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情感教学研究
2020-01-26牛双平
牛双平
【内容摘要】学生们从数学中既能够学到知识也能够提升能力,同时更能够激发创新和对生活产生热爱。当代社会,学生们不仅要掌握算法,而且要从数学中领悟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只有两方面兼顾学生们才能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热爱这两个字变得越来越稀缺,学生们只有真真正正的对数学产生热爱,才能产生自信,数学成绩才能不断提高。因此,教师们的工作关注点要从原来单纯的重视考试成绩到现在培养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关键词】情感 数学 教学
说起数学,给很多学生的印象是枯燥、乏味,其实数学蕴含着很多有趣的东西,是有“情感”的科目。教师应该热爱数学,在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也是新课标中的要求,在《數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教学的目标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就是成绩和兴趣,培养优秀的学生,两者缺一不可。学生们自走进初中的大门后,越来越多的抽象性知识摆在面前,学生们最开始接触到这些知识时,很容易就被复杂的计算公式吓退学习的热情,对下一步数学学习产生消极影响。但如果说,这个时候老师们能够对学生们有正确、积极的引导,一定会对数学兴趣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现在,单纯的算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知识才是他们学习的源动力。与此同时,教师们的职能也在调整,原先是培养学生的算法能力,现在是培养他们的逻辑思考、想象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将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解决巧妙地结合起来,把“学习数学有用处”的观念深深刻在学生们的脑海中。
其次就是兴趣的培养,兴趣的培养中最重要的地方肯定是信心的建立,很多的学生之所以不喜欢学习数学,是因为老师和周边环境给的信心不够,学生们不认为自己能学好数学。数学成绩不好就更没有信心再继续学习下去,久而久之出现了恶性循环。前人许多成功的案例都告诉我们,“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所以说,情感加入到数学教育中是符合学生们的心理需求和认知。当代的初中课堂,成绩和兴趣一样重要。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合理利用分析
1.激发学生兴趣
积极感情与消极感情共同组成感情的分组。有很多形容积极感情的词语,像高兴与快乐,信任与善良;那么形容消极感情的词语有哪些呢?像悲痛与嫉妒,仇视与恨等就是形容消极感情的形容词。差异化的感情会对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有差别的影响,积极的感情才是我们最开始要关注的,老师们在每一堂课开始的时候就要使用各种方法来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出兴趣后就能产生初步的热爱,这样离激发出学生们的数学情感更近一步。学生与老师之间,平等的交流是下一步的前提。我们要懂得换位思考,想一想学生们正面临的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才是重点。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善于鼓励,既然是素质教育,那个鼓励学生全方位学习是必要的。数学教学更需要鼓励,学生们的个性我们需要重视。教师们应当兼顾成绩和兴趣两个方面,多鼓励学生,让学生们发现自己的长处,规避自己的短处。比如说,有些学生几何学习好一些,证明他的空间想象力更好。但有些学生的代数更优秀,因为他重视算法。所以,要做到鼓励学生们取长补短。
2.结合生活实践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过去的教科书中并没有单独的实践内容,没有给学生们太多的机会来体会数学的有趣所在。但现在的教材中,每章节都设置了活动环节。这些活动只要是运用得当就能很好的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新教材在编写的过程,编者们都在其中添加了一些更丰富的形式,这些形式都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新教材已经开始逐步应用到学生们的学习中,数学与实践相互结合,数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们去实践。活动过程中,把数学想要表达的涵义通过活动的形式表达出来。在数学活动中,学生们亲自动手、动脑,学生们从课堂中学到的知识,都积极的调动起来了。把所学的知识同眼前的问题相结合,问题能够解决并且知识也能充分应用。这类的实践活动对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很有帮助,对创新意识的激发,对创新能力的提高也非常有帮助。虽然说,新课标规定了四个数学教学领域,并没有给活动设置独立的章节,并且好像看起来很多的内容并不能帮助到成绩的提高。但是长远考虑活动的好处还是远远大于他的坏处,就像是在培养学习兴趣,提升逻辑能力等方面。短期来看并没有帮助,长远看好处颇多。在教学中,老师们把每一堂活动课都精心准备。因为我们的理念是:只有学生们亲自动手、动脑,学生们才能发现数学的奥妙,才能体会到数学真正对他们有什么用。学生们从中体会到,原来从建立模型开始,是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了,把特殊的东西一般化了。学生们通过活动,使知识应用的实际问题解决,反过来更加促进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举个例子,在我们的爱国主义和人文主义教育中,我们不仅把各种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们,而且把一种爱国的热情传染给我们的学生们。数学教育也是如此,数学本身带有一定的纯粹和抽象性,但我们把数学能够解决生活的问题,这样的实际应用介绍给学生们,学生们就更积极主动的去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们不仅把数学特有的空间思维感构建,而且还提升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到了数学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体会到数学在实际问题的解决发挥的具体作用,从发现问题、建立模型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一整个过程都体现了数学的意义与功用。整个过程中,学生们解决了问题,发散了自己的思维,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整个过程,学生们在很多软实力上都得到了提升。尽管学生们的性格差异非常大,但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理论与实际的充分结合。
结语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自己对数学的情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教师应热爱自己的学科,应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并有发自内心的对数学的感情和思维,把讲数学课当成是一种享受,把情感加入到数学教学中,应该当作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旋律。因为只有把情感注入到数学教学整个过程中,才能够把拗口的算法变成有趣的解决问题的工具,教师在课堂上,用比喻、故事甚至一个幽默运用到数学课堂中,都会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教学的魅力。要使学生学好数学,必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是情感参与的体现,整个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学生们的积极性也能充分调动,兴趣培养也变得很轻松,最终也是非常有利于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继武. 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的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9(50):32-33.
[2] 周梅英. 初中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 甘肃教育,2019(20):172.
[3] 李华.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 (07):133.
[4] 陈宇. 情感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 (05):55.
[5] 教育部. 数学课程标准[S].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甘肃省甘谷县谢家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