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探究

2020-01-25池河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中职评价语文

池河清

[摘           要]  语文是教育教学中的基础学科,是学生学习过程自始至终都要掌握的一种知识技能。同时语文学科也关乎学生日后的终身发展,是步入社会后提升自我语言表达能力与文化素养的必要工具型学科。尤其中职教育阶段的语文学科,面对职业教育的特定学生群体,更应注重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创新,通过翻转课堂等方式,切实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符合国家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对翻转课堂在中职语文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关注此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2-0088-02

当前,国家处在繁荣与复兴的新阶段、新征程、新时代,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社会对受教育者更高的需求。学校作为教育功能的担当者,面对新的时代潮流,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作出改变,从内到外,在方式、在理念上进行创新,尤其中职等职业学校,其所培养的专业职业人才更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所以中职教育应该关注当下社会最需要的能力与素质,善于利用极具互联网特色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学科教学中应用功能翻转课堂的路径,提高中职教育的整体质量与效率。

一、翻转课堂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翻转课堂翻译自“Inverted Classroom”,简单来讲翻转课堂是进行课堂内外时间的一种调整,更多地将学习的主动权与决定权交给学生,而教师则是处于一种引导性地位。翻转课堂与我国现阶段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相契合,同时这种教学模式有着其一定的超前性,极具大胆的创新性。同时从更宏观的教育革新轨迹上来看,其又与混合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有着内容与理念上的重叠,都追求学生灵活、主动参与教学的目的。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移动互联发展中应运而生,所以具有鲜明的互联网精神的烙印,是传统教育模式的颠覆性冲击,引发着教师角色定位、课程模式转变、管理模式优化等一系列教育教学变革。同时翻转课堂在中国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呈现出一种适应性的特点,很多教育专家也对翻转课堂在我国的应用形式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翻转课堂应该是教师在“慕课”中课堂教学过程的针对性指导,同时系统梳理和巩固重点难点知识,实现知识点的深化与拓展;也有人认为翻转课堂应该是对信息化技术与资源的有效利用,将互联网中庞大的教学资源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实现教学过程师生交流过程的信息化转变。这些对于翻转课堂在中国教育环境下的应用其实都有着互通性,不同之处是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方式。而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我认为翻转课堂的使用就是要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全过程的革新,关注学生主体地位,把握中职学生的特点,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职业人才。

二、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探究翻转课堂的重要作用

想要真正理解翻转课堂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就需要明确中职学生的特点,尤其是当下社会发展阶段下的中职学生,在日渐富裕的物质享受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互联网普及对青少年思想观念冲击下表现出思想活跃易接受新生事物,但综合素质尤其是道德观念、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对中职生的要求存在明显差距,这其中有着生活、职业理想缺失;道德观念与行为标准混乱;文化素养缺乏;心理素质下滑;承受家庭学校多重压力等多种问题。所以中职教育就是要基于就业的目标,引导中职学生进行人生定位,并且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和选择,培养出既适应社会需求,同时满足个性发展的综合性应用人才。我们在这个视角下来看待翻转课堂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就不难发现其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以及优化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首先,中职学生多是学习意愿与能力都不足的初中毕业的学生,其既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思维体系。所以中职学生,往往对于文化课程学习缺乏兴趣,同时又对职业技能课程缺乏完整的认知。而这一切问题需要从学生的思想与意愿层面着手,语文学科作为培养学生思维、涵养学生德行、传承文化精华的重要学科,通过翻转课堂进行语文学科教学模式的转变,就能够使语文学科以一种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利于学科教学目的的渗透。其次,翻转课堂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教学过程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师生间的沟通与互动过程不仅仅局限于教学课堂之上,改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最后,中职学生被归为“差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当下教学体制下评价机制的滞后。传统教学模式更关注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个异性,将考试能力不强的学生归为“差生”,而这些学生往往在职业教育却表现出一定的优势,能够凸显学生的特长。而中职语文教学中对翻转课堂的应用就进一步放大了这一属性,因为翻转课堂本身教学评价机制就已经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能力的综合分析和客观评价[1]。

三、翻转课堂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一)通过“慕课”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隨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这期间中职教育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愈加多元化,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这也为学生利用“慕课”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网络“慕课”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主要内容,学生在自主的探究与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明确自身特定的学习目标,设定符合自身能力与知识水平的规划,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点对中职学生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例如,中职语文教学进行阅读教学时,仍会出现“满堂灌”“填鸭式”等与学生学习习惯相悖的教学形式;教师与学生学习主体错位问题仍旧突出;阅读教学过程缺乏人文关怀;教学教学模式自我封闭;学生课后自主阅读能力差等。尤其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其本身学习意愿与能力就相对较弱,如果在处于这样一种学习环境之中那么必然极大地削弱教学效果。而基于网络“慕课”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能够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虽然前期可能效果不佳,学生自控能力较弱,但“慕课”的形式以及内容的趣味性必然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有所体现,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同时更便于学生对知识重点与难点进行持续的巩固与复习,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控程度[2]。

(二)基于教学目标进行微课的设计

課前预习对于课堂教学的影响极大,尤其是语文学科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很多课文需要建立对作者所处时代背景的系统了解,这样就凸显出微课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师在进行微课设计时要关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要将学生的想法融入微课的制作中去。语文教学中关于作者思想情感以及写作背景、意图等内容往往是重点,需要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整体的把握与深入的感知。所以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和课文内容进行微课的制作,要对课文内容要点进行一定的梳理。例如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章,勾画出重点的句子,进一步分析文章的语言结构,同时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要修辞方式,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字魅力等,教师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明确设定后制作微课,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针对性设定自身的学习任务,通过自主探究性学习掌握语文知识。

(三)通过翻转课堂提高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实效

阅读课程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翻转课堂可以实现丰富网络资源对阅读课程实效的促进作用。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前,可以让学生先行查找文章作者及内容的一些信息,同时利用课文中的注释等,先行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课上教师就可以针对课前预习的问题反馈对文章的行文结构、修辞手法、段落结构等进行讲解。尤其在进行文言文阅读讲解时,学生往往会觉得难度较大,通过翻转课堂就可以降低文言文中实词、虚词、通假字等内容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小说也是语文阅读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样的小说时,教师既可让学生在正式的阅读课前观看《红楼梦》的影视剧资料,对小说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景进行一定的了解。然后教师阅读教学课上不需要进行过度的内容讲解,而是转变为与学生一同探讨林黛玉、贾宝玉和王熙凤等人物特点的交流与探讨,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3]。

(四)基于翻转课堂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的多元化评价

我国新课程改革中重视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作为培养专业职业人才的中职教育更应该关注学生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所以在中职的语文教学中,判断一个老师对学生掌握程度,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是重要的判断依据之一。同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本身就包含对评价机制的多元化,所以中职语文翻转课堂的评价过程要以生活为教学过程的着力点,重视学科知识最终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让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学生呈现出学习行为、过程以及成果的多样化,这样其对学生评价方式就呈现出多元属性。尤其是在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翻转课堂也变得愈加灵活,例如,教学前的诊断性评价、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与教学后的总结性评价的有效结合,再如他人与自我评价、定性与定量评价的有效结合等。这些评价方式的有效结合,使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呈现出多元化,表现相互正向的引导与激励作用。这一优势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中职学生往往是因为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而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能够更好地展现学生的特点与特长,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与上进力[4]。

利用视频来实施教学,在多年以前人们就进行过探索。在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很多国家所进行的广播电视教育就是明证。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切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成为现实。尤其对中职语文教学来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中职教育中的很多特性问题,提高语文教学实效,为社会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郑凤.浅谈“翻转课堂”在中职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05.

[2]王健芸.浅谈中职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61.

[3]陆春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39.

[4]叶映霞.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J].文学教育(下),2019(11):70-71.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中职评价语文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