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第一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2020-01-26王波施杨黄冬梅宋文正伍晓龙
王波 施杨 黄冬梅 宋文正 伍晓龙
摘要:第一二课堂协同育人成为目前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第一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目前民办高校在新形势下,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民办高校需要优化现有人才培养基础上,重视第二课堂培养的方案,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合发展,以实现素质教育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为目的,真正达成育人的效果。本文主要围绕民办高校第一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民办高校;第一二课堂;协同育人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也在不断的形成多元化。在推进教育公平和加快现代化教育的状况下,传统的民办高校教学模式就显得非常单一,知识信息不能满足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的需求上也存在偏差,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重要任务,积极探索民办高校的教育改革之路,促进第一二课堂的融合发展,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一、民办高校第一二课堂协同育人的概况
(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的内涵
第一课堂是教师以教材为基础,教学大纲为依据,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开展教学活动,第二课堂是除第一课堂外,坚持以教育资源和教育空间为活动载体,积极开展一系列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的育人活动[1]。在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第一课堂注重理论育人,以传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主,第二课堂以实践为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协同育人的过程中,要将第一二课堂融合在一起,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提升理论知识应用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二)民办高校第一二课堂协同育人的意义
民办高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都是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大学生为目的,它是构成学生接受教育的两个渠道,第一课堂教育是主要的渠道,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教育的延伸,很好地弥补了第一课堂的不足。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完美的结合才能将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民办高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对培养全面的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两大课堂协调发展可以互相补充,有助于缓解第一课堂教学的压力,丰富第二课堂的内容,合理调整人才培养的方案,使民办高校能培养出综合型人才,通过积极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培养有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二、民办高校第一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
(一)合理配置资源
民办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存在较多的矛盾,如:两个课堂课时上时间分配上的矛盾、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矛盾、对学生评价标准上不均的矛盾等,两者出现相互脱节的情况,因此在师资力量上要进行合理地分配,必须让专业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让教师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条件,将学习的重心转移到学生本身上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高校培育的目标得以实现。在教学资源上也应该得到资源的合理配置,严格把控教学的质量,强化教学动态管理,将第一课堂的理论知识很好地应用于第二课堂的实践中,让学生能在德智和个性上得到很好的发展,最终实现全面的发展。例如:民办高校可以为大一的学生配备一名辅导员,六名班主任和五十多名代课教师,共同关注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还比如在化学化工学院当中,不仅要有第一课堂还要和第二课堂紧密结合,因此,学院在配备专业的教师队伍的基础上,还要将化学硬件设备统筹做好管理,根据学科的特点来进行布置实验室,让第一课堂为第二课堂打好基础,使第二课堂成为第一课堂的育人场地。
(二)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活动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协同育人,必须要以多样化的校园活动为载体。民办高校要重视两个课堂的相互融合,让它们可以相互弥补,相互促进,其次,民办高校还要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让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上受到密切的关注,为第一二课堂协同育人工作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高校还要重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以多样化的校园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并不断满足学生实践发展的要求,提高学生实践的水平,从而有效培育高素质的人才。例如:教师在进行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可以通过走进大学生的宿舍、召开学院座谈会、班级主题会议、开设课外讲座、个人谈话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了解。
(三)加强机制建设保障协同育人的制度
民办高校要树立协同育人的教育观念,准确掌握协同育人的理论内涵,加强协同育人的制度建设,强化各职能部门间的联动,提升两个课堂协同育人的整体教学效果[2]。完善协同育人的制度,首先要完善大学生考评的机制,不能只将第一课堂的考评作为考核的标准,要将第二课堂实践的考核内容加入到考评的机制当中,以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为主,全面促進大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其次,要明确协同育人的方案,要想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就必须要协同两者育人的功能相互促进,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在教学模式上,第一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模式,第二课堂也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多样性的教学实践活动的模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第一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的有效应用,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让第一课堂和第二课相互弥补、各尽所能。如果高校可以合理地进行规划和科学的设计,就可以使民办高校推动育人的功能,不仅可以缓解第一课堂给学生带来的压力,还能有利于高校各项工作的稳定开展,因此,民办高校要合理的配置资源,让师资队伍更加强大,使教育资源更好的为学生实践提供有利的条件,其次为学生第二课堂的教育提供丰富多彩的实践平台,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并加强机制建设保障协同育人的制度,将实践的评价机制与理论知识的评价机制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核,促进两个课堂共同的发展,要明确协同育人的方案,使高校能培育出有个性的综合性人才,真正达到民办高校教书育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戎婷竹. 民办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现状及应对措施探究[J]. 现代交际, 2020, (7):171-172.
[2]张亚琦, 汪子倩, 刘雨航. 高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研究[J]. 新西部, 2019, (5):163-164.
*项目来源:四川省民办协会项目;项目编号:MBXH19YB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