的制作,激发了幼儿对绘画学习的兴趣,并根据幼儿年龄段情况,以及对色彩认知水平,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加强对翻转课堂的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幼儿在新颖的教学模式下,提升了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想象力更加丰富,幼师更好掌握了幼儿学习动态,利于幼师加强教学反思。
结论:綜上所述,3~6岁的儿童,是学习与发展的黄金阶段,幼儿园在教育教学中,要基于幼儿实际情况出发,优化课程设计,调整教学环节,确保在后疫情工作导向过程中,加快创新学前教学环节,积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和表现力,积极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拓展幼儿视野,提升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立国.后疫情时代提升教育治理专业化水平[J].群言,2020(07):12-13.
[2]张以瑾,刘博智,孙梦捷.大数据透视两会热点 把脉“后疫情时代”教育走向——2020全国两会教育舆情分析报告[J].中国民族教育,2020(06):13-15.
[3]李政涛.基础教育的后疫情时代,是“双线混融教学”的新时代[J].中国教育学刊,20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