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合作深化策略
2020-01-25沈班
沈班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石油装备制造行业应该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机遇,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国际石油装备产业分工中,积极寻求在国际产能方面的多形式、多领域合作。逐步扭转产品贸易的传统经营理念,逐步向着产品贸易、产能合作、服务增值的一体化产业协同发展发展,从合作领域方面应该从装备、技术、产品、品牌等全方位进行产业输出。同时石油装备制造企业也要不断强化国际合作风险意识,对国际合作总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挑战进行提前预判,这样才能真正为企业“走出去”营造出良好的经营氛围。
“一带一路”是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需求,并统筹规划国际和国内发展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发展格局,也是中国逐步培育强大国际竞争优势的伟大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具有强烈的划时代意义。“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化合作,加快企业走出去,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迫在眉睫
随着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的快速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企业配套成绩发展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在收装备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多批次重大突破,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实力也在不断提升,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在国家能源战略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此情形下,中国石油装备制造行业已经完全具备了“走出去”但深层次发展实力和基础。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长换挡期和市场需求的缩减期,面对严峻形势,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全面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划时代意义。
是拓展生存空间、应对国内需求缩减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国际油价持续低迷,中国的石油产业产能建设及管道工程建设增速放缓,自2014年以来,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对于钻井设备、采油设备、修管道设备的各种产品的需求量在急剧下降,收装备制造行业面临着每年市场需求规模下降30%以上的严峻形势。而且国内经济就存在转型时期,受到结构性因素的影响,短期内国内市场需求缩减的趋势很难得以扭转,面对日趋紧张的国内石油装备市场,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迫切需要放眼国际市场。由于受到低油价的影响,国际石油装备市场也不景气,但总体需求规模仍然较大,而且面对全球经济的国际油价持续低迷的大环境,国际客户对装备产品的性价比关注度更高,这也给一直以来以性价比为优势的中国石油装备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会。
是应对国内产能过剩、实施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求
石油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与油气业务息息相关,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国际油价持续攀升,油气勘探开发作业异常活跃,这一时期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年增速达到15%以上。乐观的市场预期使得大多数石油企业选择加速产能扩张,也引发了产能规模饱和甚至是过剩。所以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寒冬,目前大部分企业常规装备产品产能利用率经济能够达到50%,而且还是要面临日益突出的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在国家全面推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可以在沿线国家逐步转移国内优势产能,这样就能够让企业有效应对国内产能过剩、产业结构调整所面临的问题。
是企业升级转型、高质量和高效益发展的核心需求
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在过去的50多年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且在产品门类方面更加齐全,产业体系也形成一定规模,而且达到了一定的技术水平。目前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在综合制造、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国际化发展等几个方面已经成为了国际性制造大国。但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综合实力要远远落后于欧美等先进企业,而且整体呈现出大而不精的现象,在关键技术上存在瓶颈问题,产品可靠性差距异常明显,而且国内大多数企业不注重品牌意识的迅速,在柔性化智能加工水平方面相对落后,从整体产业链发展来说,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仍然处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要求与国际技术先进的跨国企业同台竞技,就必须要摒弃传统模式下的粗放式发展,从产品质量、生产技术、服务水平等各个层面进行不斷提升,充分借鉴海外企业的成功发展经验,逐步深化企业改革,创新发展模式,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企业真正成长为世界石油装备制造强国。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
总体规划,合作共赢
石油装备制造行业“走出去”发展战略的主体虽然是企业,因此企业应该从总体层面做好规划,走好每一步。“一带一路”跨越四大洲60多个国家,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在利益和文化方面差异非常明显,因此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应该始终坚持包容开放、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在企业利益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合作伙伴的利益,谋求共同发展。充分借助“一带一路”油气合作项目,不断强化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并进一步构建起多主体、多领域、多维度的合作模式;借助装备出口贸易来进一步消化国内产能过剩问题,同时融合国外市场需求、生产要素和国内资金优势、产能优势,从战略角度进行科学布局。
创新合作方式,从产品竞争走向全产业链竞争
国内优势产能转移有尽可能的选择东道国本土化制造积极性高,基础配套条件相对良好的地区,进一步构建起“组装制造+维修检修+仓储寄售”的生产服务体系;要扭转传统产品营销模式,逐步向产品与服务融合的方向转变,同时要注重维修保养、性能升级、技术指导等增值服务在企业经营规模中的占比,同时要加大在互联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个性化定制新型制造服务模式的大力发展,全面推动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逐步向“产品+服务”贸易方式的转变,并进一步推动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向全产业链竞争发展。
突出重点,以优势产品推动产能合作
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首先需要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油气资源现状、合作政策、财税政策、投资环境、政治风险、已有合作基础等各个层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把握企业发展重点方向,以中亚、中东等重点区域国家为基础,深入挖掘企业优势,并从中精选重点合作项目。从近年来我国石油装备产品出口统计数据以及国际市场发展形势来看,短期内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可以从采油装备、动力装备、钻机、石油钢管等一些系列产品出发,将钻修机、抽油机、柴油机、泥浆泵、电潜泵等优势产品作为重点,首先启动首批次的国际产能合作项目。
强化协作,打造新发展优势
国内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强与行业内部企业的紧密合作和联动,在“一带一路”对外尤其合作项目运行过程中发挥出国内石油企业的先发优势,充分借助国际贸易业务和国际投资等相关业务来进一步推动装备制造“走出去”战略的发展,将国内石油装备制造行业综合一体化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让企业能够全面参与到国际石油装备合作项目中。与此同时,这个装备制造企业还要注重与国际贸易中介机构、贸易企业金融机构的战略协作,如何不同行业的优势,积极寻求在国际市场中的发展,真正实现互惠共赢,为国内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发展打造成新的协同发展优势。
创新发展思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发展和产品的特征,逐步深化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全面推动修井机、压缩机、采油设备的远程监测和故障诊断,开发出智能化故障诊断系统,利用网络优势来进一步突破国际合作的地域限制,利用网络服务平台来提供在线监测、检修、趋势分析等相关服务,以此来应对更多忠诚顾客。同时还要不断深化租赁、租售、制造+服务总承包模式的发展。通过对经营管理模式和商业发展模式进行重新组织和优化,来五星塑造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品牌形象,进一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结束语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企业在不断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积极寻求与行业内部、與东道国的协作发展,同时也要积极关注国际合作中的税收政策、汇率、利率变化情况,做好风险规避,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实力。
(黑龙江省大庆市乘风庄大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