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的优化

2020-01-25张敏

教育界·中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幼儿园优化

张敏

【摘要】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喜气洋洋的春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怀乡祭祖的清明节、团团圆圆的中秋节、粽香飘溢的端午节等,这些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同时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与思想精华,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宝贵的教育资源。如何组织好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挖掘这些节日蕴含的教育因素,将传统节日活动融入幼儿的教育教学中,已成为我园尝试和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优化

一、环境突显

陶行知先生曾说:“实际生活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故教师应创设浓郁的节日环境,让幼儿深入感受节日的氛围,丰富对节日的认知。而在每个节日到来之前我们都会营造一定的节日氛围,让幼儿亲身体验并经历节日。环境凸显是由气氛的创设而产生的,不同节日、不同气氛,就需要不同的环境设置。

1.悬挂节日装饰物

节日来临前,可通过悬挂色彩艳丽的节日装饰物营造节日氛围。节日装饰丰富多彩,幼儿园一般以色彩热烈、明快,以暖色作为主调,形式上注意点、线、面的结合。例如欢度春节时教室里用灯笼、鞭炮等装饰品组成大小不同的点;用拉花、彩带等组成横、斜、曲等各种不同的线;用对联、窗花及绘画作品等组成大小不同的面,这样可以形成一个立体空间的装饰,体现春节隆重热烈的气氛。装饰物可购买,也可师幼一起精心制作,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也会感受到春节的热闹。

2.张贴节日图片

庆祝节日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节日的特点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活动过程中的图片、照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在主题墙,让幼儿进—步感受节日的浓郁氛围。例如:小班做香囊活动,教师可把做香囊步骤和幼儿制作香囊等瞬间展示出来;中大班亲子粽子拼盘活动,可以用照片的形式记录幼儿带来的粽子拼盘。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有利于烘托出浓郁的节日氛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于幼儿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优化幼儿园的传统节日活动应把握好环境这—隐性的教育因素,积极创设、利用节日环境,使环境发挥其节日教育功能。在传统节日启蒙教育中,幼儿会观察每个节日教室里和校园环境的变化,感受到每个节日不同的环境氛围,从而了解节日的风俗习惯,社会礼仪规范,丰富幼儿的传统节日知识。

二、内涵挖掘

中国传统节日类型众多,文化内涵丰厚,包括饮食文化、民间艺术文化等,对提高幼儿的文化素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是在对材料的不断摆弄过程中建构出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在庆祝传统节日活动中应提供丰富多彩的节日材料,让幼儿用眼看、耳听、嘴说、手做等有效的方法,深入地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内涵。

1.捕捉节日特点

庆祝节日的过程中,可让幼儿通过眼看、耳听去捕捉节日的特点。例如端午节时组织幼儿对菖蒲、艾草、香袋、粽子进行观察等,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观察,老师需创设好观察前环境的准备工作。在整个观察活动中,教师不再主动介绍各种物品的来历或用途,而是请幼儿自己去观察发现教室中细微的变化,观察这些物品叫什么,有什么用。老师应及时做好启发,帮助幼儿学会观察事物的一般特征和典型特征,并获得对于事物的一个完整的印象。这样不仅能提高幼儿的观察力,也能更直观地让幼儿感受到各个节日不同的特点。

2.丰富节日知识

谈话的形式应贯穿于庆祝节日的始终。节日前与幼儿交流“为什么会过××节”“过××节有什么习俗”等,联系幼儿现有经验,引导幼儿通过询问、看书等去了解自己不知道的节日知识,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幼儿去感知、尝试,在活动结束时,全班幼儿围坐在一起,介绍自己观察到的相关知识、了解到的传奇故事、经历过的趣闻趣事,大家都积极地参与,说得热火朝天。此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对幼儿交流、分享的知识进行经验知识的提炼,对节日知识进行补充和小结,这样可让幼儿获得更为丰富的节日知识。

3.感知节日情怀

每个节日都有它独特的价值,被寄予不同的人文情怀,教师可在庆祝节日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游戏让幼儿感知节日的情怀。例如端午节通过画彩蛋、包粽子、看龙舟等活动,让幼儿了解节日来历,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幼儿了解节日由来的基础上,能更深层地领略到节日的饮食文化、民间制作文化、行为习俗等,还能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拓宽内容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加强与家庭、社区的密切合作。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家长认同、支持、参与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要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及周边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在传统节日启蒙教育中,除依靠幼儿园主体教育,幼儿园还应与自然、家庭、社区有效结合,整合各方的资源,积极拓宽节日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使传统节日活动更加多姿多彩。

1.亲近大自然,开拓视野

大自然中充满神奇的自然现象,也是幼儿最好的课堂。在节日中教师可引导幼儿走进大自然,与自然交朋友,通过触摸、尝试、探索、发现和游戏,得到自由的体验,创造的乐趣。例如在清明节,带孩子到田野里去踏青、采青,让其体会春天阳光明媚是播种的好时节。幼儿尽情领略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在认知自然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爱家乡的一草一木的情感,有效地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陶冶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情。

2.吸引家长,拓宽途径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要积极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主动参与。”要发挥节日的教育价值,幼儿园应多与家长联系,互相沟通,家园一致,共同架起一座节日教育的桥梁。因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安排了一些家园亲子类的传统节日活动,如中秋是团圆的节日,我们中班组织了一个“浓情中秋,快乐团圆”的亲子活动。家长代表给孩子们讲述了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嫦娥奔月”“月亮姑娘做衣裳”,孩子們听得可认真了。接着,幼儿和家长一起游戏“品尝月饼”,家长蒙上眼睛,孩子喂家长吃月饼,孩子们喂得可认真了。他们在温馨的活动中认识到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感受着浓浓的亲情。

3.走向社区,拓展空间

社区是一定地域内共同生活的人群社会关系结构的组合。社区中的传统节日活动则更加有声有色,蕴藏着丰富的传统节日的教育资源。我们以“走出去”的形式组织了许多社区互动性的传统节日活动。例如重阳节,我们带领孩子走进社区敬老院,孩子们为老人献上了歌舞,送上了自己亲手制作的拉花,为老人捶捶背,和爷爷奶奶合影等,表达了对老人的祝福和感恩之心,增强幼儿热爱老人的情感。同时,在和老人交往的过程中幼儿增加了亲和力和怜悯之心,也提高了与人沟通的能力。

幼儿传统节日教育应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在丰富节日活动内容的同时,使孩子们认识到自然现象的神奇,获得深刻的社会经验和积极的情绪体验。幼儿在现实生活中身临其境地进行观察、了解、感知节日文化内容,从而使交往能力、合作能力、自主性也获得充分发展。幼儿的传统节日文化视野更开阔了,节日的礼仪、习俗和亲社会性行为也得到了积极的发展。

四、丰富形式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在幼兒的探索活动中,除保持幼儿的好奇心外,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动手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节日教育给予幼儿丰富的探索活动,可让幼儿不断地动手操作,锻炼幼儿双手的肌肉群,提高幼儿双手的灵活性,有效促进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1.组织简单化的游戏活动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在节日活动中,教师可组织简单化的游戏活动让幼儿爱上过节日。例如元宵节中,组织幼儿玩提灯会的游戏,幼儿自制小灯笼,自定提灯会游戏的路线。在游戏中他们既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在规划游戏的整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养成了协商、合作、谦让、勇敢等良好的品质。

2.开展趣味化的亲子活动

很多传统节日都是和亲人一起过的,预示着团圆。幼儿在感受与亲人过节的愉快心情时,我们就可以开展各种趣味化的亲子活动。例如庆元旦,在迎新年活动中,我们组织了“亲子节目秀”和“过新年包、吃饺子大赛”。幼儿动手包饺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个家庭包的饺子多,哪个家庭获胜;由幼儿喂其父母吃,哪个家庭在规定的时间内吃的饺子多就获胜。参与这些趣味性的亲子活动,培养了亲子之间的感情,并获得了愉悦的心情。

3.安排多样化的制作活动

在传统节日活动中,由于环境及游戏的需要,常常与幼儿一起制作民俗装饰品、食物等,于是大量的实践制作活动诞生了。例如春节制作鞭炮、元宵节制作花灯、搓汤圆,清明节制作青明果等,这样的活动不胜枚举。在我园大班孩子中,我们会安排“粽叶飘香,浓情端午”的大型亲子活动,教师介绍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及端午节的习俗后,家长示范、讲解包粽子的方法,幼儿动手参与包粽子,最后品尝粽子。通过一系列端午活动,让幼儿内心热爱和期盼端午,幼儿主动积极性得到发挥,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发展。

传统节日活动是我国历史文化中的精髓,有着独特的教育意义。幼儿园教师可以不断挖掘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化传统节日活动,引导幼儿充分认识我国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以传统节日为载体,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利用中华传统节日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教育服务,不失为幼儿教师的明智之举。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幼儿园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