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学校心理学教学策略研究

2020-01-25张彤彤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学职业学校

张彤彤

[摘           要]  在職业教育学校,心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心理学涉及学生的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等诸多思维领域和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学教学工作,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心理学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心理学知识体系,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职业学校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使学生成长为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高素质职业人才,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

[关    键   词]  职业学校;心理学教学;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2-0090-02

随着我国新课标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和深入,先进的教学指导思想也逐渐渗透到职业学校教学工作中,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成为职业学校教师的首要教学任务。我国职业学校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教学效果收效甚微,因此,教师应该深入分析和研讨心理学教学现状,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措施,扩展学生的心理学知识储备,提高职业学校心理学的教学效率,下面我们就针对具体的教学策略展开简单分析和探讨。

一、我国职业学校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观我国职业学校心理学教学现状,不难发现其中存在诸多问题,经过深入的分析、调研和整合,我们归纳了以下五个影响心理学教学效率的主要问题:(1)教师的心理学教学力度不够,很多职业学校的教师只注重学生的专业课教学和重点文化知识学科教学,没有意识到心理学课程的重要性,也没有将加强心理学教学力度工作列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导致学生极度欠缺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知识储备十分匮乏,学习效率大大降低,教师自然无法收获满意的教学成果。(2)职业学校的心理学教学体系不够完善。我们在调研分析过程中发现,大多数职业学校没有构建完整的心理学教学体系,没有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导致心理学教学内容杂乱无章,教学流程也不够清晰,学生的心理学素养无法得到科学有效的锻炼和提升,阻碍了职业学校心理学教学效率的提升。(3)职业学校心理学教学的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偏低,很多心理学教师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心理学培训,不具备完善的心理学教学素质,无法高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心理学知识,不能发挥教师的教学指导作用,从根本上造成了职业学校心理学教学效果较差。(4)教师在心理学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致使学生仅对课本内容产生浅显的了解,很容易出现学过就忘记的不良现象,学生的综合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无法发挥心理学教学的德育教学作用,限制了职业学校心理学教学的良性发展。(5)教师在心理学教学中没有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评价形式,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心理综合能力的评估,导致学生的心理学素质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降低了大部分学生对心理学的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弃学等行为,使职业学校心理学教育进程停滞不前[1]。

二、职业学校心理学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教师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制定人性化心理学教学方案

职业学校的心理学教学效果之所以不理想,是因为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限制,一直占据着心理学课堂的主体地位,对学生采取“填鸭式”教学手段,严重降低了学生对心理学的学习热情,很多学生不敢挑战教师的权威,更不敢大胆发表内心的学习观点,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都被局限于狭窄的思维空间,无法实现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师想要解决这一教学弊端,首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思维,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学生的脑海中根植主体意识,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做心理学课堂的主人,对心理学知识进行更透彻的学习和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人性化的心理学教学方案,让学生感受到人性的关怀,消除学生对心理学课堂的抵触心理,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达成教师理想的教学目标。

(二)融合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心理学的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心理学教学中,教师一直采用单一的教学形式,导致心理学教学氛围枯燥乏味,职业学校的学生对心理学课程的学习态度通常是兴趣使然的,兴趣也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基础条件,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开拓创新,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在心理学教学中融合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心理学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结合心理学教材内容,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寻找教学手段革新的突破口,用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形式的具体筛选上,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形式的适宜性和趣味性,既要满足学生的心理学学习需求,选择难易适中的教学手段,也应该为教学形式增添更多趣味元素,满足新时代教学背景下的改革需求,发挥多元化教学手段在职业学校心理学教学中的实际作用[2]。

(三)应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打造立体的心理学教学课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数字多媒体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数字多媒体技术不仅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也是教师构建智慧课堂的有利途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多媒体教学工具,结合心理学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打造立体的科技化心理学教学课堂,为学生创设有声有色的视听情境,赋予心理学课堂生趣盎然的教学氛围,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触发学生的多重感官系统,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加深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心理学教学效率。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情境创设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如果选择超出学生思想范围的教学情境,不但没有辅助教学的作用,还会给学生造成严重的思考压力,降低学生融入情境的兴趣。

(四)结合案例分析教学,增强学生对心理学的领悟能力

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因此,教师在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心理学教学时,应该将教材内容和实际案例分析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对抽象的心理学理论知识产生更具象化的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对心理学的领悟能力,进而使心理学教学效果显著提升。教师在融合案例分析教学时,一定要在案例中突出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打下坚实的心理学知识基础,培养学生善于明确重点、抓住重点的优良学习习惯,体现案例分析教学在心理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将热点新闻作为案例分析素材,以学生感兴趣的热门时事激发学生的思考动机,提高学生的心理学学习效率。教师在进行案例分析教学时,还应该对学生适当地渗透德育教学,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情操,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心理素养。

(五)发展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心理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合作探究不仅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也是一项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在职业学校心理学教学课堂上发展合作探究活动,强化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课堂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锻炼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心理学素质,使教师能够收获满意的教学成果。教师可以将4~5个学生分为一个小组,组织小组成员围绕着教师事先设置好的心理学课题展开合作探讨,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得到心理学知识基础的巩固,并有效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思维,增强学生的探索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能够将简单的心理学问题在组间自行解决,而对于小组成员难以攻克的疑难问题,可以汇总给教师,由教师最后集合讲解,大大提高了心理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培养了学生优异的知识点归纳总结能力。

(六)结合学生的不同专业,在心理学课堂突出专业特色

众所周知,职业学校设置了许多不同的专业,很多学生只注重专业课和基础文化课学习,对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性不以为然,导致很多学生对心理学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放弃了心理学学习,造成了职业学校心理学的教学弊端。为了改善这一不良现象,教师在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不同专业,在心理学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专业特色,启发学生的联动思维,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心理学知识的重要性,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心理学课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实施具体的教学策略之前,应该与其他专业课教师合作,展开联合调研活动,了解学生各个专业的重点和特点,以便在心理学课堂更好地进行专业元素的渗透,增强不同专业学生对心理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实现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学素养和专业能力同步提升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成长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职业人才。

(七)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提高职业学校心理学教学效率

教师在开展职业学校心理学教学策略研究过程中,还应该在教学方案中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使教学计划有始有终,体现其在心理学教学中的教育价值。传统的心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用试卷成绩衡量学生心理学知识掌握情况,这是不科学的,也是和新课标教学指导思想相悖的。因此,为顺应我国素质教育的教学需求,教师在职业学校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摒弃陈旧的评价标准,结合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综合评估,尽量采取鼓励式评价机制,改善学生心理学素养两极分化的不良现象。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应该适当降低考核标准,和学生一起明确问题成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调高考核标准,促使这部分学生不会骄傲自满,不断完善自身心理学素养,实现自我的超越。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职业学校心理学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但是教师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措施消除其中的弊端,提升心理学的教学效率。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创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心理学课程的学习热情,并在心理学教学中融合专业元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建立与教学计划相匹配的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职业学校心理学教学计划,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实现教师的教学理想。

參考文献:

[1]高坡.教育变革时期学校心理学发展的现状及趋势[J].西安社会科学,2010,28(3):112-113.

[2]秦金亮.学校心理学专业及其课程设置[J].外国教育研究,1998(3):33-37.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心理学职业学校
“没有用”的心理学
我爱的职业
跟踪导练(二)5
学校推介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