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0-01-26金永兵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5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

金永兵

【内容摘要】“任务驱动”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其要求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利用先前设计好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运用所习得和掌握的知识对任务进行攻关,由此使得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当中掌握新的知识,并且让学生可以将破解任务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问题加以分析,以此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增强。同时,此种教学方法将让学生能够领会到正确的知识学习途径。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任务驱动法,调动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任务驱动  内容驱动  方法驱动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将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所应当秉承的基本原则着手,对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及初中信息技术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需注意的问题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所应当秉承的基本原则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应当认识到,其为学生设计的学习任务应当贯穿于课堂的始终,也就是说,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不论为学生布置哪种类型的学习任务,如要求学生利用办公软件制作表格,利用画图软件制作图片等等,其目的均在于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实现自身信息技术水平的增进与提高。换句话说,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在任务的引导之下,展开高效的信息技术实践学习活动,并且让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欲望得到增强。

为了确保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当中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教学效用,因此,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授课教师必须实现对任务的科学设计,在每节课的课前备课阶段,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授课教师应当秉承全局性原则、生活化原则、梯度性原则等。

1.全局性原则

在设计任务时,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授课教师应当充分从全局的角度出发,也就是说,教师应当按照课程大纲的要求,对学生在中学阶段所应当掌握的信息技术内容加以把握,同时应当实现对学生哪种能力的养成,并由此设计出符合前述标准的学习任务。除此之外,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还应当从全局层面着手,即,依托学习任务的设计,使不同的知识脉络得到有效的连接,以此来幫助学生在解决任务的同时,达成温故知新的学习目的。

2.生活化原则

在设置任务的时候,教师应遵循生活化原则,要布置一些生活化的任务。比如,在教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有效获取信息——信息的整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布置了生活化的任务——将自己家里的电子版照片以年为单位分别建立文件夹。这一任务使学生将信息技术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就会比较积极。

3.梯度性原则

此种学习任务的设计原则要求教师应当确保所设计的任务具备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这样将会让学生慢慢的适应并接受此种教学方法。同时尤其需要引起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授课教师注意的是,教师应当确保任务的难度对于学生而言是适中的,如若不然,学生将会因任务对其而言过于困难,从而感受到挫折感,进而造成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下降的情况出现。

二、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法,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任务的内容、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进行方法驱动、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善于进行学习情况总结。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任务的内容

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是不一样的,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接受情况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任务驱动法实施过程中,布置任务也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任务的内容,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比如,在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第5章《设计与制作演示文稿》这一节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插入图片的方法,可以将几种典型的例子集合成一个练习,分布在几张幻灯片中,先请学生找出其中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要求学生自主选择自己会解决的问题去解决。这样基础好的同学有时间尝试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如图片颜色的调整、透明色设置等,基础差的同学也能解决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如图片大小调整、翻转等。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完成自主选择的任务,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进行方法驱动

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进行方法驱动。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方法,成为“方法驱动”的主人,教学效果会更好。

例如,在教学生“查找文件”时,学生把各自研究得出的几种查找文件的方法通过“竞拍”的形式分享给大家,使通过“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查找程序”等几种不同的方法,都能顺利被学生所接受和运用。显然,学生之间互助的学习方式要比仅仅教师演示来的更加有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潜能也能充分得到发掘。

3.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任务

任务驱动法实施之后,教师布置了一定的任务,学生自主选择了任务的内容和方法,接下来就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任务,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探究性或实践性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学生也可以自主解决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与周围的同学讨论、互助,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生一起给予引导,对于比较快完成任务的学生,可以给予更高级的任务。

比如,在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第3章《统计与分析数据》中的第一节《收集与编辑数据》的教学中,教师布置了对期中考试成绩的数据进行收集与处理的任务。但是由于涉及到很多科目的成绩,一些学生完成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技巧,而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探索如何更快速的进行处理。最后,学生经过探索,自主完成了任务。

4.善于进行学习情况总结

在班級学生完成了任务之后,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加以检查和点评。信息技术课程授课教师应当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与之匹配的评价机制,以此来达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客观评价。同时,教师亦应当结合学生的评价情况进行教学经验总结,以便通过这一做法,为后续的任务驱动教学提供依据和参考。

三、初中信息技术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需注意的问题

在应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过程中,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一定的措施的同时,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第一,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注意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一定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夯实,方便学生对即将开始的“任务”的理解和思考。

第二,在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的直观的、简明扼要的展现任务,如利用机房的屏幕广播功能,在计算机屏幕上直接演示一两次操作的方法。这样便于学生立刻了解任务,开始有针对性的学习。

第三,理论知识和上级机操作实践不要分开。最好是理论基础知识和上机操作合在机房进行。基础知识讲完,任务分配完毕,学生立刻可以进行操作实践。有的任务可让学生上机实践来寻找方法,进行尝试和验证,从而归纳出完成任务的具体步骤和一些技能技巧。

结语

以上,笔者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法展开了探究。关于任务驱动法的应用,需要我们探索的还有很多,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 朱会芳. 初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J]. 中华少年,2017:120.

[2] 任博宇. 初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法教学探究[J]. 文理导航,2015(14):81-81.

[3] 郝国秀. 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3(4):166-166.

[4] 黄燕妮.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亚太教育,2015 (7):39-39.

[5] 王安山. 任务驱动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新课程(中学),2019(3).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苙泽实验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初中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与优化
浅析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如何引入生活元素
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报告及其在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