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初中体育篮球校本课程的探讨
2020-01-26王树华
王树华
【内容摘要】篮球是一项深受初中生欢迎的运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篮球锻炼,除了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身体机能之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在当前基础改革体育课程的背景下,在大力倡导体育强国建设的思想引领之下,初中同学要要抓住机遇,提高对篮球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促进篮球运动与持续有效发展。篮球校本课程的建设必须要和本校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和初中生的篮球学习联系起来,同时还必须在整体观念上符合体育课程理念与要求,让篮球校本课程为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在校本化课程的推进当中完善初中体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初中体育 篮球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立足新课标要求基础之上建设的,符合本校教育特色,能够发挥教师特色和拓展学生课程的课程类型,具有很强的特色化特征,能够开拓学生的学习空间,也可以为教育改革提供更多的思路和调整方向。对于初中体育课程来说,篮球课程能够让学生强身健体的要求得到满足,也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完善学生的篮球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素质与意识的建立。达成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积极推进篮球校本课程建设,保证校本课程内容确实适合每位学生,能够让教师发挥特长,凸显出学校体育事业的特色。
一、初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价值
随着新课改的积极推进,校本课程为学校的一种特色以及优势资源也得到了学校方面的高度关注,让本校教育资源优势的发挥拥有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也给学生创造了一方展现自己的天地。为进一步助推初中体育校本课程的成效落实,首先在思想层面上加强对初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价值的认知是非常必要的。第一,校本课程建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成长。初中生有着很强的自我意识以及个性化追求,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都各不相同,也因此在实际学习当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要真正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助推学生的个性化进步,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征,激发学生体育运动潜能,让学生的体育需求得到最大化满足。体育校本课程建设则特别注意关注学生的个性张扬与个性表现,会立足学生特征与学校资源设计课程,所以可以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更好的发展以及尊重。第二,校本课程建设有助于推动学校体育特色建立。学校的体育教育特色和办学传统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是在学校教育传统影响之下逐步形成的。而学校的体育特色可以展现出学校的办学水平,突出学校在办学方面的优势以及优良的教学传统。学校积极开发立足本校的校本课程,不仅有助于完成国家的课程要求,还可以保留并且突出学校的发展特色,达成特色化教育的目标,让学校体育特色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获得动力。第三,校本课程建设有助于助推教师教学个性化。过度关注成绩是传统教育必须要转变的观念,这导致教师长久把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上,而不是进行个性化教学。而伴随着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教师能够充分展现自身的独特教学风格与方法,在形成教师教学个性的同时,可以发展教师的教学风格,助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满足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二、加強初中体育篮球校本课程建设的策略
1.革新篮球活动形式,促进人人参与
学校在推进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常常都会在场地和设备方面遇到问题,也就是训练场地不足和设备欠缺的情况,也是因为这些情况的存在,导致篮球课程中要让每个学生均有充足时间完成训练通常不够现实。要让每个学生都可以进行投篮练习,分配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是很少的,这对于学生篮球学习来说不会起到较大的帮助作用,也会由此让学生丧失参与兴趣和热情。对此,在篮球校本课程建设当中,可以从其他角度出发找寻出路,比如找到适合场地设置特殊篮筐。例如,可以找一面空墙开展投篮练习,用粉笔在墙面上画圈假设为篮筐,如果学生在投篮练习当中可以准确丢到圆圈之中就表明成功进球,可以极大程度上弥补训练场地和设备不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了避免单一化训练,影响学生的篮球运动参与热情进一步突出校本课程的特色,学校在弥补物质条件不足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入新颖独特的篮球教学活动。比方说对所有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然后开展小组间的投篮比赛,哪个小组投中数量最多就可以获得奖励,而输的一方则需要接受体能惩罚,比如做俯卧撑、蛙跳等等。在综合性的篮球技能训练结束之后,可以组织小组之间的篮球对抗赛,并引入专业化的篮球规则,让学生在竞赛活动当中了解自身,在技能技巧掌握上存在的不足,实现以赛促教,充分提高学生参与篮球活动的热情。教师可以在整个的训练环节播放富有节奏感的音乐,给学生带来新颖而又愉悦的学习享受,保证篮球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完善篮球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
在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网络电教手段应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当中。初中阶段的很多课程都会在教育教学当中运用电教媒体手段,辅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复杂知识,也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教育效果,但是在体育课程的学习方面却极少会涉及到这种方法的应用。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将体育课当作是一项课外活动课程,认为不必添加媒体辅助。事实上在篮球理论课程的教学当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过于抽象复杂的理论内容,增加学生的高难度知识技巧掌握水平,引入电教媒体手段辅助篮球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也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初中体育篮球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就要加强对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应用力度,改变传统单调乏味的体育教育手段。例如,在对篮球运动动作分解内容进行教学指导时,教师可是先制作课件或者是教学视频,让学生跟随其中的内容指导来深化对篮球动作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运动表象,防止出现动作遗忘的情况。当然为避免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过于乏味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学生感兴趣篮球明星动作视频来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和学习,掌握一系列投篮、运球等技术技巧,并让学生在认真观察的过程中纠正错误动作。教师还可以播放NBA篮球比赛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对篮球的激情和团队之间的协作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真正爱上篮球运动,提高校本课程学习质量。
3.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发挥学生特长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个体,有着各自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要真正体现体育篮球校本课程的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在教学当中坚持因材施教原则,看到学生在兴趣爱好以及身体素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对学生的角色进行恰当分配,让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可以得到展示与发挥。篮球运动当中有诸多角色,合理分配角色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对优势进行展现,也可以让学生强化对篮球学习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之上获得进步。为保证因材施教目标的达成,教师需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通过与学生互动的方法了解他们的爱好,并通过简单的体能测试来评估学生的身体能力,为角色分配打下基础。当然教师还需要在日常的篮球教学当中加强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观察,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和辅导来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让教学活动与任务的分配更加科学可行。
校本课程是充分依托学校特色资源,基于新课程指导再完成了学科需求评估之后所开发建设的特色化课程,所以能够把学校的教育优势发掘和体现出来,也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完善化的教育引导与服务,让学生在课程学习当中产生更大的动力与热情。在当前的初中体育篮球校本课程建设当中,学校必须认识到素质教育对于体育教学的高度关注,着眼于真正意义上发挥体育课程的作用,最终达成终身教育的目标。为保证篮球校本课程的建设效果,学校要变革传统教育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交际,让校本课程真正服务学校教育的改革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镇郭园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