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健全学生人格的道法课堂探索

2020-01-25吴惠敏

教育界·中旬 2020年11期

吴惠敏

【摘要】为秉承新课程改革以及学校“课堂四要素建设—一目标、活动、问题、评价”的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了以生为本的变革和探索,这对于初中阶段学生人格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道法课堂采用赞美式评价策略是健全中学生人格的重要方式,是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动力的关键步骤。

【关键词】道法课堂;赞美式评价;健全学生人格

一、赞美式评价教学的研究动因

在新课程改革以及学校“课堂四要素建设—一目标、活动、问题、评价”的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我们道德与法治教研组结合本组教学课题——“促进健全学生人格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校本化研究”的研究需要,初步形成了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以生为本的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中成了学习的主角,从自主学习到小组合作,再到小组展示以及学生评价等环节都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的理念。而在这些课堂活动中,最为出彩的是在小组展示中的学生评价环节。学生之间这些简短而真诚的点评,简称生生之间的赞美式评价,融洽了班级同学之间的关系,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更为学生的学习注入了强大的热情和动力。

二、赞美式评价教学的实施与开展

1.积极营造良好的评价氛围

赞美式评价实施的前提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只有学生肯思,肯说,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才能让赞美式评价有效开展。

学期初,我和学生共同学习了赞美、鼓励对我们的重要性,并在道法课堂积极实施,视学生为朋友,给学生鼓励,让他们真切感知收获赞美的感受,获得成功的体验。这让学生形成了“人人都需要赞美”的认知,让学生信赖老师,增强自信,这是—种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由学生自己来赞美、表扬其他同学,既真诚友善又活泼生动,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同伴赞美的作用甚至比教师的表扬更有效,这也十分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自信合群等积极人格品质的养成,是健全学生人格的有效方式。

2.开展互动交流的评价示范

赞美式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不可厚此薄彼,要善于捕捉同学的闪光点,这也需要教师做好示范引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良好行为、有质量的回答及时给予肯定,如在“情绪的管理”一课中,教师问道:“你有哪些好的调节情绪的方法?”,班上一个后进生站起来说:“在家里,爸妈批评我,让我让让妹妹时,我也会不开心,但我马上会和自己说,我是哥哥,应该有作为哥哥的担当,要照顾好妹妹,不应该欺负她。”我及时做了如下點评“你真是个有责任心的孩子,而且特别厉害的是,你刚刚竟然用了情感升华法来调节情绪,这可是书本上没有的内容哦,特别棒,我们给点掌声!”同学们纷纷给他鼓起掌来,眼神中更多的是佩服。

在这样的课堂中,同学们一次次收获赞美,心灵受到滋养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给予赞美,大家明白用赞美性的语言评价别人的回答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在这样的接受和表达赞美的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

3.多角度合理拓展评价方向

运用赞美式评价需要学生做到分寸适度,真实可信,要把握时机,善于发现。赞美式评价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种是结合学生的具体观点进行点评、赞美,这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是拓展评价的方向,给他人展示的舞台,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种挑战,如果用得好会事半功倍。

以一节公开课“青春飞扬”为例,本课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一框的内容。课前我认真分析教材,研读教学大纲,结合学校小组合作课改思路,重新整合了本课的内容,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大致的过程环节如下。

首先,我用一首学生熟悉又能使人心情激昂的歌曲《年轻的战场》导入新课,为学生做了感情上的铺垫;然后在大屏幕上出示导学提纲(根据本课的重、难点设置的环环相扣的四个小问题,这些也是课堂最为重要的内容);接着,学生结合导学提纲自主浏览课文内容,并在自学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小组展示环节就是学生充分运用赞美式评价的环节。

第一组同学展示时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安排本组的六名同学分别谈了谈自己的优点,然后由小组中心发言人稍加总结“从他们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原来每个人都是有优点的,那其他同学也来说说你们的优点吧!”

这时候,有几个同学举起了手。班上有个男生说:“我踢足球踢得很好,小学时还在校队呢!”中心发言人没有简单地说“这个同学说得很好”,她是这样说的“嗯,很好,看来我们沈X很有运动细胞啊!”在她这样评价之后,其他同学显得有点激动,也更积极了,纷纷踊跃举手,愿意与大家分享自己的长处了。又一个女生站起来说:“我电子琴弹得不错,在区里比赛得了二等奖的。”她听了以后,是这样的评价的“这说明我们郑××很有音乐天赋啊,有机会我们要不要邀请她为我们露一手啊!”学生的热情被点燃了,同时伴着热烈的呼喊“要,要,要”,她的点评竟然赢得了班级同学自发的阵阵掌声。

学生要学会拓展评价方向,不仅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也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及时点拨和引导,抓住学生回答问题的各个角度,教给学生拓展的思路,让学生边学边用,在拓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自我效能感,健全人格。

三、赞美式评价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1.赞美式评价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土壤

生生闯的赞美式评价首先需要学生善于倾听。如果人人都能认真听他人表达,就能营造人人认真听讲的良好学习氛围,同时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各种新的学习内容、上课方式就像一片未开垦的荒地那样未知,营造赞美式评价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赞美式评价还需要学生学会学习。学习分为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两种,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学习,让学生学会通过赞美式评价主动获取知识、学习知识不失为—种好办法。为了更好地评价同学,学生需做到提前预习,认真听讲,善于发现,这有利于学生保持高昂的情绪,学会聪明地赞美。这样学生的身心能在一个良性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这样的环境也是学生人格健全的需要。

2.赞美式评价课堂的教学过程是健全学生人格的重要途径

新课程改革把关注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认为课堂学习过程应是学生积极情感体验的过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一直提倡快乐学习,可是对于心智还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学习或许是件苦差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实真诚的赞美就是—件百战百胜的法宝。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赞美式评价运用得恰到好处,能把学生的表现欲望充分调动起来,使其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他们更自信,更开朗,这也是健全学生人格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充分把握这样的机会,加以引导。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被人赞美会愉悦我们的心情,增强工作动力,提供工作效率。课堂教学过程亦如此,有赞美才有激情,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增強学生自信,同时健全学生的人格。

生生之间的评价、组与组间的评价已成为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舞台。一个小组展示完,不等教师发话,其他组的同学已纷纷举手跃跃欲试。如“青春飞扬”一课中,第一组展示完后,第三组的同学站起来点评:“刚刚第一组的展示太精彩了,他们不仅人人参与展示,大方表达了自己身上的优点,还在别人讲优点时高效点评,从她的话中,我们受到鼓舞。当然,如果展示的声音再响一点就更好了。”如此中肯、科学的点评就是在一朝一夕的训练中产生的,学生享受这样的过程,大方的表达、中肯的评价、温馨的氛围都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赞美式评价课堂的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手段

“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上进心,即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很明确地给我们的教育指了一条明路,教育要成功就必须看到学生的优点,只有在对学生的优点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产生上进心,而上进心才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根本,也是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的基础。赞美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肯定,对于儿童来说,来自同龄人的肯定更是—种鼓舞,给人以自信。

生生间的赞美式评价需要学生积极肯定他人,这种肯定不能只是简单的“你真棒”“很好”,要立足学生的回答,多角度考虑,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拓展能力,那就需要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发现精神。发现精神是—种贯通各个领域都不变的本领,能够很准确地抓住别人话语的精髓,并快速地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用恰当的语言赞美别人的回答,做到这些是需要智慧的,当学生拥有了这份智慧,相信他们也可以轻易地发现其他学科领域的学习技巧,因为发现是—种能力,它会一直伴随人的一生。

赞美式评价课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充满赞美、鼓励的评价中,在充满善意和爱意的课堂氛围里,茁壮成长,健全人格,全面发展。

四、结语

坚持鼓励学生互相使用赞美式评价后,我们发现,学生由原来的不愿开口评价慢慢向热衷于评价别人转变,他们从满足于别人的赞美渐渐转变为毫不吝啬地给予自己的赞美,现在我们的课堂气氛十分融洽,学生的观察和发现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学生更自信了,这也在潜移默化中健全了学生人格。这种“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互相评价、互相赞美的方式可以形成体系,可以以健全学生人格培养为最终目标,尝试将这样的评价方式课程化,我相信这是值得提倡的,愿朵朵赞美之花开遍道德与法治课堂。