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在视觉艺术中的表现形态
2020-01-25李聃
摘 要:语言可以体现人的言语逻辑思维,图像体现人的视觉形象思维,艺术家们利用二者相结合的创作方式探究了语言、形式与意蕴之间的联系,架构出了一座连接语言与图像的桥梁,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在作品中,图像可以激活文字,文字又提升图像,这两种形式相互碰撞、相互作用从而获得一种新的“有意义的形式”,既强调了画面的直观性、确定性,也与文字的间接性、思维性相结合,同时作品中的文字也增强了对社会问题的视觉回应力度。
关键词:图像;文字;形式;观念
一、图像与文字的结合
图像的产生早于文字,人类早先将自己对大自然的有限认识通过最为直观的视觉形式表现出来,先是从图像到象形图画,后来才逐渐演变成文字,正是这些启迪了人类的视觉文化。自摄影诞生以来,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一定的信息量,无论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还是对个人心灵的展现,艺术家们以摄影的方式诉说着不同的情感。
(一)图像背后的文字
法国摄影师希波利特·巴耶尔以影像的方式合理地使用了他的话语权,表达了他对于不公平待遇的不满。1840年,希波利特·巴耶尔将自己扮作溺水身亡者拍摄了著名照片《扮成溺死者的自拍像》,表达他对于政府未给予他摄影术发明者身份的不满,充满愤懑的他在照片的背面写下了自己的“墓志铭”:“呈现在您眼前的是巴耶尔先生的遗体,拍摄这张照片的技术的发明者。这位不屈不挠的实验者为他的发现辛苦工作了三年。然而只对达盖尔先生表现慷慨的政府,声称对巴耶尔先生无能为力。因此这位不幸的人决定溺水自尽。啊,变化莫测的人生啊!他已在太平间放置了数日,但无人认得。女士们,先生们,你们最好继续走下去,我担心会冒犯你们,正如你们可能会注意到的,这位绅士的脸部及双手已经开始腐烂。”巴耶尔虽然错失了摄影术发明者的身份,但这种将文字与照片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却成为了摄影史上的首创,他在影像中充分地使用了视觉话语的权利,影像可以表达任何言辞,文字与图像的结合更具直接性。
(二)作品中的“文字艺术”
曾担任过平面设计师的美国艺术家芭芭拉·克鲁格利用图像和文字并置的展现形式,使作品产生了强有力的视觉效果,由简洁有力的图像、观点直白的文字所组成的作品激发观者的思考,并且选用红色与白色等极大反差的色彩构成警句,冲击着观者的视觉感知。
克鲁格的作品取材于杂志、海报、商业广告中的图像,并赋予与广告文案风格一致的文字内容,因此,最终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商业广告风格。多种元素的有机融合成为真正服从于观念表达的手段,文字在其中作为整体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当了在观念支配下的具体元素,且以类似广告语言的形式出现,运用艺术的手法将这些口号式的语言更为恰当地表现出来。在作品中,克鲁格常常采用I、we、you、me等第一人称直指观者并引起共鸣,探究她所关注的身份、性别、种族、欲望、消费主义等社会问题,说明处于西方以男性为中心的女性处境问题,讽刺了社会制度与现状。
芭芭拉·克鲁格是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史中很重要的一位女性艺术家,她以女性主义为出发点,创作了作品《你的凝视打中我的侧脸》(Your gaze hits the side of my face),克鲁格的这幅作品关注于“观看”中的性别政治问题。作品中的“我”代表了女性的话语,“你”是指男性角色。在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中,女性往往处于被“观看”的地位。这是一张女性头像雕塑的黑白图像,左侧排列着文字,简洁明了地表达主旨,女性的雕塑代表着理想化的女性形象,影射出人们往往会对相貌出众、美丽大方的女性给予更多的关注。而雕塑不能发出声音,揭示了女性沒有话语权的弱势地位,作品中的文字成为她呼吁社会关注女性的声音。
克鲁格通过对文字与图像的版式设计,使图像与文字的结合形成了多义性的扩展意义。克鲁格以消费主义为题材创作了作品《我购物故我在》(I shop therefore I am),这是对哲学家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的颠覆式化用。图像中的人用拇指和中指捏着一张红色的卡片,卡片上的文字代表了女性的声音,因为在消费社会中女性是最大的消费群体。在当时的社会中,物质不再匮乏,但是人们对物质的渴望依然在增加,似乎要通过不停地购买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克鲁格通过这幅作品表达了对消费社会的反思与批判,揭示了消费主义的社会问题及其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弊端。
克鲁格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艺术的重要特征,即不为特定的观念或样式所束缚,为了表达作品的核心立意即可打破各种媒介的界限。她以女性的视角表达对社会问题的看法,通过化用现成的和社会上流行的商业图像抨击社会现状,结合口号式的警句成为一种立场鲜明的政治宣言,迫使观者直面作品中所批判的社会问题。
二、文字引导下的图像
语言文字是人类思维的直接产物,它可以表达复杂的思想,使极为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进而为我们提供认知内容,而图像展示给观者的则是直接、丰富且立体的表象。以视觉层面的图像叙事、造境;以思维层面的文字引导、延展,以达到共同深化作品内涵的作用。艺术作品中的文字不同于文学作品,它借助文字来引导图像的主旨、开拓图像的空间,最终以直观的视觉图像来呈现,成为另一种“语言”的视觉传达方式。
艺术家彼得·达文波特曾创作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作品,他最初的想法并不十分独特,但迫于经济的压力不得不改变创作的思路反而使最终的作品独创新意。他的作品《世纪图像》最初是想收集20世纪最有意义的一百幅图像集中展示,但由于图像的使用费用极为高昂,他不得不寻找另外的形式。所以,彼得·达文波特最终呈现在观者面前的作品只是一些图像的标题,并没有任何的图像,但每一位观者看过标题的文字后就能准确对应了脑海中的图像,它仿佛就在面前。达文波特用巧妙的创作方式表现了宏伟的创作主题。这件作品正是由文字引导出了图像的典型。
三、文字自身成为艺术品
当人类开始用文字进行交流时,它就承载了人类的思想,当艺术开始使用文字进行创作时,它就呈现了艺术家对于当下问题最为直观的阐述,因为在观念的表述、思维的转换、逻辑的归纳等层面,文字可以进行清晰明了的传达。美国艺术家劳伦斯·维纳宣称,任何人只要阅读定义了一件艺术品的语言文字,并因此对作品展开想象,就等于欣赏实际的雕塑、绘画,完全体验了艺术。这一点在观念艺术家约瑟夫·科苏斯的作品中得到了相应的体现,他以语言文字为媒介,使思想成为艺术的核心主旨。观者可以体会到文字在其中占据着统领的地位,语言取代了图像,文字自身成为了艺术品。
1965年,约瑟夫·科苏斯将一把椅子、一张椅子的照片、一段关于“椅子”词条解释的说明文字,三者并列摆放进行展示,这件题为《一把和三把椅子》的作品成为了概念艺术的经典之作。这与科苏斯接下来创作的一系列以“一和三”为题目的作品共同阐述了他的创作观念:艺术品之所以被称之为艺术品,并不是因为构成作品所运用的材料,也不是传统的美学整体性或作品所呈现出的样式。无论是实物存在的椅子,还是通过艺术手段所再现出来的椅子的照片,都指向了一个最终的概念——文字对于“椅子”的解释,即人们观念中的椅子。这一系列作品都拥有同样的主旨内容,很直白地表达了对可视的“形”的轻视以及对内在信息、观念和意蕴的重视。科苏斯运用语言文字这一元素重塑了新的形式,以此探究语言文字是如何全面地展示其内在意蕴。
作为概念艺术的重要先驱者,约瑟夫·科苏斯也利用霓虹灯进行创作。1965年,科苏斯用霓虹灯管拼写出了“Neon”一词,完成了作品《Neon,1965》,这件作品融合了文字、符号与材质之间的边界,探索了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的联系。“Neon”的含义是“新的”,但是这曾经新颖的事物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已经逐渐被替换,是科苏斯赋予了霓虹灯以新的形态。当他第一次使用霓虹灯这种流行材料进行创作并展出时,就跨越了霓虹灯本身的价值,打破了当时人们对于艺术品先入为主的观念。这些发着光的霓虹灯管围绕着组成了一个个文字,直接且准确地表达了它们所携带的观念信息,此刻,语言文字在作品中已经取代了图像的存在,文字自身就足以成为一件艺术品。
本文是结合艺术家的作品探讨语言文字在视觉艺术中的不同表现形态,文本向作品中注入不同于自身的表达意义,从而深化了图像的内在含义,为作品提供了更宽泛的延展空间。在当下的艺术环境中,各媒介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这极大地扩展了艺术创作的边界。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迫使当代视觉艺术家更加重视探索语言文字如何呈现出不同的内涵意蕴,并以不同的形式和样式融入到作品之中,这在未来的艺术发展过程中似乎也在暗指那些只能传递一种语言或视觉形式的信息表现形式将停滞不前。
参考文献:
[1]罗伯森,迈克丹尼尔.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艺术[M].匡骁,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2.
[2]顾铮.我将是你的镜子:世界当代摄影家告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3]巴钦.热切的渴望[M].毛卫东,译.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6.
[4]顧铮.世界摄影史[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李聃,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摄影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像跨媒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