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改革
2020-01-25宋阳
宋阳
摘 要: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对人们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大,且在我们生活、工作以及学习中的应用程度正日益提升。随着素质教育的落实,人们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也有了一个更加清楚的认知,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共艺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教师已经将公共艺术课程与新媒体的有效结合作为了自身长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新媒体;教育模式;公共艺术;课程改革
在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发展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为了促进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发展,同时也为了促进此专业学生的不断进步,我国教育部门和各个高校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的改革尽早提上日程,并且还需提高新媒体技术在改革中的应用程度。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学的属性
一是接受对象的固定性。一般来说,高校公共艺术专业学生的年龄在18岁到24岁之间。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黄金年龄,在此阶段他们往往具有学习能力较强、辨别是非能力较强的特点,而在高校公共艺术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的观点也是独树一帜的,这有利于提高公共艺术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此阶段学生对公共艺术知识的掌握程度,高校公共艺术专业的教师就应从自身入手,将创设良好教学氛围重视起来,同时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1]。
二是教育内容的层次性。由于高校公共艺术专业学生的家庭环境以及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学生对公共艺术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实际的高校公共艺术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必须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教导学生,进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进步,最终实现提高高校公共艺术专业学生艺术素养的目的。
三是教育模式的多元化。提高高校学生公共艺术成绩的前提条件就是教师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的培养安排到实际的教学日程上来,同时还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励他们不断努力,只有学生自身认识到努力的重要性,并付诸实际行动,学生对公共艺术知识掌握程度的提升才会变得更加容易。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高校教师应在正常进行教学的同时,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2]。
二、将新媒体渗透到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
现阶段,新媒体在教学中的普及程度变得越来越高,而随之产生的良性反应就是学生对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热情变得更加高涨,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改变。除此之外,新媒体技术的推广,还有利于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对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需要,高校公共艺术专业的教师应将新媒体和公共艺术课程的有效结合作为教学改革的第一步[3]。
三、现阶段的高校公共艺术教学中存在的漏洞
(一)公共艺术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在公共艺术课程开展前期,部分高校对公共艺术课程开展的重要性没有一个清楚的认知,这使得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缺乏相对完善的教学体系,各种教学问题频频出现在社会大众的视野当中。首先,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没有内容丰富的教材的支持,进而使得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师的要求。其次,部分高校往往将精力和时间放在社会认可度高、具有就业优势的专业的教学上面,却忽视了公共艺术课程,这就使得公共艺术教学缺乏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团队的支撑,进而限制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最后,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内容安排的层次性较低,在此种情况下,教师就无法有效提高学生对此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最终将会给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带来不利影响[4]。
(二)教学手段不够先进
在实际的公共艺术教学过程中,部分高校教师在主观上认为自己只需将公共艺术知识灌输给学生即可,而大可不必重视自身创新意识的提升,这使得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较为死板。同时教师给学生安排的学习任务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这不利于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而课堂教学氛围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些教师的教学观念还不够先进,同时他们还忽视了公共艺术课程与学生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高校教师对公共艺术教学的不重视,将会导致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进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也无法更好地服务于广大高校学生[5]。
四、应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有效路径
(一)通过引进新媒体,完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体系
在人们的艺术修养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公共艺术课程也逐渐成为了很多高校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高校往往以学生的艺术水平为核心,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校学生的艺术修养,设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但是从高校公共艺术教学现状来看,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要想更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就需要我国高校相关工作人员对公共艺术课程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与此同时还需要高校支持此课程的开展。高校要积极引进专业能力强的教师来校任教,同时还要以丰富教材内容为己任,只有这样,高校公共艺术教学效果的提升才会变得更加容易。除此之外,高校还需将合理、有效的课程教学体系的创建作为长期的工作目标。而对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任课教师本身来说,教师应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此为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根基。不仅如此,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师还应着力于整合选修课程和必修知识,进而提高学生对选修课程的重视程度。总之,新媒体时代的出现,既有利于帮助学生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又能为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的创设贡献力量,因此需要引起各个高校的重视。
(二)致力于更新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公共艺术教师应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提高新媒体在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程度上面,为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变贡献力量。在利用新媒体教学手段教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提高学生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提升其在艺术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同时教师还需注意将新媒体教学方式的闪光点展现出来,使线上教学和传统教学形式融为一体,以此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进而有效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方式的应用对学生应用艺术知识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小的帮助,这也是高校公共艺术教学价值最大化的完美展现。
五、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
将新媒体和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有效结合,是提升此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在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公共艺术教学的发展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受地域和空间的束缚。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公共艺术知识,这给学生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学习条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作息表,合理进行线上以及线下的学习活动。二是教师的师生观和以往有所不同。在实际的公共艺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将会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而教师需要做的则是适当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也会变得更加容易。三是实现帮助学生发展个性的目的。教师可以将新媒体作为分析学生对公共艺术知识掌握程度的工具,进而将与之对应的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到日程上来,最终实现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的目的。
总而言之,新媒体与公共艺术教学的结合,是促进高校公共艺术不断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公共艺术教师应将教学思路的转变以及教学手段的多元化作为自身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要将教学内容丰富度的提升重视起来,以此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奠定坚实的根基,最终实现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进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洋,马建龙.运用新媒体思维推动公共艺术教学改革的创新研究[J].现代交际,2017(19):11.
[2]張慧.通识教育下高校“三位一体”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研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9(1):128-131.
[3]刘春恒.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走出现实困境的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5(27):116-117.
[4]王娜.公共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342-343.
[5]吴奕昕.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对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78-79.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