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中国古典舞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2020-01-25王茜
王茜
摘 要:在我国的民族艺术中,古典舞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更是一块绮丽的瑰宝,古典舞是最为独特的舞蹈形式之一,也是民族文化精髓的重要表现方式。古典舞的教学体系趋于完善,但是新时期人们的审美能力有所提升,因此现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文章主要分析了新时期高校中国古典舞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中国古典舞;教学改革
古典舞是展现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中国戏曲与舞蹈的结合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古典舞艺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高校培养出大量编导和表演人才,但在新时期背景下人们的审美能力有所提升,对于古典舞的舞台展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高校学生的整体舞蹈基础越来越好。也就是说,现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而加强高校古典舞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校中国古典舞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一)加强对古典文化的传承
对于古典舞来说,其不仅是中国文化的艺术瑰宝与符号,更是中国文化的代言与传承。古典舞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主要是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中蕴含着非常浓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和地域特征,保存了人们生活和发展的基质[1]。正因如此,古典舞不管经历了多少次变迁和发展,仍然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一方面,古典舞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还能够真正凸显出自身的艺术感染力,实现中国古典舞形式的进一步升华;另一方面,古典舞表演蕴含深刻的思想內涵,不同形式的古典舞所蕴含的情感内涵也不同,要将学生带入其中,从而更好地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古典舞教学必须紧密地结合传统文化才能够更好地发展,不能完全使用西方的音乐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
(二)感悟古典舞独特的魅力
文化是需要不断传承和创新的,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文化也具有多元化特征,并且相互渗透,使得人们的思想和审美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多数人更加喜欢多元化的表达方式,而古典舞教学也需要不断创新来进一步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我们应该巧妙地使用教学方法,积极利用各种手段来增强古典舞的表现效果,促进舞蹈意境和情感的统一,进一步弥补以往古典舞教学的不足,将古典舞的内在精神展示给学生,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了解古典舞,从而唤醒学生内心对古典舞的学习欲望。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进行大胆创新,将舞台化的表演方式带到课堂中。例如,由省城和各地方艺术馆领导及专家共同创编一套新的古典舞,内容和形式十分新颖,同时也展示出了本地特有的艺术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2]。
二、新时期高校中国古典舞教学改革策略
(一)强化理论教学,重视脚本创作
古典舞是舞蹈艺术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能够流传至今,不仅是由于其瑰丽多姿的舞蹈动作,其文化内涵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古典舞教学来说,必须重视理论课的教学,让学生对古典舞产生强烈的兴趣,深入地了解其内在含义,吸收精髓,从而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在此基础之上,教师需要提升学生的创作水平,重视舞蹈脚本的创作。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首先要有丰富和充实的情节内容,做到“言之有物”,其次要进行编排,做到“编制有序”,最后融入自己的情感表达,使用现代人的审美方式来看待传统作品的重塑,将古典舞的历史展现出来,还可以将舞蹈中的异域风情展现给观众。此外,在舞台设计层面,通过创新性地使用灯光、音响和色彩来对舞蹈作品进行补充,让整个作品变得更加生动和逼真,丰富舞蹈作品的内涵和意境,从而让舞蹈更加具有感染力。
(二)改革教学方法,培养独特审美
近些年来,古典舞教学中产生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而其中的探究式教学法则被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古典舞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这种教学方法,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由于班级内学生的差异比较大,同一个动作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个性,由于学生较多,教师无法为学生一一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另一方面,在古典舞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之间的横向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最终实现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讲解古典舞袖舞的时候,舞蹈动作需要舞者通过手指和手腕的弹、转,胳膊的挥、绕和扬等方式来舞动袖体,从而展现出古典舞袖舞的风姿[3]。那么,教师可以选取班级内的两个学生分别表演相同的基本动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风格。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对舞蹈进行想象,然后表达出自己对舞蹈动作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观。
(三)引入情感教学,培养舞蹈素养
中国古典舞通过情感表达营造故事情境,替代了传统的语言叙事,通过独特的肢体语言为观众演绎出一个又一个骨血丰满的人物形象,细致入微的刻画将人物形象和内在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在舞蹈演绎中,情感表达是必不可少的,它让整个作品变得更加生动和逼真,丰富了舞蹈作品的内涵和意境,将整个作品的效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入情感型教学模式,将其中的情感价值发挥出来,从而促使教学顺利展开。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古典舞作品《罗敷行》来进行教学,这部作品的舞者通过手中的竹篮展现出一位少女郊外采桑的情景,那种轻巧玲珑、悠然自得的步伐,加上手中小巧的竹篮,给人一种活泼俏皮的少女感,舞者通过道具将情感抒发出来,让更多的人能够与之产生共鸣。又如古典舞作品《扇舞丹青》中,舞者通过扇子展现画中的仙境,含蓄地表达了若仙若灵的意境,虚虚实实,这种情感型的教学能够唤醒学生对古典舞的热爱,加深其对古典舞的感悟,然后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古典舞学习中,久而久之,学生对于古典舞的情感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四)融入品质培养,提升抗挫能力
古典舞教学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舞蹈技巧,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文化素养,还能够起到修身养性、提升内在品质的作用。基于此,高校古典舞教师不能忽视古典舞教学的品质培养。首先,一些古典舞拥有鲜明的人物、深刻的情节和内涵,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古典舞中的人物的高洁的道德品质进行提炼,向学生强调,让其在练习的过程中去领悟这种人物品质,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舞蹈表现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其次,在基本功的训练过程中,教师也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要保证训练强度,不能降低标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只有这样持续严格要求,才能够保证学生拥有精湛的技艺,逐渐具备良好的抗挫能力。
(五)加强实践教学,培养综合能力
在古典舞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进行实践教学。通过一系列的实际演练,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行业相关知识,增强自身的临场应变能力和舞台感染力等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能够与古典舞表演融为一体。
对于实践教学来说,案例展示与分析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学校可以引入行业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采取公开课汇报表演的形式,邀请行业专家、教师和家长参与汇演,推荐比较优秀的学生,如结合本地特色来挖掘古典舞资源,逐渐整理出一套具有本校特色的古典舞教学体系,让学生参与实际表演,正式登上表演舞台,激发学生学习基本功的热情,同时强化了古典舞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最终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三、结语
中国古典舞的美就在于其展现的不同形态、动态、意蕴和文化,其中蕴含深厚的历史背景、情感韵味和文化内涵,在给予观众视觉享受的同时,给其带来无穷的想象空间。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促使学生感受中国古典舞的文化精髓,为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高晋.高等师范舞蹈专业实践能力有效培养个案研究: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10):72-77.
[2]张大鲁.浅谈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点和发展趋势[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6(11):100.
[3]卓妮妮.高校“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身韵”课程融合教学的实践[J].黄河之声,2016(6):45.
作者单位:
邵阳学院音乐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